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9-17 17:04 /
关于《声之形》价值观争议的阐述——来自傲慢健全者的尝试

摆在开头的声明:

0.本文涉及动画、漫画的完全剧透。

1.本文是非专业评论;【】内容用于标记。

2.本文包含以下三个内容:
        ①.【分析】:尽可能排除主观的前提下分析《声之形》动画究竟表现出了什么,一些有争议的地方究竟说了什么;
        ②.【论证】:为什么在观影过程中部分观众会因为观感而对作品的内核产生极大的不满;
        ③.【阐述】:考虑主观的前提下阐述《声之形》动画电影中的问题。

3.本文目的:
        ①.希望通过对动画的分析让部分观众首先“明白”这部作品里“表达”出了什么,然后再反思自己是否“接受”作品的内容;
        ②.希望通过对观感问题的解释让部分观众明白自己为什么有对这部动画的“反感”;
        ③.希望通过对动画的分析让部分观众明白动画究竟有哪些作为剧场版电影的问题。

4.本文仅讨论原版动画,不讨论漫画以及国内删减版的动画。由于漫画在剧情和人物塑造上与动画差别巨大,我在这里将它们作为分开的两个独立版本看待。可能漫画内容会对动画理解提供些许支撑,但我在文中尽量不去用漫画的剧情和人物去限定动画。

5.本文尽可能地排除场外因素,如作者访谈、影片宣传等问题,尤其是山田尚子监督的访谈,很容易被用来诉诸人身。我的看法是:①.访谈不完全等于监督的想法;②.翻译过程中可能存在些许偏差;③.对访谈中监督用词的先入观念可能会影响对它的判断;④.作者意图≠作品效果。包括其他人的观影评论在内这些场外因素对观众的影响是很大的,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存在只关注片子本身内容的观众。但这里,我还是想尽可能地在【分析】的时候避免主观因素的过分影响。

6.本文主要参考《《声之形》观后感:来自健全者的傲慢之作》(后文若提到则简称《来自》)。这篇文章是一个典型,是不少评论中的代表,因此本文会多次对其引述。原作者的观点有不少我是很认同的,摆出的事实依据也都很硬;但同时我认为该文中作者的主观带入有些许过强的倾向,因此我试图从一个主观因素相对较弱的角度来分析《声之形》的内核问题。

/**********/

一、【分析】

首先推荐几个可以参考的评论:
《深度解析《声之形》所有细节表现力》https://tieba.baidu.com/p/5126474248:主要是从画面细节入手,有不少心理学解析;
《《声之形》中的花语》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553727/:主要从花语细节入手;
《何为声之形——谈谈电影逻辑及其立意升华》https://bbs.saraba1st.com/2b/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45916&highlight=%E4%BD%95%E4%B8%BA%E5%A3%B0%E4%B9%8B%E5%BD%A2:主要从电影构成来分析。


首先,这部动画涉及到的题材很广:听障、霸凌、友情、爱情、责任、交流、理解。如果要对整部动画进行一个总体的概括,“改变”、个体意义上的改变、或者说“成长”,是这部片子的主线。整部动画下来,有的人变了(石田、西宫),有的人没什么变化(川井、真柴);有人抗拒改变(植野),有人尝试改变(佐原)。整部作品以石田为主视角,讲述了霸凌事件的相关者(包括西宫妹妹和妈妈)在一系列剧情之后部分改变的故事。

《来自》中提到这部作品现实性的问题。首先我个人认为,这部作品除了最后桥上那段有些意识流加超现实,除此以外大体是现实的。从个体层面说,恶人做的恶行不会消除,但将来不再做恶行却也是一定程度上积极的改变;而从社会层面说,恶的根源仍然存在,教育机构、社会形态、民族性格决定了霸凌问题在日本根除的困难性。这样一部从个体视角,尤其是青少年当事人的视角叙述的故事,社会环境是作为舞台背景而存在的。“让主角作为反抗者打破现状”,这种反抗精神作为歌颂对象是恰当的;但当主人公的形象已经被塑造成“青少年霸凌当事人”的前提下,这种情节是不符逻辑的。这种不符逻辑的发展出现在荒诞剧中倒是挺恰当,而且可以从这个角度深入探讨欺凌现象,但由于《声之形》从立意上本来就不是冲着探讨欺凌去的,因此两种发展在我看来都有道理,只不过山田监督选择了“用细节去表现现实,却不追究下去”这一条路。侧重点不一样,从思路上来说是没什么问题的。

动画现实性的例证从其中的配角和环境塑造可以很好的体现。反而两个主角因为升华故事的缘故被非现实化了(最后桥上的那段剧情),但在作品的其它部分,两人的现实性仍非常强。下面从几个争议人物和相应情节入手来强调作品的现实性,同时分析作品传达出的信息从内核上讲并没有太大硬伤。



【石田将也】首先是男主石田。动画对石田的描写和漫画差别很大,联系情节的话可以说动画和漫画的男主是两个人。典型的一点,漫画中男主是霸凌的指使者;而在动画当中省略了不少男主作为指使者的情节。且在描绘男主表情神态的时候不像漫画里那样面目狰狞令人讨厌,而是多了不少那种“啊”地呆呆的眼神,平衡下来动画中男主对他人(主要是植野)的察言观色的细节显得更多。这是动画于漫画的区别,之后还会联系全片进行分析(*)。动画中这样的人物表现有什么样的效果?

        ①.它不是将男主描写为一切的祸根,而是“顺应班级气氛而出现的代表”,这样就使得班级里其他人包括老师等人分担了更多的罪,它试图表明男主在小学时的行为是部分出于班级气氛的压力。

        ②.它使动画中的男主性格被表现得变得相对温和,剧情上于是有了更多合理的余地,那些欺凌的行为被更多的表示成了男主自身的无知与老师纵容外加班级氛围的结果。同时使用欢快的配乐快速描写,实际上是在表明“这些是无知捉弄的闹剧”。

关于①,对班级氛围的描写虽然仅限于几个人,但却显得相当真实。这点可以从男主被作为欺凌者抓出来时班上人的反应看出来。男主是读的懂气氛的人,所以之前的行为被班级同学不加干预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说是男主读懂气氛的结果,他明白班里人多多少少对硝子有不好的看法,所以这样捉弄不会有正义的使者跳出来阻止他。相反女主是读不懂气氛的,这一点在【西宫硝子】中再说。而关于②,我将在【论证】中再提到。

