2011-1-23 16:12 /
前言:因为许多细节问题(说白了是缺钱),12Riven算是比较失败的作品,但也有许多值得思考的内容。

自我意识妨害个体进步?

人脑每秒能接受11Mbit的数据,但能主动识别和处理的只有50bit。

呼吸,心跳,眨眼,抓耳挠腮,这些都不需要自我意识驱动。

subliminal perception

阈下知觉替我们处理了99.9995454%的信息。

盲视:眼见而心不知

blindsight患者的眼睛没有任何问题,却因为中风或者其他大脑创伤,使得自我意识无法处理所接受到的图像。令人惊奇的是,blindsight患者并不需要导盲犬,虽然他们看不见,但却能像正常人一样准确快速地拿起杯子喝水。

Weiskrantz的D.B临床实验,BDG的TN临床实验从多方面展示了这一“眼见而心不知”的现象。

这让我忍不住想搞清楚我们的大脑到底看到了多少自我没意识到的图像。

但阈下意识到了。

棒球手击球之谜

投手与击球者的距离为18公尺左右,优秀的投手能投出145km/h的球速(最牛B的能投166km/h)。投高速球的话,棒球自投出后到达本垒所需时间不会超过0.5秒。(一般在0.42s-0.45s之间)

如果是普通人站在打击区,自我意识很难对飞来的球产生适当的反应,而职业球员经过训练,能够有意识的选择安打或者触击短打。(总之就是棒球手经大脑思考,有意识的选择合适的方法以求击中)

对于普通人,阈下领先自我意识0.5秒左右。(2008年3月8日的一场比赛中,刘翔的起跑速度是0.105秒,罗伯斯认为刘翔抢跑,所以停在起点没动。我个人认为刘翔在那刻超越了个人极限,导致受伤从而无法在当年奥运会出场)

自我意识越接近阈下,我们就越接近真实的“现在”

自我意识并非处于真正的“现在”,阈下领先与自我0.5秒,处于自我的“未来”。(举运动例子是为了方便理解,科学实验表明SOA的数值在67ms到400ms间变化,具体说明SOA的定义和实验本身将非常复杂)

自我意识是低效率的

当我们思考问题时,是不是会在脑中重新“读”一遍所要思考的问题。明明100道四则运算题毫无难度,仍会花费我们不少时间。(相对于“四则运算我肯定都会”这一意识所产生的轻松感)

自我意识是阈下的傀儡

在自我意识开始思考之前,阈下电位已经先行启动。

阈下知觉的应用相当普遍,比如007电影中跑车。经典中的经典是发生1957年美国新泽西,一秒内插入千分之三时间的可乐和爆米花广告,没有任何观众意识到电影被植入了广告,比较实验前后影院周围的爆米花销量增长了58%,可乐销量增长了18%~

recurrent brief depression/threthold psychiatry

在医疗部门和社区的相当多抑郁患者不符合抑郁症和恶劣心境的诊断标准,而这些阈下抑郁类目对抗抑郁药的反应良好。

阈下精神病患者的自我意识可能并不抑郁,但是患者的阈下却得了抑郁症。

阈下知觉能否升格为阈下意识

痴呆症患者是神经细胞损失或者退化,脑中出现类淀粉斑以及神经纤维丛,造成心智的丧失。阈下的基础也是大脑,大脑损伤不仅造成自我意识的丧失,也摧毁了阈下的基础。

阈下知觉替我们处理了99.9995454%的信息。
每秒接受并处理了接近11Mbit的数据。

如果阈下知觉能够升格为阈下意识,并能摆脱自我意识的束缚,在0.5秒后的未来自由驰骋,人就能升格为超人,达到几乎全知全能的领域。

霍金一点都不浪漫

Z=Z²+C,看上去是如此浪漫,但混沌理论本身非常无趣。洋洋洒洒码了那么多字,霍金搬出M理论,告诉我阈下意识也是“自组织”的。霍金的许多阈下功能嘛……即使我说霍金的智慧来自于被解放的阈下意识,但他肯定还是那个词,自组织。

何为真实

阈下领先自我0.5秒,我们所能意识到的,是0.5秒前已经发生了的历史。

阈下所创造的历史。

自我的地位在哪里?

Goldfish’s laws would be more complicated than the laws in our frame, but simplicity is a matter of taste. If a goldfish formulated such a theory, we would have to admit the goldfish’s view as a valid picture of reality.

后话:要理解12Riven的世界观,你可能需要了解康德体系的相关知识。游戏中的谜题实在是太坑人,千万不要较真,气坏人身子,砸坏了计算姬可不好。
#1 - 2011-1-23 21:02
(for Necessity)
对你提到的阈下知觉和盲视挺感兴趣的。
我比较想知道你提到的这些东西都是经过科学实验并得到科学界认同的吗?
(比如:“阈下知觉替我们处理了99.9995454%的信息。” “对于普通人,阈下领先自我意识0.5秒左右。”)

我大致看了下Subliminal stimuli的wiki页,按我理解阈下知觉也就是对还未达到在个体能够有意识地感知程度的感官刺激(sensory stimuli below an individual's absolute threshold for conscious perception)的某种可能的“感知”,比如快闪的图像,在可听音量以下的音频,感觉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吧。
wiki还提到大多数所谓阈下知觉的效果不能为科学实验重复。(Subsequent scientific research, however, has been unable to replicate most of these marketing claims beyond a mere placebo effect.)
至于 “如果阈下知觉能够升格为阈下意识,并能摆脱自我意识的束缚,在0.5秒后的未来自由驰骋,人就能升格为超人,达到几乎全知全能的领域”,这个恐怕就很有些气功大师的味道了吧……

Blindsight也跟这里说的不大一样。
wiki提到两种Blindsight,一种是完全不能察觉视觉刺激,但是能对视觉刺激某些方面,比如位置、运动等做出某种程度的预测(准确率明显高于随机猜测);另一种是能察觉到运动等,但是仍然没有视觉。按照这个描述,blindsight患者“能像正常人一样准确快速地拿起杯子喝水”是不可能的。
wiki说到Blindsight的原因可能是大脑视觉区受到损伤,但是眼球的追迹运动仍然正常工作,而能够被患者察觉到。(也就是眼球的物理机能还在,大脑的感知机能没了。)所以我感觉应该跟阈下意识没有关系。

至于康德哲学,这个我自己也能说一些了。
你要表达的意思我是理解的,你想说的是世界的真实性是跟自我意识紧密联系的,康德哲学确实是有这味道。不过这没有体现出所谓“哲学的哥白尼式革命”的要旨,没有把康德哲学同之前的唯理哲学区别开来,也没有体现出康德对经验主义怀疑论的有力反击。
康德哲学是将认识的基础由经验移到了我们意识的先验结构。我觉得康德哲学的要点是,我们关于外物的认识是我们将意识中固有的(先验的)某些范畴,比如时间、空间,加于外物本身(物自体)之上形成的。康德通过范畴的先验性来说明我们可以获得确定的知识。然而,物自体是不可知的,在我们的认识范围之外。

PS: 这游戏其实我没玩过……只是对你说的一些东西感兴趣~
#2 - 2011-1-23 22:59
(xxsuneV)
当初玩过12Riven,觉得有些闷。
留在“列车上”的那个三岛鸣海好凄凉,只能永远孤身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