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4 04:43 /
        打本作的动机是……我忘了。只记得本来在暑假就预定好要玩c+c了,结果那时鬼使神差打开了cc,后面又去玩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作品,搞得本作的游玩计划一拖再拖。终于是在前些时间玩完ef陷入选择困难时,想起了这部在硬盘里躺了几个月的作品。跨越两周的时间打完,不过中间有一周多在干别的,实际游玩时间大概也就一周吧。
        在一如既往地借作品内容扯自己的无聊想法之前,我想在这篇也许不能被称之为文章的东西的开头,理一理为什么我要写这堆也许不能被称之为系列的所谓“通关氵”。
这些个文字出现的契机,应该是在去年10月左右。彼时我刚玩完鸟鸟三部曲,心中满载着对诸多真红厨的不解,却又无处发泄。思来想去,我的脑子挖出了中学时我无法入眠在知乎上看二次元评论的记忆。对啊,为什么我不自己写一篇二次元暴论,以向我所不满的人与事挑起战争呢?但结论是,我并没有把这个点子加以实施,尽管我脑子里已经为这篇不存在的锐评写好了草稿,还起了个《从xxx到鸟鸟,为什么……》之流的标题。至于理由,其实也不是因为忙于别的事之类的,只是稀松平常的——懒了,或者说是间歇性雄心壮志,持续性混吃等死。事实上,有想要写什么东西的想法并不是第一次在我脑海中出现,早在那一个个不眠的夜里,面对发着微光的屏幕,我就幻想过数次,我是不是也能写?如果能?我该怎么写?不过这些问题永远只会在夜深人静无人打扰的情况下产生,一觉过后的白天,该吃吃该喝喝该学学该玩玩,前一晚的思考与幻想中的我一并烟消云散。毕竟,写了又如何呢?我看不到投入与回报的正比,如果到头来一切都是自己的自娱自乐,那吃力不讨好的我岂不是像个傻瓜?有这制造垃圾的时间,够我多看两三本小说了。一切都能回到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上:“有什么意义呢?”
不过若是如上文所言,一直摆下去的话,此刻的我也不需要去回忆总结这段时光了。转机在去年年末。某一天下午窜宿舍时,我意外地看到朋友有在写传颂之物的感想文(虽然他并没有发布到网上),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原来写二次元暴论的人竟然就在我身边。再加上那时正好发现,我竟然忘记了许多以前看过作品中角色的名字,这在过去的我看来是完全没法想象的,想着为这些回忆做些记录似乎也不错。总而言之,这些乱七八糟的思绪,拧成了促使我写点什么的最后一股动力。
第一次动笔,选择的对象是那时刚玩完半个月的壳少。在打开word文档前,我总觉得写点什么应该是件很简单的事,毕竟在现实中,我是个喜欢将自己脑子里乱七八糟的玩意用啰嗦的语言倾泻给朋友们的人,我想大概只要将这些废话的几分之一记录下来,一篇文章就完成了。结果当我真正面对着屏幕里的一片空白时,才发现这和我想的根本不一样,脑子里的玩意完全是碎片化的,而我似乎并没有把这些碎片很好统筹到一起的能力。要怎么才能同时表达对冬子的喜爱、对悲剧结尾的中意、还有某种意义上想说“好似”的心情呢?
那时的我并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于是选择了一个现在看来很笨的方式:按照高中作文的思路往里套。遂将高中语文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运用起来,在心里描摹了一个大概的框架:先总起,再挑两个想讲的重点(这里是‘壳’的概念和冬子其人),再找个缺点放在这二者之间或是之后,最后再编点故事小升华一下,搞定。
不得不说,这么写起来是很爽的,因为要考虑的东西早就想好了,之后只要堆砌辞藻与废话添油加醋一番,中间几乎不需要思考。高中的时候,我常常嫌弃作文只能写八百个字,因为如上文所言,我似乎是一个很喜欢说车轱辘话的人(比如这句话),擅长把事情吹的天花乱坠而非浓缩成一两句令人过目不忘的精华。所以没了这上限的限制一下写爽了,花了两三个小时就摸了三千字出来,感觉对自己非常满意,我真棒。
当然现在回头看去,那篇东西虽说完全是我想到哪写到哪的吹水,但八股文气息是在还是太重了。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鬼使神差地,我把它上传到了网上。记得壳少通关氵我是在凌晨写完并上传到贴吧的,之后一觉睡到了中午。事实上,这在g吧发出的最初一贴,并没有得到什么回音,不知是壳少凉了,还是单纯的文章无趣(我觉得显然是这个问题)。不过那天起床时,看着从未看见过的消息那一栏上的红色数字,要说没有兴奋是不可能的。
就这样,没过多久,我又发布了我的2022年个人向年终总结贴与排名贴,不过由于先发噱头后写内容的操作,在宛如振臂高呼我是个啥比之后,吧友们就散开了。但结果而言,即使知道没有人看,那个星期每天的凌晨,我还是会花两三个小时去写那个帖子的内容,最后整出了两万多个字。完工之后,说没有一种成就感,那也一定是骗人的,但是,我的心底,那个问题又幽幽地发起了质询:“有什么意义呢?”