这种表情神态是很重要的一点,也是我做出“该片内核并无大伤”判断的重要依据。它相对于漫画而言弱化了男主行为的恶劣性。若是单纯从动画的角度而不掺入漫画剧情进行解读,动画在实际剧情上其实就是“弱恶劣”,并不存在所谓的真相——由漫画剧情支持的“强恶劣”,这给了男主赎罪剧情更为宽松的条件。或许有人会认为恶劣就是恶劣,不存在强弱之分,但我认为并非如此。若是从“是否”的角度考察,就得存在一条划分的界线,而这界线是难以被划清的;反过来说划定界线的过程本身其实就已经包含了对恶劣程度强弱的区别,否则无人无罪、无人有罪。可以说,山田对石田人物描绘的方式使得动画与漫画在剧情实质上产生了区别,它成功避免了原作人物形象对动画后续的压缩剧情支撑的不足。这里“形式等于内容”使这部片子在一个方面避免了三观扭曲的内核,“由‘弱恶劣’到原谅”的合理程度显然大于“由‘强恶劣’到原谅”。当然,这是以部分观众的感受为代价的,这点在【论证】中会再提到。



【西宫硝子】接着是女主硝子。《来自》中作者认为女主被当成了“大型道具人”,这一点我非常不同意,我想这应该是作者轻视了植野这个人的作用。作者认为塑造植野是为了“塑造出让西宫跳楼自杀然后石田去救西宫的环境”,这是不完全的。植野真正的作用是作为一个口直毒舌的人揭露硝子的形象,我想作者正是轻视了这一点(或者说对植野这个角色的愤怒盖过了其它一切)才得出西宫是“大型道具人”的结论。相反,西宫的形象在动画中已经被塑造的相当完整了,虽然由于细节的改编和缺失导致跟石田一样——跟原作漫画相差很大。就动画表现出的硝子而言:

        ①.她从外在上由于听力障碍而难以读懂气氛。我认为这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西宫要被设定成一个残障人士。一方面这是西宫成为被欺凌者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则使西宫的迟钝(读不懂气氛)有了生理上的基础。至于为什么恰好是听力障碍而不是别的障碍恐怕跟原作者有关,同时从严重性上讲它不算那么绝望,为西宫的出场提供了依据。读不懂氛围,男主开头指出过这一点,摩天轮上植野也指出了这一点。这是西宫性格和遭遇产生的生理基础。

        ②.从内在上很善良温柔,同时自卑;坚强,又有些许愚蠢;一定程度上自负。作为被欺凌者的西宫希望知道为什么她被欺凌,“仅仅是听力障碍有必要嘲笑到这个地步吗?”。结合【石田将也】中的分析,她被欺凌不仅因为自己是异类,同时还因为班级环境将西宫视作负担。动画中有植野和西宫传笔记本,之后植野向川井抱怨自己漏听讲课的细节。这其实是西宫的障碍导致的问题。西宫的听力障碍给所有人带来了麻烦,包括西宫自己——如果我们将听障这个特性从西宫本人身上独立出来。西宫拼命地从外界环境寻找自己被欺负的理由,于是想到了自己的听障。这时西宫些许愚蠢地没能理清听障和自己的关系,认为听障是自己的一部分,听障有错所以自己有错。这种观念和社会现象有关,而且根深蒂固,这里难以讨论成因。这种错误使西宫做出了误判。周围人变本加厉的霸凌让自己不断觉得自己有错,于是不停地道歉。可是道歉没有实效,因为西宫的思路是小学霸凌者所难以理解的,在外界看来被欺负还要道歉是很没有道理的事情,于是外界对西宫也开始误判,认为西宫是想假装好人来博取同情(现实中不乏“我弱我有理”的人),对她感到恶心。西宫坚强、善良,她忍受了许多,仍然宽容对待欺凌者,不放弃让他们理解的希望,试图做出让他们满意的行为,希望自己能够不对周围产生麻烦,就像一个总是做错题的孩子拼命地让老师指出自己的错误来改进;可是她的行为却又很愚蠢——道歉、感谢、做朋友,同样的行为在双方眼里的含义却是截然不同,隔阂和误解不断加深而没有愈合。小学的最后,硝子还是崩溃了,在自己努力完成的作业(帮石田擦桌子)被打了零分(石田的不理解)之后,那已经是硝子的极限。在后面的生活中,硝子仍没有从“自我”的阴影中走出,仍时不时有“是我让石田变得难堪”、“是我让石田受到诅咒”的误判。硝子自负的以为自己可以承受一切,之后演变成自负的以为自己的死可以解决一切。随着石田的奔走修补关系过程中各种事情发生,硝子的错误观念进一步加深,到了最后烟花大会的时候再度达到极限爆发,于是有了跳楼的情节。硝子最后那几天的行为异常的平静,在跳楼前根本没有预兆,但之前的形象塑造为跳楼提供了基础,同时奶奶之死也沉重地打击到了硝子。结弦说“姐姐就不会想死了”,意味着硝子以前想死,光从动画的内容来看可以隐约推测是沉下笔谈本或是和石田打架的时候,后者几率较大。但硝子的坚强在这个时候使她没有直接崩溃,而是在“和喜欢的人度过了美好的时光”之后才选择结束生命,包括让石田给妈妈做蛋糕可能也是想趁着大喜的日子让妈妈原谅/接受石田。这使得故事中没有人预料得到西宫寻死,在观众看来这段可能也很强行,或说是莫名其妙,但实际上这些情节在联系动画细节的前提下是有依据的。

这样顺推过来硝子的形象塑造是一贯且独立的,并非是所谓“为了描写石田而存在的道具人”。之后硝子改变的部分在动画中虽然过于紧凑,但也确实是合理的转变,这里可以参考我之前第一遍看的时候整理的一些琐碎的分析http://bangumi.tv/blog/277626(有些地方和本文不同,以本文为主)。这篇文章最后提到的桥上的情节设置在当时我觉得很异样,这段主要的问题我在后文中再加讨论。围绕硝子还有几个问题,比如对石田的感情让很多人不能理解,这一点我也在之后的两个部分中讨论。



【植野直花】这个角色应该是作品争议最大的角色。情节的设计使她非常令人讨厌,可另一方面京都却把自家招牌女演员给了植野,结果有些人冲着人设去洗,有些人冲着情节去黑,搞得乌烟瘴气。植野在作品中的作用是比较复杂的,接下来进行对植野作用的分析。

