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 16:09 /
(国内终于上映了,我这篇文章也可以发了吧?出处依旧是比特客栈。)

还没看过本片的旅客,我不建议你阅读本文,以免带着这些大前提去看片。

上周我专门跑了香港一趟,去看新海诚的新作《天气之子》。

刚从戏院里出来的时候,我还有种「这片涉猎的题材这么多,然而结局立场又如此模糊,到底要表达什么」的感觉。

所以最初我给了 3/5 的评价。

直到与同行的友人们多次交流,听了他们各自的解说之后,我才改变了最初的想法,调整分数为 4/5。

我提高分数是为这个理由:
新海诚做了一次勇敢的尝试,《天气之子》不只是一场社会弱者的恋爱,她还是对日本大众最喜欢的「社会常态」的批判。
接下来的文字,是我尝试解释,为什么新海诚做了这些难以理解的剧情设计。

毫无疑问,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希望大家能通过转变角度,看出属于自己的见解。

假如东京是「社会」,那晴天,就是「社会常态」的象征

《天气之子》的整个故事,围绕着一个常年下雨、气温偏低的东京展开。

没人知道为什么这些雨不散去,也没有背景交代是什么导致了气候的变化。

我们确定的,是东京人们都期望见到久违的「晴天」。

毕竟,还有什么比一望无际的城市天际线,更加让人心旷神怡呢?

(如果你没去过东京,不妨回忆下《你的名字》里,从村里穿越到东京的三叶,第一次出门上街的表情。)

在《天气之子》里,「晴天」是一种催化剂,让人有动力工作、有动力消费、有动力恋爱。

《天气之子》的东京渴望晴天,就像任何文明社会,渴望发展与和平。

乌云密布的东京与它阴影里的「弱者」

与晴天的东京格格不入的,是两位不符合社会规格的主角。

- 观众不知道男主角帆高为何离开他所在的岛屿,我们只知道,他是一位离家逃学的未成年人。

- 观众不知道女主角阳菜的母亲得了什么病,父亲又在哪里,我们只知道,她与弟弟相依为命。

实话实说,这并非什么特别罕见的案例,作为一个文明社会,我们早已知道如何处理这种问题。

- 离家出走?合理的选择当然是劝说与送回家人身边。

- 孤儿家庭?合理的选择自然是政府资助与安排监护人。

让我再重复一遍:
作为一个「文明」社会,我们能「处理」好这种「问题」。
这是新海诚本作的第一个观点:

《天气之子》片中一味想把男主角送回家人身边,想把女主角和她弟弟送入保护机构的警察,并没有因为「善意」与「理解」而帮助他们。
对于警察而言,男女主角是东京这个「文明」社会的「问题」,大家都讨厌这些「问题」,所以需要「处理」。
这就是为啥,《天气之子》不断描写男主角帆高被路人、店员、警方鄙视与欺负的场景。

甚至在男主失去女主的时候,警察对被捕男主的态度仍是,「所以我说年轻人很烦」。

甚至连女主角阳菜这种自力更生的角色,也要被邻居大妈非议。

一个追求文明的东京,一个祈愿晴天的东京,却不愿正眼看待,同样生活在雨中的弱者。

不合规者,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

男二圭介因为看到男主像年轻的自己而收留他,女二夏美因为男主的善良心肠而支持他。

然而男女主角仍在寻找,自己被东京社会认可的方式。

结论是「晴女」商业计划。
又有谁不喜欢随叫随到的晴天呢?
东京社会或许不在意一两个未成年人的苦衷,但他们在意自己的心情与钱包,「晴女」项目可谓「一时走红」。

被社会大众认可的感觉是香甜的,在烟花汇演的高楼上,阳菜开心的对帆高说,感谢他,因为「成为晴女之后,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只是连帆高也不知道她为此付出的代价。

苍天的规则

《天气之子》里的苍天并没有实体,它们仅仅赋予了阳菜在有限度范围内,控制自然力量的能力。

苍天的要价挺「便宜」:

