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7-26 08:21 /
仅代表笔者主观看法,业界中有两位知名脚本家属于“设定无比新奇,但最终成品奇奇怪怪”的type。一个是N+的下仓,另一位则是本作的编剧、Laplacian的怪才绪乃了。只不过,如果说下仓的展开是纯粹的“放飞自我”,那么绪乃ワサビ更应该被归类为“个性”。他有太多新奇的构想,也能深深吸引玩家们的注意力,但又有一些与大众相悖的坚持。这一点,在《白昼梦》里体现得更为明显。
白日梦的模式在整个gal界都相当新颖,它采用了该公司三部独立的前作的世界观以及制作素材,包括UI、BGM和场景美术。CASE 1对应的是Laplacian处女作《与你共睹的梦境》,CASE 2对应在中文黄油圈一度声名鹊起的《牛顿与苹果树》(尽管时间线相差一百年)。CASE 3采用了发售时颇具人气的《未来无线电与人工鸽》。只有CASE 0是全新世界观,但利用剧情将三个设定都串联起来,形成了4个故事。这是看起来省钱但实际颇为大胆的做法,一旦掌控不好很容易节奏与剧情全部乱套。单论这一点上,编剧做的还是相当好的。
虽然这样另类的方式以及一些情节注定了它优缺点明显,让整个游戏的体验相对特殊,不过对本作这样的风格的接受度和喜爱度,就完全取决于玩家自身了。

我看到有很多玩家评价时排列了自己对几个CASE的喜好度。我就不去排列了,对我而言1、2、3都是很出色的短篇。CASE 1包含的要素很多,风格非常另类,设定虽不中我的口味,但它是本作中把握最好、写得最出众的一篇。CASE 2更加正统,符合大部分gal的走向,大众接受度更高,有燃点和温情的地方,打起来最为畅快。CASE 3较平淡一些,大众评价更低,但笔者非常钟爱这一篇的恋爱感与青春气息,感觉轻松欢乐,女主也非常有特色。
不过,它们都与CASE 0中的人物、事件相呼应。并不局限于短篇剧情本身的魅力,这样的写法是最有意思、最值得回味的,也是本作架构中最特别之处。

以下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讨论一下《白日梦》的故事。(含剧透)

