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则为花

@211998

重新整了我关于南方系的想法,组合了一个回答。我现在的感觉是,要理解观察者网,还是要先整明白南方系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6632301/answer/2208584144

2年6月前 via web

  • @tmpfs - 想象界的南方系与实在界的南方系
  • @304246 Rくん - 我感觉观网主要还是一家自媒体机构,新闻机构是次要属性b38
  • @304246 Rくん - 而如果让南方报业出来的编辑们抛头露面搞自媒体,那人都得被骂麻了。可能这就是游戏版本的区别吧b38
  • @eyecandy ζ*'ヮ')ζ 讀者諸孃へ - 这个结论还是太依赖于雷雅雯的研究结论了。其实社科方面的研究,一般来说一篇论文,或者说一个作者的几篇论文,一般是很难证明什么solid的结论的;基本上只有那种双方论战了几个来回,几十篇论文拿出来才会有一个相对客观的结论。实际上我重看了一下雷的论文的关键词选取,南周2013年的那篇轰动全国的元旦献辞就不属于”批评性报道“,但很显然那篇献辞对”南方系“形象的塑造的作用,恐怕几十篇”批评性报道“加起来也比不上。而同年8月人民日报在头版载文曰“‘宪政’本质上是一种舆论战武器”,和南方系的对立态度可谓一目了然。雷的研究在这个问题上是有开创性的,但开创性的研究通常同样意味着巨大的改进空间,问题在于美国学术界有没有足够兴趣花那么大功夫来深入讨论一个已经衰落了的中国纸媒了。
  • @211998 秘则为花 - @ξ゚⊿゚)ξ「いけずやわー。」 南周的元旦贺词确实抵得上几十篇批判性报道,但这不等于南周做了几十篇批判性报道。所以,你说的激进是姿态上的激进,而雷的测量结果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它说明南方系的新闻生产可能依旧比较保守,只是前者的激进掩盖了后者的保守,这之间的错位就是我所说的“神话”。雷没有讨论南方系批判性报道的绝对比例为什么如此低,而我觉得原因之一就是,2000年以后几乎每家都市报都在疯狂扩版,以便塞进去更多软文、广告,这稀释掉了批判性报道的比例。2000年以后,整个新闻业的组织理性不断向市场靠拢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2012年以后离职的记者普遍“对工作自主性较为满意,对薪酬晋升更为不满”。因为记者已经通过这个市场化过程成为了理性人,对政治控制变得不敏感或不在意,对报酬的要求则更高。南方系的衰落意味着个别理想主义者的消逝,但这些个理想主义者却可能根本不是因为市场化而出现的,也不是因为政治控制而灭亡的。至于学术界,2010年以后,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中国新闻业和美国新闻业同步进入,不要说美国学术界有没有兴趣关心南方系,中文学术界都没这个闲心了。现在支配全球新传学术界的就是“危机”话语,但这个危机显然不是利维坦带来的(bgm38)
  • @211998 秘则为花 - @ξ゚⊿゚)ξ「いけずやわー。」 当然,这也只是我的猜测罢了,验证的方法是,做一个序时性的测量,看南方系批判性报道的数量是不是稳定甚至略升,但比例一直在下降。总之,我的观点是,市场新闻业有很多问题,互联网出现导致的新闻业报酬下降,甚至直接摧垮了这个行业,使其进入普遍危机状态。南方系的生产模式并没能缓解或克制这些问题,所以它不是我“理想的新闻业”(bgm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