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8-25 00:01 /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摇光(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0342007

“We never lose our demons, we only learn to live above them.” —— 《Doctor Strange》

当乾巧说出“我对自己没有自信”的时候,我觉得他对人性理解是最深的。Faiz整部剧的主角都是奥菲,奥菲喻示的,是人心深处对power的向往,以及如何平衡自我的挣扎和冲突。

人内心的欲望、焦虑、渴求,恐惧,如同一头头东奔西突的野马,牵着身体这辆“马车”一直前行。大部分人都坐在这辆“马车”上昏睡不醒,明明被牵着走,却以为自己是这个马车的主人。但乾巧明白,能真正地驾驭自己,其实是件极困难的事情。

人脑的大部分活动和计算,都是主观(Conscious Mind)感知不到的“黑箱操作”。而人绝大部分的感受和行为,都由这个潜在的“自我”(Unconscious Mind)所决定。对主观意识来说,要认识到自己有多大程度受这个Unconscious Mind 所左右都极为不易,更逞论对其影响和改变了。

(关于大脑和自由意志,有兴趣可以看看这篇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0quRK-akFfZtNARvrnbUzg)

巧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从小就生活在对自我的深深疑惧中,无法接受自己,也拒绝接近他人。所以他对木场说,我并没有那么伟大,可能更多是为了否定身为奥菲的自己,才会去和奥菲战斗。他更需要战胜的,其实是那个难以驾驭的自己。倒回来看他开始的孤僻和拒人千里,都能体会剧本的细腻。编剧也借木场说出自己的话:“你对自我的怀疑,更证明了你的人性。”只是半田太年轻,稚嫩的演技难以撑起这个角色所期望的张力。但井上对这个角色探讨的深度,是远远超过儿童剧本身的。

在Faiz的世界里,人类在奥菲面前真的像蚂蚁一样。当人拥有不受约束的力量时,会怎么去使用这个力量?对比儿童对待弱小生命时可能表现出的残忍,便可以想象。但有儿童会觉得小动物也有感受,受折磨会痛苦;也有些孩子会喜爱动物,因它们快乐而快乐。对后面两种孩子而言,肆无忌惮发泄power的本能就会受到约制。

如果人能从更广阔的世界中体会到一种更丰富美好的愉悦,那即便内心可能存在的那种阴暗冲动,也会在这种明亮中退隐不见。

“不要去做无意义的复仇,正因为我复仇过,所以我才明白,如果沉浸在奥菲的力量中无法自拔,我会变成真正的怪兽。”

木场没有在奥菲力量的黑暗深渊越陷越深,也同样源于他性格中这明亮的一面。车祸后他一无所有,更遭到亲戚爱人的抛弃和背叛。但仇恨是一剂反噬的毒药,对力量的发泄无法让他快乐。而他又是一个很敏感的人,他需要的,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点温情和善意。所以海棠提醒他提防Smart Brain,他第一反应是“谢谢你替我担心”。而巧让他忘记之前遇险,他也微笑着表示感激。他从不吝惜对他人的友善,即便素不相识,也会向困惑彷徨的巧伸出自己的手。他内心的孤独挣扎并没让他封闭于自我的世界,却反而让他对他人的苦难产生难以抑制的同情。所以很幸运他遇到结花和海棠,让他发现有这样的伙伴,和他一样困惑和痛苦。而他也发现,帮助他人更能让他快乐,而非之前的报复和发泄。

所以巧和木场的相遇、相识,便是本剧最温情的一幕了。他们如此相似,乃至经常说出对方想说的话;他们本该能成为挚友,彼此都可以像烛光一样温暖对方的内心角落,可惜命运弄人。

最后6集仓促收尾是一大缺憾。我理解编剧想表达木场和巧面对自身双重身份的艰难抉择与矛盾:To be or not to be—巧选择做人类,也就选择了死亡。“如果与你们这样的怪兽为伍,我还不如死了痛快”—他在剧里永远是最至性的那个。而木场在经历人性的阴暗和背叛后终于陷入绝望的深渊。只是剧情铺垫过于仓促,情感突兀而难以接受。如果能多十集的篇幅,给人物性格以发展空间,更可以表达出主角面对命运不屈抗争的悲剧与无奈。正如金庸小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天龙八部里,乔峰跳崖的悲壮一幕。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对错,他双重身世的尖锐冲突,让他最终只能以这种方式获得解脱。

