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5-14 17:09 /
前言
原文撰写于去年7月,本打算就《卡利古拉》写一段更长篇的评价,后来烂尾了,现在回看一下也不想再续写了,于是将原文中的一段内容摘录出来发表
时至今日,虽然笔者依然认为该作品是对《卡利古拉》的拙劣模仿,且对该脚本家一以贯之的先想高潮后往开头结尾两侧扩散的写作手法颇有不满,但该作无愧于此会社的集大成之作。最让笔者愿意给出本作较高评价的原因,可以说全部集中于全作高潮部分的 Philla 公演

Philla
Philia 有何意味?
Philia is one of the four ancient Greek words for love: philia, storge, agape and eros. In Aristotle's Nicomachean Ethics, philia is usually translated as "friendship" or affection. ——Wekipedia
Philia 是一个古希腊词根,古希腊人认为存在四种爱:philia, storge(家人之爱), agape(慈爱), eros(情欲),Philia 通常被认为是“友人之爱”或“钟爱”。【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将年轻的恋人(1156b2)和终生的朋友(1156b1)都作为 Philia 的例子】

在《修辞学》中,亚里士多德将 Philia 定义为:为了他人的利益而不是自己的利益,希望他人得到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并且尽自己所能去为他做这些事情。
(在《冥契》中,有多次体现这一定义,例如匂宮王海对剧团成员、天乐来来对龙木悠苑、仓科双叶对濑和未来、濑和环对濑和未来、濑和未来对濑和环,剧团 Labyrinth 就是集中呈现 Philia 的地点)
亚里士多德认为 Philia 是实现幸福的必要手段(即使拥有所有其他物品,也不会选择没有朋友的生活)

Philia 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身为人类的奥丁王同神话里一样献祭右眼看到了未来,从此性情大变。巴德尔死亡,奥丁对洛基开始迫害,洛基的女儿海拉被奥丁带走强暴后自杀,与此同时扩大军备、加大赋税、为所欲为。于是叛军四起,索尔放走洛基,洛基攻破海姆达尔守卫的大门,与奥丁对峙。洛基在最后放下了恨意,死于奥丁刀下。最后洛基的儿子芬里尔向奥丁复仇杀死了奥丁,奥丁反抗了神话的结局,维护了洛基的名誉。
演员表
奥丁*——架桥琥珀
洛基*——匂宮めぐり
托尔——箱鸟理世
海姆达尔——天乐来来
芙蕾雅——龙木悠苑
巴德尔——椎名胧
海拉*——天使奈奈菜
芬里尔*——仓科双叶

奥丁(Odin) 的表与里
表:架桥琥珀内心挣扎
在之后的剧情中我们得知架桥琥珀本人早就通过天乐来来得知了世界的真相,这与戏内的奥丁王获得的预知眼是相似的。得知世界荒诞的她应该何去何从?天乐来来等人已经葬身火海,而自己和濑和环等人此刻还在火宅中。作为本剧唯一一个彻头彻尾的局外人,她第一次来看《哈姆雷特》公演,然后火灾就来了,在观众席的她凝视火海,想要的是亲身体验戏剧,于是才到了这个世界。连自己在这个世界的演技都是折原冰狐的,戏外的自己是一介普通人,而戏内的自己能够做什么?
在 Philia 公演的过程中,作者对几乎所有登场角色都做了一定程度的心理侧写,唯独缺失了身为绝对主角的奥丁。奥丁王为了反抗可笑神话的谬论,维护家人洛基的名誉,他想到的方法是破坏自己的名誉,化身为卡利古拉似的暴君,自导自演出了一出和神话中完全不同的诸神黄昏,这就是他对抗荒诞的方式——“欲与神明平起平坐,仅一法可效,便是变得与神同等残酷”。
体现在架桥琥珀身上,虽然公演时我们无法看到她的心声,但根据后续剧情及个人线,我们可以窥得她的一些想法。在这个虚构世界中,她爱上了濑和环,天乐来来让她主动表白被拒,也是让她感受奥丁王的挣扎——明知结局是破灭,你仍然要反抗这纸写的神话吗?奥丁王爱着兄弟洛基,无论是洛基对自己是恨是爱;无论自己的结局再不堪,也会维护对方的名誉。架桥琥珀爱着濑和环,于是把选择权交给了他,无论他选择退出还是继续,也会包容他的选择。共通线中有一处架桥琥珀扮演卡利古拉情妇卡索尼娅的剧情,那么在最后她能扮演好这个角色吗?我觉得她是。虽然无论共通线 TE 还是自己的个人线全部沦为败犬,自己的剧本被脚本家无情删减沦为路人女主,但 TE 最后怎么说还是加入了剧团 Lupercalia(虽然依旧有极大可能再次沦为败犬)
【图1】

