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7-5 20:52 /
【注】:原文地址:微信公众号“妄想现实骑士团”《 KIRAKIRA的青春——闪闪发光的绝望感》,原文的阅读体验会相对比较好一些,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一、在校期间如何成为一名朋克(Anarchy In The School)

1.

我的内心焦躁不安,我一定要向这个世界宣战。

——峰城大附属中学某校友



朋克这个词语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吧。在人们普遍的印象中,朋克就是叛逆、反叛与癫狂的代名词。人们的第一印象大概或许是正确吧,朋克似乎是这样的一种充满负面评价的音乐风格。

虽然世间对朋克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我仍却觉得朋克这个概念十分有趣。

朋克的趣味性在哪里?

一般而言,当人们提起朋克时,他们不由自主的会想起震耳欲聋的摇滚、歇斯底里的怒吼、狂热的听众、狭小火热的地下酒吧……

有趣的是,很少有人能够将朋克与每一个普通的在校学生联系在一起吧。

在我看来,每一位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少女身上都或多或少潜藏着朋克的影子。

这个观点是不是很有趣?朋克音乐竟然与每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少女有关?

有家长会说:“这怎么可能?我家女儿从小就是乖乖女,从来不听什么朋克音乐的呀!”

也有家长会说:“我家儿子虽然喜欢听流行歌曲,但他也没听过什么朋克音乐。”

还有少年会说:“老子最讨厌被人定义了,你说老子听朋克,老子偏就不听!”

请读者朋友们稍安勿躁,容我慢慢道来。

从哪里说起比较好呢,就从以下三个问题开始说起吧!


问题1:学生为什么在初中、高中主动举手发言?

孩子们踊跃举手发言的现象在小学十分常见,但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另一个现象:为什么到中学以后学生主动举手发言的人数开始变得越来越少了,甚至到了高中主动举手发言的学生已经寥寥无几了。

在初中与高中的学生心中,举手发言似乎被认为是一件羞耻的事情。一个主动举手发言的学生会引来其他学生们不解的视线。

那么为什么有的学生仍旧在初中、高中积极举手发言呢?他们难道没有感受到周围同学们的视线?又或者是他们是故意而为之,为的就是那种被人注视的快感?

这么一想,读者朋友们会不会觉得这样的学生非常不合群?又或者说读者朋友们是否感觉这样的学生少许有些叛逆与傲慢呢?


问题2:学生为什么在初中、高中加入学生社团?

这个问题同样十分有趣。我们都知道我国的初中、高中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中、高考承担起“教育指挥棒”的功能。与此同时,我国中考、高考的难度也是不言自明的。在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一切服务于中高考,虽然这种说法有些极端,但足以反映出我国初高中教育的目的——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中与大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有些学生们却舍本逐末,加入社团并进行着社团活动。

这些学生为什么要自发组成了诸如文学社、辩论社、篮球社、足球社这些与学习无关的社团?这些学生难道不知道当他们在进行着所谓的“社团活动”时,他们的竞争对手正在日以继夜的复习语数英等课程吗?难道他们能够保证自己的学习成绩一定凌驾于他们的竞争对手之上吗?

这么一想,读者朋友们会不会觉得这样的决策并非十分合理?又或者说读者朋友们是否感觉这样的学生有些舍本逐末呢?

问题3: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为什么要在课上看漫画?

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应当怀抱着谦虚谨慎的精神继续认真学习、再创新高,这是毫无疑问是世间的真理。正所谓“龟兔赛跑”、“笨鸟先飞”,学习成绩再好的学生上课非但不认真听讲,反而在课上看漫画,这样的行为一定会使得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退步。

那么,这个学生为什么在明知上课看漫画的行为会导致自己学习成绩退步的情况下,仍旧坚持上课看漫画呢?是这位老师的课程太过无聊吗?又或者是这部漫画十分有趣吗?

这么一想,读者朋友们会不会觉得这样的学生有些骄傲自大?又或者说读者朋友们是否感觉这样的行为十分不理智吗?

