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4 12:09 /
此文凭单次观看的记忆写成,如果有误,还望指出。
首发于秘封剧透部

《紫罗兰永恒花园:永远与自动手记人偶》名为动画电影,实际是两部剧情相关联的OVA拼接而成。本作由参加过TV动画分镜、演出、原画工作的藤田春香担任监督。这是藤原春香第一次担任监督。

从结果上看,藤原春香的实力并不输于石立太一。本片在各个方面都进一步发挥了TV动画的风格。

一、牺牲故事的演出

要让一个角色立体起来,你可以讲关于ta的很多段故事,像是写一部传记;也可以事无巨细地讲好少数的几个故事,像是拍一部摄影特写。

京阿尼选择了第二种方法来描绘伊莎贝拉·约克和泰勒。

我们不知道伊莎贝拉离开贫民窟、来到学院前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也不知道泰勒如何历经艰辛地漂洋过海来找薇尔莉特。但我们看到伊莎贝拉起床后扭捏的小动作,看到她咳嗽弯下身子,然后哭起来;我们看到泰勒如何一遍一遍地让修女读那封已经泛黄揉破的信,看到她在甲板上发现船就要靠岸时有多开心。

赶着讲故事的人,不会把事情说得那么细,不会让“重复”的桥段一遍遍出现,也不会告诉你“此时,窗外飞过一群白色的鸟”;你也绝不会听着听着忽然想明白,那群鸟代表着什么。

二、“摄影风格”的摄影

“啊,这光!啊,这水!……”

这是Lex的新番脱口秀中评价《紫罗兰永恒花园》TV第一集的台词,广为流传。

什么样的光,什么样的水?

为了描述《紫罗兰永恒花园》的画面风格,我打算生造一个词:

摄影(Photograph,写真)风格的摄影(Cinematography,撮影)

简单粗暴的理解:拥有现实相机拍摄一般感觉的动画后期处理。

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画面畸变。片中“元媛舞会”的段落,有个从顶上往下的俯拍镜头。这个镜头的边缘可以看到一些枕形畸变,这是实际摄影中会出现的情况。
暗角。实际摄影时由于镜头边缘部分光较难通过,会产生画面四角变暗的情况。这在片中也有体现。
几乎每个镜头都可以看到它的合焦范围。特别能体现出这一点的是薇尔莉特走向泰勒的床的镜头,可以明显看到薇尔莉特的身影随着远离相机的走动逐渐变得清晰。
过曝。《紫罗兰永恒花园》系列的摄影非常敢于让画面有“过度曝光”的感觉,白衣、白花、白云、白墙,甚至头发上的光晕,都可能白得闪亮、闪亮得一塌糊涂。画面的对比度和色彩饱和度都很高。

三、“温泉煮蛋”的故事

如果要给《紫罗兰永恒花园:自动手记人偶》挑一个缺点,那毫无疑问会是它贫乏的故事。既然为演出效果让步,故事当然要打一些折扣。

艾米和泰勒,分隔的二人依靠书信维持和传递对对方的感情,本就不是什么峰回路转、一波三折的故事。还好,故事本身浓厚的人情味没有被淡化。每个人都在用自己平凡的努力,联系起分隔的二人。

如果你觉得这个故事有点鸡汤味,那就对了。烂俗的鸡汤是百无聊赖的日常生活里最容易遇到的感动。这个故事丝毫没有传奇色彩,就是一件被数年的时间稀释了的、两个人的小事。它在强烈地引导我们想象,那成堆的信件里,到底有多少这样重要的小事。

所以,“没有一封信不需要送达”这句台词,才会在片中显得那么重要。

插入的支线,薇尔莉特和伊莎贝拉的友谊和泰勒的小邮递员经历,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如果薇尔莉特不是如此关照着伊莎贝拉,伊莎贝拉就不会吐露自己的秘密;贝内迪克特给泰勒送来了信,泰勒就很可能会到莱顿找薇尔莉特,并当上邮递员。

突兀的信号塔,有电灯、电梯的新街区,可能是将在今年4月上映的剧场版动画的伏笔。这次动画电影形式的外传OVA里,《紫罗兰永恒花园》的时间线已经推进到了战后第4年。TV和OVA第4.5集还是在战时。外传有意推进时间线,让人更加期待之后的剧场版了。希望下回的剧场版国内也能引进。

我要不要看这部电影?

如果你觉得自己无法从荡气回肠的故事之外获得乐趣,我不建议你去看《紫罗兰永恒花园:永远与自动手记人偶》。但如果你满足于一个温暖平淡的小故事,能从人物的细微动作中观察出趣味,或者想看看我所说的“摄影风格”的摄影,我相信这部电影不会让你失望。
Tags: 动画
#1 - 2020-3-17 19:33
(汐酱一生爱)
#2 - 2021-5-16 11:51
比较挑观众的电影,喜欢京阿尼式演出的人就会看得很舒服,完全忽略掉故事性的贫乏,我给了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