里:濑和环对濑和未来的复杂感情
虽然这个虚构世界里拉了很多人,但舞台的两位主角是内定的,就是濑和环和濑和未来。奥丁王失去右眼看到了和神话相同的荒谬未来,而濑和环内心早已千疮百孔,对于未来表现出的情愫,他也看到了神话相同的未来——禁忌之爱终究和社会规约中常见的那些兄妹爱一样迎来毁灭。奥丁王自此开始疯狂,濑和环也自此陷入沉沦。
奥丁王认为洛基的名誉是最重要的,于是出演了一场暴君秀,主动破坏自己和洛基的关系,做出一系列非常举动,最终给洛基带来了毁灭的结局;濑和环认为妹妹的幸福是最重要的,她的演技不是池中之物,和自己这种废物注定没有好结局,然后开始了他被广为诟病的一系列下限级操作。二者都忽视了去思考对方的感受,“我觉得我是为你好”,经典老中家长思维入脑。最后的结局如何自然不必多说。
奥丁达成了自己反抗神话的夙愿,然而现实的洛基却只能凄惨死去;濑和未来出演了最棒的《卡利古拉》,然而濑和环却从此以后再也见不到濑和未来。奥丁在最后对芬里尔自白自己反抗了命运,而濑和环则无法像奥丁王那样慷慨赴死——面对“神话”中显现的结局,他没有去选择展现那另一种可能性。濑和环憎恨自己,憎恨着荒诞的世界。奥丁王在台上的谢幕,可能是濑和环对有罪的自己的期望。
【图2】

洛基(Loki)的表与里
表:匂宮めぐり对天乐来来的爱与恨
不同于模糊的奥丁王,公演中对匂宮的心理描写十分到位。这里就不再使用大量篇幅去描述。奥丁坏事做尽,不仅把自己关入大牢,污蔑自己杀死巴德尔,还害死了自己的女儿海拉,洛基的愤怒无处可泄;天乐来来为了让匂宮演好戏传播谣言中伤,让匂宮对自己发怒,匂宮理所当然地感到愤怒。
然而在戏剧高潮,洛基要对奥丁下手时,却放弃了。因为他还记得奥丁王与自己的种种过去,即使自己百般无辜、百般怒火,在面对面时也无法下手,因为奥丁王也是自己重要的家人。匂宮在此刻也了解到了自己的感情,她有愤怒,却没有憎恨,只因天乐来来一直是她的天哥,一直为她着想。
【图3】

里:濑和未来对濑和环的爱与恨
濑和未来爱濑和环吗?当然,有目皆睹。濑和未来恨濑和环吗?必然,这正是《冥契》故事的开端,怀着对哥哥极致的爱与极致的恨,暴君卡利古拉倒在了舞台上,用生命完成了最后的演出。
洛基爱着兄长奥丁,然而有一天兄长性情大变,自己也开始对兄长的憎恨献上了同等的憎恨。在最后,濑和未来怀着对兄长的恨意登上《卡利古拉》的舞台,自尽后,她才找回了对兄长的爱,于是才有了《冥契》的故事,她构造出了虚假的世界,为的是兄长得到真正的幸福。
【图4】
(奥丁与洛基在台上的对话,正是濑和环和濑和未来无法完成的未竟事业)
在那之后,洛基因为相信奥丁而去了黄泉。
  既没有结束叛乱,也没有挥起刀刃,只是思念着奥丁逝世了。
托尔(Thor)的表与里
表:箱鸟理世的悔恨与救赎
戏剧中同样穿插了大量对箱鸟理世的心理描写,这里也不再赘述。
托尔在 Philia 里是个边缘角色,他的唯一戏份是陪伴着洛基、相信着洛基、拯救了洛基。托尔将洛基从牢中放出,为洛基走向与奥丁对峙的舞台铺路,即使自己也可能因此罹难,但并无后悔,因为那是他值得自满的朋友。
箱鸟理世在《卡利古拉》的公演中错失了拯救好友濑和未来的机会,而在这一次的舞台上,她会一直在好友的身旁。
虽然作为索尔,我无法拯救洛基。
  但如果是箱鸟理世的话,我可以成为句宫巡游的依靠。
里:濑和未来孤独感的投射
在登上《卡利古拉》的舞台时,濑和未来无论身体还是精神都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她渴望的是有人能够拯救她——不仅仅是拯救她,还要理解她——因为只有理解她才能拯救她。因此暴君卡利古拉在最后等待的不是情妇卡索尼娅,而是那个应该能理解他却不能接受他的色瑞亚。
所以箱鸟理世没有通过色瑞亚这个角色的面试,因为她那时还没有真正理解濑和未来,她只和卡索尼娅一样理解了她的无助,却无法理解她的孤独。
如果那时,濑和未来得到和托尔一样理解自己的友人将会如何?也许不会死,也许还是会死,但至少自己不再是孤独的暴君。
【图5】

