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23-12-6 00:03
老白 (Anime is trash and so am I.)
今晚在毫无预知的情况下补《未来日记》到了第25集,结果直接被本集从日常演技到动作特效作画再到特殊镜头运用的演出思路给震撼到了,瞬间觉得这集水平和前面24集那拉稀一样的流水线集完全不同,高出不止一个档次,然后等片尾staff表出来,我才惊觉“好家伙,原来是竹内哲也,哦原来是阿部望”,就感慨如果补番时候期待值放得很低,那还是偶尔能被狠狠惊喜一下。

然后我翻了一下当年bangumi对这集的单集讨论页面(https://bgm.tv/ep/117252
),就发现2012年播放本集时候当年的动漫爱好者可是漫骂声一片“崩的太难看了”“作画太垃圾了”,往下一直翻到2018年以后才看到后来的群众惊呼本集制作力的高水平,称赞本集作画和演出的厉害。

真的,就感觉非常有意思,这可能是一个以小见大的窗口:这十几年来国内动画迷对于作画的理解追求完全不同了,对于演出的理解也是水涨船高,对比2010年左右每集都在讨论剧情和人物关系,现在的动画迷关注点变化太多了。
#2 - 2023-12-6 00:11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删除了回复
#3 - 2023-12-6 00:27
(mikoko的比喻内容)
这集没有shuffle的画有意思,我到现在还对细田直人在最终话的修正记忆犹新。超越了时代?
#3-1 - 2023-12-6 02:32
老白
听你说的,我都想看一下細田直人这部第一次执导作品多么神奇了
#4 - 2023-12-6 00:31
(一破看动画的,最近有开始学点写作)
能够正确对动画作品进行评价确实是一个需要时间培养和普及的事情,不仅是作画和演出,对于配乐、脚本这些的理解也是一样的。不过虽说有进步吧,很多时候还是能看到观众之间观点的落差,以及对不同观点的不包容。
#5 - 2023-12-6 04:17
(至少,还活着。)
所以门槛是高了?
#5-1 - 2024-2-22 13:35
老白
大家审美能力普遍提高了
#6 - 2023-12-6 08:50
(每个人都是庞然巨物)
我对作画的包容度就很高,别人说哪哪崩我基本察觉不到,有时候就算把那一帧拎出来我也看不出来。作画不好也不影响我看番。
我在意的是ppt式转场和土味分镜(bgm38)
#6-1 - 2023-12-9 15:51
趟坪韭菜豪
删除了回复
#7 - 2023-12-6 09:02
(公众号:冷静的历史碎片。B站:满舰饰假子。 ... ... ...)
也不排除是TV版和BD修正之间的区别
#7-1 - 2023-12-6 10:32
みたいなっ
原因应该是竹内画画会有种像鸡蛋液一样滑动的感觉,跟未来日记的风格不合
#8 - 2023-12-6 09:22
(只是路过。。。)
钢炼fa第27集,当年开播那会不少人都说这集看得很迷、制作组偷懒。现在这集通常被称为业界最佳总集篇(bgm38)
#8-1 - 2024-3-15 12:01
老白
时代变化了
#9 - 2023-12-6 09:55
可以看一下这个视频 - 【厕纸】从动画爱好者视角浅谈总作画监督制度

喜欢个性表达 vs.喜欢稳定统一,这两批人之间的矛盾从00年代(甚至更早)就已经开始了,看当时哪边声音大而已。

之前在另一个帖也提过,日本商业动画其实是2d动画的一个异类,普遍更追求精细的人设,而这同时也成为它的一个卖点,里面的因果关系已经跟”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无从稽考,结果是部分观众对人物绘柄的要求更高。然后十年前刚好也是“作画崩坏”、“经费不足”等概念兴起的时候,深植当时观众的脑子里,一旦他们遇到绘柄不稳定不统一的情况,自然会去讨伐
#9-1 - 2024-3-18 03:45
TonyLafis
类似的老生常谈还有游戏的真实性跟游戏性
#9-2 - 2024-3-20 18:19
秘则为花
后一个说法其实非常有问题,因为2d动画普遍追求精细画面,这是从2d动画诞生之初就存在的。霓虹电视动画作为2d动画的异类,恰恰是因为它的粗制滥造:由手冢的虫制作开创的以低工时、低成本、低完成度著称的“有限动画”(典型如口型卡,可以省到三张,而庵野当年拍eva新剧场版时,主打一个奢侈浪费,其中一个体现就是角色有七张口型卡(bgm39)),可以以极少人数、极低费用实现周更