CASE 3
CASE 3与《人工鸽》同时代背景,却没有主打SF题材,而是选择了类似青春小说的风格。原生家庭带来的抗争意识,失去挚爱的母亲的迷茫,为了实现梦想而前进的身影......这个故事有着积极欢快的色彩,也代表了当时写下故事时的世凪的状态。
故事的主角是住在千叶县的高二男生康奈,以成为母亲那样的摄影大师为目标,每天忙于拍照而不去上学,为了对抗父亲而住在车库中。在这样的境况下,与担任班级实习教师的桃之内李、维修母亲遗物古董汽车的废铁猎人梓姬相识,展开了对梦想和生活的追寻。
不得不提到下游戏外的事件,该CASE的女主角桃之内李是正统剧情gal里极少见的从事过风俗业(陪酒)的女主角,三个CASE里两位都有过亲密经验,似乎这样的设定也引发了强烈不满,乃至产生了“非处的女主就是垃圾”的言论和绪乃下场回怼“把非处女的女性称为垃圾的人不推荐我们公司的作品”。
官方下场怼网友带来了很大争议,但这也的确贯彻了Laplacian一直以来的观念:与其讨好90%的玩家,不如让10%的玩家开心——也就是所谓的“坚持自我、挑选玩家”方针。从在这之后的官中版登上steam却坚持不做成人向补丁(同样引起了许多国内玩家的不满)也不难看出这一点。
考虑到这些因素,本作中的女主角们真是放在整个业界里都独树一帜的大胆:
陪过酒的年上教师,被包养的女演员,步入“婚外情”的女高中生,被切除大脑前额叶的青梅竹马......
在这样不被大众所满意的设定背景下,编剧却又发挥了她们作为女主角的魅力。
李就是这样的一个角色。似乎她这样的设定本该是一个“看破红尘、唯利至上”的人物,可实际上她的性格活泼、纯粹,对生活积极的同时又带着对现实强烈的迷茫。叛逆地离家出走的她,曾经以为自己挣了钱成为了大人,甚至会向母亲的恋人说出自己的职业,认为自己赚钱是值得骄傲的事,却未曾想导致母亲也被指责。深感后悔的她压抑了自己,才戴上假发、压抑自我、做正经的实习老师。想要证明自己,想要不会让妈妈被别人看不起,所以才向着“被人认可的人生”迈步,哪怕换来的是更加强烈的自我怀疑。
这样的她眼中的康奈,有着自己的梦想,单纯享受着摄影的这个比自己年龄更小的男孩子,反而更加耀眼、更加别具魅力吧。
而康奈则问出一句“如果明天会死,今天你也还是会这么度过吗?”
在探索的路途中,康奈在斯宾瑟的提点下意识到了自己更适合拍人像而非风景——并不是尝试复制母亲的职业生涯,而是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在接受了现实后,康奈与父亲达成了一致,并得到了认可;李也察觉到了自己喜爱的事:打扮别人,发掘其他人的美丽。约定好了变强后再次相见的两个人踏上了各自的征程。
李:以后,等我们长大了,那时候我会再来听听康奈的想法的。
李:我会等着你的。我会一直等待,等到康奈成为超厉害的摄影师的。
父亲:以后,你会去接她的吧。那现在,就好好送送她。你已经是一个男人了吧。
康奈:到了本科,我也会好好查查,有什么课程能在摄影上有所帮助的。因为我也想成为一个和李相对的帅气男性啊......
CASE3的故事相对温情,也是世凪于儿时创造的、最早的一部作品。故事中带着青涩懵懂,却又有强烈的希望。彼时的海斗,有着才华与强烈的求学动力,相对而言,享受着下层生活、善于发现美好、易于满足的世凪就如李对康奈一般,佩服着海斗对未来明确的方向,与克服困难也去一步步实现的力量。
而这个故事的主线,是康奈按照已逝母亲留下的线索,想要去寻找彗星拍摄地点,最终在梓姬和李的帮助下,更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的理想。在这之中,已逝的母亲对应着海斗重病离世的母亲,她给海斗和世凪都留下了下层温暖的记忆,也填补了世凪心中对“母亲”这一角色的渴望;最擅长做牛奶粥的梓姬对应着出云,世凪心中早已将这个仿生人视作家人般重要的存在。
最值得一提的是康奈的父亲对应着游马老师,虽然刻板现实,却能理解康奈,并最终支持了他的选择——显然,此时的游马老师还是一个对世凪和海斗而言,都十分亲切且重要的人。世凪和海斗同样存在着“父亲角色缺失”的这一空白,而耐心教会他们、引导他们的,正是这位亦师亦友的游马老师。他在现实生活中等同于两个人父亲般的存在。
其实玩家们不难发现,桃之内李的性格与童年时期的世凪非常相似,活泼开朗、带着明媚的光芒,虽然迷茫但又对周围的事乐观、积极。她曾向海斗表明,这是为了创作一个类似梅特林克《青鸟》一般的故事。在那个戏剧里,两个孩子为了寻找象征希望与幸福的青鸟,而踏上了旅程,最后却发现幸福就在自己的身边。这在CASE3中对应着三个人一起寻找康奈母亲留下的照片和彗星线索;在现实中则象征着世凪对当下生活的态度。
温柔的海斗母亲,帮助二人成长的游马老师,无口但陪伴在他们身边的出云,下层的小土屋中散发着牛奶粥的香气……这是世凪所珍爱的生活,她对这一些美好感觉到知足和快乐(如此同时,海斗是不甘并且想要脱离的)。或许,世凪想要通过这个故事传达的,正是“珍惜身边的美好、并带着希望前行”。


