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3-26 23:22 /
  鈴芽戸締まり我会考虑给6.5,因为特色完全是靠音乐和画面支撑的起来的,多次开关门的时候貌似有些冗余,但是闭门时地震的警报声和红色蚯蚓逐渐往地上下坠的压迫感,以及关门时不断闪回的地震前人们正常生活的走马灯,每次都能使我产生一种类似PTSD的闪回感,这种可能对于亲身经历过大地震的四川人或者日本人则更为强烈,但就我个人来说,我在5岁的时候唯一的活动可能就是在家里蹲着看电视的少儿频道,然而在汶川大地震那天打开时,所有的电视台都播放着大地震的报道,大地震的余殇令我触目惊心,由于共情以至于那天自己也沉浸在一种失落感之中,会去想他们接下来该如何生活呢,会难受一整天。以及2011年时311大地震的感觉也是亦然。没想到时隔十几年,这种类似于心理创伤的心情会毫不例外的出现在每一次开关门的时候,令我心头一震,然后闪回十五年前的五月十二日,虽然有时间的冲洗,这种震撼却仍然带着当时的恐惧和悲伤,这一种flash back感,在四次关门的时候一次次把我引入情绪的低潮,所以这种处理对我来说反而是优点,但是问题是就当我在想诚哥会如何让大家不断闪回的令人不快的PTSD,随着铃芽最后一次关门来抚平和治愈的时候,突然就戛然而止了,然后搪塞了一个非常荒诞的结局,仿佛是揭开你的已经好的伤疤然后胡乱缝了几针然后连线也不拆就跑了的那种感觉,如果就只凭借闪回感来获得心灵的震撼的话,而在结尾没有获得救赎,则愈加陷入一种消费逝者的罪恶感之中。我的不快大抵就在这之中。然后在询问了朋友的反应之后,除了剧情的硬伤之外,由于他们可能对于地震的情感没有像我一样这么深刻,或者忽略了片子对311大地震的映射,反而会感到深深的莫名其妙,所以我会觉得新海诚可能需要在开关门的时候手动插入大地震的Flash Back来使观者共情,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唤醒大地震亲身经历者的真正的PTSD,会考虑表达的比较隐晦,我觉得有利有弊吧,想到这一层以及之前提到的闪回感的处理,我会在基底分的基础上多给1分。
   多出的0.5分在哪里呢?是源自在看过小说的基础上,我稍微悟到诚哥在抽象剧情中努力想要表达的内核(可能内核仅仅是在读完小说之后就悟到的,并不是看电影的时候悟的,那我会把这0.5转给小说),就是过去的创伤、怅然若失感以及旧人际关系的意外断裂(在地震中失去家园,失去亲人),可以在现在随着新的人际关系纽带的建立和生活的重建逐渐愈合,沉湎于过去的温柔乡之中或者仍旧处于创伤之中是致命的,以对未来的残存的微弱的希望为动力,人是可以走出废墟的,铃芽关上的门以及那一句“我出发了”正是对此的对应,在防灾(姑且这么说)路上构筑的新的关系以及11年前地震劫后环姨妈和铃芽建立的新的关系,都属于创伤治愈的一环,铃芽从儿时误入常世中寻找妈妈,到最后一扇门的关闭在常世中意识到自己儿时见到的并不是自己的妈妈,而是未来的自己,从而意识到常世并非连接生与死者,而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最应该珍惜的东西都在身边了,自己以前断裂掉的人与人的联系(比如铃芽与母亲)在现在以肉芽组织的形式重新萌生了新的人与人的联结,最终从沉重的过去走出来,这才是诚哥应该想表达的东西。正因为我会到了意,我大抵才会如此宽容吧。
但是无能监督的这种尝试毫无疑问是失败的,首先当之无愧的就是上文提到的构筑出来的关系重要性上的处理,为什么环姨妈不如男主一根毛,我凭什么会因为或许是当时在常世里因为见过一面就跟偶然再次相遇的男主跑了,然后丢下养我十七年的家人去赈灾?动机呢?如果是作为地震遗孤不想历史悲剧重演的使命感作祟的话,我会理解,但是电影中丝毫没有任何提及,甚至连铃芽作为地震遗孤的事实也被淡化了,而且铃芽对于昔日大地震的情感也只有寥寥无几的暗示,活泼的角色样子以及完全从地震创伤恢复过来了一样,所以作为观众不可能自然的偏向这点。如果是作为拔掉了要石以及耽误了男主作为教师的前程而进行的赎罪之旅的话,我也理解,可能这就是无能监督的本意,但是台本也做太烂了!比如说在爷爷病房中“没有草太的世界,我很害怕啊!”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呢?是罪恶感呢?还是恋爱脑呢?如果是恋爱脑也太荒唐了,如果是罪恶感的话无能监督是不是忘记了铃芽也耽误了姨妈呢?男主和姨妈的人际关系主次关系颠倒,以及旅途中新构筑的人际关系除了为铃芽借宿和旅行推一下情节之外,并没有表达出那种构筑人与人关系过程之中逐渐解开自己心结的核心内涵。太失败了!比如说遇到的开跑车的芹泽,本该展现的人格魅力是在吊儿郎当的外表之下实际上有一颗身为人师的心,充当姨妈和铃芽的调停人,让姨妈和铃芽意识到双方的重要性的,然而结果呢?无非就掉了一个冰淇淋,然后借了个肩膀,然后姨妈就释怀了,然后就和好了?那这个角色本身不仅没有发挥作用,反而还变成炒cp的噱头了?对,另一方面要说的就是姨妈和铃芽的矛盾,本来应该是表达那0.5分内涵的核心的,结果虎头蛇尾,立马就和好了,甚至在结尾里听不到铃芽对姨妈的感谢和珍重,仿佛就是只被黑猫附身情绪爆发了一顿罢了,和解该占的篇幅本应更长,但是却没有任何笔墨,也又是无能监督的又一杰作。
  说到底可能致命因素可能就在于男主角色的多余,我会觉得删去了男主这个角色,可能剧情观感会更好,比如说铃芽在小时候在门内偶然见过母亲一面,一直念念不忘,偶然误打误撞拔掉了要石,在镇灾的过程中从老闭门师中得知人可以进入常世,最终想要见母亲一面却找到了儿时的自己,然后自己被误认为了母亲之类的,或者就是干脆想要见母亲拔掉了要石,在发现一切不过是虚幻之后重新去关门赎罪的方式,也无伤大雅,两种剧情走向虽然老套,但是可以通过重组家庭之间矛盾的爆发和解决平静的走向内核,而不是无能监督杂糅了一堆想要表达的东西,东掺一脚,西掺一脚,之后什么都表达的很浅,什么都没表达好,罪魁祸首就是男主!但凡留一只猫和铃芽探险以及一路追的姨妈和帮忙的路人,剧情都不会这么抽象!
  可能是无能监督无法摆脱自己爱情动画电影名监督的狗牌罢,可能不强行加点爱情要素仿佛拍下来的电影都不会卖座一样,虽然无能监督确实被人洗地说“这次是一次试图淡化爱情的尝试,”那你淡化彻底一点可以吗?
  最后个人感觉小说读后感实际上比电影观感好,可能是读小说的时候节奏慢,令人愉悦,但是看电影节奏快的跟赶着投胎似的,而且小说中恰恰是丰富的内心描写能让我了解铃芽作为震后世代的内心,而电影里却只能靠行动揣测人物,这就使得铃芽的动机明显不足了。
  所以我的评价是,能不能好好写小说,下一部电影要是还有这种硬伤我可原谅不了!
  
