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5-20 09:05 /
“未识姚明,但知樱木花道。”这也许是我小时候那一代人的写照。

我并不想聊灌篮高手的制作水准、剧情分析、人物解读等等,因为时至今日,即使再把灌篮高手重新做一遍,它也无法达到当初的高度。当做的分析、解构、重塑无法复制当年的成功时,这些惯用的评论方式就显得很苍白无力了。

时代变了,狗蛋。

今天,当某个人喜欢看acg作品时,很自然的,周围人会给他加上“二次元”“宅”的标签,划分开阵营,关于acg作品,他们往往只会稍稍瞅上一眼之后,带着戏谑的口气说:“二次元嘛。”另一方面,也有更多的人聚集在二次元的标签下,通过这个标签来判断是不是“自己人”。自己人交流如鱼得水,遇到个“三次元”的瞬间歇菜,理由通常是“他不懂”。

但我从未听说过,把看灌篮高手作为作为一个“二次元”标签这种事,我想这是灌篮高手最为伟大的地方之一。也许是当初的第一批“二次元er”们还没长大,也许是这部作品本身的素质使然,使他并没有像现在一样进入按观众成分来划分作品的格局当中。

在未来,还会有这样的作品诞生吗?使之不冠以二次元之名也能为世人所接受。至少我知道不是那些做“粉丝向”“厨向”作品或游戏,忙于收割现金的守成老奴能做到的事,它理应属于更有野心的年轻人。

愿新时代能有新的灌篮高手诞生,狗蛋。
Tags: 动画
#1 - 2017-5-24 18:54
目前国内观众所了解(以及追捧)的日本动画大多是深夜动画,其主要观众是以具有碟片购买力的以动画迷(宅)为主的成年观众;而灌篮高手则是在当时较常见的下午到晚间的黄金档播放的动画,两者的制作和目标受众显然不可同日而语。日本动画本身受众的变化就导致了作品制作上的变化,当引入国内后国内观众群体和群众的态度自然也会发生变化
#1-1 - 2017-5-24 22:12
A
有道理。
#2 - 2020-6-6 20:24
(DTMer)
我跟1L的看法不太相同。首先现在日本深夜动画受众是以年轻人(初高中生以上)为主,全年龄向作品不在少数。而且不少观众会买录像机提前录制,从这个方面来说时段其实影响不大。何况在1996年推出《妖精狩猎者》,才开创了深夜动画的时代。在此之前并没有默认的规则,日间档也有很多包含尺度较大内容的动画,比如84年的《胜利女排》(这部引进后因为“福利镜头”遭禁播),更别提之后的北斗乱马天地无用了…总之深夜动画虽然可能包含着工口、暴力等元素,但该词本身与题材、内容、分级无关。

其次不管是不是深夜动画,当年对国内观众来说只要引进那都是一样的,因为都是在日间档放送(比如头文字D引进前就是深夜动画)。其中很多成了8090后的童年经典。这是时代使然,这些动画伴随一代人成长,成为了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当事人在讨论的时候不会去加上饭圈的标签。而随着广电的一纸禁令,封锁了大众接触日本动画最直接的途径,以至于到网络放送普及之前都是产生断层的状态。这期间造就了圈层化加速和鄙视链,且这种影响之于圈内和圈外是相互作用的。庆幸的是,流媒体时代下,以前的圈层化被渐渐打破。随着产业的迅速膨胀以及正版化思想的普及,如今各大平台以日本TV动画为主要争夺点的番剧版权大战已喜闻乐见。毕竟这一代年轻人网络追番已成为主流。同时二次元产业也在博得更多出圈的机会,虚拟歌姬演唱会;银行卡与手游联动;b站一声后浪成功破壁…很多事情和当年不一样了。和您一样,我也相信新时代会有新的SD,或许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出现了。往后随着圈层之间的融合,有着类似意义的作品也会越来越多。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