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8 02:06 /



END 2016.11.11 23:00



        末世100日的前十天,行为艺术,创作与评论。

        围绕着一次因过激的行为艺术而展开的小剧场,我就不慢条斯理了,这样一个小小篇章放在了末世的背景下,以主角的退场做了简短的收尾。

        艺术,美学,哲学,科学,如此重重,皆为一个创作与评论而铺设,不回避这部分直接梳理我看到的逻辑。
        艺术品的形式和内容,外表与内核,表现和表达,这两个元素是话题的中心,创作者借用形式将内容呈现,进行作品的创作,这是一个最为常规的过程。
        不过作品的创作实际没有到此为止,评论家将把作品的内容从形式中提取出来并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内容,使大众得以接触,才完成了全部的创作。这样的内容被越多的人认可,作品也就越成功。
        因此作品经由评论家评论和诠释才真正完成。
        那么如果刺伤评论家,一个由死去的评论家和因而无法得到评价的作品就组成了,“被破坏的”。

        然而实际上评论家的感受与创作者并不相同,经由了或带曲解的评价解释后,作品原本纯粹的内容也变得浑浊而失真。对于作品造成了破坏的评价,这样的二次创作并不能归属到作品中去,对于有着强烈感受能力的人而言确实如此,例如甘琦。
        于是逻辑的规则被改变了,“过程即为结果”,没有玻璃窗里的展览品,没有评论家洋洋洒洒的文章,艺术家创作的过程才是属于一部作品的全部。
        从零到一,从无到有,创作中的作品时刻为完成,时刻为结果,因为重要的不是形态或载体,而是创作者为之投入的时光。这样的作品摆脱了形式只留下了内容,这份内容由过程所组成,其本质是创作的冲动——这份使过程得以开始的灵感,触动,才是作品真正的形式。
        因此评论家的言论便成了扭曲与破坏,艺术品的完整只能停留在评论家们开口之前。
        那么让一件未完成的作品被评论家所评价,言论虽成却没有真正的对象,不能触及本身,一件不会被破坏的作品出现了。而刺伤一个评论家创造出如此契机,原有规则下的评论家就成为了所谓,“被破坏的”。

        这是一份小小的心机,也仍然有着漏洞,不让作品被破坏的想法本身已然成为了作品的内容,就算评论家身在其中,评价也依然可以给出。行为艺术终究也是物品,因此男主做出了解读,他看到了这份“被破坏的”,试图体现完美的感性,体现“无法解读”的作品——一场刺杀事故,看到了它的本质,看到了创作者的意图。
         然而创作者渴望的纯粹并非如此,难以解读仅仅是一个侧面,作品还没有完成,仍在追求着真正的纯粹——只为他人带来感受,却唯使一人能够理解。
        将评论家放入作品是为了让这剧中之人,入座到真正的观众席。

        作品的内容,无法解构,无法描述,难以言喻,更无法评论,因为舞台上只有那份最初的灵感,只有拨开了除此之外的种种形式的,实际只是障碍的物体后,才能看到的一份真心。
        一份完美的,只存在于感性的,纯粹的作品,更应被称为艺术,而非艺术“品”。

        看上去这部作品,这场行为艺术,或者说这场表演,似乎撬动了第四面墙的墙根,可其本质却也没那么惊为天人。
        将人与人的内心连接,摆脱了形态约束的作品似乎是个奇迹,但唤起这份奇迹的事物也也没有那么遥不可及,它叫做“共鸣”。
        跨越了个体与个体的差异,由感情的共同点串联起来,促使着一切创作发生的如流星划过天空的灵感,它唤起的作者和评论者的内心回应,才是作品所真正追求的内容。


        话已至此,理清作品本质的内容,作品渴望达成的内容,作者和评论者之于这些内容的关系,已经没那么重要。
        创作者以自杀来抹淡作品的来源,即形式的一部分,甚至想舍弃绘画或雕塑这样的物理形态,削弱多余的误解而达成所谓的纯粹,这是文中提及的观点;舍弃了形式,超出了人的感知范围,作品本身已经无法立足,这也是文中的观点。
        完美的自圆其说。
        作品到底最重要的是作品本身的雕琢,还是能否触动它的观者,“巧夺天工”还是“大巧不工”,对于这个问题的诠释或许是创作者的心结,但评论者不都是“创作”者,世人也不都是评论者,形式的雕琢作为沟通的橄榄枝,是创作者渴望表达的侧面体现,创作的顺序或许是表达在前形式在后,外面的世界看进去,永远是形式在先表达在后,这不是一个关于取舍的问题。



        本作是我个人对H组为期不长的支持中最为详细了解的一作,这次把live2d的奶子作为了噱头,似乎是并不得以但却行之有效的宣传策略,类似的行为在过往的作品中都有体现,我对此曾颇有好感,甚至在《赤印》中。故事总会换汤不换药,但执着就意味着特色。
        这个执着关于形式,形式之于内容的重要如果还需要多费口舌未免显得矫情,剧情至上云云也是茶余饭后都难为笑谈,如果谈及恋爱,工口这类服务性内容的衍生空间或许还有话可讲,但这部作品,因为它的“形式”,“代入感”已是一个多余而无关的话题。
        尽管现在也看清了自己的自作多情,但我并不在乎这到底是不是一场你情我愿,形式究竟为何物,那就具体谈谈吧。

        剧情,上文所讲是故事发展的思路,个人的思考并不代表剧情的质量,退一步客观而言,这部作品原本应该和过往的作品一样,慢热的节奏,揭开主题的爆发,再连上共有的世界观进行收尾,这些我没能看到。试图用共鸣至上的主题包裹在未完成的作品中让玩家感同身受的猜测暂按不表,浅尝辄止的人物性格塑造,无数尚待回收的伏笔,游戏最后连开头的装神弄鬼都没搞明白,这显然不是一部完整的,我所认识的H组会制作出的作品。追求“共鸣”让观众走进作品走进作者,至少要把舞台搭好吧。
        原画,色盲的设定省去了上色,回避了长久以来的一大弱势,演出使用了live2d,稍许生硬但该实现的功能也都做到了,OP的全动画,经费燃烧可惜效果感人,总体而言体验过程不无惊喜,只是遗憾有些多。剧情的明显腰斩,诸多人设并没有得到运用,只挑几个在意的,出镜率较高的校服,其中肩章,贝雷帽这样的元素加上白色的主色调,乍一看神似圣职人员的工作服,在这样的世界观中违和感真是挥之不去;裸漂,气球式的宇宙元素画法,宣传的时候赚足了视线剧情里却没来得及登场,但越发注定的萌系画风能否成为枯燥设定类作品中的一股清泉,值得观望但下结论也为时过早。
        音乐,场景类型所限音乐的使用也只是应有体系的一角,能看到的部分主导了悠扬的基调,但亮点曲目的缺席,评价有点无从下手。

        我原本试图通过形式的话题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但越写越觉得不想多费口舌,偶尔的敷衍并非不可原谅,纯粹感性不借助任何物质的浪漫确实唯美,但如果作品人设,作画,音乐,剧本,作品中的登场人物,世界观,剧情走向,这些全部全部被淡化,接着制作商,发行商也被淡化,那我想玩家的购买欲望也会消失而不见的。



        突然想到了一些遗漏,因为个人的习惯开始游戏时bug基本修完了,只经历了两次闪退也就没提及,另外LL那部分和行为艺术没什么关联被选择性地无视了,再另外特典的明信片给了张公安局的让我回想起来还耿耿于怀。
——2016.11.18 2:07
Tags: 游戏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