CASE 2
这一篇是世凪带着被理解的愿望而完成的作品。以默默无闻、身处底层却热爱写作的男青年威尔,以及尽管性别不被接纳、也梦想着成为演员的奥莉薇娅为主角,背景发生在中世纪。再次感叹编剧绪乃的超强脑洞,前天写贫乳美少女牛顿,今天就可以neta莎士比亚。
CASE 2的故事同样以梦想为主题,却与CASE3明显不同,也显得更为成熟。男女主角都有各自的梦想,人生的境遇不同却因为这份梦想而成为了一同奋斗的伙伴。威尔出身贫困却有着惊人的才华,奥莉薇娅却经历过更多坎坷才一步步爬上来、有着更充足的经验和意志力,两个人搭档时反而弥补了自身的不足。威尔最初虽是因为偷鹿未遂被抓,看似被胁迫般成为了奥莉薇娅的奴隶,却实际上慢慢融入了斯宾瑟剧团,成为了剧团的顶梁柱;而自家的酒馆也因为奥莉薇娅的协助生意翻倍。在有了新的目标“击败马洛、得到伊丽莎白女王的认可”之后,整个故事的紧张感和舒畅感更是上了一层台阶,也难怪玩家们一直给CASE2贴上“热血”的标签。
比起奴役关系、恋人关系,两个人更像是战友,并且,是互相成就的战友,也是互相救赎、互相让对方实现梦想的伴侣。
奥莉薇娅:我让你的才能开花结果,你写出了讲述我们的这个故事......
威尔:......嗯。
奥莉薇娅:就算我们死了,也会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里。
放眼看整个故事,既带有一些戏剧性,又有一些理想化色彩。女性不能登台却要隐瞒身份实现梦想、宗教导致酒馆的友人被害、年迈的父亲、男扮女装的伪娘手下、竟然轻而易举将奥莉薇娅拱手让人的贵族斯宾瑟......故事里既有矛盾与冲突,又有希望和温暖。这是最不容易出错的经典写法。没有青涩和好奇,也没有消极和迟疑,两个人互相扶持着的形象,或许对应着世凪刚步入成熟时,与海斗一同生活的心境——热情和朝气,遇到痛苦也不被打倒,两个人是彼此的唯一。
每天牵着手在玉米田旁经过,去图书馆写作的世凪,与工科班为升入研究员而努力的海斗。回到家有出云的牛奶粥,两个人一边笑着一边谈论今天发生的事。海斗因为过人的表现而一再崭露头角,世凪又因为能力而成为“海斗研”计划中的核心。
研究所的资源都用于支持这个可能改变世界的计划,尚未面临事态恶化的二人,心中的怀抱的理想与大义。
“风平浪静的世界”,以及,“承载下层的居民,带大家前往大海”。正如他们的名字一般,正如奥莉薇娅在改变女性不能登台演出的历史轨迹一般。
世凪:奥莉薇娅就是我。
海斗:完全不像吧?
世凪:那是我的理想呀!我也有那样的一面啊!
海斗:我有那么迟钝吗?
尽管性格相差甚远,但比起桃之内李与世凪性格的重合,奥莉薇娅则代表了她的理想,而波多野凛代表了她的脆弱。她想要拥有奥莉薇娅的洒脱和勇气,哪怕经受过苦难,也不会退缩,随性且率直、勇敢且坚强地朝着目标走去。与此同时,威尔作为男主角的化身,理解着奥莉薇娅的苦痛,接纳了她被贵族包养、寄人篱下的过去,给她带来支持,这样纯粹和炙热的感情与信任,也正是世凪所渴望的。
彼时的海斗,正激动于研究计划被认可。他不知晓世凪的过去,梦想着将她带到中层,给她更好的生活,也能够回报世凪一直以来的关心与爱。而世凪意料之外的反应则令他大失所望,甚至与世凪发生了言语冲突。同时,世凪与生俱来的中层身份也刺痛了他的尊严。
世凪:以你的记忆力……我每天的模样你肯定都记得吧?在妈妈死的那一天,我是什么样的表情?我当时在笑吗?在嘲笑你们吗?
世凪:回答我啊!!
海斗:你不满意,那就给我出去……你喜欢那个家,也随便你。我已经不想再回到下层了。
世凪:海斗……你是海斗吧?你到底怎么了,这根本不像你……
直到海斗向游马老师倾诉,才得知了世凪的家庭情况,以及世凪父亲所患的阿兹海默症。她因此而随父亲被流放到下层,被改嫁的母亲抛弃,被因病症失去自我的父亲所遗忘,经历了这一切仍然笑着面对生活,拉着海斗的手、用能力给他看到不同风景的她,究竟是多么坚强又温柔的女孩子呢。
与海斗在中层下层分居的她,开始执笔写下了CASE 1,这个代表了她的过去与痛苦的故事。