手冢的动画理念就是,动画的画面不重要,故事最重要,什么作画、演出统统处在次要地位,剧情最大。然后,手冢的《铁臂阿童木》作为霓虹第一部电视动画以20-30%的收视率大获全胜,侧面说明了观众对视效确实并没有那么敏感,主要看的就是故事,这直接把东映系的宫崎骏一干人整破防了。因为我大东映遵循迪士尼正统,走的就是2d动画的正道路线,用高费用、高人力、高技术完成高质量画面,一部动画电影上百人做一年才是常态(所以,在手冢之前,压根没有电视动画的概念,动画是不可能周更的),故事王道一点儿缺乏波折无所谓,但画面炫技要炫死你,你手冢什么歪门邪道,一通王八拳直接倒逼东映成立电视动画部,大幅砍原动画部,也就是动画电影的预算,差点儿把动画电影搞死了。所以,你明白为啥宫崎骏怒喷手冢是霓虹阿尼妹罪人,你手冢拍的什么连环画,你懂什么叫动画的艺术吗(bgm39)

但手冢作为卡密一般的人物,也不是宫崎骏可以随意诋毁的,因为手冢还留给霓虹阿尼妹一个重要的遗产,那就是故事性。手冢向所有人证明了,自己的动画虽然粗制滥造,但却可以承载丰富的故事性,这就让霓虹阿尼妹走上了一条不同于搞笑动画的殊途。你看《猫和老鼠》的演出质量高吗?高。够艺术吗?够。但是,它只能是搞笑动画,各国的电视动画(包括迪士尼)就停留在这个阶段了。但自手冢之后,霓虹阿尼妹的故事却越讲越多、类型越来越丰富,最终成为全球独一档

当然,手冢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了,现在霓虹阿尼妹也经历好几次技术革新(比如数字化)、观念升级(比如写实主义),再加上行业的低人权优势(虽然手冢开创了粗制滥造,但虫制作的工资并不低),与手冢当年的粗制滥造已经不太一样了。但霓虹阿尼妹依然捉襟见肘的经费以及不得不把好钢用在刀刃上,都是贫穷和粗制滥造的体现。00年代前后为啥会有ova浪潮,就是因为周更的电视动画粗制滥造,但经费和时间更充足的ova则可以更好实现宫崎骏们心目中的“动画的艺术”。当然,这中间还有一位宫崎骏崇拜者以ova的方式拍电视动画,直接控制不住预算差点儿把公司搞破产后面只能播ppt,那就是庵野秀明

然后,以粗制滥造+故事性著称的霓虹阿尼妹现在被当作追求精细作画的代表,我只能说这非常难绷(bgm39)
#9-3 - 2024-3-20 18:23
老白
秘则为花 说: 后一个说法其实非常有问题,因为2d动画普遍追求精细画面,这是从2d动画诞生之初就存在的。霓虹商业阿尼妹作为2d动画的异类,恰恰是因为它的粗制滥造:由手冢的虫制作开创的以低工时、低完成度著称的“有限动画...
OVA浪潮是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进入新世纪OVA市场早就衰弱了…
#9-4 - 2024-3-20 18:28
秘则为花
老白 说: OVA浪潮是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进入新世纪OVA市场早就衰弱了…
确实,应该说是随着赛璐珞时代一起过去了
#9-5 - 2024-3-20 21:43
TheAnimePlanet
秘则为花 说: 后一个说法其实非常有问题,因为2d动画普遍追求精细画面,这是从2d动画诞生之初就存在的。霓虹电视动画作为2d动画的异类,恰恰是因为它的粗制滥造:由手冢的虫制作开创的以低工时、低成本、低完成度著称的“有...
这是说哪儿去了?所谓的“追求精细人设”,是指那些流水线日本动画,在成本低工期短的情况下,依然普遍采用线条复杂的人设,而宁愿牺牲动态性和演出。

