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4-10 13:00 /
P.A.Works的这部《白箱》,并不是大红大紫的热门番,但称之为写实类的神作也不为过。职场题材的影视剧虽屡见不鲜,但是放到三次元中就相对乏力了,相比同期的《FSN》、《寄生兽》、《四月是你的谎言》等叫好又叫座的热门番,《白箱》明显缺乏热血、猎奇、校园、恋爱这些吸引人眼球的要素,甚至在总体的人气上也不及《A/Z》、《东京食尸鬼》、《舰娘》这些被人诟病的暴死番——当然这只是国内的导向,日本本土的人气风向标完全是另一番风景,《白箱》稳居1月番最终好评率NO.1的位置,口碑极佳,销量也不错,BD卷均都破了万,虽然远远不算赚的盆满钵满,但是但凡能看完的人几乎都会毫不吝啬的给出高分,这和去年的《斩服少女》的境遇有些类似。
  
   之所以会有冰火两重天的场景,一方面是国内的番剧观众群体中学生占了大头,年龄稍大一点还看动画的人很少,对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们来说酷炫的东西才能激发荷尔蒙,画风差或者太内涵没爆点的东西自然不受待见。另一方面《白箱》这部动画并不是老少咸宜,其受众年度段明显偏大一些,内容也非常贴近生活实际,没什么惊天动地的东西,都是些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酸甜苦辣,也正是如此,只有正在工作或者怀揣着梦想即将踏入社会的人才能体会到《白箱》的过人之处,你让中学生去看,除了科普也实在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唯有在工作这扇大门内外憧憬着、努力着、迷茫着的大龄青年们才能在主角一行身上找到相似的闪光点,比如瞄森看到别人都有梦想时感到迷茫,比如绘麻被作监多次指令重画原画而无所适从,比如呆毛在进入憧憬的3DCG公司后因为日复一日的和轮胎打交道而厌烦,以及每个人在看到作品完成时散发出由衷的喜悦,同好会的成员们在毕业之后遇到的点点滴滴很多都是我们这些愣头青在工作与生活中的真实写照,这种感同身受的共鸣是《白箱》这部动画最能打动人的地方。
  
   《白箱》的主题是梦想,这是个浅而泛的主题,然而《白箱》的过人之处在于并没有单线程地讲述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过程,而是在这个群像剧中从多个方面共同探讨与推进着梦想这个大的概念。五个主角其实就代表着五个迥异的现实化的梦想:喵森是憧憬着制作动画但是没有明显的一技之长的人,虽然已经从事着动画行业但是却没有明确的目标,看到周围人都有梦想时经常感到迷茫;绘麻有绘画的天分与梦想,而且已经确实成为了原画师,但是在工作中碰到许多现实困难,一直在磕磕绊绊地前进中;静香一直坚定着当声优的心,虽然进了事务所但是却一直未能出道,但是仍孜孜不倦地走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美沙虽然从事了梦想的3D制作工作,但却发现现实中一复一日单调乏味的工作与当初的设想背道而驰;尚未毕业小绿是最初的美好,是梦想最为理想化的雏形阶段,仍在大门前激动地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五个女主虽然手牵手合抱着梦想这颗共同的大树,但是各自的现实处境却各不相同,代表着每个人在现实中追逐梦想时真实遇到的不同境遇。
  