CASE 1
很有意思的是,CASE 1也同样被“梦想”这一元素所贯穿。然而不同于CASE3的迷茫和初出茅庐、CASE 2的热血和奋斗,CASE 1里充斥的满满的都是被梦想打击后七零八落的,残酷现实。
明明梦想成为作家,却在做着一个平平无奇的中学教师。因为没有才华,不被赏识、不被认可,婚姻失败,宛若透明人一样无价值地度过每一天——这就是已经步入中年的男主角有岛的生活。
而同一个大学研究所的学长波多野秋房,则在学生时代就崭露头角,并成为了红极一时的成功作家。尽管英年早逝,却用至高的才华让有岛深刻地认识到了普通人与天才之间的巨大鸿沟。有岛早已接纳了自己是属于“大多数”的那种普通人,却仍然仰慕与憧憬着秋房的能力。他甚至用“松垮的橡皮筋”来描述自己当下的人生。
第一个注视着他而并非声名鹊起的波多野秋房的人,是有岛的妻子。明明是秋房为主角的宴会,却一直眼中只有他,完全没有看秋房一眼,并说出了“想读你写的作品”这样的话。二十一年的婚姻,所有美好的刹那都随着时间灰飞烟灭,变成了两看生厌、移情别恋。现实的讽刺更让当下的人生显得分外荒诞。
同为想要描绘故事却难以下笔、深陷纠结的人,我非常能理解有岛的痛苦。在这样的情景下,对有岛说出了“为什么不可以从现在开始呢?像哼着小曲一样写也没关系”的,是则是班上的学生波多野凛。或许最开始有岛对她的兴趣来源不仅仅是她特殊的、疏离的气质,也是因为她是自己所仰视的秋房的女儿吧。崇拜和嫉妒的人的女儿就在自己的身边,却肯定了自己的能力,能够从作品集中一眼看到自己的作品。
这是多么特别的存在,又像命运的捉弄一般令人摸不清头脑。有岛将自己的特殊情感和妻子的外遇描述为“我们一起生活的时候,不知不觉都枯萎了。却很巧地在各自的生活里遇到了重返青春的契机,并将其当作救命稻草”。波多野秋房是有岛的理想,有岛也尽全力在揣测着秋房的生活,秋房眼中所见、心中所想。他在这个过程中坠入得太深,是凛打破了他的幻想,让他看到了自己所憧憬的人的“真实”。
无论是CASE 3还是CASE 2,男主角都只有“父亲”这一角色,而“母亲”这一形象是缺失的(过世),这与真·男主海斗刚好相反,却与世凪的生活完全贴合——她并没有去描绘“母亲”这一形象的经验,除了那位温柔而重病的、给她带来亲人般温柔的,海斗的母亲。
她的父亲,则是被视作天才一般,却早逝的存在。父女关系也相当冷淡。这样的情况最终被描绘进了CASE 1的故事里。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steam上是阉割版,从片段中也可以判断,有岛对妻子所做的行为,属于暴力范畴内的、婚内强J。无论玩家怎样反感这个鄙夷丈夫的妻子角色,妻子这个角色都不是单纯的“恶人”——而更接近一个庸俗的普通人。
祥子:我不是你人生中的配角。不是为了给你的生活增添色彩而活着的。
有岛:我当然知道。
祥子:你不知道。如果你知道,就不会把我像东西一样对待。
这个角色,倾注了世凪对于抛弃自己的母亲的恨与怨。她通过表达对下层的喜爱和原则的坚持,证明被母亲所嫌弃的并不是一无是处;但与此同时,将妻子描绘成“普通且现实的人”的她,在笔下又何尝不是包含了一丝对母亲的理解与谅解呢。世凪大概没有原谅母亲的行为,但随着成长慢慢理解了这样的行为的起因。

“父亲憎恨着母亲。他们之所以会结婚,是因为有了我。”

“不幸逐渐渗透,几乎要和皮肤融为一体。这正是一种超越了死亡、无与伦比的苦痛。如果心知肚明自己面对的是什么——那么人还有活下去的意义吗?”

