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9 02:26 /
        最近可以说是废寝忘食,以逃避现实为目的,一有时间就抱着kindle啃着,终于在一个临海城市的年末读完了这本书。即使被丛丛建筑遮挡,黑冷冷的海风仍爬上窗帘,冲入我暂住的房间,徘徊着,席卷着,将我吞入。

        《挪威的森林》中有种感觉,即使情节再虚幻,村上都会让其平稳地落在现实之中。这让我一度认为村上是个现实主义作家,结果在《斯普特尼克恋人》期待了半天被狠狠打脸……

        虽说与预期不同,但魔幻现实主义(GPT4说的)也未尝不值得一看。这部《海边的卡夫卡》便是这样的作品,一开始我虽是抱着现实主义的期待去看的,但魔幻起来后兴趣仍然不减,迷迷糊糊,兜兜转转,情感被作者充分地伸展、挤压、揉搓,如正骨一般,起来后神清气爽又意犹未尽。然而受限于学识,最后只能憋出句:真舒服……

        同之前,没能力做什么批评,只能讲讲哪里喜欢,哪里印象深刻,哪里兴奋地直呼:这就是我啊!

        先讲讲主角,我们的卡夫卡君。最初听到这个名字也一愣,也自然而然地联系到那位作家卡夫卡。曾想起上初中时在一按键机上看完了《变形记》和《在流放地》,那种诡异惊悚的感觉仍留在记忆中。可不同于译者和主角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我并未从卡夫卡君身上看出什么邪恶的血脉或暴力的必然,一切都是如此自然而然的一位少年(当然一身肌肉和对自我的清醒认知是我至现在都望尘莫及的)。这样一位逃离家庭、学校、社会,躲在图书馆中搭建对外墙壁的角色无疑让我有天然的好感和极强的代入感,伴随着他的迷失与成长,诅咒与宿命。
中间一度谈到夏目漱石的《矿工》,直白地讲其主人公经历一系列变故后也只是“目睹过”而毫无成长的状态,似乎在暗示着主角这场历险也将毫无意义,同时反叛地批驳了“苦难使人成长”的金科玉律,成长难道不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规律吗?人生各异,哪有个个都要经历炼狱才能成长的道理。
然而,卡夫卡君是否有所成长这一议题我想看过此书的人应该是没有疑问的。目睹这般触及心底的故事,读者都已获得某种成长了,虽说这成长的确难用言语形容。且这番成长也确未掺有什么苦难与拼搏,单单是大岛分享的知识,田中的人生体验与星野对此的感想都可让人有种“啊,这是我一直所感受到却无法描述,不敢与人辩驳,只能埋藏于心中的想法与价值观啊”。如此成长了的卡夫卡,回到了曾逃离的家、学校、社会,它们并未因他的出走而有所改进,甚至已变得更糟,但卡夫卡已是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了。如此顽强,并不是因为能对外力做出有力的反抗,而是可在外力的种种摧残下仍保持自己的内心,仍有“能回去的”那个地方,而不是受外力所损毁、不可逆地转向什么。真是好样的。
我追求的、我所追求的强壮不是一争胜负的强壮。我不希求用于反击外力的墙壁。我希求的是接受外力、忍耐外力的强壮,是能够静静地忍受不公平不走运不理解误解和悲伤等种种情况的强壮。
接下来是佐伯,虽然她至始至终未能给我什么启发,但村上的描写实在太过于传神。十五岁美少女真是太棒了,什么瓷器般荧白的脖颈、细嫩手臂,小巧玲珑并拢的膝,素色淡蓝连衣裙下悬空的小足,月光下抚发荡漾起的笑意,omg……(bgm64)
而少女的灵魂却沉眠着,沉眠至她五十岁的身体中,时光衰老身体,然而对她而言时间却一如既往地停留在那一刻。多么地悲惋而美丽啊。

        大岛,有这般朋友可是我人生的一大追求。虽身为所谓社会上广义的“缺陷者”,但仍有着完整而坚韧的自我。强大得展露出锋芒的信念,在与人接触时却仍保有那谦逊而柔软的边界。本作中最完美的人我想莫过于此,卡夫卡君今后也会成为类似于这样的人吧。

        中田、樱花、星野。中田几乎已是一种概念的化身,甚至一种神明。其“中田我脑袋不好,想不明白这样的事情”甚至可作为一类人生信条。星野则是在世间偶遇神迹的普通人,但其自身包容性、想象力与善心并不普通于他者,我想这也是他被“选中”的原因吧。
樱花该怎么说呢,有种莫名的背德感,毫无疑问的姐姐,似乎又存在着男女之间的可能性,让人有些手足无措,但最后,坦然地叫出了姐姐可真是太好了。

        叫乌鸦的少年。他是谁,是佐伯的初恋?是卡夫卡督促自身的内在人格?也许都是。由“我”至“你”的转换实在过于惊艳,“你”是指读者还是卡夫卡呢?“我”又是指代的谁?我脑袋不好,想不明白这样的事情,若想下去,头就会痛了。