"Man is born in chains, but he can become free. He becomes free ... not by letting loose his impulses, not by being casual and uncontrolled, but by subduing wayward impulse to a dominant purpose." ——Bertrand Russell

(译文:人生而背负枷锁,但他可以变得自由。他的自由并非来自放纵,随意和任性,而是通过驯服内心的各种冲动,为自己的生命寻得一个统一的方向。——罗素)

人的一生,其实都在寻求与自身的和解,寻找一个可以统一内心冲突的方向,才可能使自己的愿望和潜能获得充分的表达。

Faiz想表达的很多,但这是全剧让我感慨最深的地方。

——————

作者评论区补充:

Faiz给我感觉最大的特色,是在传统的正反派对立基础上,加入介于于正反之间的第三派,三线推进,使得叙事更立体,人物关系更丰富,戏剧冲突也更有张力。而另一特色是人物性格鲜明,角色推动剧情,特别是出演的这群年轻演员都有种很干净和明亮的气质,看他们彼此各种相遇和互动是观剧过程中最快乐的事情。即便剧本一堆硬伤一堆也不妨碍我对它的喜爱,仿佛回到少年时☘️

——————

其实从角色设定来说,乾巧不是一个简单的善良正义的角色,他内心有很深的挣扎和恐惧。在所有的奥菲中,他对自我怀疑和警觉是最深的,也正因如此,他是最不会屈服于内心黑暗面的那个人。其实谁会没有恐惧和疑惑,“因为我怕死,所以更要认真的活着。”巧经历了很长的过程终于找到那个真正的自己,成为自己生命“马车”的主人。苟活毋宁死,这是他的人生底线,也是绝不可妥协的。他选择消灭王,也就等于赴死,是很决绝和悲壮的,需要的勇气绝不亚于哈利波特走向伏地魔领死的场景——他独自一人走向自我的终结,最孤独苍凉一段路,小说里的心理铺垫真的很好。可惜Faiz最后收尾太仓促,我只能自己脑补来丰富这个角色了。

——————

感觉井上编剧很注重制造一种yearning,人物慢慢登场后,便持续的制造张力,观众慢慢代入后会有种渴盼,而这种渴盼和张力恰恰需要误会、巧合来维持。你知道,很多时候故事的吸引力就是需要悬而不决,需要surprise,需要渴望,但不让你完全得到和心满意足。

而人一旦得到渴盼的结果,一切就平淡而乏味了。所以需要一波三折,所以需要留憾。

其实从脑科学也能揭示,渴盼的时候你全身的触觉和注意力都会更敏锐和集中,能量才能聚拢,如果失去目标,能量就消散了。

不过井上有时为了保持故事的张力,制造的误会和巧合未免过于刻意和勉强,例如草加对巧和木场的挑拨离间,让你觉得人物简直智商掉线。其实草加这一段挺像莎剧挑拨奥赛罗杀了他老婆的Iago,但莎剧是花了一整部剧来写这个挑拨离间,而井上必须在短短两集让剧情进展到他需要的程度,就未免过于刻意和生硬了一些。从艺术的角度来说,确实不能算第一流的。

但即便Faiz有很多缺点,也完全不影响它的闪光之处。对比那些让我喜欢的地方,这些缺点都可以忍受。

我更注重的,是作者如何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的。

——————

回头想想,好看的故事都会制造悬疑,但井上制造的那种渴盼特别能戳中我,一方面我喜欢里面的人物,更能情感代入,另一方面井上很能体会人心深处那种彻骨的孤独感,所以剧里面人与人之间的相遇,相知,误会,和解都特别打动我。
这种感觉并不常有。
#1 - 2019-9-14 22:38
好的感想分析文(?)的阅读体验有时甚至不逊于好作品本身,谢谢lz。
这安利我吃了。
#1-1 - 2019-9-14 23:06
uks
我从这位作者那里获得了很多鼓励,也很感激她能写出这些我有所触动却难以准确描绘的感受。
很开心你也能喜欢~(bgm11)
#2 - 2019-9-21 11:45
(你指间的电光,是我不变的信仰!)
厉害了
#3 - 2019-11-13 13:37
(松岛想要变强!)
这是我个人认为自己看过的对faiz最好的一篇评价。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