“望着未知的世界的景色在眼底展开时,您感受到的,是自己并非一人的安心感吗?”

这些话语中有凛的自白,也有秋房(父亲)的记录。无论出自哪个角色——CASE1的故事,充满了对前行意义的探讨,以及人生的消极。这正是最后一本被创作出来的、在海斗和世凪已经开始深度参与试验后的故事,也代表了世凪在彼时的心中所感。
CASE 1中有凛让男主进入了秋房的房间的情节,房间布局正是对应着现实中世凪独居的家。在故事的后期,有岛理解秋房的同时正在被秋房的心情所吞噬,正如现实里,海斗被自己的自尊与野心所支配,向着上方不断前行,而未曾再思考过所爱之人正面对的压力与痛楚。
凛:想让喜欢的人读自己写的文章,可又害怕自己的全部暴露在对方面前。
凛:这两种矛盾的心情在她心中纠缠不休......
尽管有岛和凛最后因心意相通而结合,但结局仍旧是凛背负着不想拖累对方的秘密而远去。对应CASE 0中海斗在虚拟空间听到凛的呼喊:“我明明说过好多次,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其他事情我都不在乎。但你还是没能舍弃自己的私心和尊严,用拯救世界当理由,一心渴望成果和进步。”

在这个时期,以世凪做梦而形成虚拟空间的移居计划,进展非常迅速。由于世凪已经出现了阿兹海默症早期的症状,也面临着失去记忆的风险,尽管研究所的好基友入麻提醒过海斗,这样实验会给她带来太大负担,海斗却断然地说“她的志向比你想象得更远大”,甚至加快了实验进度。世凪也一直微笑着配合,却在一次相拥而眠时袒露了心声。
“我接下来要说的话,你能听完就忘记吗?就当我没有说过,好吗?”
(笔者注:女孩子说这种话时,真当没听见你就输了……)

“可不可以不要再继续实验了呢?不再去研究所,你、我、出云,还有眠羊先生……一起过平平淡淡的生活,这样不好吗?”
“虽然,对于无法做自己的事件会越来越长这件事,我早已做好心理准备……但是,今天我才第一次知道,原来度过一段没有记忆的时间,是这样的感觉。明明什么都不记得,却要勉强配合大家,原来是这么的痛苦。”
海斗没有言语,而坚强的世凪又很快隐瞒起了自己的脆弱,正如CASE 1中凛也常常选择独自承担孤独与痛苦一般——
“要尽己所能,为这座城市的人们。这是我们两个一起决定好的事情。所以,你还是忘记吧。”

凛代表了世凪的脆弱和私心,正如她在妻子面前挽起有岛老师的手一样,她承受着苦痛,却又偶尔露出孩子气的一面,渴望被理解、渴望被拯救。
但CASE 1依旧迎来了离别的结局,正如现实中海斗没能带她离开痛苦、回到平和的日子那般。怀孕的凛背负着不安和压力独自乘上列车,世凪也在随着时间恶化的病情,与一次次带来负担的实验中沉睡下去。


