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8 14:49 /
简单得把Believers的故事场景和结构进行拆解,我用三个同心圆作比喻。最外层的圆a代表本篇最大的群体,中间的圆b代表三人身处的与世隔绝的岛屿,最内层的圆c代表由主席、副主席和接线员组成的小群体。很显然a与c之间是包含关系,即便隔着一层b,a对c的影响也依旧存在,但a在此情况下到底能否控制住c的发展,这就是山本直树带给我们的Believers。

在这样理解的基础上,我把Believers分为两部分,以ac跨越b的直接接触为界限,先来讨论第一部分。
故事的开头,主席、副主席和接线员三人在岛上生活,等待上人的指引,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小团体。主席是三人中知识最丰富的,也是最有话语权的成员。按理来说,在a无法直接影响c的情况下,主席可以歪曲指引,脱离坦白自我的圆圈,然后塑造自我的神秘感,成为小岛上新的上人。但主席自愿建立平等成员关系的原因显而易见,这是因为他对a的思想理念信仰最深的,既然早在上岛前就是a的一分子,也就不存在能做出相反判断的自我来改变c。也就是说,已经经受过群体改造的个体难以恢复自我判断的能力。因此主席构建了这样的一个群体c,完全属于a中的一个个体,且c中的每一分子都直接与a相联,而并非只通过主席。
在这样坚定忠实的主席的带领下,三人本应继续他们毫无波澜的岛上冥想生活,但岛的存在遏止了这个美梦。
概括得说,三人的自我早在上岛前就由于对群体判断的过度依赖所导致的价值向抽象的群体堆积丧失了,此时三人的本我仅仅通过大群体提供暗示形成的超我约束。不巧的是,岛的存在大大削减了这样的暗示,没有上人面对面的激情讲演,没有其它成员叩地跪拜的震耳声音,只剩下无情的邮件和收音机。不仅在正面进行削弱,岛本身也在反方向对三人的本能进行催化。岛,自然,象征着本能和欲望的感性集合体,很快就击溃了副主席和接线员。这里山本直树为了进一步引出下文,把群体的日常工作设置成了对梦的描摹,顺理成章的从梦入手,以梦到性行为为由,副主席和接线员两人开始接触。山本直树的《田舍》《分校的人们》与Believers的相同之处都在于,性爱作为本我的载体,在自然环境的催化下尽情释放。两人第一次性爱是接线员以对主席坦白为借口进行的,但结束后由于恐惧,接线员并没有坦白,而是由副主席撒谎解围。从表面上看,两人对主席的反抗就意味着对群体a的反抗,就意味着自我被强大的本我唤醒,但如果进一步剖析,从两人之后对a登岛和主席退场的反应来看,两人仅仅只是由于本能的性刺激而做出了最符合本能的行为,其精神意识依旧受a群体控制,对主席撒谎仅是生的本能,而非任何自我上的反抗行为。
就这样,Believers进入了第一部分的高潮情节,主席站在自家的房顶上隐约看见了两人的性行为,这既是c瓦解的导火索,也是三人间性爱与非性爱的最终对决。
主席在会议桌上逼迫两人说出真相,副主席则巧妙地利用主席话语间的不确定反给主席扣上了心思不纯的帽子,终于把主席逼到了绝境。主席是重在以思想凝聚成员的群体a中的一员,偏执、专横、保守的思想,对群体的神圣化、信仰化在暗地里为主席做出阉割的抉择推波助澜。主席无法容忍自己的思想与群体出现分歧,明明只剩下本我,却由于群体的暗示要将自身个体最后的证明抹去,这既是个体的悲剧,也是一些蛊惑人心的群体的残忍处之所在。从另一角度来看,主席并未意识到自己对a信仰的爱是掩去了两性结合目的的性爱,注重转移两性相合目的的爱并不一定需要否定力比多。对爱认知的不完备造成了他的自我厌弃,对副主席愚昧的报复心理和发现真相后的震撼令主席命令副主席协助他,催生了他最终可悲的结局。
第一部分就这样到达尾声,主席的退场令ac对剩下两人的暗示变得更加稀薄,以致于几近不再存在。直到第一部分结束,即新主席到达小岛前为止,副主席与接线员脱下了一切掩饰的外衣,本我几乎完全支配了个体,个体也只剩下本我。这就是依赖于群聚所产生的恐怖的后遗症,即便群体对于个体而言不再存在,个体也无法迅速恢复本应属于自己的价值判断能力,原先聚集在抽象群体的价值就这样凭空消失了,两人终日沉浸在性爱带来的原始的快感里,成为了唯乐原则忠实的践行者。

到这里为止,我简单得梳理了Believers第一部分的故事架构,但还存在一些值得额外关注的地方。

领袖人物驾驭群体重于唤起和迎合群体的想象力,像这样简短的语句就是在群众心中建立想象最简单的途径,而且极适用于具有高思想觉悟的群众阶层。想象实际上会令群众混淆情感与思考的界限。群众会沉溺在想象的情感漩涡中,误以为这是由自己理性判断所得到的真理,从而高尚化和坚定化自己的信仰,再也无法自我批判。类似于诗句的小短句,既注重形式,小巧易记,又套着高尚深刻的虎皮大衣,往往能通过想象轻易博得群众认同。

坦白是Believers第一部分里三人之间产生矛盾的重要因素,我将坦白看成群聚条件下群体造成的三种状况的结合体。一:群体的激进性和易感性导致群体的内部道德与社会普适道德相背离;二:群体自身对身处其中的一切个体进行价值暗示,宣扬群体至上的价值观念,个体由于感性将群体至上转化为个体的无隐私以达到目的。三:群体领袖为了便于完全掌控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因而控制群体,宣扬坦白。事实上无隐私在极端群体中普遍存在,任一极端群体都具有上述三种特征。

至于第二部分,本人修为未到,就暂且不写了。
Tags: 书籍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