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4-6 02:30 /
又结束了一次联考,又要准备下一次联考。离成年又近了几个月,离成熟不知还有多远。跌跌撞撞到目前,已经不知道是在往哪走了。同学感到困扰:“我们学习了为什么?我们的人生是为了什么?”;同学不愿意回答这些问题,每次被问到都是打哈哈过去,一副随性很潇洒的样子,实际上想着出人头地,想着赚大钱上电视——其实只是害羞罢了,害怕周围的目光,不愿意说出来——那是会被人笑的,哪怕不是恶意的嘲笑;同学默不作声,只是笑着,每当有人对人生意义的问题发表见解,就笑,不说,保持在这个问题上的临下姿态。

记得很久以前,一个物理科普系列突然有一期谈宇宙的目的。当时我感到非常诧异,在那以前我从未见到过长得这么怪异的问题,这么不成问题的问题。“难道有谁会觉得它有目的吗?难道宇宙不就只是正在、并且将要按照规律继续运动下去吗?”。我不能理解。

后来看到别人提存在主义,也有同样的感受:“人生的意义?这句话究竟是在问什么?”。直到听见“其实人生本来没有什么意义”,我才反应过来:原来人生的意义是个问题,是真的有人思考过、试图回答的问题。从此以后

每当有同学提到这个问题,我总是能给出入门级的存在主义标答,告诉他“存在先于本质,你要自己赋予自己意义”。“真是毫无用处”,每次我总是在心里这么想,嘴上却仍说着相同的废话。这肯定不会是萨特们的本意:只是教人嘴上挂着高论,却不教人实际要如何做。


但这仿佛已经成了惯性。每当再看到有文章谈什么做人的境界,教人如何生活之类的;每当看到什么“慢下来”、“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我总是本能地点击右上角的红叉,不屑于多看一眼。觉得心里已经有了答案,那些教人做人的不是傻就是坏,要么就是单纯地赚流量,没有去看的价值。我反而成了最不愿意思考这类问题的人。浮于表面的“存在主义”真是毒药。


只是活着,走着。说到底,谁知道自己去往哪里呢?——我变得习惯于接受这种答案,这种朴实的、普通、扫兴的答案。颇有点考题散文中那种“智者”的风范,却又似小孩子嘴上的叛逆抵抗:一定要反对那些教唆者,那些“大人们”。


究竟是“看山是山”,还是人向猿的退化呢?我不知道。

还是说说最近的事吧。自一月番开播以来,同寝的同学着了魔似的跟我安利京紫。几个人在寝室板凳上架着小手机围观的时候,就属他看得最认真最投入,每次都能被触动。与他相比,我就像是块木头,每次到了点就搬个板凳坐着,二十分钟后把板凳挪开走人,一边觉得迷茫这二十分钟我到底在看什么,除了个别集数(8、10)以外,都没有办法沉浸到故事当中。每次他说“好看,真是好看”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反问他:“好在哪呢?明明在表现力上和京都以前的动画相比逊色不少?明明演出......”。他笑了:“可能我就是吃这一套吧,一个人爱着另一个人......这就没有什么理由可言,没有什么可以分析的事情......像你可能觉得没什么,但我就很能带入进去......”。另外两个人总是不说话,各自回去休息。在他们看来我可能已经有点像讨厌的婆罗门了吧。

我有预感,这会是一个深坑。文艺作品始终伴随着创作者和观众。京紫是商业动画,它的创作目的首先就是要大卖,让尽可能多的观众买账,因此如果很多人看完了紫薇的故事还是对爱茫然不解,这动画就应该算失败、或者至少是不成功。但如果单纯从观众角度来说,观看商业动画首要的目的就是获得精神享受,觉得身心愉悦,或是觉得受到触动。既然如此,观众为什么不尽可能地拉低自己的品味,好让更多作品达到及格线使自己获得快乐呢?只要一部作品还没有到生理意义上难以接受的地步,观众从中尽可能多地攫取快乐不就是最经济的选择吗?为此,创作者把首要注意力放到到浅显的部分,肉眼可见双耳可闻的、“形式”的部分,做出一堆“好看”的动画,不是可以成全双方吗?