CASE 0
在四个故事中,只有CASE 0是“这个游戏所在的现实世界”。而其他三个,是世凪分别于童年时代、青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完成的作品。与从下层开始凭借过人天赋奋力向上爬的海斗相比,世凪在学习知识、记忆能力方面非常普通,兴趣则集中在读文学作品、创作故事上。在她的生活中,除了陪伴海斗、出云等家人之外的时光,唯一执着地去做的,就是编写故事。换言之,这些故事涵盖了世凪全部的“自我”。
在这个现实世界中,人类凭借“基因改造”而大幅度延长了自身的寿命,并且这样的改动已经彻底刻入所有人的身体里,哪怕是贫穷的下层人也有80岁以上的平均年龄。而中层、上层人,甚至可以通过服用特定药物保持自己的年轻样貌。但是他们的基因同样面对着极大的弱点——“基础欲望缺失症”。这在故事里是真正的、没有被攻克的绝症,患者从手指开始慢慢不能移动,扩散至全身直至死亡。它会让个人欲望得到满足的人患病,也就等同于,反而那些内心纯良、对日常生活感到知足和幸福的人会优先死去——包括海斗的母亲、世凪,以及游马的妻子。
为此,整个城市才编织了地表紫外线与黑色素瘤的谎言,让人们活在强烈的欲望中。“阳光、空气、水”,像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一样,这些基础的条件反而是人们优先渴求的东西。除此之外,个人成就和他人认可作为最顶端的需求,也加入其中。下层人渴望到中层,中层渴望到上层,这样赤裸裸的阶级制度反而激发着一部分人的进取心和欲望。
整个世界的人都活在谎言之中,直到世凪的能力打破一切。

回到上文中纯白虚拟空间里,凛对海斗的呼喊。在那之后很快,奥莉薇娅出现反驳了凛,并告诉海斗“感受到自己帮助了他人也是很快乐的”。
如果说,凛代表了世凪的脆弱,那么一体两面,奥莉薇娅的积极同样存在于世凪的心中。想要帮助其他人,想要带来风平浪静的世界,想要让人们变得幸福——哪怕是已经失去大部分记忆的、刚被海斗唤醒的世凪,依然选择了这条路。
尽管有过挣扎,尽管害怕失去这份温暖,即便仍旧抱有着和心爱之人共度余生的小小愿望……世凪这一次,并不是被迫而行,而是凭借自身的意志成为大家的光,空气和大海,用自己的能力带给大家幸福的世界。

说到世凪、说到CASE 0,就不得不谈及本作最大的“反派”,游马老师。对于男主海斗而言,游马对他带来的影响不亚于母亲和爱人世凪。他曾是他的恩师、假想中的父亲,以及科研道路上的指明灯。
海斗说过,他是在认识世凪的同一天,认识了游马老师。在中层的那个午后,世凪赶跑了沙齐,而游马慈祥地走近他,告诉他玩具汽车的原理。这件事对海斗的影响不可谓不大,而后来事情的走向也与海斗本人的决定脱不开干系。是海斗带着对游马及游马的研究的认同及向往,加入了游马的虚拟空间团队;也是海斗主动将世凪的能力公之于众,为了促进实验的进程。只是他并没有想过,一旦进入计划,是否能顺利退出已经不在取决于他们夫妇自身的意愿——游马,将实验与变革,视作大义,放在了所有人的生命之上。
或许,除了他的妻子,里樱。
但是这也只是猜测。倘若里樱没有患上基础欲望缺失症,游马大概还在作为上层人,认真但缓慢地参与着该病症的药物研究。妻子的病,更加速了游马的执念:解决病症,拯救妻子,改变世界。
拯救世人的念头在游马的心中是一直存在的,他的原则就是“为了多数人牺牲少数”,这个原则一直贯彻了整个研究生涯。里樱告诉他,下层的孩子们有着强烈的生命力,但他最初依旧无视了正在把玩手电筒的少年。后来会教导海斗,也是因为彼时里樱已经重病,他才试着做出了些许改变——纯粹是受妻子影响而已。他的行为从不是出于爱,而是使命感。
“我该做的事情,不是同情眼前微不足道的悲剧,而是改善整个制度”
为了他的目标“根治基础欲望缺失症 & 救妻子”,他可以牺牲一切,包括自己的幸福,包括人道主义。这是他的疯狂,也是他的坚定。
于是,他在药物实验中选择了用下层人试药。因为,“这是下层患者的希望,他们可能会因我而痊愈,却不会恶化”。
于是,他在未经当事人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做主切除了世凪的脑前额叶,让她沦为了彻底的造梦工具。因为,“变成这样是她的病所注定的,而我只是让这一天提前了一些”。

这样的概念,是为人所不齿的,近似于对别人说“因为你早晚都得死,那么我提前噶了你”。所以海斗愤怒,玩家失控,游戏也被打上了“前额叶”的标签。

他不要功名,也拒绝了进入虚拟空间,最后的结局是男女主在虚拟空间幸福生活,而游马研的人们在现实中继续科研、寻找根治之路。相当于海斗+游马一人负责“拯救世界”任务中的一半。