   第20集时,大家在讨论《第三飞行少女队》的结尾时引出了“为什么要制作动画”的话题,大家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喵森支支吾吾的答道“至于制作的意义什么的完全不清楚……”。
   木下监督:“没什么特别的理由,但是总觉得让人无法放弃呢,这是为什么呢?”。
   舞茸编剧:“我也一样,根本没考虑过意义之类的这种大方面的东西,只是一心想要应付明天的截稿日,结果一晃就几十年过去了”。
   渡边P:“嘛,说的直白点就是为了生活啊,但这样的话选择别的工作也可以啊,为什么会选择做这种工作呢?”。
  葛城制片人:“想要给观看的人带去激励,也希望通过制作来给自己一些激励,当然也想大赚一笔啦,但只是这样的话就太无聊了吧,动画这种东西,投资效率比股票还来的差啊”。
   小绿:“对我来说,我觉得果然还是因为我需要故事的缘故吧,我想要欣赏故事,创造故事”。
   安藤制作进行:“我想果然除了‘喜欢’之外没有别的理由了吧”。
   失野制作进行:“因为不是很有趣吗?这个行业真是怪人群聚呢”。
   山田演出:“我之所以要制作动画,是为了确认自己是否真的存在这里吧,活着不就是这样一回事吗?”
   圆宏演出:“我的话怎么说呢……因为想要制作下一部作品,所在才在制作着现在的作品吧”。
   佐藤制作进行:“我没怎么仔细考虑过,不过我觉得我可能也还是因为喜欢吧,我喜欢公司的氛围,像这样,大家团结一致为了完成作品而奋斗的感觉”。
  
   这就是《白箱》中关于梦想的群像,一群热爱动画的staff们借剧中角色之口,表达了形形色色的关于自己从事动画行业的意义,其中有迷茫的梦,有孜孜不倦的梦,有养家糊口的梦,有中途折戟沉沙的梦,有改弦易辙的梦,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梦,有一波三折的梦,有终成大器的梦,没有人笼罩着主角光环开着外挂随手摘星辰,所有staff都是平凡的人,从事着平凡的工作,他们有的坚持,有的放弃,多种多样的梦想形态相互交织,让《白箱》中“梦想”这个话题变得十分贴近生活现实。
  
   而且本片的结局处还有一个亮点,就是五个女生虽然都初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喵森找到了继续从事动画行业的意义,绘麻的原画日益精进,静香凭实力成功出道,美沙充满干劲地从事着CG工作,小绿跟着师父在剧本上小试牛刀,但是当初成立同好会的初衷——制作《神佛混淆七福神》的目标却并未实现,不知道是为了做第二季还是有意为之,但是这样略带残缺的结局却有更深的涵义。如果注意一下主角们参与制作的剧中剧《第三飞行少女队》的话,可以发现女主亚莉亚的结局和主角们如出一辙,亚莉亚最后并没有重新翱翔蓝天,但是她在去看望战友的妹妹时,原本认为没有梦想的自己唯一生存的理由就是飞行的亚莉亚,终于发现自己翱翔的理由并不是为了飞行而飞行,而是希望守护身边的人与物。整部动画并没有以亚莉亚再次翱翔这种皆大欢喜的剧情结尾,而在亚莉亚的幡然醒悟中画上了句号,虽然未能重新插上翅膀,但是却领悟到了自己飞行的意义所在,这比单纯的大团圆更富冲击力。《白箱》本身也和它的剧中剧相得益彰,飞行的意义是什么?也就是制作动画的意义是什么?五人虽然没有合力完成梦想的《神佛混淆七福神》,但是各自都在工作的坎坷与波折中找到了自己制作动画,也就是追逐梦想的意义与动力——同好会的五人在夜深人静时共同仰望天空,看到梦想彼岸的那座宝船熠熠生辉地向自己驶来,心目中的七福神在宝船上殷切地向大家招手,虽遥不可及却又是触手可及——比起终于完成《七福神》的皆大欢喜,这样略带残念的结局反倒更显深意,这也是一个独具匠心的画龙点睛之笔。《白箱》的结局不热血,不悲壮,没有主角光环也没有BGM的加成,不少人会觉得太过平淡而食之无味,但实际上五个女主站在星空下执着而渴望地眺望远方的最后一帧,就如一杯余韵悠长的清茶,恰似一幕关于现代英雄的交响诗,越品越醇厚,越回味越令人动容。
  