接下来四位角色是 Philia 的边缘角色,因此可能涉嫌过度解读,看个乐即可。

海姆达尔(Heimdallr)的表与里
表:天乐来来的道路
海姆达尔在 Philia 中是个酱油角色,给奥丁看大门的狗,无论奥丁做出什么离经叛道的烂事始终站在奥丁那边。天乐来来选择饰演这个角色,可能是这种一条道走到黑的特征十分契合自身。
天乐来来是一个标准的外冷内热的角色,他始终相信自己做的是正确的事,因此心中从无后悔,只有不断地前进。

里:亘古不变的社会规则
海姆达尔看守着奥丁皇宫的大门,洛基在友人托尔的帮助下打败了海姆达尔,来到了奥丁身前。而现实中的濑和环在濑和未来身前竖起了这么一座大门,然而濑和未来却无法闯入这扇门与濑和环进行交流。
这扇门就是亘古不变的社会规则,是禁止禁忌之爱的社会压力,是血淋淋的现实,是濑和环与濑和未来二人之间的叹息之墙。

芙蕾雅(Freya)的表与里
表:龙木悠苑内心的投影
芙蕾雅和海姆达尔一样在 Philia 中是个反派角色。关于龙木悠苑此刻的内心活动和其对天乐来来的感情,游戏中都有充分的描述,这里就不再详写

里:濑和家的悲剧源头濑和美波
Philia 的第一幕就是芙蕾雅说“气派的城墙建好了”,这个城墙就是囚禁濑和环和濑和未来的戏剧圈。
芙蕾雅是一个自登场就以恶心观众为目的的角色,空有美貌,而内心肮脏无比;对应于现实,濑和美波枉为人母,是一个自我中心主义者,把自己的孩子当做道具。天使美嘉最后在火灾中还是发觉了自己对天使奈奈菜的爱,而作为对比,在目睹自己的女儿死后,濑和美波想的却是“我的未来没有了”,她的未来没了,所以她的未来也没了。她没有把自己的儿女当作独立的人,而是当成了自己的延伸,当成了实现自己未竟目标的工具,这种典型老中家长思维正是一切源头的悲剧。
芙蕾雅作恶而自我感觉良好,就像濑和美波自我陶醉一般。濑和未来的死就是对濑和美波最大的蔑视。
【图6】
(芙蕾雅与海姆达尔一唱一和,联合奥丁一起把洛基逼上了绝路)

巴德尔(Baldr)的表与里
表:椎名胧的无奈
作为本剧最酱油的角色,只在开场几句台词结束后就光速死亡领杀青饭,巴德尔没有展现过多的个人特点。
然而通过开头的几句交谈,我们知道了巴德尔已经知道奥丁王要做的事,巴德尔知道奥丁王心意已决,没有自己出场的戏份,于是便自行退场。对应于胧,他早就知道了世界的真相,然而同样的无可奈何。在最后,胧用自己的方式选择了退场(Baldr Sky Dive 了属于是),唤醒了濑和未来的爱;正如剧中的巴德尔死亡加速了剧情的推进,推了奥丁王一把。
加缪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便是自杀。面对命运剧场强加于自身的情感,椎名胧选择了自杀,然而这是对抗荒诞的正确方法吗?笔者暂且不谈。

