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7-2 12:06 /
《起风了》是一部争议很大的动画电影,焦点往往集中于作为反战艺术创作大师的宫崎骏究竟是不是一脚踏进了滑铁卢,晚节不保。堀越二郎,这个主角选取,带来了许多的麻烦,梦想的主题似乎也变得污浊不堪。这篇简评并不是单单从观众的感受对于电影的进行评价,将会更多地从创作者的角度考虑为什么会有呈现出这样的作品。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起风了到底是不是“反战”作品?私以为反战思想是毋庸置疑的,但反战并不是《起风了》的惟一核心思想,也就并未采用更广为接纳的反战情节。

从反战文学及影视诞生,有数不清的优秀作品,比如创作于一战与二战之间的《西线无战事》及其同名电影。此类反战影片中往往聚焦于侵略国的士兵和平民阶级,揭露极端民族主义或军国主义的煽动性和前线士兵对于战争的不解与无奈。在《西线无战事》的故事中,主角和同学都是被盲目的爱国情怀和荣誉感怂恿参军的普通人,不避讳的死亡使得故事中的他们对战争反思,萌发了反战情绪,从侵略者的角度反省战争带来的危害以及对战争后方那些真正的侵略者将人当作资源的讽刺。这类作品很轻易就能受到观众的认同,毕竟故事中对侵略者的批判是显而易见的,辅以反思,再加上无可挽回的结局,烘托战争的毁灭性与罪恶。同类作品个人比较喜欢的还有Tim O'Brien 的小说《The Things They Carried》,用零散的故事交代了美军在越战的战前,战时,战后的经历,沉重的负担让他们举步维艰,然而相比《西线无战事》,《The Things They Carried》的角色并没有那般高的思想高度,他们中的部分会因战友的死亡将怒火转嫁于越南士兵(甚至牲畜)身上,但内疚、痛苦依然存在。

另一类广为人知的反战类型更多地会将视角放在受害者身上,比如二战的犹太人,此类作品太多,往前说有《美丽人生》,《辛德勒的名单》,还有《西线无战事》同作者雷马克创作的《凯旋门》,往新了说也有《波斯语课》和《乔乔的幻想世界》等等,他们会或沉重抑或诙谐的展示战争及纳粹对受害者的迫害,而同时,这类作品中往往也有一往直前的先驱者。他们崇高、伟大,有的象征着人性,有的坚韧不拔。作者和导演编剧在此类作品中,对正面角色是不会吝啬笔墨的,有很明确的、颠扑不破的合理性。受害者的求生挣扎和加害者的幡然悔悟永远是对战争屠杀等恶行的有利控诉。《卢旺达饭店》也是个鲜明的例子,但主人公的原型卢斯赛伯吉纳其实也是被美化过度的,甚至有曲解成分从胡图反对派变成了图西民族英雄,然而这部电影仍然为人津津乐道,归根结底还是源于它的梁很正,它控诉了战争与屠杀的可怕,二它点破了西方乃至始作俑者比利时及法国的冷漠,甚至还提了嘴卢旺达致死最多的砍刀是从中国便宜进口的(是事实)。这一点我很佩服卢旺达现在的总统卡加梅,他痛斥西方刻意塑造图西人的民族英雄,但也感谢这部电影让世界上更多人了解到了发生在1994的惨痛历史,与此同时也从没有放弃过重建家园和对刽子手的追诉。扯远了,更多的话可以去看看《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就要被杀》这本书,再了解下真实的历史记录客观看待。

当然我也没法归类所有的反战文学,没本事也没资格。创作者的思考天马行空,全部趋于主流是很可悲可怕的事情,具备反战元素的书还推荐《红色骑兵军》和《Persepolis》,包括近些年的一部电影《芝加哥七君子审判》,各有特色。


回到了《起风了》,为什么我要说它是绝对的反战而非反战败?首先,故事的主角并非像传统动画电影中需要观众认同并喜爱,宫崎骏创作出这样一个,融合了自己与堀越二郎的角色,是用来被观众讨论乃至批判的,影片中并没有给予男主客观正面的评价,包括好友的那句伪善者,显然这也不是什么积极的形容。我仍认为主角某个阶段的思想并不能代表影片传递的思想,很多人诟病主角没有进行反思,而事实上二郎也确实没有后悔,让他再选择一次也仍会追逐梦想。但宫崎骏也毫不犹豫地展示了他追逐梦想的结果:妻子病亡,而自己拼命追求的梦想被战争玷污。