        时间不太多了,逃避现实的阅读有着其代价。原想把所有引我或深思或感动的语句全摘下来,但现在也只能摘一点点了。

首先,那必然是性爱场景,这已经变成我阅读村上春树的一大动力了,你以为15岁少年能拦住村上春树,哈哈哈,我曾经也是这么想的:

“她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拉下我的短运动裤,掏出石头一样硬的阳物,轻轻握住,就好像试探什么似的,又好像医生摸脉。我的整条阳物像感受某种思想似的感受着她柔软的手心。”(樱花)

“你紧紧抱着她。她把脸埋在你胸口。你的裸胸感受她的喘息。她摸索你一条条的肌肉。之后她像给你发红的阳物疗伤一样温情脉脉地舔着。你再次射在她口中,她如获至宝地吞咽下去。你吻她的那里,用舌尖触碰所有部位。你在那里变成其他什么人,变成其他什么物。你在其他什么地方”(佐伯)

        曾想起不知从哪里看的对作品是否淫秽的定义:能否引起人的性欲?
        现在看来,也对也不对。若上述内容引不起我的性欲,我可能会去医院看看。但这会让我把书一扔,马上打开浏览器开导吗?不尽然。
        仔细想想,也许不愿承认,但该作品中的性确实不同于实打实的淫秽作品中的性。在这暖融甜蜜的性爱中,总会有种说不出的悲楚与抑郁,以至于连作为兽的自己的淫欲都被驱散得无影无踪,浸身于这篇茫然之中

        说完这个,再摘让我彻底喜欢上大岛的一段,简直说到了心底里:

“男同性恋者也好,女同性恋者也好,常规异性恋者也好,女权主义者也好,法西斯猪也好,共产主义者也好,克利什那也好,是什么都无所谓。无论打着什么旗号,都与我毫不相干。我无法忍受的是哪些空虚的家伙……归根结底,杀害佐伯青梅竹马恋人的也是那帮家伙。缺乏想象力的狭隘、苛刻、自以为是的命题、空洞的术语、被篡夺的理想、僵化的思想体系——对我来说,真正可怕是这些东西。我从心底畏惧和憎恶这些东西。何为正确何为不正确——这当然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但这种个别判断失误,在很多情况下事后不是不可以纠正。只要有主动承认错误的勇气,一般都可以挽回。然而缺乏想象力的狭隘和苛刻却同寄生虫无异,它们改变赖以寄生的主体、改变自身形状而无限繁衍下去。这里没有获救希望。作为我,不愿意让那类东西进入这里”


还有乌鸦少年的
“‘记住,哪里也不存在旨在结束战争的战争。’叫乌鸦的少年说,‘战争在战争本身中成长,它吮吸因暴力而流出的血,咬噬因暴力而受伤的肉发育长大。战争是一种完完全全的活物。这点你必须了解。’”
接下来的这句似乎给出了终结仇恨与恐惧连环的方法:
“‘是的,你必须做的大约是克服你心中的恐怖和愤怒。’叫乌鸦的少年说,‘引来光明,融化你那颗心的冰冻部分。这才算真正变得顽强。’”

还有下述别人的反战言论
“一有战争,就要征兵。征去当兵,就要扛枪上战场杀死对手,而且必须多杀。你喜欢杀人也好讨厌也好,这种事没人为你着想。迫不得已。否则你就要被杀”
        此外,还有后续两位失踪士兵的刺刀与肠子的言论,总之没人愿意自己的肚子被刺刀捅进去搅,我想不想捅别人肚子的人也有不少,可为什么总有“不得不”捅的事情发生,可能就是这仇恨与恐惧的连环吧。

        最后的最后了,本书内容太多了,用二三百字总结有违我当前的感受。于是引用译者林少华老师对村上春树老师作品的评价吧。读了这三本,深刻感受到译者其实看作小说的第二作者也不为过。(结合上次关于文字文学意义的讨论,比对一下漫画、动画甚至音乐翻译,不同的内容载体间的差别可真有趣啊,可惜专业不同,我也没有研究这些的余裕了)。

        “以上四点中,我以为尤其值得欣赏的是第一点关于灵魂自由的表达——让灵魂获得自由!的确,村上的作品,没有气势如虹的宏大叙事,没有雄伟壮丽的主题雕塑,没有无懈可击的情节安排,也没有指点自己走向终极幸福的暗示和承诺,但是有对灵魂自由细微的体察和关怀。村上每每不动声色地提醒我们:你的灵魂果真是属于你自己的吗?你没有为了某种利益或主动或被动抵押甚至出卖自己的灵魂吗?阅读村上任何一部小说,我们几乎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一颗自由飞扬的灵魂。可以说,他笔下流淌的都是关于‘自由魂’的故事。”(译序-林少华)


真的和夜鹿的歌好契合啊


要是能动画化就好了。

Tags: 书籍
#1 - 2024-2-9 02:35
(正视你的恐惧,而不是放大它)
有人知道kindle的笔记导出是怎么回事吗,为啥我导出的邮件里的pdf和csv里什么都没有,是因为盗版吗?正版现在也买不着了啊……有了解的朋友烦请告知,预先感谢了(bgm24)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