学生们应该十分清楚他们的行为会引起老师怀疑的目光,但即便如此,他们仍就坚持这么做。他们究竟为何要做出这种行为?难道他们只是老师口中所说的“不懂事的小鬼头”吗?

我想有关“朋克与舞台”的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上述三个问题。通过实施上述行为,学生们在平庸的生活中自说自话的创设了一座舞台。得益于这座舞台,学生们可以在舞台之上以反叛的方式宣泄着内心的焦躁不安。

在论述“朋克与舞台”的理论之前,让我们想象这么一个场景:现在你站在舞台的中央,前后四周被蜂拥而至的观众围得水泄不通。站在舞台中央的你是否会拥有如下的心境?


引文1: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煌煌舞台

僕らの頭の上は燦燦と太陽が輝いていた。

太阳的光芒灿灿夺目的照射在我们的头顶之上。

その容赦のない光線に照り付けられたメンバー全員が汗だくで、

在烈日光芒的无情照射下,我们全部大汗淋漓。

水をかけられたようになっている。

如同被水浸泡过一般。

そしてその汗が、きらきらと輝いていた

但这份汗水却是如此的闪闪发光。



初中高中是一座座大型工厂,这些大型工厂通过流水线作业的方式生产着社会所需要的零件。

看到这里,读者朋友们似乎会认为我要批判这种工业化的教育模式,但我的本意并非如此。

不仅如此,我反倒认为工厂与零件之间具有某种共赢的关系。工厂制造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零件,而被制造出的零件也可以将其自身有效应用于社会生产之中。这些零件也可以凭借自身的特性在这个社会大工厂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这种的教育模式十分正确,或者说太过正确。

这种教育模式的一切都是按照社会最优化效率的模式进行配置。

这种教育模式是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智慧的体现。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每个人都能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也正因为如此,这种教育模式并不需要一座舞台。

即使需要,这座舞台也是这种教育模式所需要的舞台。

那么,什么舞台不被这种教育模式需要呢?

我将这种不被教育模式需要的舞台称之为“煌煌舞台”。

站在煌煌舞台之上,人可以摆脱自己身上的某些固有的东西。

煌煌舞台,是摆脱某物的一种状态,是一段形骸放浪的旅程。

在这座“煌煌舞台”之上,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脱离了同学之间不成文的“潜规则”;

在这座“煌煌舞台”之上,社团活动使学生忘却了他们来到学校的目的;

在这座“煌煌舞台”之上,学习成绩以一种颠倒倒错的形式被学生遗忘。

煌煌舞台使零件摆脱了零件自身固有的属性。

只有在这座“煌煌舞台”之上,零件才得以成为零件以外的其他事物,虽然成为零件以外的其他事物并不一定有利于零件自身的长远发展。

也只有在这座“煌煌舞台”之上,我们才得以发现真实的世界与真实的自己,虽然真实的世界可能只会带给我们“冰冷的现实”。

大学时代的我沉迷于《White Album2》,有无数次我希望成为学园祭中轻音部的那个吉他君,内心幻想着能够在现实中完成游戏中三人的那场梦幻共演。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我既不识乐谱,更不会弹吉他。

不出意料,直到大学毕业,我都没能完成心中的梦想。

问题便在这里便接踵而来了:没有吉他、不识乐谱的我能否成为一名朋克?

我的答案是:当然可以。

只要心中有舞台,自然就是一名合格的朋克。

说了这么多,让我们回到第一章的标题:在校期间如何成为一名朋克呢?

我在这里给出自己的回答以供大家参考:

1、如果手边有把吉他的话,那就在午休的校园之中弹奏一曲吧!

2、如果不会乐器的话,那就去自己喜欢的社团中挥洒汗水吧!

3、如果学校不允许进行社团活动的话,那就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发言吧!

4、如果不喜欢在众人面前发言的话,那就在课堂上偷偷看漫画吧!

5、如果漫画被老师没收了并且你已经穷举了所有方法的话,那就真心享受学习吧!记住一定不是被逼无奈的学习而是要去真心享受学习哦!

读者朋友们,对于这个问题,你们的答案又会是什么呢?


二、大大朋友的小小冒险(Road To Ruin )

2.

