この世界の(さらにいくつもの)片隅に 剧场版

雪の宿❄️ 看过 @ 2023-11-23 20:32

看到这些被战争裹挟的人们,似乎谁都应该厌恶战争。但我们应该厌恶的,是战争,还是打破自己幸福生活的战争,抑或是打破自己幸福生活的一切?既然连“战争是什么”这个问题都避开了的话,本片就只能解读为告诫观众幸福生活的可贵,而不能称为反战。除此之外,既然是基于史实的,那也有作为纪录片的价值。

嘘_yuume 看过 @ 2023-11-16 11:25

早几年看的话或许会有更多感触……能推荐给所有人的一部

魔夜 看过 @ 2023-11-8 13:04

将分散的爱,再次找回。

邻家小龙 看过 @ 2023-11-1 14:48

【A-】

Phaedo++ 看过 @ 2023-10-28 23:16

拧巴、驳杂、乃至不知所云……看得很恼火的电影。客观与主观、展示和强调、历史与生活、世界和世界的角落的乱炖//而且,这种寻觅“安全位置”的态度也让我感觉很不屑——那样的位置是不存在的//而且,如果是为抵达“真实”,那有多少细节都是不够的——这就不是多少细节的问题//原来原作是那样,玉音放送那段是没有交代清楚的……唯一笔锋显露的地方就这样被草草抹去了——这么改太毒了//情节的收束点被抹去了,影片失焦了

爱的战士-白小修 看过 @ 2023-10-15 12:00

《奥本海默》上映,想起这部,时隔几年下了个加长版,今天终于看了,故事比之前那个更完整。每次看这种涉及二战的日本动画片,最矛盾的是,日本人反对对外侵略的理由是“战争毁了国民的(近)现代生活”,而我家祖上的现代生活最早也得1980年,甚至90年代才算开始。

vivy 看过 @ 2023-10-14 22:37

个人认为是反战作品,但战争结束后女主的反应确实让人难以理解

HINAKO 看过 @ 2023-10-1 23:57

活着

航迹云 看过 @ 2023-9-24 22:40

86 “拿着砧板的铃,与拿着狙击枪的苏联女红军的心理是一样的吧。”本片更多的是在纯粹地传达与描写战争下的普通人,战争下的社会,战争下的生活。对于处在那个时代的平凡的人,去要求其反战与否本身是一种脱离作品的行为。换个角度而言可爱的角色在战争中的苦痛与迷茫何尝不是对战争本身的控诉,铃的崩溃是长久以来生活的崩塌与信仰的崩塌,虽然这个信仰不“正确”但终究是战时人的支柱。传达这种底层人的片面与无助正是本片如纪录片一般手段的核心所在,是某种程度上淡化了作者性的。而这种情况下观众主体性就更为凸显,因此便容易代入预设立场。而这与萤火虫之墓一样,毫无疑问是一种误读。

Jirehlov 看过 @ 2023-9-24 19:09

比前作好一点,感觉依然只能给6。校正给到7

玛莉亚娜的幻境 看过 @ 2023-9-17 17:34

在那座山坡上,能看到海,能看到无限延伸的天空;而在城市中,一切都被局限了,纵横交错的电缆,遮掩视线的高楼,每个人都封闭在自己的角落里,直到城市覆灭……《片隅》并非祭奠,它刻意规避死的瞬间。在细碎绵长的时间流动中,那些生存过(生存下去)的人们,他们的创伤,在镜头内暴露出来。战时,与男性相对的,女性负责保卫家族,すず舍身扑灭居室的火,便是母性献身的缩影。然而,这种献身却显得过于渺小,晴美的死、小瑛的死、玲的死……城市的覆灭被拆解成无数家族情境的覆灭。存续下去的,如すず,如何抵御创伤?是继续像孩童般瞻望着大海与天空,还是徘徊在废墟上寻觅往日之影?当她看到浪花兔子承托起战争工具的那一刻,我意识到,这些描绘(美化)显得过于悲哀。//5.5