你们希望东京天气恢复正常?我们不要首相,不要明星,只要一位为家族生计而打工的未成年少女。

毫无疑问,牺牲一个普通百姓,比牺牲整个城市的「晴天」与「常态」,更加「合理」。

东京社会早已经默认了这个共识。

男二圭介也因为不想失去女儿的抚养权而默认了这个共识。

男主角帆高也因为自己来东京是追逐那天空中落下的光线,而默认了这共识。

所以「晴女」阳菜自愿牺牲了自己,一边落泪,一边安慰帆高,别伤心。

社会的规则

直到帆高被警察逮捕,并被告知,一天到晚搞姐系恋爱的新海诚,居然隐藏了女主的真实年龄,他才意识到,是自己的整个思维方式错误了。

不是阳菜应该满足社会对她的要求。

而是社会应该理解,阳菜想靠自己力量生存,不被东京人鄙视的愿望。
难道为东京的晴天牺牲自己,就是阳菜的价值吗?
帆高终于有勇气拒绝这种共识。
帆高为什么宁愿与警方对抗,也要去把阳菜找回来?

或者说,为什么《天气之子》把警方作为主要对手,而不是黑道、富翁或者政府阴谋?
因为警方代表着东京社会维持「常态」的力量,他们愿意调查枪支与爆炸,但不愿知道这背后的人的境遇。

帆高反抗的,就是这种冷漠的力量。
为什么男二圭介一开始劝说帆高,别斗争了,你只是被误会,和警察解释就好了。但最后加入混战?
帆高的枪击,让圭介理解,帆高对阳菜的感情,完全不亚于圭介自己对女儿的感情。

既然圭介愿意为女儿的支气管病献出一切,他又何尝不能理解,愿意为阳菜与警方持枪对峙的帆高呢?

豪雨之后的规则

帆高在拯救阳菜时说的话,或许就是新海诚想对观众说的话:
「我只想要你,不想要晴天的东京,请你为自己着想。」
换而言之,我们或许认为自己拥有了「文明」,知道如何「处理」社会的弱者,却还远没有到「理解」与「支持」她们的程度。这些人的价值不该由社会来定,而是由她们自己来定。

为了进一步阐明这点,新海诚做了一个不合主流作品的选择:帆高与阳菜并没有进一步拯救东京。

我认为,因为新海诚想说:《天气之子》里东京的这套规则,有必要被推倒重来。

《天气之子》通过几位老人,不断重复这个观点:
文明社会建立了各种规则,但这些绝不是「自古以来」的规则,也没有什么规则是「不可推翻」的。
事实上,即便东京被豪雨淹没,泷(《你的名字》里的那位)的一家不得不搬迁,他的祖母富美,还是对《天气之子》的男主角帆高说:
你为什么要道歉?东京以前也是个海湾,现在只不过恢复到以前罢了。
换而言之,破坏东京的常态,并没有什么可怕的。

结局中:

- 帆高回去小岛完成了学历,因为不想给阳菜生活带来任何压力。

- 圭介从自己的都市传说编辑社走了出来,变成了挺正规的企业。

- 阳菜似乎终于获得自己生活的权利,并仍在为灾后的东京祈祷。

帆高最后感叹,「我们的确改变了世界」。

他指的,也许是灾后东京,终于留给他们一点生活空间。


后话


新海诚想在《天气之子》中表达的内容,毫无疑问比前几作要复杂的多。他留下的线索又非常模糊,以至于我一度和其他作者一样,怀疑他是在推崇新自由主义

但现在我认为,新海诚并没有突然激进到那个程度:
他只是对日本一方面推崇福利社会,一方面又对社会的弱者如此冷漠、忽视与排斥,感到失望罢了。
《天气之子》算不算新海诚的变革?