首先,植野这个人物塑造相当写实,而且非常出色。虽然说“能够恶心人”不一定代表“塑造的好”,但在这里,我认为动画对她的塑造是成功的,而且恰恰不是像《来自》的作者以及其他一些观众说的那样“使作品三观扭曲”。相反,从植野的形象塑造和情节设置恰恰能看出作品客观上有表现出的内容。

之前在【西宫硝子】中说过,植野这个人的塑造绝不仅仅是为了恶心人,反过来我们可以先看看其他评论对她的批判主要在哪些地方:

        ①.小学时参与欺负西宫,对佐原恶语相向,最后没有主动承担责任;

        ②.刚在路上与西宫硝子见面就取走硝子的助听器;

        ③.摩天轮上的对谈,扇女主巴掌;

        ④.在病院旁边打骂西宫;

        ⑤.最后的手语比划不足以作为道歉。

        ⑥.以上种种行为中,她的身份都是曾经的欺凌者帮凶。

接下来我分析植野主要也就来解释这些点。首先从“改变/成长”主题的角度来看,植野是“难以改变”外加“抗拒改变”的,换句话说,在其他不少角色的“最佳”是未来时,她的“最佳”是在过去,是在西宫来学校一群人关系破坏之前。这样看来的话②在动画中的作用十分明显,就是表明植野仍然“活在过去”,她希望和石田回到过去的关系。应证这一点的在这附近情节中有几处细节,一个是发传单时没有跟石田对话,在猫店里也是躲着石田,另一个是坐在男主自行车后面说西宫孤单之后,她的眼神是在石田身上的,这之后石田试图把助听器还回去时植野也是先观察石田,然后再动手去抢。说西宫那些话都是小学时做过的事,同时加上她对石田的观察,可以看出植野试图用过去的行为来与男主交往。这反映的是植野在内心里抱着期待,期待着石田“没有变化”,于是在男主态度冷漠之后跑上前去通过抢助听器的行为来确认验证,得到结论“石田变了”。(可能还带一点届不到的XX,漫画中表达的更直接)

但“抗拒改变”说到底,就是喜欢过去的关系,因此让未来变得跟过去一样好就行了,于是也就有了游乐园的情节。这段中先着重分析一下植野和男主关于“相似”的对话。植野口中的相似是什么?——是两人都在试图让未来变得和过去一样。而男主口中的“不相似”是指植野没有没有对岛田的厌恶,没有对过去的恐惧,而自己却没有勇气做到和岛田友好相处。但从实际行为上讲两人仍是相似的(石田试图让西宫和植野和好),因而后面石田“讨厌植野”的话其实也有讨厌自己行为的意思——“让”西宫去和欺凌者和好,如同植野“让”男主接受岛田。

过山车上佐原和男主的对话,这一段有两个作用:一个是说明佐原(被排挤者)和植野(排挤者)已经和好(通过交流和解),另一个是说植野小时候直白说出来的话是对的。这里实际上给出了作品的对植野的塑造,同时也是不少观众由于对她的行为过度愤怒而忽视了的部分:植野说的观点大多都是对的。

植野说话比较难听,行为也比较粗暴,但事实上却恰好正中靶心。植野形象的这一点贯穿整部作品,这也是植野的主要作用之一:从侧面挖掘西宫的性格。西宫本身由于听障,是很难沟通的,作品从她入手也很难进行描写;由于主视角是石田,在动画中对西宫的描写也仅限于行为。这样的话相当于就将西宫的内在整个包裹起来成了一个黑箱,观众很难单纯凭借西宫的行为对她进行实际的把握,于是造成了许多人的主观带入对这部作品对西宫的塑造进行了误判。实际上动画为了更明显地表现西宫本人,需要一个聪明的人来一语道破西宫的本质,而这个人选刚好就是植野。无论是③还是④,冷静下来评价植野说的话,其实都构成了对西宫本质的描绘。这是植野作为“描绘西宫的工具”的作用。

植野说话直白,作品通过这一点强调“沟通”的重要性。植野和佐原能够和好,那么为什么不能和西宫友善交流呢?《来自》的作者提到“植野对待西宫平等,其实是一种傲慢”,这是我要反驳的观点。作者在这里其实已经找对了点,已经开始分析了,但思考却不够深入,没能明白植野对待西宫到底对待的是什么。拒绝笔谈本是植野“傲慢的平等”,是对听障严重性的轻视。但是对象呢?植野轻视的是什么?是西宫整个人吗?不是。她轻视的部分仅限于西宫的听障情况。植野对待西宫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是对她的人格,她的内心。植野在摩天轮上是确实地将西宫作为一个人来看,因为石田确实不再是小学时的石田,自己也被迫得有些许改变,于是希望通过摩天轮对谈重新与西宫沟通,作为一个人来沟通。什么是人?我很难给出确切的定义,但至少一般情况下被人们当做人来看的人不会是无论被怎么样都只说“对不起”的人。要沟通,要表达自己,不然别人怎么会理解?小学刚开始植野等人疏远西宫的时候或许有西宫本人听力问题和班级气氛的问题(“凭什么?”之类的)。但之后被霸凌的时候,西宫却没有言语上的表达,纸上写的嘴里说的一直都是“谢谢”、“对不起”,仅凭行为来“试”出“对班里人胃口的答案”,而这些异样的行为最终只导致事态的进一步恶化。西宫并没有试图用语言的方式去理解,去弄清楚别人的想法,而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是去问答案再去写,而是想以自己的想法揣测他人。这是作品批判的部分,是动画批判的“前期西宫”,在这一点上作品描绘得非常成功。

摩天轮上西宫仍然温柔(不希望对人恶语相向)又自负(认为仅凭自己的道歉,就可以解决问题;以为自己的想法可以代表他人),正因如此,让植野十分愤怒,“五年前还是现在你都没有想过要跟我好好说话”其实直接点破了西宫缺乏沟通性的弱点。说实话在这段里,听障的原因已经比较小了,西宫不是没有办法表达自己,而是不去表达。这里“前期西宫”的形象与结尾处与他人沟通的“后期西宫”形象形成对比,点明了西宫在另一个方面的改变。而这个改变对比,是借以植野为中介的。包括④的情节里植野其实也是一样的作用:点明“前期西宫”的问题,在“后期西宫”身上得到解决。这样动画在西宫身上附加的改变传递的是正确的三观,是积极的引导,而其中植野扮演的角色是不可少的:植野直白沟通,和佐原和好;“后期西宫”和植野认真对谈改变了植野自身。这些都是植野的作用,她绝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专门被批判的恶心配角”而被设计。

