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8 01:11 /
有关《葬送的芙莉莲》,写给二十岁的自己,以及每个与我相似的你。
一、呢喃(无关内容,可跳过阅读)
再难追忆,初遇《指环王》或是《冰与火之歌》的震撼,那刻骨铭心的心脏触动在若干年后化为虚无。为剑与魔法献上花束的浪漫,于宏伟的棋盘上棋子博弈的蓝图,亲手执笔谱写脍炙人口的史诗的激昂,终归零落。
少年的你,沉沦在恢弘辽阔的广袤世界中那交织的命运之网时,在故事戛然而止的地方深感怅惘——倘若有人撰写故事的延续,该有多好。此后的日子里,拾起碎片,试图去感受被抹去的温度,和渐渐模糊的情感——时间啊,甚至带走了我们最爱的人的音容,只留下那一点虚无缥缈的事物作为生活的信念。
命中注定地,少年的轨迹切合了那场灾难,洋溢的青春年华,闭锁的冰冷家门。扮演“我”的演员做着不得已的选择,曾经的情感淡忘了,只是记得自己是个喜欢故事的人,看着故事,没有思考和落笔。
有一天,一个在大学里,浑浑噩噩盯着那块惨白的屏幕的独行者,看到一个有意思的故事,然后久违地去找到那黑白的线条勾勒的故事。

二、沉舟侧畔,一叶孤帆
勇者,死了。
勇者可以是很多人,可以是比尔博·巴金斯,弗罗多,琼恩·雪诺,每个你说的上来的名字;甚至可以是,你心中的那个被扼杀的孩子。
人总是这样,第一次遇见时,总是抓不住重要的东西。等到真正意识到它的珍贵后,只留下不时提醒着你的“辛逝纪”:勇者死后xx年。
试问读者,芙莉莲的时间因为遇见辛梅尔,开始缓缓地流动,这句话对吗?
我给出否定的答案。第一次的旅途固然弥足珍贵,但芙莉莲曾经却觉得这不过是她漫长人生中一个微不足道的注脚。虽然,后来再看,这段加上了太多细节的注脚,甚至胜过苍白的正文。
当她与菲伦第二次踏上曾经的旅程时,才意识到回忆里重要的所在。“灵魂安眠之地”天国的意义,是重新认识自己的契机。藉由此契机产生改变,引出芙莉莲今昔人物形象的对比,它贯彻始终。寿命论则无限放大了这种改变的尺度,使得这个细水长流的平淡故事中,这种对比显得那样强烈。在时间这杆尺下,我们每个人不过孩童。芙莉莲的转变,好似我们熟知的那个童话中,时间老人再一次产生了感情,变得不再客观,不再对一切都无所谓,变得不再公正。我眼中的寿命论,大抵如此。(但希望读者理解,寿命论并不是本篇要表达的东西,它止于一个增幅器。)
沉舟侧畔,未必有千帆竞过——事实上,有太多无法从往昔湮灭的失落感中走出来的例子。但是我们终究要寻找沉舟之路,就像芙莉莲一样。也许终点出我们寻找的意义根本就是虚无,那又何妨?重新踏上这段路,意味着再次正视自己,面对现在的勇气。我和你所说的,是现在,扬起的一叶孤帆。

所以,请鼓起勇气,心中死去的孩子们。

三、清冷与温暖
“人间有味是清欢”。笔者是一个喜欢日常番的人,但需指出的是,很多虚构的日常对于兀自徘徊在城市里的人们,过于地炙热了。真正的日常是,凌晨起床时,第一口吸入的清冷空气的那种,带着露水的味道。
人们会过度美化甚至神化那些旅途中的故事——勇者没有拔出女神赐予的勇者之剑,而是一把普通的剑因为勇者而成为了勇者之剑。然而,这个真相对于芙莉莲来说根本无足轻重。勇者小队的每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人,而非传奇故事中出现的同名幻影。回忆不是那么轰轰烈烈的事情,甚至更多是出糗,是一些无厘头的趣味。回忆不是故事,而是过去某一天人间的烟火。
人生哪有这么多轰轰烈烈,就算有,就和芙莉莲一般,那最重要的也是与菲伦、修塔尔克的当下日常;再是曾经那些日常交汇成的回忆。
芙莉莲这个角色的立体,不在于她究竟做了什么伟大的抉择,完成了什么伟大的功绩,有着怎样的精神和故事,而是她懒散的生活,她慵懒的睡姿,她对魔法研究的热刺,她与身边人互相的照顾——角色的棱角因为“冷处理”才会鲜明,因为我们勾勒一个人,也是从大多清冷的日子提取特征。
然而,平凡的日子荟萃出的温暖感却如此不可思议。《葬送的芙莉莲》本质是一部无比温暖的作品,我们被调动的情绪最后都变成了一股暖流。这里不再长篇大论分析它形成的原因,感到暖意是心的体会,不是能三言两语道明的,请读者自行感受其中关联吧。(其实是太晚了要睡觉了QWQ)

最后,送给读者一首歌作结:《地球最後の告白を》。如果辛梅尔真的能在天国再见芙莉莲,我想,这就是时间尽头处,那段漫长的单恋最后的告白吧。
#1 - 2024-3-24 01:25
写得真好!很喜欢这种无关原著改编、舆论环境与动画制作仅仅是抒发个人所思所感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