   除了主角外,很多丰富着剧集主题的配角也令人印象深刻。热情十足却一直为进度抓狂的木下监督,最终走上开蛋糕店梦想之路的本田主任,年近古稀仍伏案在舞台角落笔耕不缀的衫江老爷子,杀马特逗比黄毛和双马尾金毛萝莉这一对冤家,存在感和震慑力十足的哥特萝莉大人,一脸人畜无害喜欢烹饪的社长,梦想被现实戳破后随波逐流的平冈,极度不善交流但渴望进步的原画师久乃,还有从头到尾唱双簧当旁白的米姆基和洛洛……《白箱》中人物非常多,但是很少有脸谱化的角色,也是拜职场动画这一冷门题材所赐,出场的staff们都有血有肉,形象丰满,让人过目不忘,加上五个主角相互交错推进的主线,使其成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群像剧。
  
   说完主题说说剧情,没有勾心斗角的职场生活看似比较枯燥无趣,像是搞笑肥皂剧的素材,但是《白箱》却让人看得根本停不下来,制作的功力可见一斑。看《白箱》的时候会发现一个特点,就是每集的内容非常庞大,对话量大,节奏快,主线多,neta也多,用制片人川濑浩平的话说就是“在单集范围内,总有3到4条剧情线并行,其中一定有一条剧情线在这集里得到解决,多线同时进行并且关系紧密”(摘自一篇访谈录,值得一看,http://bbs.nga.cn/read.php?tid=7997537),事实上每集的容量都在30分钟左右,主线和支线都很多,主角和配角的剧情线与制作动画中遇到的各种事件都要并行不悖的推进,这点编剧拿捏的很好,剧情有条不紊,搞笑成分也不少,印象最深的是本田主任诱拐木下监督到牢房里逼他画分镜的那段,这些桥段的加入让观众看起来不会感觉枯燥也不会感觉混乱。能有这么多精彩纷呈的素材也得益于制作方本身就是动画公司,公司里每天发生的真实事例都能毫无违和地塞进笔下的二次元世界中,才让剧中的一幕幕插曲演绎得如此鲜活。
  
   当然《白箱》还有另一块很大的内容就是对TV动画制作过程的科普型还原,这是一个创作难度很大的想法,制片人川濑浩平在访谈中就说“从生意角度上来说这个企划很难成立”,但是事实证明《白箱》在真实地体现动画制作工作这一主题上也十分成功,各个工种的作业流程和动画的制作与播出机制都做了很好的还原,业内人士能会心一笑,喜爱动画的观众更能感受到“原来动画是这样做出来的”以及“做动画可真辛苦”这样的感觉。但这个科普的主题更牛逼的地方在于被制作者巧妙地嵌入进了梦想这个大主题框架中,一遍《白箱》看下来,就算不仔细看旁白也会对动画的制作流程有粗略的认识,而且不会觉得在获取知识时会与动画的剧情流畅度有很大的违和感,因为制作者把原本比较乏味的业内知识悄悄地融合进了剧情的主线中,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喵森东奔西跑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到了流水线上的作业流程,这在动画界内估计也是个创举。
  
    但是话说回来,无论staff把白箱中的梦想包装的多么光鲜浪漫,回到现实中去问真实的动画从业者,他们都会说“NoNoNo,动画毕竟是浪漫主义色彩,现实中的这一行大相径庭甚至有些残酷”,有些人因此会质疑《白箱》,粉饰严峻的现实只会误导观众与新人。其实平冈大辅这个人物正是吸收这股“戾气”的存在,他代表了很多很多曾经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在日复一日的蹉跎现实中逐渐被磨圆、最后不愿侈谈梦想。这个人物在后半部分的突然出现,并且设定为与喵森对着干的“反派”多少让人觉得有些突兀,而且招人厌,其实这就是灌注所有staff们负面情绪的一个载体,是真实的动画界——或者说现实的浓缩,这个悲剧的人物在主角们耀眼的梦想光环下显得滑稽而丑陋,但他其是为了告诉我们在喵森那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梦想下还有一个常常给人喂翔的世界存在。但是平冈最后在庆功宴上的一片歌舞升平中有所软化,大概也是经历过残酷现实的创作者们给予后辈的附赠品,毕竟我们看的是动画,动画的本质是画,而画则是人类对梦的描绘与渲染,如果不是美的延续,那么画就失去了它的价值,至于现实主义的鞭策与警醒,还是交给三次元去完成吧!
  
