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大家的爱还都很单纯…… 感情线挺明晰的,就是不知道安排最后失忆有什么意义? 元素挺乱的,多加点校园互动日常就好了
- 中文名: 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
- 话数: 1
- 原作: 新海誠
- 导演: 新海誠
- 脚本: 新海誠
- 分镜: 新海誠
- 演出: 鈴木吉男、新海誠
- 音乐: 天門
- 人物设定: 田澤潮
- 美术监督: 丹治匠、新海誠
- 总作画监督: 田澤潮
- 作画监督: 田澤潮、梶浦紳一郎
- 摄影监督: 新海誠
- 原画: 佐藤清光、牧原亮太郎、西村貴世、立田眞一、杉山了蔵、山崎健志、中西寛、岡田万衣子、内野明雄、畑智司、植田和幸、細田直人、青木美穂、清水勝祐、立石聖、牛来隆行、野道佳代、清水博明、猪瀬富士夫、岩崎光洋、鈴木大司、青柳重美、浦野達也、飯塚葉子
- 第二原画: 関口亮輔、細萱明良、小島智加、平川哲生
- 背景美术: 新海誠、渡邉丞、廣澤晃、丹治匠、馬島亮子
- 剪辑: 新海誠
- 主题歌编曲: 天門
- 主题歌作曲: 天門
- 主题歌作词: 新海誠
- 主题歌演出: 川嶋あい
- 制作管理: 川口典孝
- 製作: CoMix Wave Films
- 音响监督: 新海誠
- 配音监督: 三ツ矢雄二
- 补间动画: 沓澤洋子、細川修平、北田勝彦、伊藤大翼、澤田知世、平牧大輔、小林千鶴、押山清高、高野綾
- 执行制片人: 伊藤耕一郎
- 制片人: 平松巨規
- 友情協力: 酒井伸和
- 动画制作: CoMix Wave Films
- CG 导演: 新海誠
- 制作协力: アスリード
- 别名: 云之彼端,约定之地
- 云之彼端,约定的场所
- -The place promised in our early days-
- 上映年度: 2004年11月20日
- 片长: 91分
- 官方网站: http://www.kumonomukou.com
推荐本条目的目录
/ 更多目录故事背景设定在以现实世界为基础所衍生的架空世界,叙述日本在津轻海峡另一侧的北海道遭到占领,形成南北两侧对立的舞台。
1945年,苏联背弃日苏中立条约,于十月攻占北海道。日本恢复主权后,北海道也被改名为“虾夷”,归入苏联的体制之下。1965年赫鲁雪夫在第二十届共产党大会上宣布统合苏联、东欧与西亚所有共产主义国家的统一政体“联邦国”诞生。 1960年代后半,虾夷内部民族主义运动高涨,为了因应这个情势,联邦国于1975年与日本断交,使日本南北分裂情势延续至今。
联邦国在虾夷上建造有着高度直达云端、被称为“联邦国巨塔”的神秘建筑物,该神秘巨塔因此造成美国与联邦国的军事冲突点。
more...
1945年,苏联背弃日苏中立条约,于十月攻占北海道。日本恢复主权后,北海道也被改名为“虾夷”,归入苏联的体制之下。1965年赫鲁雪夫在第二十届共产党大会上宣布统合苏联、东欧与西亚所有共产主义国家的统一政体“联邦国”诞生。 1960年代后半,虾夷内部民族主义运动高涨,为了因应这个情势,联邦国于1975年与日本断交,使日本南北分裂情势延续至今。
联邦国在虾夷上建造有着高度直达云端、被称为“联邦国巨塔”的神秘建筑物,该神秘巨塔因此造成美国与联邦国的军事冲突点。
关联条目
喜欢 "雲のむこう、約束の場所" 的会员大概会喜欢
评论
by Nannerl 2023-4-22 09:33 (+2)
一开始我想,新海诚有如此的才华,可使他用现实的物件和习惯的文脉构筑一个簇新的世界,包裹并不稚嫩的,「战败」「割裂」的冷战政治,也可以使他用错落的场景和以恰然的音乐,钩织冷寂和孤独感的梦境与现实——他有何必要作「君の名は。」那样工业化的灾难刻画与惯用双线 ... (more)
动画观看日志——Y.
by liuxiangw2 2017-4-6 17:37 (+1)
云之彼端 约定之所
评分:6.5
吐槽:重看了一遍已全无印象的云彼,作为一个诚叔的死忠粉…还是得说本作有着诸多不小的缺点。新海诚监督第一次做长篇动画电影就挑战二男一女的三主角配置似乎有点心大了,诚然,相比二人主角设置,三人的互动能多占一些篇幅撑起长度。但明 ... (more)
CoMix Wave Films映像作家、新海誠老搭檔 ─ 田澤潮
by 萬仞樓主 2016-12-2 10:38 (+5)
日本動畫圈子真的很小,例如Production I.G當年就是京阿尼出資贊助成立的。我幾位喜歡或感興趣的動畫人,森本晃司、新海誠、田澤潮、吉浦康裕彼此之間也多多少少有點關係。
今天我要介紹的主角是田澤潮。田澤潮這位動畫人至今網路上不要說中文介紹了,連日文wik ... (more)
讨论版
壁纸很漂亮,剧情不成熟 | 折原临也 | 0 replies | 2020-4-6 |
  | 更多讨论 » |
吐槽箱
ミヒメ靘ゆ @ 2023-4-27 03:15
充满青涩文艺气息的脚本及人物刻画,分镜与配乐唯美的搭配也出奇优秀,可惜世界系故事大抵难以为剧情党所接受。无论如何,这终究是最适合新海诚表达自己创作风格的载体之一。而云彼恰恰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这种不完美的潋滟——怀抱思绪的少年少女,在夏天的秘密仓库组装飞机;与世界相连的憧憬,牵续那跨越云端的约定。
MaybeNotPeter. @ 2023-4-23 14:32
5.5 这个剧情实在一言难尽, 迷惑的人物关系,不断增加设定又处处有槽点的科幻设定,加上水平不高的作画,将我对前期埋下的伏笔的期待全部打碎,结局也自然是难以共情
Nannerl @ 2023-4-22 17:01
一开始我想,新海诚有如此的才华,可使他用现实的物件和习惯的文脉构筑一个簇新的世界,将包裹并不稚嫩的,「战败」「割裂」的冷战政治,也可以使他用错落的场景和以恰然的音乐,钩织冷寂和孤独感的梦境与现实——他有何必要作「君の名は。」那样工业化的灾难与双线的恋爱叙事。我以为他与我的性情想和,另我感叹原来我的构想早已经有前人实践,没想到这只是一种不合时宜的错误。很快就陷入到了经典的地步,在被要求的恋爱面前——
wsqyldd @ 2023-4-17 22:48
还挺喜欢新海诚早期的这套文青忧郁风格的。《云之彼端》可以视作和《星之声》的一个互文:《星之声》是以你我的关系性跨越宇宙的空间距离,或者说以宇宙的遥远来肯定你我的关系,纵使相隔宇宙,恋情也能跨越时间;而《云之彼端》则是失去了记忆,失去了约定之地,失去了你我的关系性,纵使相逢,亦只能各自寂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