不过很快我就忽略了这不知哪来的声音,在这之后又一部一部地写了一堆乱七八糟的通关氵。也许是那次连续一周的每日写作强度太高,在那之后我写起废话来愈发得心应手,到本作为止,我为我今年玩过的27部作品都留下了文字,其中三篇还成了g吧的精华帖。还记得第一次被吧务加精时,有种不可思议的感觉:我瞎写的,怎么回事呢?另外就是依旧不可能没有的小小自豪,被认可的感觉还是挺不错的。点赞就不说了,当看到时不时有吧友给我留下的长评时,也会感动原来真的有人在看我写的东西。故事本该就这样岁月静好地继续下去,我玩玩游戏,制造点垃圾,和网友们自娱自乐互动一下,然后周而复始。然而现实总是富有戏剧性的,八月中旬,在我留下混沌子的通关氵后,这个我从初中开始使用的贴吧号被无故(虽然当然不可能是完全无故)永封了。
在那之后我试图追回这个账号的种种操作就不展开了,就结果来说,这个账号现在已经废了。我觉得有趣的是这之后我的心路历程。首先是不解与愤怒,***我啥也没干怎么就给我封了?接着是无助与沮丧,与我的某个小学班级活动纪念品被我妹妹失手弄碎时的心情有一定的重合,有点难受,但想找谁说理也没处去。然后是怅然若失(虽然真的失了点什么),心里好像少了点什么东西,时不时回忆着我帖子里出现过的文字。最后是现在的心态,回忆起来感觉有点可惜,但其实我知道,这不过是从短暂的梦中,回到了最初我只看不写的生活罢了,好像也没什么好想的。
哦,好像不是只看不写,不然我现在在干什么?不过,被封号后的我,对于把文字发出去这件事,似乎产生了抵触。我认识到了,虽然我口口声声说着只是为了记录自己的心情而去写,没法再看自己的帖子只是心疼其中的长评,但无法辩驳的是,我的内心深处,仍留有对这个账号本身的不舍,以及不再能享受他人赞美的失落,还有最重要的,感觉自己近一年以来的努力都白费了,那个问题冥冥之中又找了上来:“有什么意义呢?”
有什么意义呢?重新在网上沉默了一段时间后,我愈发地发现,其实绝大多数他人的言语,于我而言是没有意义的。那么反过来想,我的言语,对于他人来说,不是同样的没有意义么?说真的,在看不到以前的帖子后的一段时间里,虽然自己的电脑里留有初稿,但我还是数次想着要不不写了吧,感觉差不多该到此为止了,更不用说那时我正玩着我并不太喜欢的魔恋日。但鬼使神差地,我还是写了它的感想,并继续坚持了下来,直到现在。
拐了一大圈,终于可以回到c+c这部作品了。为什么我要扯关于这个系列的故事?我想大概是因为这部作品点出了一直以来陪伴着这个系列成长的、我心中的那个问题的、我一直没有直面的那个答案。
不论是从“人从孤独中降生,从孤独中死去”等一系列文本,还是从最后只剩下黑须太一一个人的世界来说。孤独,大概是评价c+c时绕不开的词语。本作通过设定给出了世界上只剩八个人的极端背景,又给出了即使只剩下八个人,人与人之间还是会走向争斗的极端结局。如果真出现了故事里的这种情况,究竟会走向怎样的未来我无法确信,但这部作品传达出的精神,我是认同的:人与人之间,终究是无法理解的。
群青学院里的幸存者们,各有各的问题:平常不与人交流,但依赖上之后就表现出极强占有欲的冬子;伪装成平易近人的样子,实际上极致利己的美希;对人的心理过分敏感,希望人们不再存在的小雾;不容许他人违背心中秩序,即便是父亲也无法包庇的见里;随叫随到做牛做马,但本质上是对过往自我赎罪与欺骗的曜子;加上同样迷失在亲情与秩序漩涡中的友贵与拥有着禁忌之爱的樱庭。我想,这些性格迥异的人,正是现实中人类各种各样缺陷的代表,而他们的集合,也是有着各异缺陷的人类这一群体的代表。但,即使有着各自的地雷,只要平时不去触碰底线,大家的日常总的来说也能算是相安无事,甚至还能结成像是广播部这样能够传出欢笑的集体。要在团体中生存,互相妥协,互相让步,本就是必然的选择。
如果说到这里为止,还可以说这部作品是在对在集体中的人如何生存这个问题进行探讨。然而,黑须太一,这个渴望与人交流又无法与人交流的,异质般的角色的存在,让我对本作的思考偏移到了别处,最终回归到那一个个辗转反侧的不眠之夜里。
我喜欢夜晚,我基本只会在晚上玩galgame,看电影动画,以及写东西,尤其是深夜。究其原因,我想还是因为“夜深人静”这个词。在晚上不用在乎他人的目光,不用思考他人的看法,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里,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时间。然而在某些时候,我又确乎难以自制地想与某个并不确定的对象聊聊天,以排解心中沉淀着的感情。这是大概是我最接近渴望交流又无法交流的境况。所以老实说,当看到黑须太一最终一个人留在那个世界时,与那群青色的天空正相反,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夜”这个概念。可能也正因如此,看着在无人的群青里周复一周地修着广播塔的他,我想起了数度在寂静无声的夜里写着文字,又偶尔停下来思考人生的我。