   请允许我再强调一遍,《白箱》这部动画,是只有工作过一段时间的成年人才能理解与领悟的作品,主角们身上的追梦与迷茫不是靠热血与嘴炮就能一发入魂的无限大的梦想,而是需要一定社会经历才能引发共鸣的深度主题,以至于让我在看完之后毫不犹豫地将其摆在了心目中好动画No.1的位置,因为在幻想色彩浓厚、重复性极高的二次元世界中你几乎无法找到与《白箱》类似的企划,这样罕见的主题让它在Bangumi中得以跻身Top10获得了国内御宅的高度认可,更催生出了“箱学”的学术级类目,足以说明这部作品的含金量。
  
   “大概是……还能看见下一根电线杆(目标)吧。一边欣赏着沿途的芳草和风景,一边或跑或走地向目的地前进的感觉十分惬意。如果以后我和下一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大,沿途的景色也变得朦朦胧胧快要看不到的时候,我想自己大概就会放弃了吧。”
  
   这是《白箱》的总作画监督关口可奈味在受采访时对“为什么一直坚持做动画”的回答,喵森们的故事,大概就是从“看不到电线杆”到“看清楚电线杆”的一段旅程,至于什么时候再“看不到电线杆”,Let it go。

   最后给出我对这部动画的评价。《白箱》作为一部职场题材关于梦想的群像剧,把原本属于纪录片的内容和职场与梦想的主题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每集都在快节奏的剧情与对话中释放出庞大的信息量,有条不紊地推进多个主角、多个主题的多条剧情线,在介绍动画制作上没有纪录片的枯燥,在描绘职场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没有变成单调乏味的日常片,在烘托主角们的梦想上没有主角光环的矫揉造作,整部动画能在描绘动画梦的同时把工作的流水线很自然地塞进这个“白箱”中,励志而不做作,科普而不枯燥,明快简练,有血有肉,是一部在题材选择、故事结构、剧情感染、人物刻画、硬件水平上都可圈可点的绝对意义上的好动画,是新世纪动画人自己向自己致敬的一部史诗,奉之为堪称完美的写实类神作也不为过。感谢P.A带来的这部《白箱》,特别是在这个宅腐基与商业化腐蚀动画业的年代,这样诚意满满的佳作实属凤毛麟角,极力推荐给所有对动画感兴趣,以及在工作这扇大门内外的人用心一看。
   
      tips:看第二遍才会有更深的感触,配合知乎专栏的讲解贴食用更佳
Tags: 动画
#1 - 2015-4-10 13:08
(Storms always give way to the sun.Winter always th ...)
楼主写的真棒o(≧v≦)o~~好棒,求转载O(∩_∩)O~~。
#1-1 - 2015-4-10 13:13
霜月落
可以~
#1-2 - 2015-4-10 13:18
岡崎恭介
霜月落 说: 可以~
非常感谢 O(∩_∩)O~~
#2 - 2015-10-6 20:55
文章不是越长越好。毫不客气地说,这位兄弟要么是缺乏对文章的整体把控力,要么就是不会取标题(像这种缺乏重心的文章,叫《<白箱>杂谈》就可以了)。

如果一定要以《动画人向动画人致敬的史诗》为题的话,我们必须在逻辑上自证为什么《白箱》称得上是一部史诗。

下笔之前,我们还必须先思索以下问题:
    1.WHAT   什么是史诗?怎样才算史诗?
    2.WHO    创作主体、叙述的主体、史诗的受众分别是谁?以及三者有什么样的互动?
    3.WHEN   “史诗”的“史”是什么样的?这是这个什么样的时代?给了作品什么样的烙印?
    4.WHERE   我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我真的已经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了吗?

