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5-14 20:29 /
        本作又是一部典型的现实主义炒饭剧本作品,用较短的篇幅讲述一个有头有尾的哲理故事,题材往往聚焦于如今时代下,普通生活中不普通的事物、以及平凡人物不平凡的烦恼,从小事下笔对现实社会中的一些普遍问题提出诘问,作品中常常会融入编剧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作为玩家我也是常常受其启发。说起来,橘子班的作品似乎总能触动我,倒也不是说这些作品就一定有多深刻有多鞭辟入里,大概是国产作品国人剧本国人配音更能给我现实的感觉让我有代入感吧,所以也就更能引起我的自身生活的思考,更何况炒饭的剧本也确实写得颇具匠心,不止步于废萌,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发声。
        这部作品所反映出来的恋爱难题、相亲难题简直让人感同身受,男人们总是说着“单身万岁”却又总是逃不脱名为恋爱冲动的魔咒,然而残酷的现实就是当下的恋爱环境对普通男性来说无异于人间地狱,女孩子们大多追求优渥的条件和优质的相貌,但刚毕业没几年的普通男人们又如何能够拥有全部的这些东西呢?游戏中男主同事的一句话就很应景:「是啊,恋爱已经是有钱人的特权啦…」。毕竟,身为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的少爷只是少数,相貌出众的男性也只是少部分,而普通水平的女孩子们却很难看得上同样是普通水平的男人们,普通男人的各方面地位夸张地说简直连狗都不如,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得面临无数压力,正如本作女主所说得一句话:「现在的男人压力都很大,总有想倾诉的东西」,当今时代如此的怪圈,自然能够催化使得“虚拟女友”这一类的业务应运而生了,同时女主的又一句话也显得很地狱:「虚拟恋情要是真的怎么可能只是这个价」。在2024年的今天游玩这部作品时,我还嗅到了地狱笑话的味道——男主的同事为飞涨的房价而哀嚎,而现在的房价却在飞速下跌,简直就像是过去的计划生育与如今的多生多育之对比,思之令人发笑的同时又让人感到悲哀。
        游玩本作之后,我对爱情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萨特说“爱情关系就是主奴斗争”,乌纳穆诺也曾说过“爱人之间既是彼此的暴君,同时也是彼此的奴隶”——人和人的交往就是这样,总是在为了争夺主体性而斗争。即使是在爱情当中也不例外,我们想象中的浪漫爱情是一个骗局,那种不分彼此、合二为一的爱情体验,只不过是刚刚开始时候的幻觉罢了。爱情同样充满了为争夺主体性而展开的冲突和斗争,到最后要么是受虐,在羞耻中享受快乐,要么是施虐,在内疚中感到愉悦;爱情的常见情节就是如此,一个人去追求另一个人,去讨好、迎合对方,变成对方喜欢的样子,失去自己的主体性。而被追求的一方呢,则要努力表现出自己迷人的魅力,通过追求者的奉献去获得自己的主体性。在这样的关系中,爱情越热烈,双方就越接近受虐狂和施虐狂(因为觉得我自己写的不够好,于是这段内容摘自网络)。​​​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决计不想碰半点恋爱的。我私以为,没有被感情伤害过的男人是不成熟的,一次勇敢换来的可能就是一生怯懦。在恋爱中,付出与回报总是差得太多了,女孩子们也常常都很麻烦,自己追来的女朋友更是容易觉得自己比男方高一等,而又几乎不可能有女孩子倒追我这种普通男人。更何况我还有些恋爱脑(笑哭),真爱上哪个女生了可就得变成汤姆猫任人家玩弄于股掌之中咯。塞林格说“爱情是想要触碰却又收回的手”,既然已经清楚奢求完美的恋情不过是庸人自扰,那我的手不妨就这样一直收着吧!没有期望就不会失望,爱情的水太深,我把握不住,只会伤害到自己。
        至于配音方面,我认为已经算是很赞了,女主配音感情丰富声线多样,尤其是后面海棠数落男主和安慰男主的时候真是太让人感觉身临其境了,回忆中还是女友的海棠的声音也很应景,可以说不管是作为男主的女友、前女友还是别人的“虚拟女友”,海棠的配音几乎始终都能做到符合人设,这为我的沉浸式游玩体验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如此看来,国产配音的好处就在于更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吧,希望在未来国产配音行业能够蓬勃发展......