通过朋克,我找到了内心的自由与生的希望。

——忠臣藏历史同好会某会员



“不如进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好友A如是说道。

“那我们去哪里呢?”我询问道。

“按照你的意思来吧”好友A笑着说。

“斯特拉斯堡?罗马?又或者是弗莱堡!”我开始了天方夜谭的幻想。

“拜托,我们可没有充足的资金啊喂喂!话说为什么第一个地点会是斯特拉斯堡啊!”好友B吐槽道。

“那我们去日本吧!那里可是阿宅的圣地,我们甚至可以进行一场圣地♂巡礼!”我兴奋的说道。

“日本可以啊,具体要去哪些地方呢?”好友A说道。

“我们可以前往神户,我们有可能会在那里偶遇名为半田的天才摇滚歌手;或者我们可以前往福冈县,参加当地的特色音乐会;又或者我们可以前往冲绳,边打工边游览,一边参观美军海军基地、一边感受世界尽头的魅力!”我脑内的妄想如同暴走机车一般停不下来了。

“老兄拜托你能正常点好吗”好友B依旧承担着吐槽役。

“那就去正常一点的城市吧,像是东京、京都、大阪之类的大城市?”好友A如是提议道。

“我觉得可以”好友B说道。

“虽然有些普通,但也勉强也可以吧”我如是说道。

就像这样,我与好友A、好友B一时兴起,

我们共同开展了这场“大大朋友的小小冒险”。


如果有人问我怎么样才能变得朋克一些,我的回答一定是:“进行一场旅行吧!”在我看来,旅行与朋克之间有着某种深刻的联系。

一个全新的国度、一个与本国截然不同的国家。异国他乡如同一座巨型的舞台,这座舞台切断了你与背景板之间的联系。舞台之上的你不再和谐的融于背景板之中,与此相反 ,舞台发现了你、突显着你、推举着你、表达着你。

煌煌的舞台在这块背景板之中显的如此格格不入。这座煌煌舞台仿佛在和谐的背景板之中播放着无机质的杂音。但不知为何,舞台与背景板之间的这份格格不入却令我如此着迷。

有人说舞台是具有灵性的。人越是眷恋着舞台,舞台也必将赠予人的心灵一个更为深远的回响。

日本对我而言就是这样一座煌煌舞台。站在这座舞台之上,我总能感受到一种奇妙的晕眩感。

这种晕眩感有时体现在历史事件与文学艺术的交错之中。故事仿佛为历史注入了生命,历史遗迹在文学的二次创作中重获新生。

身处东京的泉岳寺,元禄十五年假名手本忠臣藏事件仿佛离我近在咫尺,我似乎能够想象浅野内匠头与吉良上野介之间的恩怨情仇,我也似乎能够想象大石内蔵助、大石良金、堀部安兵卫与仇敌奋战时的背影。

外国的历史人物、外国的民族史诗确实对一名中国人并无太大意义,但“毫无意义的行为”本身是否就是我们所欠缺的宝物呢?

我们无意义的了解外国的历史故事、无意义的考察外国历史、无意义的对其进行二次创作,并无意义的沉浸在二次创作的感动之中。

这些行为看似很蠢,这些行为确实很蠢。这些行为蠢到令人着迷,难道不是这样吗?

历史,或许就是以这种无意义的方式完成了其对现实的反叛。



这种晕眩感有时体现在虚拟与现实的交互之中。在《凉宫春日的忧郁》中主人公阿虚说出了一句在二次元世界中传世经典的名言:


在虚构的故事当中寻找真实感的人脑袋一定有问题。——阿虚

不巧的是,我正是阿虚口中那个“脑袋有问题的人”。或者说,一位立志成为一名朋克的人,他的脑袋怎么可能没有问题(笑)

“圣地巡礼”一直以来是我的一个梦想。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要进行“圣地巡礼”,我的回答是:“在现实世界中发现了本不存在的信息符号,这难道不是一种快感吗?”

