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8-14 14:42 /
原文链接:https://enoshimadon.com/2017/08/14/first-quarter-of-welcome-to-the-ballroom/
http://mp.weixin.qq.com/s/ZC3UhFmV0HK6AWmKWg_BzA


看了一个月了,借机聊聊 7 月热剧《舞动青春(ボールルームへようこそ)》(全 24 话)的一些个人观感:

桥段拼凑套路化

缺少新意的桥段设置、组织应该能算是这部作品让我提不起劲的主要原因之一。《舞动青春》的故事展开对我来说算是挺无聊的,相关主创像是从预设的某个“桥段&演技”库中提取元件并做排列组合,交由角色们按套路发挥,串联起各个该跳舞的段落,拼凑出一副励志剧的面貌。

由此,我们能看到换衣“杀必死”、对手间的误会、解开猜忌等一系列在同类题材、设定的动画中被拍烂了的段落“准时”出现,尝试迎合观众的预期。



必有一遭?



第三话中番场老师镜头之一

当然了,其中有些特例尤其让我不难以接受,如 2-3 话中针对胖胖的番场老师外形特点进行重复开涮的做法,低级趣味十足(且毫无必要)。

“日式作画魅力”与舞蹈的不兼容

顶着《舞动青春》的大名,舞蹈自然应该占一定的核心地位,也完全能够想象部分题材爱好者对于舞蹈表现寄予的厚望。本作在舞蹈作画上动了一些特别的心思,Staff 之一,本片(舞蹈)动作监督之一梁博雅做过对应的解说:
……加入独特的动作踩点,也就是大家偶尔会看到一些奇特的停顿感,去展现独特的日式作画魅力。(from @做叉烧做得很好吃的希)
那么先来试着归纳一下本片中的舞蹈作画特点:

1. 有刻意停顿​



这类表现可算是构成了本片辨识度最高的一部分:着力在关键动作节点上做一定停顿,压缩运动过程,让动作看起来犀利而富于爆发;此外,人物造型会频繁保持在拉伸状态,形成夸张的肢体形态。

2. 无刻意停顿



​有这类动作的镜头主要位于舞蹈室练习部分,既有在必要时段表现主角动作生疏的需要,也能较好刻画华尔兹这样舒缓优雅的舞步。这类对作画基本功提出了较高要求的段落中,人物肢体运动速度均匀且造型稳定,观感不错;自然,考虑到其用途,这类桥段中较少出现夸张的肢体形态,也为抗拒“长脖”的观众提供了(一个小小的)避风港。

3. 静止帧+摄影实现



说了那么多,还是不能少了这样省时省力的做法。《舞动青春》中,静止帧的出现频率还真是不低,尤其本片较少完整纪录整个舞蹈节目(至少到目前为止)。

​诚然,日式有了,日式之美有了,但这跟舞蹈之美恐怕不完全一样。



第三话中的恰恰镜头之一

不知是本意如此,还是《排球!!》、《黑子的篮球》之后的习惯成自然,本片在表现舞蹈过程时实际上借用了大量普通动作戏、体育题材动画中的处理方法,将原本张力颇大的舞蹈动作(如兼容性还算较高的拉丁、探戈等)愈加夸张化,极力突显了爆发力与张力。

但和上述球类运动、普通动作戏不同的是,舞蹈表演的欣赏点更多在于韵律感、节奏感,这也就要求了对动作过程的纪录与描绘,《舞动青春》却并没有做好。片中的舞蹈表演常伴有高频率的镜头切换、急促的镜头晃动,制作人员也喜好展现关键造型,难说不是对舞蹈鉴赏的篡改、曲解;更别忘了大面积出没的静止帧演出,这已经完全与动作的节奏感无缘了。

而对于《舞动青春》标志性的“长脖”人物造型,我主观上不能接受。它们像是爆发与张力塑造的暴力延伸,将运动凝固在了一个“炸裂的”中间态,不乏特色,但其某些使用场景显然少了中间态之前的铺垫,夸张得尴尬。

开创还是安于现状

借助动画本身,我们还能顺便看看其背后制作团队的态度。制作一部如此表现舞蹈的动画无疑是有其开创意义的,因为它专注于刻画舞蹈,完全可以成为新题材下新范式的起草人,不落普通体育动画的俗套。但就目前的成片状态来看,本片并未达此期待。

《舞动青春》尝试了勾起观众对舞蹈动作呈现的兴趣,开播前特别节目将本作称为“对舞蹈表现的挑战”,成片的偷工减料却让越来越多的人所诟病。想在本片中获得丰满的舞蹈欣赏乐趣相当困难:舞蹈内容占比本就不是太高,舞蹈比赛片段又普遍切割细碎,泛用中近景镜头,观众被强烈引导,失去了大量欣赏自由。当然了,制作人员也有自己的解释:我们无力在一部长达 24 集的 TV 动画中承受“跳个不停”的作画负担。​



播放前特别节目中收录的实拍舞蹈比赛镜头,可以对比看看动画是否好好呈现了舞蹈之美

我本人对本片浪费了大好机会深感遗憾,因为每一次失败的开创都在透支关注人群的信心。《舞动青春》现在就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要说开创性,它显然就够不上了,因为占了彩头的同时却没有产出相适应的质量;想要做个平庸的商业动画也无可厚非,Staff 们却又不甘心。


Tags: 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