果断作出判断:这应该写成一篇面向白箱死忠粉的深度文章,而不是一篇拿出去安利的浮于表面的简单介绍文。

------------------

下面简单谈一下箱学该怎么做“史诗”立论。

一、【亲历感】

1.1.创作者的亲历感      &    创作者与史诗叙述主体的互动
     在动画制作者对业界的亲历和理解的基础上凝练出的故事显得相当有真实感。即“能有这么多精彩纷呈的素材也得益于制作方本身就是动画公司,公司里每天发生的真实事例都能毫无违和地塞进笔下的二次元世界中,才让剧中的一幕幕插曲演绎得如此鲜活。”

1.2.史诗受众的亲历感    &    史诗受众与史诗叙述主体的互动(★重点★)
     片中登场的人物有很多仍处于活跃期的响当当的人物原型,由此带给我们的亲历感是二三十年后的观众所无法体会的——
“这个丸川社长我知道,就是隔壁片场字幕上的丸山正雄嘛……”
“这个吊儿郎当的小黄毛咋怎么耳熟呢?咦,不就是隔壁片场的吊儿郎当的男主嘛……”
“这个东西原来叫板野马戏啊……”(若干天后)“这个木下监督拍了一部3D制作的板野马戏,片尾还有板野先生的名字……”
“17岁。其实我也才17岁……”
“这个痞子我真认识,声优已经出道了。”
而N多年后,这些人物要么湮没不见,要么就只是一个名字而已。所以说,《白箱》是一部活的史诗,因为它借了当下整个业界的“势”。

二、【疏离感】
2.1.叙述的是我们陌生的东西,但就是激发了我们去进一步了解的欲望。
2.2.距离产生美。

三、【唏嘘感】(★重点★)
不令人唏嘘的历史一定不是好的历史叙事。
那么,唏嘘从何而来呢?

3.1.小唏嘘:小年轻之叹
     历史照进现实,即便是很多年后的观众也很感受到的东西——“在工作这扇大门内外憧憬着、努力着、迷茫着的大龄青年们才能在主角一行身上找到相似的闪光点……同好会的成员们在毕业之后遇到的点点滴滴很多都是我们这些愣头青在工作与生活中的真实写照,这种感同身受的共鸣是《白箱》这部动画最能打动人的地方。”

3.2.中唏嘘:大叔之叹
     《白箱》讲的只是理想化的业界,然而水岛努和水岛精二这两个制作进行出身的监督却又是活生生的正面例子。尽管业界如此,但两位大叔仍在末三话的评论音轨中为我们奉上的美丽的相声——
水岛努:你看我们两人,早在三十年前相遇的时候,大家已经把心中的甜甜圈高举起来!
水岛精二:说的没错!
水岛努:三十年后又在这样一部作品中再次相聚,真是不可思议。
水岛精二:不可思议。
水岛努:能够走到今天,我对所有人表示感谢。
水岛精二:我也是。

3.3.大唏嘘:时代之叹(★重点的重点★)
     尽管制作团队小心翼翼地拿捏着尺度(不一味唱赞歌,不乱倒苦水),但从更大的视野从更长的时间跨度来看,《白箱》的的确确忠实地记录了这样一个时代:血汗工厂一般的动作生产体系,被无限压榨精力和价值的从业者以及他们对这一行业的感情;原画师在效率和质量之间走钢丝的艰难成长之路,他们的挣扎,他们精益求精的态度……
     这种畸形的“盛世”能维持到什么时候?
    后世的学者会不会这样开始一段动画史叙事:公元2014年,全年并无大事可叙,纵是你京游乐园前期高歌凯进本子多多,而我白努力地认真讲故事然而没没有什么卵用……总之,在历史上2014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然而这本书的名字很可能是《万历一四年》)

四、【厚重感】
4.1.内容之广——借当下整个业界之势
4.2.历史之长——借日本辉煌动画史之势

五、【克里斯玛性质的神圣物——白箱】

用24话的长度完成了神圣化的过程——造势
动画制成品由此成为一个超凡的存在——封神
箱学籍此诞生。
#2-1 - 2019-4-23 19:47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