在“圣地巡礼”之中,物质世界被赋予了人为强加的某种符号信息,我们在物质上创造了一个本不属于物的符号世界,并沉迷其中。我们摆脱了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创造了物质新的属性。通过“圣地巡礼”,我们赋予了物质某个独一无二的意义。

这个独一无二的意义由我来赋予、由我来创造。

赋予意义的行为使得物质世界低下了它高昂的头颅,

赋予意义的那个瞬间,“物质世界”第一次成为了“我的世界”。



这种晕眩感有时也体现在个体经验与历史时刻的重叠之中。2019年4月1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公布“令和”取代“平成”成为日本的新年号。

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我一直以为历史只存在于教科书之中,但我没想到的是我会在一次旅途中偶然见证一个时代的落幕、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毫无疑问这是令人惊喜的,4月2日的这张报纸乍一看平平无奇,似乎是庸常现实中微不足道的一个组成部分,但这张平凡的报纸却将微小的个体经验与宏大的历史叙事相连。或许在五十年后、一百年后的某一天,4月2日的这份报纸或许也能够成为宏大历史的象征。

2019年4月2日东京的那一晚,我忽然发现普通人的平凡日常竟然与某些重大的历史时刻如此的接近。

庸常的现实常常使人浑浑噩噩、放弃思考。

或许也只有站在煌煌的舞台之上,我们才能如此敏锐的把握住个体经验与历史时刻之间的重合吧。



这种晕眩感有时还体现在物的表象与印象的连接之中。《新世纪福音战士》是一部迷人的动画,在男主角淀真嗣的内心独白中,日本「踏切」铁路道口的警报机“叮叮叮叮”充满紧迫的警报声以及那迷人的红色闪光深深根植在我的童年印象中。儿时的我似乎被警报机的警报声与红色闪光唤醒了内心之中的某种创伤,一种不愿直视的痛感。

在这次旅行中,我在京都的乡间第一次见到了真实的警报机。在此,符号化的警报机依旧发挥着它的效力。虽然十余年过去了,警报机的那道红色闪光仍然驻留在我的心中。听到“叮叮叮叮”的警报声,我仍能够感受到警报机背后的那个的深渊,不,应该说是我内心的那个深不见底的深渊。

舞台是闪闪发光的,同时舞台也有阴郁幽暗的一面。或许阴郁幽暗的舞台也是煌煌舞台的另一种魅力吧。



一个人的舞台始终是寂寞的。无论这座舞台有多么璀璨夺目、灯火通明,这座舞台始终无法达到一种尽善尽美的状态。一个人的自由是美好的,但如果没有人在你身旁共同分享这份自由,这份自由也终究只是自由而已,它无法给你的心灵带来真正的慰藉。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朋克不能只是一名歌手的朋克,朋克必须是一个乐队的朋克。

朋克,舞台,乐队;

自由,旅途,伙伴。

在现代社会中,出国旅行看似十分简单。我们只需动动手指,在网络上预定好飞机票与酒店即可出发。

现代社会出行的困扰不仅在于经济成本,更在于时间成本。能和自己好友一起抽出一周的时间无忧无虑的展开一段旅程又是一件何其之难的事情。

青年的我们困于囊中羞涩,成年后的我们困于工作与生活。人的一生又有几次机会能够展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呢?

因此,能有机会和挚友一起展开这场旅途是我的幸事。舞台不仅需要主唱,舞台更需要吉他手、贝斯手和鼓手的共同参与。成员齐聚的舞台才是闪闪发光的舞台、才是那座煌煌舞台啊。

好基友就应当在温泉之中坦诚♂相见!一个人泡温泉果然无趣,温泉果然还是要和基友一起泡才够爽!

和好朋友一起泡温泉,

与乐队成员一起演奏,

两者应该指的是同一件事吧。

三人在异国他乡的温泉中坦诚♂相见,总有种奇♂妙的感觉,这种感觉也许就是青♂春的感觉吧(笑)



在这场旅途中,我们似乎摆脱了些什么,

在这场旅途中,我们似乎也放下了些什么。

这场旅途中使我体验到了青春的绚烂美好。

令人惋惜的是,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

煌煌舞台也总有谢幕的时刻。

无论我们有着多么奇妙的体验,

旅途终有结束的一天。

或许我在恐惧着这次旅行的结束,

或许我在恐惧着舞台的谢幕,

走下舞台之后我应该还是会回到那个一成不变的日常生活中去吧。

Road to what……

【Road to ruin】


三、永恒的白色黑暗(Your Pretty Face Is Going To...)