⑤和⑥,则是植野作为植野自己在动画中的作用。动画前期对植野的塑造很明显是让人感到反感,虽然这些行为从植野的性格来分析是符合逻辑的,但展现出来的效果来看还是让人厌恶。

对植野本人,《来自》的作者是这样说的:“而如果想要表达反欺凌、反校园暴力、善待听障者的主题的话,植野就应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这里作者实际上是把植野看作静态的人,同时没有考虑到植野本身性格的因素,这是错误的。植野的性格被塑造的很倔,以前是坚决不学用手语,因此⑤中她比划手语,这是巨大的转变。从植野跟石田在树下对话中可以得知,硝子说过“不喜欢也可以”,这也就意味着两人肯定经过了比较深入的交谈。这样既体现了西宫的改变(学会交流),也体现了植野自身行为上的改变、对西宫态度的转变,对西宫积极改变的认可,对“后期西宫”本人的认可。这种结局一方面再次强调交流沟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体现了对“后期植野”的肯定


植野不是会轻易改变的那种人。正因如此,她的改变才使得作品在此处传达了正确的观点:动画否定了行为粗暴的“前期植野”(通过描写令人讨厌的行为);肯定的是相对缓和的“后期植野”(通过傲娇形象的描绘让她变得可爱)。同时侧面体现了硝子的成长——否则改变植野是几乎不可能的。我想不到对植野BE式的描写在何处比当前的结局更好。



【川井美树&真柴智】这两个角色非常酱油,动画对他们的描写很少,而且大多是静态的。两人的塑造都非常现实,一个是欺凌现象中的旁观附和者,一个是欺凌现象外的旁观者(动画中是推不出真柴过去被欺凌者身份的)。

川井恶心的行为很多,是现实当中存在的恶心。她很聪明,知道如何利用行为来为自己开脱,我甚至都不知道动画中这份聪明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仅就动画而言),但无论如何,对她的描绘首先是朝着“会让观众恶心去的。

漫画的黑化在动画中没有明显体现,在这里山田对她的处理和石田很像,都是对恶劣性进行了弱化,以防止漫画的恶劣形象会使仅有两小时的动画在剧情上收不回来。

她在作品中的行为改变几乎没有(外在形象上的改变倒是有从麻花辫到散发到麻花辫,“散发勾引真柴麻花辫装纯推卸责任”之类的?),结尾大团圆部分也很牵强。

关于这个角色的争议在《来自》中主要是针对她没有对西宫道歉而提出的(还外带自以为是+套话鸡汤),认为她根本没有作为加害者的自觉。这一点我十分同意,虽然动画已经弱化到了不至于暴走的地步,她留给观众的印象还是非常差。她与植野有变化的塑造不同,动画对川井的性格塑造是非常静态的,并没有很大程度体现她有改变。

静态不代表单一,从动画可以隐约看出川井有两个侧面,这两个侧面是分别是“主动的川井”和“被动的川井”,分别对应散发和麻花辫加眼镜。“主动的川井”是“主动给他人施加影响”,例如游乐园领头、给真柴透露小学的事情;“被动的川井”是“被动逃避他人的指责”,如小学时的哭泣、班上和桥上的开脱。在动画中却并没有深入地写下去,这点是我对动画不满意的地方:对川井的塑造没有明确的指向。一方面不描写其黑化,这导致她的形象不那么黑得彻底,告诉观众“我就是要成为被批判的对象”;可另一方面洗白的力度又不够,导致作品直到结束都没有表现出对“后期植野”那样的肯定。这综合起来使得观众难以把握这个角色,最终只剩下“绿茶”的判断。

这里若是不带入强烈主观因素的话,有两种解读方向:

        ①.如果观众积极地看待:川井的行为是不自觉的。动画中川井送千纸鹤的情节表现的是平时不怎么主动的人很认真地准备道歉礼,这加上改变发型的情节相当于把川井归入“改变”的一类,体现了些许悔过。剩下的问题主要是“没对西宫”道歉这一点,确实是山田监督对川井这个配角的重视度不够,造成了价值观传递的偏离,这是几个人物塑造中唯一一处可能存在的硬伤。动画借川井之口说出“珍惜生命”的话,按积极的解读其实是作品传达的主要讯息之一,这与男主妈妈烧钱的情节是照应的(传达出了自杀的自私性与对责任的逃避性)。从这点上说“劝西宫不去寻死”相当于是川井对西宫的善意,在弱化了川井行为的前提下,虽说合理是合理(而且本身川井的塑造就是向着“认识不到自己罪过”去的),但仍然会让人介意;

        ②.相比之下,大多数观众会消极看待川井,这样的话动画的表达其实比①更正确:这也就是说把川井完全当作负面典型看待,她的作用就是让人注意,让人恶心。为什么要让恶心的行为明显呢?因为现实当中川井这样的人是非常多的,而其中相当大一部分人都没有自觉,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附和、附和的行为是助害的。作品通过塑造令人反感的川井,实际上将这类人摆上了台面(其实真柴智的形象我也觉得现实映射性很强),从而具有了让观众反思周围人、反思自己的素材。那么传达出来的价值观就很明显很正确了:要小心像川井的人,要避免做像川井的人。这种方式解出来的价值观比①要更加政治正确一些。

本身动画对这个角色没有很大程度的重视,因此容易造成解读上的争议。但反过来说如果观众对这个角色不多加注意,实际上连“她没有作为加害者向被害者道歉”都不一定能发现,因此要说是致命的问题其实也算不上,只是对观感确实有影响。