不过这样想的话还是有不少问题。我们当然可以把所有动画作品对观众的意义还原成某种“娱乐”,但问题是这样太过泛化了,娱乐也有不同的展现形式。有的喜欢人设,有的喜欢作画,有的喜欢剧情,有的喜欢内涵,这些都是不同的。因而为了满足某些观众的喜好,作品不能只注重技术,还要注意放一点“内涵”进去调味,也就是提高“内容”的水平。问题是:“内容”是什么呢?故事?人物?主旨?故事都是由脚本而来,实际上是小说“内容”;如果把人设看做“形式”的话,作为“内容”的人物形象也和动画这个载体没什么关系;而若是把主旨当做动画“内容”的核心,即使是押井守的几部动画电影也称不上真有多么深刻,无非是涉猎的题材广一点,看起来比较装逼罢了。这么说来的话,“内容”似乎也并不比“形式”高出一等,在动画里也不过是调剂,博人眼球,满足特定群体的需求罢了。这么说来,可能作画还要更接近动画本身存在的意义。毕竟剧本可以随便套,可以脱离画面存在,剧情这种“内容”对于媒介来说反而像是可以随意更替的“形式”,而通常说的像作画一类的“形式”反倒更接近于动画本身的“内容”。这倒是非常奇怪。而像之前提到的,如果观众能够接受“Anime is trash, and so am I”的观点的话,放低点要求,看什么都图个乐呵,创作者不也可以轻松许多吗?双方达成某种微妙的共识,让pop子这样近似于综艺节目的动画流通于双方之间,不也是业界存活的一种可能性吗?

我想,这种偏激的看法发到网上肯定是会被狂喷一通的。这等于说是否定动画作为文艺作品的内在价值,把它当成纯粹激发生理反应的一堆花花绿绿罢了。可是,文艺作品到底是为什么出现呢?这似乎又是一个深坑。初中时候的同桌爱看《萌芽》,我有时借过来看,发现一篇都看不懂。我问她:“这文章到底在说什么?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她说她也看不懂。我又问“那你为什么看?”,她想了想,最后吐吐舌头说不知道,可能这就是文学吧。和遭遇存在主义式问题的情况一样,如今的我可以给出一个十分标准的入门级读者中心论回答:“能指不意味着所指,作者意图不应当决定读者的解读”。但这仍是屁话,因为我直到现在还是不明白当初读的几篇文章到底是什么东西,别说解读,连个完整的故事都看不出来。不过如今的我不是当年的我,立刻又想到了一个已经分不清楚是解构还是后结构还是后现代的回答:“世界本来就不见得是连贯的整体。把一堆不相关的东西强行拼凑在一起认为它存在某种结构——这是傲慢的。散着的就应该让它散着,不应该把它们强行绑在一起,认定它有什么完整性”。到这一步,我已经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说屁话还是在干嘛了。这些推陈出新的理论真是各处渗透,弥漫在网络空气当中。这说不定就是未来婆罗门化的结果嘞。不过,最新的就是最好的吗?最流行的就是最好的吗?正如我总是用存在主义对“人生意义”的鸡汤文予以抨击,以此获得自满一样,谁又知道我为何总是控制不住自己,试图用听上去高端的、牛逼的理论去践踏那些低劣的、落后的旧时代产物呢?忘记是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上哪个角落了,见到有人抱着“读者中心论”嘲笑落后的“作者中心论”过时、腐朽。我害怕自己变成那样,可是止不住。惯性拉扯着我向前看、向前看,不允许我对过去抱有任何怜悯。似乎是黑格尔说过:“当一个哲学家说出时代精神的时候,他就会变得流行”。现在这些高深的理论正在变得流行。它们是以何种姿态示人呢?是它们的本来面目?亦或是单纯形式上的摹本、单纯空洞的“能指”?噢,我又没忍住。