由于后续圆满的Happy Ending,以及游马这个角色始终如一的信念、不被常人所理解的坚持,笔者对他并没有很强的负面情绪,只认为这是一个塑造得不够成功的人物。如果说到“信念坚定+亦师亦父+有爱人+半个反派”,我会更容易联想到《车轮之国、向日葵的少女》里的法月将臣,可是相较之下游马就显得有些单薄。

妻子里樱在虚拟空间中与其他男性结为连理,他却隔着屏幕看着爱人,只希望她幸福。这似乎更加突出了他的自我牺牲感,但看到这一幕时我却只感觉心情复杂、同情也不是、尴尬也不是。但这也让我明白了:换个角度想,本作中的各种奇特设定“绿帽×3,师生恋×2,包养,前额叶等”都是编剧为了塑造某一角色或是调动剧情的情绪感而使用的手段。仅此而已。这样一来,本作的特殊性便更易于接纳了。


总结
在这里,本人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从本作的劣势到优点。

抛开游戏剧情不论,以三次元人类的视角评价一下《白日梦的构想图》这部游戏的“本体”CASE0,我不得不得出一个“要素过多”的结论。以前给出这样评价的游戏作品也不在少数,但它们得此感叹大多是因为写得非常花哨、概念和变换很多;可这部《白日梦》最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它可以看到一些往昔gal作品的影子。虽然它的的确确是原创作品,并且融入了特别强烈的个人风格以及特别要素(物理社不愧是物理社),但是却很难不让人联想到《秽翼的尤斯蒂娅》和《ISLAND》——并不仅仅是分层城市的原因,最后“用一人拯救苍生”的设定也和脏翅膀无比贴近。虽然类似的套路完全可以重复用,形成“老瓶装新酒”的效果也未尝不可,可是与前两者的“节奏适中、感人催泪”及“花里胡哨、但结局精巧”相比,只能留下一个“各种整活、结尾都合”的印象。它不仅仅是有些虎头蛇尾+理想化的短,这种短还因为过于简单而给人留下了一种强行HE的印象,极其类似于“解决不了,就用设定直接糊脸”的效果。
当然,对于EPILOGUE的“快速大团圆”,绪乃本人必定也是清楚的。他在CASE2的HE终章里也戏弄般写下了这样的对话:
“本该分离的两人就这么重逢了。这种故事不行的。换我就不会这么写”。
其实大团圆和HE,也是玩家们所需求的要素,就像《脏翅膀》和《ISLAND》里都是有点伤感的结局一样,《白昼梦》给出的HE是大家所渴望的。然而由于95%以上的篇幅铺垫的都是“冲突与分离”,导致用最后5%的文字量迅速构成一个Happy Ending就会带来过山车一般的阅读体验,也容易得到“草率”的评价。

但是反过来,这也成就了本作的优点,以及绪乃的风格——编剧真的敢想也敢写。哪怕不合理,也能拿来用;哪怕会惹怒一些人,也会毫不犹豫地放上去……这反而是很特殊可贵的创造力,意味着在商业化流水线产品和个性化创造中,物理社有一定的能力,和一定的坚持,去选择后者。就像一幅画作,不规整但包含情绪。它不机械化,富有强烈的个人色彩,那是作者内心和构想的映射。
有所得就注定有所牺牲,有自由就注定有失望,对玩家也好、物理社也罢,都是一样的。他们的创造,在我看来,也近似一种生命力的象征。
除此之外,“剧中剧”的形式是gal游戏中比较少见且很难把控的类型,如何将短篇内容和本体进行连接其实并不简单,而且对CV的功底也有很高的要求。作为一个游戏,统一性与连贯性是在体验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在每个短篇40%的位置进行切换,对短篇的剧情节奏要求也很高。如果抛出后期的个性发展,不难看出编剧是有着很强的把控能力的。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不太常规,但制作水平的各个维度都在平均线之上的良作。如果并不追求代入效果的话,非常值得尝试。
Tags: 游戏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