另一个是真柴智。在动画中这个配角看起来莫名其妙,可有可无,删掉其实也没有很大的问题。不过由于他对应的现实映射倒是非常有意思,所以稍微谈一谈。一开始我没看懂这个角色的意义,关于这个人物大多数的形象和塑造都是在漫画中完成的,动画由于篇幅和石田主视角的偏向性将其过度简化,导致他一眼看上去像是什么都没做。在漫画当中这个人物是非常复杂的,这里不加以讨论。那么在动画中他的作用是什么呢?——作为外人出现。其他的角色与霸凌都多多少少有些关系,男主等人与西宫霸凌事件直接联系,永束自己是被孤立的对象,而西宫妹妹则是从小看着西宫被欺负长大。就原作漫画而言真柴也曾经是被霸凌的对象,但仅凭动画中他的这重身份是无法被推导出来的。从动画中的表现来看,他更像是一个轻描淡写的看客(虽然这使得他想与石田做朋友的行为缺乏理由),要是类比的话,他就像那种网络上的“正义使者”,一有事情就站在道德的高点对当事人进行批判。不得不说看过漫画之后我真的非常佩服山田对这个角色做的简化(虽然不知道山田的本意是否如此)——这恰恰是对网上不少批判《声之形》价值观的人的讽刺。明明什么都不了解,却能够轻描淡写地说出“我是不会原谅这种人的”。动画中没有交代他作为被欺凌者的前因,但这样的表现却恰恰直指某些看客的评论。看看这个不被观众注视的角色,再看看网上的某些评论,对比起来实在是讽刺至极。当然我更相信对这个角色的省略是因为篇幅,而不是因为讽刺的作用。不完全删去一方面可能是讨好原作党(虽然最终失败),另一方面也确实能够加强作品现实环境的营造描写。



【其他角色】动画在处理川井上不如植野上心,主要应该是限于篇幅。不只是川井,作品中很多人物都没有详细刻画。例如西宫妈妈和奶奶,动画中略去了漫画中很多丰富的情节,导致奶奶塑造较为薄弱,而妈妈看起来就像是只会动手打人的泼妇(虽然凭动画单亲母亲的形象能有些解释,但还是太单薄了);而真柴和岛田等人也是这一类。这与动画选用石田主视角有关,要全包进来一部剧场版是不可能的,为了把石田和西宫等主要人物刻画圆满,势必要省去配角戏份。从这点来说对次要人物的分析基本可以点到为止,不过分追究,从这些人身上找争议点来批判动画恐怕有点过分了(谁敢反对结弦酱就砸烂谁的狗头!)。



争议人物基本分析到此结束,下面就几处争议【剧情】来进行一些说明:


        ①.西宫对石田的【表白】;

        ②.石田和西宫的【自杀】;

        ③.石田和西宫桥上的【原谅】;

        ④.结局的众人的【理解】。



【表白】这是这部动画表现的最纠结的部分。我觉得一方面尝试给感情找理由本身就很傲慢,可是不找点理由却在心里又说不过去。缺乏铺垫则是动画表现上的问题,也是这部动画感情戏最尴尬的部分:一方面不少剧情需要以“硝子喜欢将也”作为支撑;可另一方面这个情感的铺垫说明又太少,显得十分突兀,感觉有点像京都强硬塞进来的必备要素一样。“诶怎么突然就表白了?”可能是大多数观众抱有的疑问。从动画表现出的大量细节,外带一些心理层面分析其实能够给出一定的依据,不过这里我更愿意放弃解释。“不需要解释”、“没办法解释”,在这个问题上我保留意见。



【自杀】这是整部动画的重要剧情。剧中共有两处自杀,分别是石田和西宫。这两处自杀的原因有相似,但也有区别:石田的自杀是因为“认为自己被孤立,觉得即使自己死了也无所谓;早死晚死都一样,而选择在现在还能避免周围的压力”,于是想赎罪后跳河;而西宫的自杀是因为“自己有错,自己给人添了麻烦,自己给石田带来了不幸,所以自己死了石田能幸福,大家都能幸福。”,于是想处理完妹妹和石田的事之后跳楼。



先从石田的自杀来说。自杀的原因在漫画中表述的很清楚,而动画结合石田的独白和教学楼的场景也给了足够暗示。石田在国中时被孤立是由于岛田的带头排挤,自己尝试讨好岛田也最终失败,因此到高中时仍带有惯性地认为自己被孤立。但事实上,高中的石田不是被同学孤立,而是被自己孤立了:石田拒绝直面众人,自然被众人拒绝,不和别人搭话,别人也自然难以和石田相处;而相反,在遇到永束之后石田逐渐与更多人沟通,也就被更多人接受,被孤立的情况也好了许多。这首先传达出积极沟通的重要性,和西宫的改变传达出同样的内核;其次解释了石田自杀的原因,其实是自己“未敞开心扉,对环境主观臆断”造成的自闭。

而从自杀行为本身来说,动画是在石田妈妈烧钱那一段表现讨论的。石田偿还了助听器的170万给妈妈,以为这样就算是还清了责任。但真的如此吗?真的还清了责任吗?没有,并没有。以为自己的死不会给他人带来负担——这是自私的想法,石田和西宫共有的自私。事实上凭死亡换来的只有自己的轻松和痛快,而因自己死亡产生的痛苦则被抛给亲人、朋友来承担,这是不负责任的想法。这是错误的解决方案——动画要传达这样的观点。因此剧情上石田妈妈通过烧钱来威胁石田以达到阻止其自杀的目的,这是表现手法。事实上背后包含的是这样一点:无时不刻,至少亲人在乎你。这样就直接否定了男主自杀原因的前提“不会有人在意”,从而否定了这种行为。这是这部分剧情传达出的积极观点。



对于石田来说,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但对于西宫来说却并没有。在西宫这里,亲人的关心已经难以制约自责的痛苦了,奶奶去世更是雪上加霜;相反,西宫眼里自己对亲人的实际拖累远大于她们对自己的体贴在意。石田抗拒西宫“诅咒”的行为(异常主动地提议)更是让自己陷入心理上的两难:一方面西宫不愿拒绝自己喜欢的人;可另一方面却又担心自己给石田造成麻烦。

许多人有疑问或质疑的主要是“西宫为什么会认为自己毁了石田努力建立起来的朋友关系”:西宫明明一句话都没说,为什么剧情上要强行让她给自己背锅?在这里主要有两点:

        ①.桥上的争议是因小学时对西宫的欺凌事件引起的,在西宫看来相当于是因为这件事情石田的朋友关系破裂。前面在【西宫硝子】中分析过,西宫一直是把这件事当作自己也有责任,因此以她温柔的性格自然容易把原因归到自己头上(指责他人是几乎没有的,仅有的对妹妹发火也是将结弦看作“内人”的缘故),认为桥上众人关系破裂是自己的问题,是自己过去犯下的罪。

        ②.石田对众人的态度和对硝子的态度和口气完全不同。这在西宫看来相当于是什么?是石田怕对西宫不好。这样的谨慎和差别对待反过来让硝子觉得不适,觉得石田为了自己不惜恶语轰跑其他人,觉得石田和自己的距离反而更远了。石田为了给自己补偿而处处不伤害自己,在“自己有错”的错误观念下,西宫很容易将自己看作是石田的负担——“因为顾及自己,石田不得不…”,反而给石田添了麻烦。