3.

即使在获得自由之后,世界依旧被一片白色黑暗所笼罩。

——二代目第二文艺部某部员



就像旅行总会迎来终点一样,舞台也总有谢幕的一天。

仔细想想, 舞台对于背景板而言有任何意义可言吗?

朋克对于物质世界而言有任何意义可言吗?

我们当然可以在初中、高中积极举手发言,但这样的行为只不过是一种幼稚的自我满足而已,我们的这种行为只会留下同学们鄙视的眼神。

我们当然可以在社团活动中挥洒青春的汗水,取而代之的是自己的成绩稳步下降。就算自己的成绩并没有因为社团活动而下降,我们至少丧失了进一步提升自己成绩的可能。

我们当然也可以在课堂上偷偷看漫画。然而就算我们的学习成绩再怎么优秀,这种行为对于学生而言一定是弊大于利的。

如果我们具有足够的勇气,我们也可以抛下自己手边的一切,约上自己的挚友来一场没有终点的旅行。我们或许可以在这场旅行中收获平庸日常中不曾拥有的感动吧,也或许我们可以在这场旅途中体验到未曾体验过的生命鼓动。

我们的钱包究竟能够支撑这场旅行多久?看似自由的旅行实则也只是被大量的金钱默默支撑起来而已。无论这场旅行收获了多少,旅行结束后,我们还是要返回自己的日常生活。也只有那一成不变的日常生活才是我们继续生存下去的物质基础。


精神似乎就是这种一文不值的东西。

它不由分说的被抛入这个世上。

精神自被抛入世上的那一刻已有着难以克服的障碍。

自出生伊始精神已然被阉割,它无法得到自我的一致性认同。

物质世界有关心过精神的先天性障碍吗?

不,物质世界根本不在意它的感受、它的彷徨、它的痛苦,

高效运转的教育工厂的目的是制造更多符合社会预期的标准化零件,

物质世界也是这么一架精密的机器,自顾自的维持自身的运转。

物质世界有着其自身的规则,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能够适应这个物质世界的精神状态,生,

不能适应这个物质世界的精神状态,死。

仅此而已。

为此,人类社会中出现了一类名为“精神衰弱”的疾病。

“精神衰弱”不就是意指那种无法适应物质社会的精神状态吗?

人类社会其实并不存在所谓的“精神衰弱”,因为精神本身就是一种无可救药的疾病。精神始终希望获得自身的一致性,但与此同时精神永远只能作为无机物质的附属物。

这一事实过于残酷,残酷到现代社会的“大人们”不得不闭上了自己的双眼,假装自己是一位“正常人”。也只有这样,大人们才能心安理得的活下去。

我们始终认为“我”是一种真实的存在,但冷酷的物质现实告诉了我们:“我”只是大脑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一个电脉冲,仅此而已。

精神始终渴望摆脱物质对其自身的定义,精神希望借由自身定义自身。

这就是黑格尔所谓的“精神永远在摆脱些什么”的真实涵义,

这也是“朋克与舞台”理论的心理根源。

但精神真的能够摆脱物质规律吗?

我们只需考察一下秋蝉的结局便就知晓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夏虫不可语冰也,夏天结束之后秋蝉也终究难逃一死。


引文2:秋蝉之死

夏の盛りには街路樹にへばりついて鳴くアブラゼミも、

那些贴伏在盛夏的道旁树上鸣叫的秋蝉,

生きているのか死んでいるのか、見ただけでは分からない。

光看外表,没法分辨他们到底是活着还是死了。

サンダルのつま先でつつくと、

如果用拖鞋尖捅捅它,

ジッと一声鳴いて、五メートルばがり飛んですぐそこに落ちる。

它就会“叽”的一声向前飞个五米左右,马上又落回地面上。

飛び上がるさえ失ったいるか、

若已经失去了起飞的力量,

すでに死んでいる場合には、

或者在已死的情况下,

ごろんと転がって腹をみせるだけだ。

这样做就只会使它翻个面,四脚朝天。

……

儚いものだと、子供ながらに思った。

即使是那时年纪尚幼的我,也不禁会感叹生命的无常。




有时候,我们的话语显的如此微不足道。在滚滚的物质洪流的面前,我们愈是表达,我们愈发显的可笑。对此,鲁迅先生评论道: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鲁迅《野草集》