我觉得,至少他跨出了令人敬佩的一步。

因此尽管有牵强之处,我仍给本作 4/5。

Peace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下新海诚在日本场刊里的剧透描述,你会更加理解他的一些想法。)
Tags: 动画
#1 - 2019-11-1 19:23
想表达的东西再好再深刻,本身拍成一坨又有什么意义呢(
#1-1 - 2019-11-4 10:29
凪海
+1
#2 - 2019-11-1 19:51
但是这个电影的立意太隐晦了吧,一般人根本读不出来,如果他的立意有《让子弹飞》功力的一半就好了,明线看的舒服,暗线也摸得清楚。。。。可惜了,好好的故事没讲明白,一流的作画只成了壁纸。新海诚的短板能补长一点就好了
#3 - 2019-11-1 21:42
(今夜无眠)
人文关怀的电影我也看过几部,比如《超新约全书》,人家剧情就处理的很好,这部完全就是小孩子的任性,也许成年人更喜欢看黑色幽默和辛辣的讽刺或者艺术性更强的东西而不是小孩子的童话故事。
顺便这改变世界也太简单了吧,结尾强行把剧情推向高潮,建议参考一下《rewrite》吧,同样是在女主和世界之间选择,人家主线就高明多了。
#4 - 2019-11-1 22:11
(一觉醒来,世界上就只剩我一人)
我觉得你说的有,但是电影想表达的太多,又太隐晦,加上片子主打的是恋爱幻想喜剧类型,就很难说。
#5 - 2019-11-1 22:44
(追番日益,补番日损)
确实诚哥在天气之子中比你名激进的多——你名中分开男女主的是不讲道理的自然事件,天气之子中就明白挑明了不讲道理的是国家机器。但因为阳菜的能力一直不曾被警察察觉或者相信,所以被设置为核心冲突和影片高潮的主角们的爱情与东京的冲突其实并没有在社会层面发生,最后也只停留在阳菜与帆高脑中罢了。对那台国家机器的所谓改变也就只是一个对世界的恶作剧的程度。
#6 - 2019-11-2 00:44
其实灾后东京,留给他们一点生活空间,也没有前后因果关系啊,是因为破坏东京的常态所得到的吗...虽然你说的诚哥要表现的东西,确实看起来是有那样的隐喻存在,但作为表现的一环实在有点弱了,主角自身也没有因为经历这个事而发生改变,推翻规则,破坏常态,迎来了生存的空间和他人的理解了吗?.....总感觉诚哥又想坚持自己的想法又想为了市场走回原套路的高潮结尾,如果最后能改一改或许能好点吧.....
#7 - 2019-11-2 00:53
看完文章才发现自己也成为了默认『共识』的人
#8 - 2019-11-2 10:41
(这里,抱歉我来迟了)
不错,是目前看过感觉最贴近电影内在表达的分析,自己看的时候也没有悟到这层面。不过若真如作者所说,这确实略为隐晦,或许是电影从构思开始就像RPG选项那样准备了两种观影路线:轻轻松松地看帆高阳菜的恋爱GE、或意识到电影内处处隐藏的,由自然、都市、群众所造成的不安定氛围。这么一说,的确很有批判都市的味道
而观影中有一处明显让我感到“不对劲”的,就是原本很欢乐的三人住宾馆,到了晚上阳菜松开浴袍,少女为了金钱过度使用自己而变得遍体鳞伤的身体,男孩泣不成声表示将来会努力的不再靠女孩,会努力打工养育我们三个人。那一刹那我真的很怀疑诚哥是不是像说一些更敏感的却迫于大众电影只能这样有意无意擦过,再回过头想要是阳菜没被帆高执意“救”走,被那两个混混带进店内的话……不寒而栗
#9 - 2019-11-2 16:52
(安達 桜)
支持
#10 - 2019-11-4 23:36
本片的后期一直在隐隐向观众传达一个观念:“东京需要,或者说希望阳菜‘牺牲’自己”。当然,片中没有任何群体乃至个体明确地表达出这个想法,这种倾向。但有趣的是,即便如此,无论是作为剧中人物的帆高,还是作为旁观者的观众,潜意识里都很清楚社会对这个问题是有怎样的倾向性。
正如在现实中,大多数人都不会主动谈及“牺牲”弱势群体相关的问题。你若是非要把这个问题放到台面上质问,大多数人也只会暗自觉得提问者脑子可能有些问题,然后说一些人们都很清楚的套话。但实质上,社会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正如楼主所说的,大都停留在机械化的【处理】层面。真正的温暖、重视、接纳?可能在个体层面上存在吧(bgm38)而社会整体上实质上还是忽视,甚至排斥的。
人人都没有表态,人人都不愿意直接谈论它,但人人都清楚答案是什么。
#11 - 2019-11-11 17:18
(魔伊厨,辣鸡银链请千万别倒闭)
赞同
#12 - 2020-8-23 15:20
电影最后男主还是接受了社会,或者说被接受:回小岛完成中学学业,去东京上大学,上网找工作,过“普通”的生活;而被淹没的地区也出现了船作为交通工具,人们依旧过着过去相似的生活。令人窒息的社会秩序依旧不可动摇。
#13 - 2023-6-11 18:29
(全线通;憾记深,福易忘。真好,在好的时空遇到你。)
赞同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