综合这两点考虑,可以看出“西宫自责”的剧情并不是为了给石田“作为原谅者原谅西宫”的理由强行添加的,而是确实符合之前对西宫形象塑造的。很多人的质疑其实是用自己的主观覆盖了动画塑造出的西宫形象,因而抓住不放认为作品有问题,其实在这里动画并没有非常强行的展开。而西宫最终没有因为这个原因死去,而是被石田救了回来,实际上也表明了作品对西宫这种自卑想法的批判——以死结束是不行的。



【原谅】这是另一个争议较大的部分。这段前面意识流的描写第一次看的时候把我看懵了,完全不理解这种展开。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的时候觉得这种超现实也还算过得去(不然这作品真没多少高潮爆点)。主要是这段男女主的相互道歉相互原谅,让许多人不满。

事实上单从内容来看这里作品表现出的是正确+正确的观点。冷静来看,石田的话实际上表明了小学时欺凌者欺凌行为的动机,是“交流不足”与“手段过分”,联系动画前期对石田“弱恶劣”的描写实际上是合理的。这里动画传达出对无知欺凌者(石田)的告诫:“要注意沟通,要注意行为轻重”。石田对硝子“帮助活下去”的请求也是尝试让硝子觉得自己有价值,“让硝子喜欢上硝子自己”。

而硝子已经是“后期硝子”,是改变过了的学会交流表达的硝子,通过她对“前期自己”的批判道歉,表明了动画对被欺凌者提的建议:“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要总想着自己憋着。要尝试表达,要尝试沟通。单凭心灵的善良而不在行为上选择正确的做法是不行的。”。硝子的释然并不只是因为“被人需要”这一个来自石田的因素,还有来自另一方面她自己的进步。学会了沟通、交流,真正的向他人沟通询问想法而不是靠自己沉默的揣测,这样的硝子即使离开了石田也能够独自一人真正坚强地活着——不仅是心理上,也有行为上。

结合这两点,动画表现出的其实是相当正的三观,而且是对欺凌现象从个体层面上提出了有实际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法。它是理想化的、乐观化的,可能有人在现实当中尝试沟通却并不能改善状况。可是从博弈选择的角度来说,尝试沟通总比不沟通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要大一些。动画引导观众中的当事人积极的解决问题——这至少不会让事情变得更坏。引导说到底关注的是未来的事情。加害者会不会心安理得对待过去的行为,这是过去的事;而未来会不会有人做出欺凌行为,我想至少动画不会把观众往“会”的方向引。(总不可能有人为了找老婆专门去欺负别人吧)



【理解】这是另一部分人诟病的位置,主要是针对小学时其他当事人“没有道歉”。这一点其实前面分析人物的时候已经大部分说明白了。这部动画说的实际上是欺凌现象中一种“由于欺凌者年幼无知行为过分、由于被欺凌者先天障碍和后天性格、由于老师家长放任处理”导致的情况,并且就这一种情况的解决实例给出了对欺凌现象中直接当事人的一种普遍解决方案(沟通)。结合动画前期的描写来看它的思路是通顺的,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所谓的“美化欺凌”的现象——因为从旁观的角度看,欺凌本身就是由误解和无知构成的(这里指的是个人层面,而班级氛围压力和老师态度等问题是社会层面的、难以根除的、可操作性很低的)。动画实际上是能给当局者一个旁观的视角,重新审视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事,反思自己的行为。欺凌者是否尝试与被欺凌者沟通?欺凌者是否顺应班级氛围成为欺凌的带头人?欺凌者是否从被欺凌者角度反思自己的行为严重性?被欺凌者是否尝试与欺凌者沟通?被欺凌者是否尝试询问欺凌者态度?被欺凌者是否要给自己强加“罪过”?在责任的重担下一个人是否要寻死?从这点来看动画的内容是相当正确的:它给了当事人反思的机会,给旁观者思考的素材。

从当时班级氛围来看,大家其实都对西宫有多多少的排挤。当石田被抓出来之后转移排挤对象实际上就是在撇清自己的责任。这是非常符合社会现实的,因此像川井这样被用作塑造作品现实环境的人物做出这样的行为是合理的,反过来还能给于观众反思(当然她鸡汤的那一段确实是恶心,山田对这个角色没有寄予明确的褒贬倾向,可能只是因为原作有所以就做出来)。反过来说要是大结局的时候一群小学的欺凌附和者都来给西宫道歉,那岂不是不考虑人物塑造的强行美好?

作品要传达出积极的价值观,是的。但它不能通过过分的超出前期对人物的塑造来写理想情节,否则只会适得其反让其变成幻想。西宫和石田相互原谅是有大量人物塑造细节基础的,因此他们的情节相对合理又相对积极;而像植野这样的角色让她最后说出“道歉”两个字,那才是真的扇了前期塑造两巴掌,相比之下傲娇的手语就已经足够了。

/**********/

二、【论证】

对这部片子内容产生质疑的主要有四类人:


        ①.直接观看动画的一般人(相对③而言),观影过程中有些疑问点没有在一遍观影中得到很好的解释;

        ②.事先看过其他人的负面讨论评论,以及监督采访等材料的人,观影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参考;

        ③.自身有过较严重的被欺凌现象或是自身有残障情况的人,观影过程中带入较强;

        ④.事先看过漫画的人,对动画在情节构成和人物塑造上的处理有不满,将漫画内容带入考虑。


这四类中①主要是京都的问题,这一点我在第三部分再提。④也有部分是京都的锅,这我也将在后面提到。主要先解决②、③。

其实这类人的问题在《来自》一文中作者已经给出了原因:“而我还是要说,会喜欢声之形的、觉得这电影的价值观没有问题的人,大概对欺凌一无所知,或者本身是潜在的欺凌者。”。这个说法找对了点,但理解的前提错了:这类涉及题材“存在形式多种多样”的作品,恰恰需要不带理解地去看。

为什么这么说呢?想一下:我们是如何得到对“欺凌”的理解的?——通过亲身经验、通过听说故事。我们对它的理解是从大量事实材料中归纳出来的。可人不是客观动物,主观情绪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事实材料的选择。因此:在一次归纳形成观念过后,人们往往会找支撑自己观点的论据来扩充“经验库”。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会忽略与那些没带给自己强烈感受的信息,于是对自己的观点更加确信。