死亡是无声的话语。无声的话语吞没了世间尘世的一切喧嚣,主体的话语被吞噬,剩下的只有无言的沉默。我们拼命的想要摆脱物质、摆脱死亡,到头来物质规律却始终如影随形、跟随不舍。

我们对精神的批判难道就止步于此了吗?难道精神只是无法摆脱物质规律而已?这样的批判只是停留在表面。

一种对精神更为深刻的批判在于:我们真的像我们所说的那样迫切希望摆脱物质的束缚吗?

当我们献身朋克与舞台时,我们是否无意间装作了一副渴望超越物质束缚的样子,并以此求得某种可怜的自我满足呢?

当我们下定决心准备超越死亡的束缚时,我们是否具有自我了断的勇气?还是说,我们只是试图以自杀的方式博得了他人的爱与关心,并以此作为自己苟活于世的借口呢?

若真是如此的话,

那人类可真是一种可悲的生物。


引文3:名为生的诅咒

僕は死ななくちゃいけないと思いまいつつも、

我虽然觉得自己应该去死,

それ以上に死にたくなっかたのだ。

然而想要活下去的心情却更多一些。

そうして自分が、嫌いだった。

我讨厌这样的自己。

死にたくないだなんていう個人的なわがままな理由で、

只是因为“不想死”这种一己的任性,

正しいことが出来ないなんて、

而无法实施正确的行为,

自分が軽蔑するべきつまらない人間のように思えた。

这让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可鄙的渺小之人。



精神被迫服从着物质的规则、精神不断的进行着自我欺骗、精神自始丧失了自我了断的能力......这些现象都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残酷性。但物质世界的残酷远不止于此。物质世界真正残酷的一面体现在:

我们的肉体不由分说的成长,而时间的流逝只会使人的精神变得麻木,并最终使精神走向沉寂。

有朝一日精神将会退去激情,在精神的空壳中只会剩下那颗腐朽的心灵。

在时间的冲洗下,化脓的创伤将不会流血、空洞的心灵将会干涸、不安的精神也终将沉寂。少年时代的那座煌煌舞台将会褪去光鲜的色彩、那曾经渴望摆脱一切束缚的朋克精神也将走下神坛、专属于青春的那份绝望感也终将不复存在。

少年将会慢慢长成大人,而大人终有一天将会成为一具“活死人”(The undead)。

只是不死,而非活着。

那只是一堆更大的、更为高级的物质团块而已。

这个世上最为残酷的事并非命运带来的无情试炼,

而是心灵枯竭后的那份苦涩滋味。


引文4:这个世上最为残酷的事

多分、僕はもう大丈夫になってしまったんだ。

我大概已经没事了。

とても残酷なことに。

啊,这可真是残酷。



现代社会为每个身处其中的现代人营造了一个美好而和谐的想象共同体。想象一下一年四季都温暖如春的大型购物商场吧,那就是人造的天堂。无论外部天气是电闪雷鸣还是刮风下雨,购物商场始终不会受到自然气候的任何影响。绚烂的霓虹灯、优雅的小夜曲、芬芳的香水味一直怀绕在顾客们的身旁。

大型购物商场给予了人们想要的一切,身处其中的顾客们似乎可以满足一切的需求。这就是现代性的魅力。

现代性一遍又一遍服务着主体、肯定着主体、赞美的主体,主体无限的沉醉于自我陶醉之中。

舒适的大型购物商场的背后,是老旧不堪的贫民窟;

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的背后,是日渐老去的旧城区;

高效清洁的厨卫设施的背后,是肮脏不堪的下水道;