        最后,我还想提及一些本作中我认为可称“妙手”的内容,首先是男主由“虚拟女友”而提出的关于熟人社交与陌生社交的讨论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越是离得近的人,越有防备,越难以对彼此敞开心扉。明明是自己最关心的人,却不想给对方一句好话。宁可和不熟的人彻夜聊天,也不会给自己身边的人一次机会。比起期待对方…网上明码标价的关心反而更让人放心;其次【小蝎子】的“有限生活理论”也很有意思,可以称作是社会人的生活智慧,正所谓乱世当用重典,在这个怪诞的世界就应当践行与之相匹配的奇怪生存法则;再者,“虚拟女友”所反映出来的消费异化也道出了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年轻人所面对的迷茫痛苦与自我拉扯:只要足够理智,永远能找到最理想的选择。一切都可以被计算,都可以被量化。就连关心和安慰都可以变成一种商品,明码标价。听起来很残酷,但又是那么的无可厚非。只要你购买,就能得到。一点都不会多,但也一点不会少买什么样的服务,得到什么级别的关系…直截了当。而当一切事物包括感情都被商品化明码标价之后,人们便失去了喜欢别人的能力,还对此豪不在意,并美其名曰成熟…真是蠢爆了啊;以及,「把妹子当婴儿哄,你是个好男朋友。」「把爹妈当婴儿哄,你是个孝顺儿子。」「把单位领导当婴儿哄,你是个上进好员工!」「把全国人民都当婴儿哄,你就是国家主席,懂吗!」——炒饭,你真会写!

        除此之外,本作开篇呈现出的普通男性恋爱难题引发了我长久的思考,于是想在这里附上也许不算题外话的题外话——论“最无力的年纪”:
        我深深觉得,对于我们这些普通家庭出身的青年来说,如今正是我们最无能为力的年纪——刚成年不久的我们对这个无边广阔的世界充满了兴趣,对自己接触到的琳琅满目的新鲜事物充满了欲望,我们想去各种各样的地方旅游,我们想尝试各种各样的商品和经历——就生命力、精力、欲望等等方面而言,我们正处在作为人类而言唯一的最巅峰的阶段,讲道理而言也是最适合体验生活、享受人间之乐的阶段。
        但残酷的事实摆在眼前,这时的我们又不得不陷入所谓学习和积累的人生阶段,基本没有什么赚钱的能力,而以上列出的几乎所有项目都需要充足资金的支持,除非家里有矿的青年,其他同龄人都只得被迫压抑自己蓬勃的青春之气与纯洁的欲望,直至三十多岁小有所成——可就算积累了足够的金钱,到了三十多岁之后我们还能像二十出头时那样对世界充满兴趣、对生活充满热爱吗?正所谓“三十一过,全身报错”,你能保证到那时自己还能像现在这样充满激情吗?我自认为到了那个年纪之后,我一定做不到像现在这样能坐在屏幕前不停打游戏、向往满世界到处跑的旅行、有各种各样想购买想尝试的东西......因为很显而易见的,随着时间衰退的不只是肉体,我们原本年轻的灵魂也会无可避免地随之慢慢腐朽,曾经汹涌澎湃的七情六欲和壮志豪情也终究会潮去浪茫,这是无从抵抗的自然发展规律,与青年人的“习性”截然相反。
        说到这里,我不禁又想起前段时间在网络上盛为流传的一段话:“现在的女孩子们真是把男生的顶配条件当成了基础条件,择偶时无理地要求男方有钱、有身材、有颜值、有车、有房、有人品,哪个二十多岁的普通家庭男孩儿能做到所有这些啊?一般只有四十左右的成功男人才能有钱、有车、有房,但四十岁的男人又有多少能满足有身材、有颜值、有人品的条件呢?你们这些二十出头的女孩子,仗着自己正是最青春靓丽的时候,仗着资本的追捧,仗着社会的偏爱,丝毫没有自知之明地要求这要求那,也不问问自己又能为男方付出些什么,殊不知同龄人的富二代公子哥只会把她们当玩具、四十岁的普通人家出身的成功男士一般也不会去追求身为同龄女性的曾经的白月光。没有人永远十八岁,但永远有人十八岁。”如此见得,青年女性的三观也是与青年男性子“习性”截然相反的......这些便是莫大的悲哀,而我们无从改变这样的状况,所以我们正处于最无能为力的时候。
        兴之所至随性而言,惟愿博君一笑!
Tags: 游戏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