拿作品来说,动画表现的欺凌,在【石田将也】中分析过了,是“与民族性格环境氛围教学体制有关的,因年幼无知而犯下的闹剧”,是“因沟通不足而导致的误解”,“是对行为分寸没有把握的结果”。以作品的表现来说后面的洗白都是在相对可接受的范围之内的。

但②③两类观众是用自己对“欺凌”的理解反过来解释作品中小学时的行为,这是倒置了推导关系关系。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世界上被人注意得到的大部分的现象符合牛顿力学,于是人们归纳出牛顿的理论;现在一本书提出了不那么被关注过的不符合牛顿力学的现象,并且给出了对这类现象的解释。在这里能够说:“因为它不符合我对力学的理解,因此观测现象是错的,推论也不用看”吗?历史上也确实有很多人这么说,但这样的观念反过来误了事。像欺凌这样本身就很有广泛的概念更是,若是先带入观念再否定作品表现出的“事实”,这是有些流氓的行为,就像“因为我的理解是对的所以不符合我理解的现象不存在”一样不可靠。

因此②类观众带入了过多个人经历,反过来没有考虑作品的论域。难道作品一定要展现出哪种特定的欺凌才算正确?这是对同一名词不同理解导致的问题,而不是因作品实际内容出现的问题。当然宣传方面过多地使用了这些有普遍理解的词语导致“宣传欺诈”,确实是有问题,但这属于场外因素,这里先不考虑。

③类也是类似:“先接受了一套理论之后再验证”,和“从零开始自己归纳”在结论上是完全不同的。

对于④,我个人是不认同将漫画与动画做等同的。用漫画来洗动画是难以让人接受的——“我看个动画难道还得补原作才行?”。而用漫画黑动画“不还原”的话在“动画意图还原漫画”的前提下是成立的,但没有这个意图就得另谈。京都在处理这部动画的时候没有明确究竟选择了哪一条路,所以很不讨漫画党喜欢,这点我在第三部分中再谈。


综上所述,大部分观感的问题主要是来自观众的主观情绪和经验,与客观上作品“是否表现”没有关系。但作为一部剧场版动画,情绪、观感、受众经验,这些都是影片应当考虑的部分,不是说写出来就行了,还要让观众去意识到表现出来的部分并且理解共鸣。因此观感不光是观众偏见的问题,京都要负很大的责任,这点我在下一部分详细阐述。

/**********/

三、【阐述】

可以参考《何为声之形——谈谈电影逻辑及其立意升华》,这篇文章已经大部分把我要说的话都说清楚了,而且分析得很透彻。在这里我用我的表述再谈一谈。

【第一】受众不明。这部动画的问题在我看来最根本的,就是京都没有明确考虑这部动画的受众。这是一部漫画改编的作品,一般对待改编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满足原作党的要求尽可能还原原作,另一种是在原作的基础上进化改编,成为一部有独立特色的动画。但《声之形》哪种都有,又哪种都不是。像真柴这样的角色基本上完全就是为了原作而出现,可是实际上的删减省略改编却又让漫画党非常难受。原作漫画是先将石田刻画得非常丑恶,再靠后续大量的情节一步一步将他的形象提升,最后完成成长转变,这样带来的冲击力是很强的。但动画由于时间的问题,没有办法完全还原漫画(同时也有山田思路的引导),于是只能相对折中,靠弱化角色恶劣程度来使得后续发展不至于暴走,这样的话故事难免会显得平淡,而且角色塑造上与漫画的形象有很大出入,导致漫画党不满。

而另一方面,作品在外围因素上确实做得不好(比如日本那边字幕配给的问题),这是没法洗的。作品在宣传过程中重点提到听障、霸凌,那么当事人肯定是要被考虑在内的。但动画做得很不讨巧,正好避开了主流的“悲惨”式霸凌描写。从表现来看本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被欺凌者主观上对被欺凌的感受肯定是相当的痛苦,让他们观看这部电影,以“局外人”的视角看待欺凌事件,很明显得不到这部分观众的共鸣。他们愿意看到的是自己的痛苦被展现出来让大家知道,而不是客观的叙述。没能引起这部分观众共鸣是作品在受众考虑上的不足。也因为这部分观众的评价(如《来自》)也使得很多没有亲身经历的人站在这些观众的立场上批判这部作品。

因此,适合这部作品的受众,只有“自身没有经历过惨痛的欺凌或包容性极强”、“没有‘欺凌都是不可饶恕’的刻板印象”、“没有看过相关人影评”、“看的是完整版而不是国内删减版”、“没有看过漫画”、“不会特别地去钻剧情上的牛角尖”、“能单纯享受电影氛围”的人;或是“冷血的”、“不主观带入的”、“能在电影院看一遍就注意到所有细节或是会在家看很多遍分析细节”的人。



【第二】找不到重点。这是本片的另一大问题:不明白这部片子究竟要讲什么。涉及到的题材太多,导致这部作品的主线太暗了,“改变/成长”这个主线很难被观众找到;相反,“霸凌”、“听障”、“原谅”这些内容给观众的印象更加深刻。比如石田在桥上解释自己欺凌的原因,其实和动画试图表现的观点是一致的,与前期“弱恶劣”的表现也是一致的。可看到这里,大部分观众都无法仔细关注分析石田说的内容,石田和西宫那段扭打给人的印象远远要比之前闹剧的气氛深。于是大部分人会觉得石田是在给自己洗白,转移到作品便是“欺凌者的自我满足”、“扭曲的价值观”。

大部分能够解释争议、明确正确价值观的内容从作品本身是否表现来说,回答都是“yes”。但作品没有给出明确的哪怕就是一句“欺凌的本质其实是沟通的不足”之类能够明确主题的话,观众是很难在电影院中猜出动画传达的主要意思的。山田是在要求观众去主动的思考,而且还不能是不完全的思考(否则会变成【论证】中提到的①类观众),非得要是彻底的思考,甚至还要变得些许冷血。作为剧场版动画,这怎么合适呢?



