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5-20 12:24 /
你和她和她的恋爱。杂谈。

如果说当下的疫情对笔者最大的影响,大概还是独处的时间变长以来,自己放飞思想的时间变得更多了。思考这件事于笔者,颇似一种吃饭的过程,你大概知道你要吃什么,也大概能猜测其味道如何,但终究不会知道消化吸收和发酵的细节,也绝不可能知道最终会产生些什么。故于其中产生了很多乐趣。而写作之于笔者,则更像是排泄:首先硬件上不允许不排泄,第二则是入得多出得便多。具体来看,有些东西吃进去后腹中淤积,怎么也排不出来;而另外一些东西但凡一入口,排泄之畅快总是令人感慨。于笔者,ととの属于前者还是后者很难讲,但也属于不吐不快的那一类。
感受嘛,是个好游戏,讲了个好故事。不过,笔者那总是搞不懂自己毛病,似乎依旧未改。
阅读、说话、玩游戏乃至处理事情,笔者会想下一步自己该说什么该做什么。而于事后,笔者会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当时为什么这样想这样说和这样做,以期了解自己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可思考的结果,往往是笔者不了解自己。
比如笔者偶尔会思考三周目,为什么最终还是走向了美雪线。面对着同样是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两个人,这个问题比“林黛玉还是薛宝钗”“桂言叶还是西园寺世界”“莫小菊还是文芷”似乎还要棘手一些。meta的加持,三周目失去的存档能力和直接改变的游戏界面,使这一切更仿佛是问选真实还是选虚拟,尽管于游戏世界看其真实和虚拟之间的界线实际是很模糊的。孩子也不搂了,老婆也不抱了,笔者只想尽快做出选择。笔者想,仅此一点,大概也是这个游戏的成功之处了。
二周目下给葵加入的这段NTR剧情或许是笔者不喜欢葵和葵线的原因。一个自己并不讨厌的短发电波三无女,笔者是愿意付费和花时间的,却竟然被喂了一个NTR的桥段,徒增痛心。这并不比当年的“柴门环”事件好多少,所以笔者经常会认为制作组的Nitro+及其剧本怀有一种对玩家深沉的恶意(有趣的是,Nitro+的作品大多都以“虐”而出名,大概是以折磨玩家或观众为乐的)。然而带入游戏之中,作为电波女的葵其所作所为又甚是可以“理喻”。这种巨大的错位,近乎于道德层面根本性的变革,似乎没怎么折磨主人公,倒是很折磨笔者自身。
一个极端简化版的此类问题和讨论,笔者在微博和知乎上见过多次:你如果知道了女朋友和别人做过,你还爱她吗。
对大多数人而言,正如笔者玩游戏一样,多半也是从故事和脑袋里得出的一些简单观点。“爱她就应该接受她的一切”这种观点微博上很多,其和葵线的故事类似,只不过葵线还给了一些葵正和别人“哔哩哔哩”之时,男主也一起参与的精彩CG。另有一些人劝分,还有一些人抱有其它的观点,更多的人是段子手。
笔者呢?某次某美国媒体采访普京,问“如果大陆武力解放台湾,俄罗斯会支持吗?”,这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普京的回答正是笔者想拿来放到这里的:”政治没有假设,我不回答假设性的问题。“
二周目的结尾是藏在床下的美雪冲出来,拿着棒球棍把葵和男主都打死了。如果一个人因为道德扭曲而被处以极刑,笔者其实是了见于此的。看着那满屏的蕃茄酱,笔者感到既满足又坦然。紧接着美雪说,“明明一周目都说会和我永远在一起,为什么第二次游戏却选了别人”,类似的话,微博上似乎听过很多次。甚至自己似乎也听过类似的话。
到了三周目,在不得不回答“假设性的问题”之时,那中间的犹豫,却又颇令笔者自己感到好奇。而当笔者意识到自己抱有这种好奇时,笔者知道,Nitro+比笔者还要了解笔者自己,它又一次击败了笔者。
各类书籍看过不少,阅读政治经济类等颇似吸收某种认知,而阅读小说和玩游戏的感觉则是隔空与作者对话。笔者甚至认为,一部小说优秀与否,便是看这种“对话”之感是否强烈。小说一成,看似是作者单方面向读者输出某种故事,实则不然。阅读沉浸其中,读者自己在潜意识中基于对世界的认识,对人物的行为会有一种预估和猜测,而实际小说中做了如何的安排,这之间的差异,说到底是基于作者和读者之间认识不同而产生的。每每差异的产生,让我们在内心知道了“哦,作者是这样的一种观点”,我们会问为什么,然后作者于之前或之后发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原因,最终我们会知道作者如何看待这个世界。游戏亦然。显然不是所有游戏都能有一个故事架构和世界观,也不是所有游戏都意图传达什么,但笔者接触了这么多Nitro+的游戏,其试图传达什么的感觉很深。但其想说的东西,乃至传达的手法上很难让人相信这个公司是“正常”的(或言“平常”)。但正是这种“非常”,正是这种“创意”,经常让笔者知道这个世界本应有太多不正常的人,并由此带来了许多趣味。
三周目ととの游戏的本意,是美雪把主人公困在了仅有自己作为女主角的世界,永远也出不去了。如果不是我们非得要追求个“结尾”,我们本不用做出什么选择。仔细想想,就那么一直困着,其实也不错。

22.05.17
Tags: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