我想起一个同学说的话,“文艺作品不就是比谁吹牛逼吹得厉害吗?”。站在学校书店的书柜前,当时我正在跟他吹《银翼杀手2049》赛博朋克,如何如何厉害。他表示自己喜欢看硬科幻,对那种不切实际的“高科技低生活”的幻想未来不感兴趣,认为那完全就是树个空气靶子乱砍一通还觉得自己高大上的类型,随后便说了那句话。《2049》到底如何其实我也不清楚,看过一遍之后只觉得哇厉害,“如何吹”我还是得全听网上大佬们的。不过“文艺作品的本质是装逼”倒是深得我心。我非常不能理解,艺术的、诗意的表述究竟在表达思想上有什么优势?这种不确定的、利用意象符号承载意思的表达方式,除了增加理解成本以外,究竟有什么意义呢?作为表达思想的载体,它分明是不合格的。把事情变得复杂谁都可以,把事情变得简单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可如果作品并不为了表达什么思想,那不就又回到了之前说的单纯的“形式”聚合物吗?最终,还是只有作豚最接近了解动画的本质?我不明白。

不过反过来说,可能也恰恰是这装逼为观众提供了功能性的作用。比如提供观众获得直接愉悦的材料,比如提供观众用观后感来展现自我的平台,比如提供饭后的谈资,比如提供乘载各种理论的容器,比如提供思考的契机,比如提供批评家这个月的工资。

不对,这还是太浅薄了,估计专业人士看了想提着刀砍我或者鸟都不鸟。哎呀哎呀好烦啊。可能还是只有唯一的答案能更让我安心吧。

只不过是在考试的间隙之间的随便涂写。还是理综比较有趣。

/**********/

我没办法确定这算是一段小说人物的独白,还是某种杂文。就连那些模糊的观点到底属不属于我都还有疑问,说不定是在哪个论坛无意看到的呢。总之还是记下来吧,隐藏对未来不见得有好处。

我想,等有时间了,还是去学学专业知识比较好。毕竟就我所观察到的而言,大多认为自己有什么奇思妙想啊、独特见解之类的人,实际上只是在无知的不远处兜圈子,拼命地想向周围人推销自己那所谓的“思想”,跟贬义的民科一样,既可笑又可怜。他们(“我”)不知道,自己该锻炼的,应该是怎么把话说清楚、说明白,以及如何克服妄想症——以为自己掌握了什么不得了的玩意。

可恶最近看到各种书评影评分析之类的我就好想去看啊,可是根本没时间啊b38
#1 - 2018-4-6 14:41
(戯言なんだよ)
我发现我虽然长你几岁,但是对于文中提的几个问题我好像并没有更深入的思考,那我也随便说说吧。


标题“间隙之间”的第二个“间”字,按我理解应该是取“中间”之意,但是“间隙”一词本身就“指两个事物之间的空间或时间的距离”,这样一来第二个“间”字就属语意重复了。但另外一想,该字不妨表“房间”,那这样一来“间隙之间”就是一种文艺的说法了。

凭我目前的学识,无法给“文艺”一词下一个精准的定义,就当作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好了。牛逼要吹得好,首先得要听者理解,那必然要源于生活;然后要让听者觉得牛逼,要就要高于生活。这样一看,优秀的“吹牛逼”确实也是文艺的一种。

“装逼”是什么?我不喜欢这个词,不在于其粗俗,而在于其过渡性;我觉得它是某些书面语的(内涵上的)劣化版,它是没有必要的,它存在是因为它的传播价值——通俗。我相信它在未来会被取代。所以当你使用这个词的时候我完全不明白你的用意,是褒义的还是中性的还是贬义的?是想表达何种情境?