绿色健康的有机蔬菜的背后,是工业化的食品工厂;

俊男靓女美丽容颜的背后,是人体每日的定期排泄;

现代性自我肯定的背后,是千疮百孔的精神现象。

我们展开了一场自由自在的旅行,旅途虽然艰苦,但身处在小破车上的我们仍是如此欢欣雀跃,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微笑,

然而,这份笑容的背后隐藏着的,却是一颗又一颗满目疮痍的内心。


引文5:人类社会与道顿堀

(注:道顿堀是大阪市中央区著名的娱乐街)

道頓堀は汚いって言うけど、

之前听说道顿堀很脏

夜の水面はネオンを反射して綺麗だね。

可是在夜晚看着水面上反射的霓虹灯,我忽然觉得道顿堀也十分美丽。

そうだね。表面だけピカピカして綺麗だなんて、

是啊。只是表面闪闪发光,显的光鲜漂亮,

まるで人間社会みたいだ。

仿佛就像是人类社会的缩影似的。



虽然舞台能够使人暂时摆脱环境的束缚,

但是舞台真正能让人得到幸福吗?

不,舞台的落幕只会给人带来空虚。

虽然朋克帮助了人们破坏了旧有的符号秩序,

但是在粉碎了旧有的世界之后,人们就能得到自由吗?

不,即便粉碎了旧世界,世界仍被一片白色黑暗所笼罩。

Your pretty face is going to......

【to the hell】


四、幸福在何方(Even In their Youth)


4.

我非常害怕,但也非常幸福,

如果这个瞬间能够再长一些就好了。

——狂欢节活动筹备小组某组员



钱金铎老师在论述有关存在主义思想时,他将人的存在打了这么一个比方:人生就是一场要钱还是要命的选择。人看似有选择金钱与选择生命两个选项,但对人而言实则只有一个选项。在这两个选项之中,人只能选择生命。没有生命,即便有了再多的钱也同样无济于事。

我们不妨把选项中的金钱替换为幸福,人生就是一道选择活着还是要选择幸福的选择题。对于这道选择题,其实我们没有选择的权利。活着,意味着束缚;生命,意味着诅咒。我们只能选择活下去,我们一定会选择活下去,这是刻在我们生命之中的本能冲动。正如脚本家田中罗密欧先生所说:

既然诞生在世上了,我们也只能活下去了吧?

除了活下去以外,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田中罗密欧

物质世界是极其残酷的,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主体的诞生而变得更坏,同样的这个世界也不会因为主体的诞生而变得更好。

模仿罗密欧先生的句式,我们是否可以对人生做出如下判断:

既然诞生在世上了,我们也只能活下去了吧?
除了爱这个世界以外,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平信繁

我想我们应该没有别的选择了吧。出生意味着堕落、出生意味着丧失、出生意味着空洞、出生意味着创伤。我们活在“世界之夜”之中,我们不仅恐惧着这个残酷的物质世界,我们更加恐惧着空洞虚无的自己。

明明是如此的恐惧、明明是如此的不安,为何我们却如此的幸福?

因为堕落本身开辟了善良与自由的空间;

因为阉割本身造就了幸福的可能;

因为丧失本身促成了人对世界的求爱。

追着胡萝卜跑是一种让驴子怎么也追不上的设计,即便如此,我还是想要拼命跑上一程。

“那可真是没办法了。”

“是啊,这可真是没办法了。”


引文6:即便如此,我还是要踏上这座舞台

ライブの中には沢山の感情があります。

在舞台上,我的内心充满了许许多多的感情。

何と言ったら良いいのでしょう?

要怎么形容才好呢?

とにかく、たくさんの感情。

总之就是无数的感情。

悲しいとか嬉しいとかなる前の原液のような、

如同喜怒哀乐的原液一般全部汇聚在了一起,

全部がつまってぴかぴか輝いた黄金色の感情です。

成为了这散发出璀璨光芒的黄金色的感情。

演奏が始まると、自分の中からもドクドクとあふれですのがわがるのですが、

待到演奏开始时,我能清楚地感受到它正在汨汨地从我心中流出。

こういう感情は、どこからやってくるのでしょうか?