Tags: 动画
#1 - 2023-3-27 00:31
(いつか一緒に世界を見よう!)
关门引发回忆大概是这样。
前几次关门的地方不是地震给震坏了,单纯就是荒在那了,
像那种泡沫经济时代疯狂扩张最后无人问津却连拆都拆不起的感觉。
比如鬼怒川温泉,搜这个关键词就有。
哪怕是被泥石流冲了的学校好像也不太涉及伤亡问题,就是回忆。

只有最后那次才真的是日常再现。而且似乎引导方向也不只是伤感——曾经的日常被地震彻底毁了,反而是强调了应该珍视我们生活的日常这种感觉,放在片尾升华还挺合适的。

不过后面说得我是相当赞同的。
因为没有强调动机,
而且新海诚还把灾难本身说得隐晦(可能是照顾观众情绪吧,毕竟真实灾难)。
没有具体提这些原因,比如铃芽跟她姨的这种寄人篱下的疏离感、铃芽本身的PTSD性质的献身/自我嫌恶(当然也可能是单纯地,没有意识到自己死亡的严重性,但是因为亲历灾害的伤痛,希望牺牲自己来帮助很多人);再加上塞进去BG的要素,
就导致了有些看不懂或者误以为恋爱上头。

我自己是一刷就get到了,因为本身就在日本呆过很长时间,比如那个地震警报,这么讲,震度3/4就是警报本身比地震吓人,这也是为什么开头大家一副「就这」的表情;再加上类似的作品,像什么自己和解啊,寄人篱下啊,PTSD啊看过不少;311地震遗址、灾后重建的探访也看过一些。感觉应该是这样。

可能还是囿于篇幅吧。包括地点在内,我的预期也是多去几个地方,正好可以云旅游。总之最后杂糅的情绪、立意,表述不清,直接影响了观感。也可能确实是最初安排的双女主路线被强改的原因。

与其说监督无能,倒不如说自己写本子还是不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