二郎被诟病的第二点是,明知道是战机仍积极参与。然而,我甚至可以说,在二郎这个位置,其实有无数可以取代他的人。关于这一点,问题的关键在于观众擅自地将《起风了》当作我上述的第二类反战片,认为反战故事中的加害者主角就该幡然醒悟,就该舍身就义。可《起风了》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反战片,它的第一主题是追梦的自传,反战只是宫崎骏老爷子一贯的思想,为了次要元素让主角彰显人性光辉既全然违背了历史,也违背了主创的创作理念。因此它当作一部纯粹的反战片看是有失公允的鉴赏,当然观众硬是要这么做也是没办法,就像我说的,二郎这个角色原原本本就是用来被观众批判的。在类似题材的极端追梦作品中,时常会出现些违反常人道德观念的事情,比如《月亮与六便士》中以高更为原型的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抛弃妻子,置身绘画事业,还绿了帮助他的好心人(笑),甚至大刘的《球状闪电》里,主角追求的球状闪电也立刻被用作了武器,原本研发出来用来避免灾害的风眼技术,也被用作了气象武器。前者没人谴责,大概是中国人认为自己不会发动侵略战争吧,后者不被谴责(毕竟是别国用的),估摸是因为还能用主角被蒙在鼓里洗掉,但无论如何,一个基本的概念显而易见,技术无罪,使用技术发动战争的才是罪人,及《起风了》中的军国主义,让无数日本孩子吃不起饭的军国主义,让二郎的梦想玷污的军国主义,让民用飞机装上了炸弹和机枪的军国主义与纳粹。这一含义《起风了》其实几乎是不避讳地表达了,只是并非主题就没有深入讨论,所以它确实是具备反战思想。

为什么要用堀越二郎作为原型?这必须从宫崎骏的个人生平说道。老爷子的父亲就效力于中岛飞机制造公司,一句话介绍的话就是日本最大的零式战斗机生产工厂。所以老爷子的电影中有很多他在那时就体会到的感悟,比如红猪工厂里的女工们,二战末期男人都上了战场,女人反而劳作于车间工厂中填装子弹,修补战机;再比如逃难时被父亲拒绝的妇孺,所以宫崎骏电影中的幻想角色,总有几个爱护幼小,博爱大方,以弥补当初的遗憾。宫崎骏热爱飞机,乃至战机,但他痛恨战争。因此,《起风了》中的堀越二郎,是宫崎骏自我的化身。是战争扭曲了二郎的梦想,而非宫崎骏将制作战机从历史割裂成了追逐梦想。这是个不能颠倒的因果观念,毕竟,如果没有战争,故事中的二郎就能造出不能装机枪,不用考虑载弹的更完美的飞机。是军国主义的政府剥夺了他创造出理想飞机的权利。当然如果你硬要说宫崎骏美化堀越二郎我也没什么好说的,看上述卢旺达的例子。你可以继续痛斥现实的堀越二郎,甚至可以不喜欢故事中的堀越二郎,毕竟也没人说他追梦的理念就该被认同,乃至理应被反思。但仍然是那句话,对主角的好恶,不该草率地转化为对影片整体的评价。

堀越二郎与里见菜穗子的爱情,亦是源自宫崎骏本人对亲人的疏忽。他没能在母亲死前看望母亲,因为他的电影进入了关键的阶段,他的儿子评价他是满分的监督零分的父亲,毫不保留的失望。故事中的菜穗子,应该是宫崎骏理想中的妻子形象(笑),爱工作的二郎,也愿意自我牺牲为二郎的梦想让步。二郎爱菜穗子么?爱的。他在妻子病重时慌张,在肺结核发作时无惧传染,在明知爱人绝症时仍愿意结为连理,在菜穗子的父亲面前勇于表达情感,比一般人的爱强烈得多。但这份爱也毫无悬念的被排在了梦想之后,一如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竭尽全力地为梦想献身;一如老爷子自己,置身事业几十载,创造出数不清的优秀作品。

其中,《起风了》是宫崎骏最独特的电影,他的追梦自传,而不是很多观众吵来吵去的反战。它确实有,但那是宫崎骏本人思想的一部分,远远不是全部。
Tags: 动画
#1 - 2022-7-2 12:19
(nobody cares.)
宫崎:我只是想造个飞机...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