里:荒诞
这是本剧中最能体现荒诞这一概念的角色。巴德尔莫名其妙的死了,这是戏内悲剧导火索。濑和未来死在了卡利古拉的舞台上,这是戏外的荒诞。荒诞无处不在,《卡利古拉》演出的人琴俱亡、《哈姆雷特》演出的无名大火,人与生命分离、演员与场景分离,面对命运的无情嘲弄,你该怎么办?诚如《哈姆雷特》中面对无常世界的哈姆雷特王子作出的那段经典论述:“To be or not to be, this is a question.”
光明之王巴德尔就此陨落,诸神的黄昏是既定结果,既然“人注定有一死”,你将会如何面对这荒诞的世界?
【图7】

海拉(Hela)的表与里
表:天使奈奈菜的求救
天使奈奈菜的主动加戏是本剧的一大亮点,剧中对天使奈奈菜的心理有详细的描写,浅显易懂,这里就不再赘述。

里:濑和未来与濑和环的软弱
海拉作为游走于洛基与奥丁两人之间的人物,象征着一种更抽象的概念。这是兄妹二人都有渴求的感情,面对地狱的原生家庭环境,二人没有任何办法,只能默默忍受母亲的反复无常,诚如剧中的海拉一样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
但二人在面对悲惨命运时仍旧心怀渴求,和海拉一样渴望谁来拯救他们,渴求幸福,然而终究无能为力。濑和未来生理死亡,濑和环心理死亡,面对原生家庭酿造的不幸,软弱的二人没法抗击,悲剧就此产生。
【图8】
(海拉渴求的普通,不仅是天使奈奈菜所渴求的,也是濑和兄妹所渴求的)

芬里尔(Fenrir)的表与里
表:仓科双叶的复仇
芬里尔在 Philia 中是一个纯纯的工具人,负责在最后对奥丁进行补刀。在剧中芬里尔的妹妹海拉被奥丁夺走,父亲也死于非命,愤怒与妒恨让他把自己的刀送入奥丁的背后。在虚拟世界里,仓科双叶爱上了天使奈奈菜,然而剧外被濑和环横刀夺爱、剧内被奥丁横刀夺爱,因此芬里尔进行了复仇。
里:仓科双叶的拯救
在这场兄妹二人转的舞台上,有唯一一个真正的插足者,名副其实的第三名演员——仓科双叶。椎名胧、天乐来来、龙木悠苑全部是已死之人,架桥琥珀、匂宮めぐり、天使奈奈菜是在这个虚构世界中才和濑和兄妹扯上关系;箱鸟理世虽然和兄妹二人有联系,但却一直迷茫,游离于局外,只有仓科双叶在这场戏里真正行动了起来。
【图9】
(游戏中会时常出现“狼叫”这一意象,每次出现后不久就是芬里尔象征的仓科双叶进场)
进入虚拟世界的人都有所期望,其他人都在剧中给出了答案,而唯独仓科双叶没有,为什么她也进入了虚拟世界?纵观全剧,最合理的推测是这样的:她想拯救,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拯救作为自己青梅竹马的濑和兄妹,这正是本剧中最纯粹的 Philia,因此她的存在对于这场 Philia 的表演是必不可少的。
芬里尔挥刀杀死奥丁,正是解救了奥丁,这是奥丁所期望的结局,他需要芬里尔为他传唱:神话是错误的,我的兄弟洛基始终是一个正人君子。而濑和环需要的就是双叶上来扇自己几个大鼻窦。在现实生活中拯救那个家人死亡精神崩溃的环的就是双叶。
只有芬里尔具有杀死奥丁的资格,也只有仓科双叶能真正拯救濑和环,不管是在剧中还是在剧外。
【图10】
(最邪恶、最残酷的兄长将自己的亲人推向了深渊,这才是正确的历史,濑和环不得不背负这个结果。剧中,芬里尔选择了给奥丁断罪;剧外,仓科双叶选择了让濑和环负罪前行)


由于本文原计划还有下文,然而已经烂尾太监,所以单此文来说只是想表达本人对这种隐喻手法的喜爱甚于gal评论圈里吹逼的各种“反转”。
会为这部剧内剧philla写这么多文字也只是因为笔者居然没有看到任何一位批评大手子把这么明显的二重隐喻写出来,反而去拉踩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别人不干,只能自己上了
然而本作主题在此剧之后并未继续保持水准向真正的《卡利古拉》致敬作冲击,而是迅速收束回归于此脚本家一以贯之的那b哥哥妹妹做爱无聊内核上,又一个各类文学文艺作品里用了几十年还用不腻的典中典的伪存在主义命题作文结尾,无论从现实主义文学还是荒诞主义文学角度都是浅尝辄止,可惜了本作前期展现的潜力
Tags: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