【第三】细节太多,情节太紧。和上一点非常类似,动画很尽力地利用大量细节的铺洒来完善角色塑造、情节解释,但这是部什么动画?是剧场版动画,是在电影院里看的动画。氛围、情绪的带动远比在细节上下功夫要重要得多。重要内容就应当放在观众主要会集中注意力的地方,而京都却把大量非常重要的内容都放在了细节里。这真的不是好事,可是另一方面来说,如果不把这些内容放在动画里里会使作品彻底地“没有表达”,这样一来硬伤就不再是只限于观众情绪共鸣的调动上,而是真的出现在内容上了(比如国内删减版删去了很多细节,这样一来就连实际的内容都不正确,何谈观众的感受?);但要是把它们放在非常重要的部分又会显得非常冗杂,大量的信息同样会让观众迷糊。情节太紧,转场过快,这也是作品的一大问题。观众的情绪很难调动起来,刚一入戏又切换场景,所以有些部分给人流水账的感觉(当然详写的部分还是可以,但叙事仍然有碎片化的问题)。

/**********/

四、【结语】

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这部作品的。正因如此,我才不能忽视,而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明白这部作品究竟哪里有问题、哪里没有。我希望通过我的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理解这部作品。可能有人仍然无法接受并喜爱这部作品,这也没关系。至少我发出了我的声音,这就够了。
Tags: 动画
#1 - 2017-9-17 18:07
本来准备说太长不看的。结果不知不觉就看完了。
部分内容在刚看完的时候跟友人已经讨论到了。不过很多内容还是我没想到的。
本来对一个普通的剧场版动画,如果为了看得爽,这部是不合格的。但如我之前看完的时候所说,这部作品,从动画水平上来说,已经不好挑剔了,也就是说,除了剧情就基本是完美的。
面对这么完美的身体,观众也就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觉得它的灵魂没有身体那么完美所以产生落差评价变差,一部分就更愿意去剖析这个灵魂。
对我来说,对它的评价也难免落入屁股决定脑袋的境地。男女主姑且不说,争议其实并不大。对植野这个争议人物的评价,你的观点非常有意义。其实我看完的当时说,如果这剧没有这个人物来恶心我的话我会更舒服吧。其实应该代表了相当一部分观点。我当然明白如果没有这个人物的话,故事会完全变样散架。你也承认“恶心到观众并不代表塑造成功”。其实我恶心的点并不是这个人物如何如何恶心到我,而是很多观众,去认同这个角色的所作所为。我们讲,理解不代表认同。哪怕是你京著名演员,难道就可以为所欲为么。如果都是像你这么来理解这个人物的话,我会很欣慰。现实就是,不是角色恶心我,是“我喜欢这个真小人就比你喜欢伪君子要更有格调”在恶心我。
总之,很感谢你写这么多
#1-1 - 2017-9-23 19:47
smileandyxu
谢谢你能够看完。
本来我以为不需要多长的篇幅,于是给自己预设了庞大的框架,结果写着写着觉得“这里要补充一点”,“那里好像有歧义”,于是越写越长。下次我会尝试写得精短一点,也方便阅读。(不然太长没人愿意看的话也就少了交流的目的)

一些观众的评论确实让人恼火,没有什么办法,所以我想不如尝试把这些令人讨厌的跟风当做激励自己思考的动力?
#1-2 - 2017-9-24 00:39
bgm 费拉不堪
smileandyxu 说: 谢谢你能够看完。
本来我以为不需要多长的篇幅,于是给自己预设了庞大的框架,结果写着写着觉得“这里要补充一点”,“那里好像有歧义”,于是越写越长。下次我会尝试写得精短一点,也方便阅读。(不然太长没人愿意...
啊,你真的做到了呢,作为思考的动力
#2 - 2018-3-31 08:49
为什么要认同那个写《《声之形》观后感:来自健全者的傲慢之作》的那个小屁孩的评论,她真的挺无知的,我在她微博下评论动画还把我给拉黑了。

可以看的微博漫评有“腾讯大家频道”的
http://dajia.qq.com/original/24persecond/yy170911.html

知乎上也有对这部动画不错的评论。
如何评价动画电影《声之形》? - 李木子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716218/answer/177929795

声之形受众很明显是宅,日本的首映到场的一个个都是中年大叔。石田将也这个无法和人正常交心的主角也让我这个宅很有代入感,“互相理解”的主题也是针对平时不爱交流的宅的。

虽然讲的东西多,但都是围绕互相理解的主题,入宅不深的人第一次看是绝对会懵逼的,他们不知道日漫里“互相理解”这个主题是有多么泛滥。

细节确实多,买BD或下载看最合适
#2-1 - 2018-3-31 14:04
smileandyxu
过了半年了居然被翻了出来b38
还好吧,之前那篇文章的作者找到我,跟我聊了挺久,感觉人还是挺好的。可能是刚发文章那段时间被太多人怼了。
我倒觉得受众不只是宅,或者说这是京阿尼第一次瞄准宅以外的大众人群。
在我第一次看之前,评论的风向就已经对准声之形政治不正确、价值观扭曲、洗白欺凌者之类。但看完后我却并没有感觉到那种扭曲和违和,相反观感非常好。他们似乎觉得声之形这样拍出来会有很严重的不良后果,但在我看来根本不会。它的确没有对欺凌现象如何产生如何解决给出非常深入的探讨,却从另一个角度——不是从社会现象,而是单纯从人与人的沟通和理解——去理解这一现象,给出了不同于泛泛而谈的、套路的、键政式的看法。虽然朴实、虽然理想,我觉得这已经足够优秀了。相比制式的批判,我还是更相信自己的眼泪。
这也是第一部我买了BD的动画~
#3 - 2018-3-31 15:59
然而那个作者在电影上映时为声之形在微博上的低评分高兴呢。。。真的很让人无语,给我的印象就和b站小学生一样。
#4 - 2019-5-4 12:39
(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
太长了,看得好累。。。不过还是挺佩服lz的,一篇长度堪比我10篇日志,而且行文线索很清晰,想必写了很久。
虽然我觉得能探讨的点挺多的,但毕竟是一年前看的,记忆有些模糊了,再加上lz的文字过于详实,没干货就放弃交流了。
随便说两点,
第一,虽然恶劣的确有强弱之分,但在我看来,迫于压力的顺从往往并不会比主导更能让人接受。比如服从命令枪杀平民的士兵并不比下达命令的将官更值得原谅。这里我有一点点亲身经历,当然我不是被欺凌者。
第二,作品需要关注大量细节才能理解,本身就代表着作品的失败。好的作品应该能让观众第一眼便有着良好的整体观感,从而产生了深入了解的兴趣,并在挖掘细节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声之形的第一眼在我看来是混乱不堪的,lz尽管也提出了这点,但更多的是站在辩护而非批评的立场,不是监督高估了观众的理解力,而是本人能力欠缺不会在主干中表达。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