也许正如作品中所说的,无论与谁关系再好,也终究是一个人。就算可以交流,也不代表共有了一切。本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事情,在期待他人能够有所回报的时候就已经输了。这是简单浅显,小孩也知道的道理,但也许是始终对什么莫名的东西怀有隐隐的期待,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心知肚明却又不愿直面这件事——我写的东西,无法打动自己以外的人。这无关文笔与辞藻的好坏,而是永远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到此时此刻写着这句话的我在想什么,就连第二天的我也不行。回望我写过的这个系列,粗略扫一眼下来,要我复述其中到底讲了什么,我想我应该没法做到。自己写的东西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谈出自他人之手的作品了。在所有时间与空间中,人都没有办法彻底地互相理解的,甚至是自己。如此想来,确实有些悲哀了。
所以,有什么意义呢?得不到任何人的真正理解,周而复始地重复着自我感动的行为,到底是为了什么呢?看着在在长椅上午睡休憩,做着与广播部朋友们快乐玩耍的美梦的黑须太一,我想,到头来,答案一定是简单的,仅仅是简单的“我喜欢”而已。因为喜欢,所以才无需理解,因为喜欢,所以才不求回报。从开始到如今,我,仅仅是喜欢在深更半夜时写点什么东西罢了。能够写出这句话,本身就让我快乐。
但,除了我喜欢中“我“这个主语之外,我始终无法否定,我仍然期待着什么。尽管这般肯定了人之孤独,黑须太一还是把交错这件事视若珍宝,这是全篇故事的点睛之笔。正如99%的努力还需要那1%的天赋才能蜕变为成功,99%的孤独配上1%的交错才叫做活着。孤独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无法逃脱的处境,然而面对这同一个问题,是要放弃沟通还是追寻交错,我们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在深知无法得到理解,无法得到回报,但仍向群青世界发出电波的黑须太一,是所有在某时某地感到孤独的人类的代表,也是呼吁人们追寻交错的天线,直到那片天空消失之日,他永远在孤独者的零点发送着电波,向所有来到那片群青中的人说出:“我在这里……在你身旁。”此般身姿,实在是十分耀眼。
全作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所有文本结束后,黑白的群青学院门口配上蝉鸣的背景音。起初我还以为还有剧情,但等了几分钟后发现没有变化后,还是没忍住点了一下鼠标,接着就回到了title界面。我愿意用惊艳这个词来形容当时我的感受,短短的一幕宛若画龙点睛之笔,把整部作品归纳为黑须太一的回忆,同时也成为了玩家回忆的一部分,正好印上了其中提到的交错的意义,化为日后小憩时,能够梦到的美好故事,成为直面孤独之人背后的唯一的支点。不禁让我回忆起有生以来那一个个伴着蝉鸣的夏天,以及与之而来的一次次交错。
我想,也许上文中我提到的不知对何物的期待中,这令我相信的无名理由,正是由这一份份过往的温暖回忆所构成。现实中与亲朋好友的交错,故事中与无数作者读者的交错,这个系列萌发于遥远夜晚里接收到的他人的电波,始于在友人处收获的意外,又在途中经历了无数的交错,这些东西,前面冠上的主语,绝不该只有“我”这一个体。正如黑须太一发送出的电波,其中包含的情感也绝不只由他一个人铸成。人类,或者不说那么大,我,终究是群居动物,即使无法互相理解,但与他人交错所带来的一片片炫目回忆,早已成了我的一部分。对把这个系列写下去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我想我的答案会是我喜欢,但不止于此。“将一时的交错珍藏于内心,继续追寻着下次交错的瞬间”,做也许没有结果的事情时,享受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我享受着与作品交错时写下文字的时刻,享受着以文字为媒介让未来的我与过去的我得以交错,同时也期待着,也许某一天,我发出的电波能够成为谁的回忆。
最后,这里是过去的我向未来的我发送的广(?)播:我在这里,在你身旁。那么,下次再见。

                                                                                                                ——2023/11/10通关
——2023/11/14携《Crisscross》后感
Tags: 游戏
#1 - 2023-11-14 19:02
“我来这里,是为了寻找点的。”
看完帖子后,脑子里怔怔的,只是一遍遍地回响着这句起始的话。一个攻击星奏的人,终究还是没有获得圆满的结局,只剩下屏幕对面的一声叹气伴随着群友的嘲笑走向封号的未来,让人不禁问道,这值得吗?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