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面的不断放大不仅从字里行间,也在画面视觉上向读者压迫过来,贫穷只是一个导火线,实际上不良和小夏算是一体两面,横亘着巨大沟壑的区别必然在于内心。ちょっと足りない翻译成少根筋是一层含义,但在作品中还有着多层的意思,自身内面不足的部分,他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人类什么时候能进化到将内心脆弱的人自然淘汰掉呢?这样是不是就能少一些,后悔着“出生在这世界上”的孩子了
推荐本条目的目录
/ 更多目录 想要那个,想要这个…。总感觉东西不够用的中二女孩,小千和小夏。稍微与众不同却又平凡的日常,由某个事件作为契机开始改变?
more...
喜欢 "ちーちゃんはちょっと足りない" 的会员大概会喜欢
评论
讨论版
吐槽箱
ifrush @ 2022-11-7 19:01
算是开放式结局吧,脆弱如我是会想像小夏能和朋友和好,并基于此成长呢。 算是自我开导:其实不说所有人,至少大部分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部分小夏的影子吧。纯净的人并不存在,大家都复杂如大海(所以说大家身上也都有小千的一部分?),认清楚这点,就会明白自己不是无可救药的。 我现在傲慢的认为:小夏和我最大的问题是时常会模糊自我否定和自省的界限,清醒的痛苦好过杂乱无章的痛苦。 其次,对于小千的描绘也具
nekojiruso @ 2022-8-7 09:28
太怪了。前半部分明明是“少根筋”的友情剧,却一直有种暗藏在欢乐之下的顾虑,对这种温馨日常无法长久的预兆。对后半部分的失序还是猝不及防,小夏的扭曲与其他人物的善良显得格格不入,却也更接近现实的原貌。只因贫穷而导致扭曲吗?挺赞同友邻的观点:因个体渺小而产生的虚无感,无从排解,无所依托,难免消沉、内耗。
老悠 @ 2022-3-5 10:12
20220305:阿部共实不愧是小抑郁电波之神。漫画名叫小千少根筋,实际上讲的是贫穷人学校边缘人小夏的故事。作者对小夏的心理描写实在是太真实了,对各种事嫌麻烦的不行但还是去做,明明对脑子有问题的小千不耐烦却又不想让她离开自己,漫画里有句话说的好,“病弱的弃猫在眼前也只会觉得好可怜却什么都不做”。这种半吊子好人的做法与想法应该是大部分人的心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