那我现在不谈“装逼”这个词。你问“艺术的、诗意的表述究竟在表达思想上有什么优势?”我的理解是这样的表达对于抽象内容是必要的。像我上面所那样解释的“间隙之间”,这四个字所表达的意象是很丰满的。而且我认为只有依靠这样的表达方式才能完整表达出这样的意象(当然除了文字,依靠绘画、雕塑、舞蹈、音乐等等也可以)。

上面的是谈了文章第三部分(或者说是第二部分的下半)。

再说说第二部分——商业、动画、娱乐。我不具体谈某个方面,因为我水平不够,谈不了。我想谈的是文中说到的“观看商业动画首要的目的就是获得精神享受,觉得身心愉悦,或是觉得受到触动”。这个目的正好在我昨天看到的一篇文章译介 | 为什么游戏不是崇高艺术:为罗杰•艾伯特申辩里所提及——刻奇。说实话我觉得这篇译文不怎么好,读起来并不怎么通顺,很生硬。(原文要通俗得多,毕竟是演讲稿。这篇文章究竟如何我无法判断,因为作者处于我的上位,读的书要比我多得多。)但我还是引用一下译文(有些长,不好意思):
在1860年代和1870年代前后,一个专门服务于预算有限、品味中庸的小资们的市场发展起来了。虽然他们还支付不起委托式的艺术品,但市场上有足够多的二流画家乐意为他们提供一幅不怎么花时间就能完成的山寨作品,用来挂在壁炉上方。这些画作,与那些伟大的画作相类似地,有优美风景画、和美乡情画、名人肖像画。德国慕尼黑的艺术商们明显是最先给这类新兴市场的艺术品起绰号的。

……到了1920年代及以后,这个绰号成了世界通行的表述,意指那些好多人都了解并喜爱的,画着粉红色火烈鸟、可爱的小狗的画作,还有著名的天鹅绒布上画的猫王肖像,这个绰号就是——刻奇(kitsch)。

有不少书专门讨论刻奇风的审美,写得最好的其中一本是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Tomas Kulka写的《刻奇与艺术(Kitsch and Art)》(1996)。Kulka的论点是:刻奇不是劣等艺术。他认为刻奇是一个独特的审美门类,一种独特的艺术,包含三个特质:

其一,刻奇描绘的事物、主题都含有饱满的情感能量。

刻奇总是关于容易理解的感受、人皆有之的想法,善与恶、喜与悲。你对这些想法的反应是很自然而然的,面对那些神态忧伤的小丑们、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吹着风的沙滩上奔跑的马儿们的时候,你很清楚需要做出什么样的情感反应。

事实上,刻奇作品的部分吸引力貌似恰恰在于认识到,一看到它们你就作出了“该有”的感受。刻奇能让你轻易地对自己产生认同。

其二,刻奇描绘的事物、主题都非常好认,可谓不费吹灰之力。

刻奇艺术是极端传统的。欣赏的时候,你永远不用怀疑那是什么。爱尔兰小矮妖就是爱尔兰小矮妖,圣诞老人就是圣诞老人。刻奇艺术是很表面的艺术,轻易迎合你的期待。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刻奇并不会从本质上拓展我们对被描绘事物、主题的已有联想。

刻奇的这种追求是很有挑战性的。纯粹的刻奇是永远不会搞什么反讽效果、暧昧多义、让人不安,或者追求创新的。刻奇艺术是流行艺术……几乎所有流行艺术都是刻奇。我们的大众市场文化满满的都是刻奇,对于很多人来说,刻奇是他们接触过的所有艺术的唯一形式。

百老汇音乐剧、主题公园、赌场、摇滚明星、重要体育联赛、电视新闻……都是刻奇。所有的广告都是刻奇,所有受到广告思想驱动的媒介都“下自成刻奇”。续集、派生货、山寨货、重启老潮流的货、改编其他媒介作品的货都“自动成刻奇”。
接下来文章谈了下读者中心论、作者中心论,这两者说实话我都没有深入了解,我觉得任何作品都是一种作者和观众的互动,只是有的作品重心在读者,有的在作者。这应该是一种中庸的解释。说起来“中庸”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应该是流行的,后来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也许是新文化运动那时)被批判了吧?后来在什么时候(似乎是近十二十前)又被重新拿出来探讨一番,好像一些学者说它依然是当代的时代精神。