这份感情究竟是来自何处?

とても、僕のなかにこんなに輝くものがあったとは、思えません。

我实在难以想象自己的心中竟然有如此闪耀的事物。



幸福在何方?

在我们的前方,存在着两条可以通往幸福的道路:一条为“诗歌的道路”,另一条为“朋克的道路”。两条道路分别指向了两种可能得到幸福的方向:

(关于“诗歌的道路”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本微信公众号内文章《青春是瓶后悔药——隐喻、间接话语与现身情态》)

诗歌的道路是超越物质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中,精神希望超越物质世界对其自身的束缚;

朋克的道路是回归物质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中,精神眷恋着物质世界、渴望着回归物质世界。

诗歌出世。诗歌是一种纯粹的内心体验,诗歌脱离了物质现实的制约,诗歌是对世界/我的不完美性的超越,诗是对头盖骨的超越;

朋克入世。朋克以反抗物质世界的方式拥抱物质性,朋克是对世界/我的不完美性的接受,朋克是对头盖骨的拥抱,朋克向物质世界发出自身的求爱。

诗歌走近虚无。诗歌奠基于对符号性的超越、对主体性的超越。

在诗歌之中,我于我之外言说;

朋克返回生活。即便朋克反抗符号性的制约,但朋克始终无法离开符号性的家园。无论朋克如何解构自身、解构世界,朋克始终爱着这个令人恐惧的世界。

在朋克之中,无我于我之内言说。

诗歌与朋克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回应了符号秩序:诗歌以隐喻的方式脱离了符号秩序的束缚,朋克则以爱的方式主动投身符号秩序之中。从这个意义来说,朋克是现代性最后的继承人。

也正因如此,朋克注定要与诗歌诀别。如果说诗歌是追求一种去主体化的状态的话,那么朋克则是坚守着这早已破烂不堪的主体性并且深爱着它,即便符号化的物质世界是如此的残酷而又无情。


五、结语(Coda)


5.

要是为了得到幸福而舍去苦难,

那人类和猪也真就没什么两样了。

——濑户口保护委员会某委员



物质世界依旧无情、人心依旧残缺。

这个世界不会变更好,精神依旧被物质世界所抛弃。

精神自身也不会变的更好,精神的先天障碍仍然无法被治愈。

这个世界并不怎么爱人,但人却无可救药的爱上了这个世界。

正是因为我们无可救药的爱上了这个世界,

所以我们要在学生时代成为一名朋克;

所以我们要进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所以我们要登上那座煌煌舞台。

即便我们四处碰壁、身心俱疲、甚至头破血流,

我们也要倾尽全力,在舞台之上绽放自己、突显自己、表达自己。

因为朋克是我们最有力的武器。

因为爱是世界留给我们唯一的选择。

即使我们的心灵被这物化的世界无情摧残,

我们也要尝试去爱着这糟糕透顶的世界,

楽しんだものが勝ち。

享受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爱,火热的心与些许的反叛意识,拥有了这些,你就是一名十足的朋克了。

キラ☆キラ的青春,向世界发出爱的告白;

KIRA☆KIRA的青春,闪闪发光的绝望感。

この、くそったれな世界に、精一杯愛をこめて。

向这狗娘养的世界,献上我全部的爱。


Tags: 游戏
#1 - 2020-7-6 14:44
(知乎同ID//嗯,嗯,人家,人家,,,)
你这文章的换行频率和行距就挺朋克的
#1-1 - 2020-7-6 15:36
零溢
有一说一,确实。
#2 - 2020-7-6 23:44
(雪菜,对不起)
我看完了你的文章,是不是我也是朋克的一份子了呢,笑~
#2-1 - 2020-7-7 08:07
零溢
心中有舞台,自然是朋克哈哈
#3 - 2020-11-7 14:58
写的太好了!濑户口老粉都看泪目了呜呜呜,而且还能不剧透也是很厉害,还有大佬其它几篇文章也写的很棒啊,赞美!(看着长长的musicus文流下了群我不日的泪水)
#3-1 - 2020-11-7 17:20
零溢
感谢感谢!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