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 20:16 /
文字,声音与画面,在我的脑中是抽象到具象的递进。三者均为载体,通过这个载体,创作者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如何传达,才是我现在真正感兴趣的。文字通过大脑的加工会生产出只属于我的声音与画面,可以说是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传递方式,只是冷冰冰的字符,却有着自身的温度,而有些文字则不可能通过其他方式再传递出去,一旦加入了声音与画面,就可能变质。而不同赫兹的声音,又塑造了氛围,让我有着无法言表的既视感,无论是高BMP还是离调和弦,都能带动情绪。而画面则是另一个极端,在某人,某些人的精心设计下,分镜与演出的共同协作下,把画面射进我的瞳孔,在这里我能感受到,或者是我的脑在与某人沟通。
三者的构成是逐渐加深的,但却不分优劣。

在读过TK的随笔ゆれる之后,总觉得该记录下什么。

以文字为基础的小说,文字与音符,节奏构成的音乐,再由声音与画面构成的影视,我无时无刻不沉浸在这三者之中。随着时间推进,我读了,听了,看了很多,而我所感兴趣的,真正想去了解的东西也在不断被锁定。在此就主要透过TK与凛冽时雨来的这本书随便说说吧。

偶然会遇到某些作品,我能够对其产生某种深刻的情感,在此就暂称为共鸣吧(虽然共鸣是指双方的,毕竟我也无法确定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有的是在睡前会偶尔想起,有的则像是疤痕一样刻在胸口上,那种空洞感至今也存在着。为了弥补这种感情,我又会主动的去寻找下一个作品,这也是当前让我能够持续坚持阅读等行为的主要原因。幸好读过这本书,听过这首歌,看过这部番,偶尔会产生这样的情感,但为什么它与众不同,当我这样去想的时候,我了解到这是我喜欢的作品。
而究竟该怎么弥补这种空洞感呢?我准备开始创作,不是文字也不是画面,是声音。既没有文学基础与影像知识的我,只能靠着对音乐的一知半解不断摸索,而我究竟想通过音乐传达什么呢?说实话我也并不清楚,但如果通过我脑海中的画面形容的话,是我与影子牵着的手,是跑气的汽水,是夕阳下的侧颜。而为什么想传达这些呢。还是有些头绪的。并非自命不凡,而是想要脱离大众的一个想法,或者说是对主流的一种反叛吧,我所喜爱的作品,不可以是所处可见的,什么时候产生了这种想法我也无法追溯了。
如果不能描绘当时心里所想的景色,就无法再遇到新的景色了,我这样想着。
该回到TK与凛冽时雨了
为什么我会如此沉醉于TK与凛冽时雨所创作的音乐呢?
先说一下我很喜欢的几首吧,Missing Ling,film a moment,Memento,Haze,Flower
仔细一想却是很难去对我喜爱的东西进行排名,果然还是算了
那么,为什么我喜欢这些音乐呢?
毫无疑问是因为我能感受到其中强烈的感情,而其传递感情的方式也与我的喜好相仿,因此我爱这些作品,在这之后我试着去了解TK,或许他是第一个我真正试着去尝试了解的人。12厘米的胶卷,虚伪的塑料制品,再也无法看见的那片海,屹立在废墟中的东京塔,插进胸口的匕首,无法停滞的时间,留下的残影,被毁坏的真实,净是些孤独的意象呢。与大多数歌手不同,他把词作为一种零碎的工具,不注重于通过文字本身去讲述什么,而是把大多数感情与内容编制在曲中,寂静的雪、绚烂的花、燃烧的火和凛冽的雨都汇集于此,这是我所喜欢的。
花朵一般鲜活的存在,渴望着被发现,被欣赏,但又只能驻足原地。透明无色的时间流淌着,把一切染得模糊不清,花开亦有花落,在孤僻角落绽放的某人终究也会化作春泥,这不会终结的梦境会永远持续下去吧,那份感情也会渐行渐远,拼劲一切想要重现那一刻的风景,寻找当时的感受,于是把一切记录下来,无论什么形式,这都是我们曾存在的证明,即使曾经缤纷的我,终究也会变为黑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