文章中还有一些内容,诸如解构、后结构、后现代,我更加没有了解,就不谈了。

最后回到第一部分——学习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存在的意义。海德格尔、萨特我又都没读过,虚无主义我也不了解。但我也是“每当再看到有文章谈什么做人的境界,教人如何生活之类的”时候会叉掉它们,因为它们完全无法帮到我。确实我也没有能看的见解,不过什么都不谈似乎也有些不好意思。正好文章提到了“宇宙的目的”。我不知道作者了不了解人存原理(Anthropic principle),这个“人”并不特指人类,而指代一切观察者。其又分为强弱两个版本。具体怎么表述的我就不在这写了。按照强人存原理,宇宙是为了我们(观察者)而存在。不管是强是弱,都无法证伪。
#1-1 - 2018-4-6 16:55
smileandyxu
这么大段的回复,突然有点感动b38

我想可能还是把这篇日志当小说读比较好,因为有些地方说得很含糊,有些地方只是靠叙述方式点了一下。真是有点矛盾啊,我一方面弄不清楚文艺的表述在表意上的优点,另一方面又在用同样的方式……

时间有点紧,暂时只能回复一部分:

标题实际上只是不符合现代汉语规则的误用,但如果是抱着“文艺”的态度去审视,这种误用也能被特定地解读出某种含义。它带来丰富的意象是没有问题的,也就是文中说的“特定功能”,但意象我觉得不等同于内涵。内涵,尤其是有关思想性的内涵,应该是对事实抽象的结果,而意象则更偏向于特殊的具象。一幅画很美一般也没谁说它“深刻”。所以单纯这么理解最终还是只能把文艺表述的效果归到引起感官的反应上,而不是表意上。
不过要说表意和人对事物抽象的能力的话,肯定又得谈到语言,而现在比较流行的认知语言学观点又强调隐喻的重要性,最后这些抽象的语言表述还是又得跟具体认知挂钩,所以这一块我还是非常迷茫,不知如何理解。
而且这种“解读”行为本身也非常的不稳定。每个作者各自的表意方式都是不太一样的,观众要解读肯定只能是凭自己以往的经验来释义。这等于说是观众只能从作品里得到自己已经知道的“内涵”,实际上相当于并没有什么思想在创作者和观众之间流通。这在传递内涵上不就很没有意义吗?

不对这个想法有点问题,之后还得再想想。还有很多想说的,可能得过一周才有机会了。
#1-2 - 2018-4-6 18:17
padorax
smileandyxu 说: 这么大段的回复,突然有点感动b38

我想可能还是把这篇日志当小说读比较好,因为有些地方说得很含糊,有些地方只是靠叙述方式点了一下。真是有点矛盾啊,我一方面弄不清楚文艺的表述在表意上的优点,另一方面又...
我也不着急,本身就是因为下周考试周现在摸会儿鱼随便写写,很粗略,没有你写的那么细致。

我是把这篇文章当成是杂文的,无法看成是小说。另外事实上“你”与日志中的主人公不管是否是同一人,对我来说都是“虚假”的。

一方面你谈到内涵与意象。你认为内涵必须是具有思想性的,意象只是单纯的形象而已。但事实上对于一句名言,如果你只是看而不思考,那它只是一个意象;对于一个意象你思考了,那它就孕育了内涵。我觉得这两者是一体两面,你无法直接接受一种思想,必须由持有者把它转化成一种(些)意象再传达给你。语言学这块我不懂,但是语言在我看来也是一种意象。

另一方面你谈到解读,你觉得一个人只能从作品当中解读出已知的内涵。这一点确实很判断。现在的快节奏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如此,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别人想让你看的。但实际上我认为不对,按我上面说的,传达内涵必须通过意象。已知的内涵来源于已知的意象,但是作品可以传达未知的意象,而未知的意象才会带来未知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