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3 22:15 /
编辑/大狗 [1]

        至少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曾经被众多玩家和媒体关注的中国本土游戏制作业,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大家关心的是网易为什么每天睡觉都可以有成千上万的收入、陈天桥如何把一款烂游戏变成中国最火的游戏、搜狐收购17173会对它的未来战略造成怎样的影响,而不太在意网易背后的天夏、盛大背后的全星、搜狐背后的荣耀科艺。
        时至今日,如果我们再提什么“赶英超美”,肯定会遭人讪笑。中国的游戏制作业,从来就没有一个成功的开始。
        然而,我们很难相信中国的游戏制作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值得关注的话题。我们始终坚信,中国游戏产业的振兴,不是靠美国的单机游戏,不是靠韩国的网络游戏,更不是靠索尼的 PS2 。
        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试图看清自己的模样,但所看到的往往是被狭险的思维扭曲过的映像。我们也在关注国外的动态,但大多是眼睛向外式的关注,仅仅把国际动态当作窗外的风景。
        当我们把国内的动态放在国际化的背景下、把游戏业的动态放在IT业的背景下加以分析时,会发现许多有趣的关联。例如美国和台湾的游戏业在辉煌之前都曾有过一段人才储备期,例如上海风云互动的死因与五年前国内诸多单机游戏开发商的死因竟是如此相似。
        撰写本文的目的,除了纪录外,也是希望为游戏业者提供更多的事实,为事实提供更多的背景。我们必须首先找准自己的位置,否则永远无法做到脚踏实地。
        愿我们的游戏业一路走好。


序·电脑游戏与PC游戏

        电脑游戏、PC游戏以及我们通常所说的“PC游戏”(即 IBM PC 及其兼容机上运行的游戏),其所涵盖的范围是不同的。电脑游戏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61年运行于 PDP-10 上的《太空大战》,PC游戏最早可追溯到1978年 TRS-80 上的《冒险岛》,而第一款 IBM PC 游戏则是 AvalonHill 公司1981年推出的《B-1核轰炸机》。因此,在展开陈述之前,有必要先区分一下电脑(Computer)、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和 IBM PC 这三个不同的概念。
        众所周知,世界上第一台电脑诞生于1946年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它的名字叫 ENIAC,发明人是美国物理学家约翰·莫奇利和工程师小埃克特。
        第一台个人电脑诞生于1974年的波士顿,它的名字叫 Altair,发明人是埃德·罗伯茨。罗伯茨创造出“个人电脑”(PC)这个概念,目的在于告诉大家:这是一种体积小、价钱便宜、可以摆在家里供个人使用的电脑,而非以往人们印象中那种只有在实验室才能见到的、昂贵的、需要多人操作的庞然大物。
        Altair 开创了PC的先河,但它本身并未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真正意义上的PC时代始于1976年诞生在斯蒂夫·乔布斯车库里的第一台 Apple 机,这台机器一直被 Apple 的支持者们视为艺术品。1977年,Apple II 在美国第一届西海岸电脑展销会上亮相,这是第一款带有彩色图形的个人电脑。由此开始,个人电脑步入其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四年后,IBM 公司在纽约推出 IBM PC,凭借开放架构压倒自成一统的 Apple II ,两年内即占据了76%的个人电脑市场,IBM PC 随之成为“个人电脑”的代名词。开放系统极大地促进了个人电脑的发展,同时也给兼容机制造商开辟了巨大的成长空间。英特尔和微软这两家当年的小公司,正是因为IBM PC及其兼容机的迅猛发展而成为日后的巨人。
        除了我们所熟知的 Apple II 和 IBM PC 外,还有与 Apple II 同时推出的 TRS-80、与 IBM PC 同时推出的 Commodore 64,以及稍后出现的 Atari ST 和 Amiga 等个人电脑。这些个人电脑让70年代未80年代初的玩家在雅达利、任天堂和世嘉等早期家用主机之外,又多了一种选择——PC游戏。
        本文所称“电脑游戏”均指PC游戏,除 IBM PC 及其兼容机上运行的游戏外,也包括 Apple II、Commodore 64、Macintosh 以及 PC-98 等平台上的游戏。


1976年诞生在车库的第一台 Apple I




注释:
[1] 节选自《家用电脑与游戏机》2004年第1期(总第113期)特别企划:我们在路上——2003年中国游戏制作企业调查(P80-P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