简化人设的话,就能把更多精力放在角色动作呈现上,即使不是全动作作画,也不至于几秒一张ppt只有嘴在动,而且也更容易使用flash一类的工具来辅佐作画(比如飞天小女警就是这样)。但这不是日本业界的选择。而人物线条越多,单帧工作量就越大,作监也要花更多精力维持人物不会走形,因此越是只能做成ppt。

这种现象属于是观众和业界双向奔赴了,不管因果关系如何,反正很多观众就是不能容忍绘柄(特别是脸型)跟人设有任何偏差,不然就是“作画崩坏”
#9-6 - 2024-3-20 22:44
秘则为花
TheAnimePlanet 说: 这是说哪儿去了?所谓的“追求精细人设”,是指那些流水线日本动画,在成本低工期短的情况下,依然普遍采用线条复杂的人设,而宁愿牺牲动态性和演出。

简化人设的话,就能把更多精力放在角色动作呈现上,即使不是...
你说的“精细人设”是这个意思,那是我理解错了
#10 - 2023-12-6 10:55
(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 ...)
什么时候补大网管
#10-1 - 2023-12-6 14:23
老白
答案是早已看完
#11 - 2024-3-15 12:25
印象派过了一个世纪才被接受,相比之下十几年已经算很快的了。
所以若干年后我龙哥必定沉冤昭雪!
#12 - 2024-3-15 12:29
(最后审判即将降临,谁也无法逃脱流淌在血液里的罪孽 ...)
所以到底是审美降级还是审美升级了?
#12-1 - 2024-3-15 12:43
老白
答案是观众审美升级了,文娱作品可能有进步也有后退
#12-2 - 2024-3-15 12:43
2022
很明显是升级
#13 - 2024-3-15 19:31
(健身,勿扰)
我觉得审美不见得提高,只是审美角度变多了,审美始终核心建立于【理解】而不是【角度多】
别人看动画就关注故事,关注文本,不关注视听,那对我的审美水平没多大影响,因为大多数日本动画的拍摄逻辑还是停留于剧本音乐影像三位一体,保持一致的内容输出,我只需要理解一个频道即可。

举个例子,
这个镜头,我可以从影像了解到这个情景是写【西谷夕是乌野的守护者】,也可以从台词从文本上了解到,我一定得从你的视听频道获取这个信息吗?
不一定,所以十几年前不关注动画视听的观众其实水平并没有很低,相反只看视听的人水平才是低,剧本永远凌驾于视听至上
#14 - 2024-3-17 23:31
(爱你们所有人)
看了你这条我又看了一遍这集(若叶的扔子太色了(bgm38)
#15 - 2024-3-17 23:35
(一个意志不坚定的人)
美本来就是主观的
#16 - 2024-3-18 03:46
(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比较好奇,just because这类作画贫瘠但故事演绎的还算令人共鸣的作品,放到现在播出会得到怎样的评价呢?
#16-1 - 2024-3-18 10:15
シャナ俺の嫁
才刚补,JB 不止是作画贫瘠,它的根本缺陷是表达能力严重欠足,就像药膏潮了不使劲最后不爽比爽点放大得多(bgm38)
#16-2 - 2024-3-18 10:23
TonyLafis
シャナ俺の嫁 说: 才刚补,JB 不止是作画贫瘠,它的根本缺陷是表达能力严重欠足,就像药膏潮了不使劲最后不爽比爽点放大得多
同感,现实中也是有这般表达扭捏模糊,欠火候最后不了了之的情况,至少以我的过往经历是与jb有所共鸣的
#16-3 - 2024-3-18 10:33
TonyLafis
シャナ俺の嫁 说: 才刚补,JB 不止是作画贫瘠,它的根本缺陷是表达能力严重欠足,就像药膏潮了不使劲最后不爽比爽点放大得多
并不是所有事物的进展都是有始有终的,总归可能出现半路跳车或不再往来,不了了之的情况发生,能接纳这一点多少算是一种成长,最后总归需要一个人独自面对
#17 - 2024-3-20 16:35
(看不见尽头的补番列表...)
现在有很多关于作画演出的视频,以前的观众哪来的途径去了解啊
#17-1 - 2024-3-20 18:44
Y1CE
我个人理解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大环境提升
#18 - 2024-3-20 18:55
(互联网时代前的经还要继续念吗?)
所以花式吹TV版EVA的婆罗门少了(bgm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