cdtsw 想看 @ 2023-9-15 21:46

别扯什么反战败不反战败这种屁话。

Netsukawa Aoi 看过 @ 2023-9-10 19:45

一但牵扯到某些特殊历史视角就容易受限,本作则指向那些受限的,特殊的历史片段中与其他历史之间的共通之处——即人的生活,“战争”“核爆”这些字眼不仅是具体的史实,而可以是苦难的代指,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人们都要去面对生活的艰辛,在平凡的战场上,在这场属于每个人的生存战争中,留下自己战斗过的印迹。这是在这世界的一处小小角落上的故事,而正是这无数的角落,万千的故事,构成了世界,诉说着历史

屹青 看过 @ 2023-9-7 15:42

反映战争残酷的电影,故事发生在二战末期的广岛,喜欢画画女主北条玲嫁到海军军港吴市,接连不断的防空警报,每天的空袭,人的性命显得多么渺小,能活下来也需要粮食,生活在战争的普通民众永远是最苦难的。 PS:但由日本的视角讲述这种题材总会让人很不适及反感。

RRRUPO 看过 @ 2023-9-4 23:58

描写了战争中现实的生存观,可惜没有涉及到真正的生存论议题,这一个角落不可避免受到时代洪流的影响,只能用生存代替彻底的反抗。

🐧 看过 @ 2023-9-2 14:32

本篇三年后再看加长版,不禁被精细的考究震撼,楠木饭、哑弹坡道、以及那具灰暗的尸体仍记忆犹新。片渕須直用六年时间重绘出昭和时代下一个农村女孩的青春,以逐渐加重的战争影响,击破她串联在一起无数的生活碎片。落脚点于空间极细,于北条铃极广,片中也大量地赋予物品为北条铃成长的象征:浪花兔子象征着无法回望的「平和」学生时代、初恋以及对军舰淳朴的卫国印象;绿色和服象征着成女大当嫁、要为国和家奉献的自我暗示的责任;加长版用了大篇幅描绘游女白木玲,加以瓷碗和口红的物象,与原本幸福美满地生活的北条铃相对比,更感命运多舛的人们在战争时期的可怜之处。玉音放送后,从原作解读「他国を暴力で従えていたからこの国は暴力に屈するのか......」到新增的台湾大米、修改后的电影台词,在北条铃的歇斯底里中,我看见的是一个正义信仰崩塌,认识到双向的「暴力」的普通女孩的痛苦和无助。

馋得乐 看过 @ 2023-9-2 00:12

没想到动画居然是MAPPA做的,水准很高。如果女主的呼喊真是给军国主义招魂也太low了,我觉得更像是一种信仰幻灭后的哭泣吧。战争是原本人们忍耐,工作,活着的理由;旧神像倒塌后以何为根基活下去才是最迫切的问题。嘛,这样岁月静好式的反战是否深刻,见仁见智了

发条橘子汁 看过 @ 2023-8-22 17:36

动画:9 个人:-2

灵魂剑士 看过 @ 2023-8-16 21:03

不知道怎么评价,这部作品很长但却有着让人看下去的力量,不惜求此前战况未及之平静,祈求在结束之后大家都能更好地生活下去。suzu的画最让我感动的是其笔触、工具、实虚的不断变化,其受环境影响的表现形式的变化就很有力量了。大家在看这种作品总会陷入作者是在反战或是反战败,suzu释放地怒声更让一些人执着批判,萤火虫之墓大家也如此,不见作者其他的表达。亲人逝去既已付出代价终落得失去更多,“怎么会这样”就是suzu绝望的第一反应,而当审视种种,战争作为一切发生的根本原因自然从未发生为好。

理智追番党 看过 @ 2023-8-1 23:06

电影以小见大来写历史变迁的手法其实算很常见了,但这一部在生活气息上算得上出类拔萃,也正是由于这部作品人文关怀多得显得有些刻意,节奏很慢,同时缺少情感上的高潮,因此总体观感上结构就过于松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