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20-4-11 21:11
sa君 (很随便的人)
1.语言以及文字应该被视作文化的一种吗?还是只有交流的工具呢?
2.如何评价“推广普通话,保护方言”的主张?(将普通话作为第二语言,即不同地区的人交流的通语;讲方言作为第一语言,在家里可以说,对本地人也可以说)
3.如何评价“汉字拉丁化(拼音化)”的主张?
#2 - 2020-4-11 21:13
(迷子でもいい、迷子でも進め。)
1、文化
2、前后矛盾?
3、不明白你说的是什么
#3 - 2020-4-11 21:18
(舞台の上からは陳苦瓜の姿が完全に消え去った。)
语言并非文化的载体,语言即是文化本身。
另外我觉得汉语拉丁化的可行性是很高的,虽然在现阶段我不赞同。
#3-1 - 2020-4-11 22:16
#3-2 - 2020-4-11 23:31
Nanarikom
那建筑、饮食、习俗、艺术之类是不是文化呢?又是不是语言呢?
汉语拉丁化的可行性能简单论证一下吗?kwsk
#3-3 - 2020-4-12 00:31
c933103
Nanakom 说: 那建筑、饮食、习俗、艺术之类是不是文化呢?又是不是语言呢?
汉语拉丁化的可行性能简单论证一下吗?kwsk
漢語的盲人點字就是現行於日常使用的拼音化漢語書寫系統。
#3-4 - 2020-4-12 00:35
Nanarikom
c933103 说: 漢語的盲人點字就是現行於日常使用的拼音化漢語書寫系統。
这更多是不得已而为之吧(虽然拿来论证可行性的话说不上错),要推广到所有人就显得没必要了
#3-5 - 2020-4-12 01:01
Ubisoft
我觉得可行性巨低  你想想拉丁化了还能有现在一半好用吗
#3-6 - 2020-4-12 09:38
陈苦瓜
Nanakom 说: 那建筑、饮食、习俗、艺术之类是不是文化呢?又是不是语言呢?
汉语拉丁化的可行性能简单论证一下吗?kwsk
我指的可行性是指转变成拉丁文字这个过程的可行程度啦,并不是转换之后的可行程度。日语韩语同音的词汇很多,所以转换起来很不方便,会造成很多的歧义,尤其是日语,所以对于日语来说汉字保留是必须的。而汉语里这种重复读音的情况很少,即使有也因为汉语有四个声调缓冲了,所以即使转变成拉丁文字也是可读的。以上是一己之见啦。
#3-7 - 2020-4-12 09:41
陈苦瓜
Ubisoft 说: 我觉得可行性巨低  你想想拉丁化了还能有现在一半好用吗
确实,拉丁化之后变成表音文字不如汉字来得直观,不过对于外国人学习来说会更简单,我觉得如果汉语未来走向国际化可以创造一套表音文字给外国人学习(比如那种古典拼音,现在台湾人还在用),不过现阶段没必要。
#3-8 - 2020-4-12 14:02
Rくん
还是你自己多学两门外语来得实在。事实上你也是这么做的(bgm38)
#3-9 - 2020-4-12 14:03
陈苦瓜
Rくん 说: 还是你自己多学两门外语来得实在。事实上你也是这么做的
很想学法语和西班牙语,看以后社畜有没有时间了。。
#3-10 - 2020-4-12 14:43
狂犬榨汁姬艾莉丝
陈苦瓜 说: 我指的可行性是指转变成拉丁文字这个过程的可行程度啦,并不是转换之后的可行程度。日语韩语同音的词汇很多,所以转换起来很不方便,会造成很多的歧义,尤其是日语,所以对于日语来说汉字保留是必须的。而汉语里这种...
你打个“shishi”试试。
#3-11 - 2020-4-12 14:50
陈苦瓜
🌸九重凛🌸 说: 你打个“shishi”试试。
两个第四声的话是这样:ㄕˋㄕˋ
#3-12 - 2020-4-12 16:51
Nanarikom
陈苦瓜 说: 两个第四声的话是这样:ㄕˋㄕˋ
他的意思是同音很多
#4 - 2020-4-11 21:30
1.语言不但是文化,而且还是较为稳定能反映很多古代信息的文化,同时也是尼采之后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研究的重点。
2.到底重点是什么?
3.鲁迅说文字字母化是趋势,但不一定容易推行(现在ccp在文化领域持保守态度)
#4-1 - 2020-4-11 23:34
Nanarikom
可是并不是鲁迅说的就对嘛,只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全盘否定传统的思潮而已。
#4-2 - 2020-4-12 14:25
北雁云依
Nanakom 说: 可是并不是鲁迅说的就对嘛,只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全盘否定传统的思潮而已。
确实,鲁迅也是受五四影响带偏见。但文字可能的确并没有语言那么重要,中世纪欧洲人不也全用拉丁文书写,但后来也可以用德语法语书写了,如果拉丁化的话方言书写更方便一点
#4-3 - 2020-4-12 14:32
Nanarikom
氦II 说: 确实,鲁迅也是受五四影响带偏见。但文字可能的确并没有语言那么重要,中世纪欧洲人不也全用拉丁文书写,但后来也可以用德语法语书写了,如果拉丁化的话方言书写更方便一点
文字和语言不是同级的,应当是“文字没有语音重要”。这句话是对的,而且很多人真的没有意识到。
但你用这句话来论证“拉丁化是趋势”,那我看不出这两件事有什么因果关系。拉丁化的文字也是文字,并不是西方人就都能意识到“文字没有语音重要”。
拉丁语和德语法语本来就是不同的语言,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这么举例。
#4-4 - 2020-4-12 15:32
北雁云依
Nanakom 说: 文字和语言不是同级的,应当是“文字没有语音重要”。这句话是对的,而且很多人真的没有意识到。
但你用这句话来论证“拉丁化是趋势”,那我看不出这两件事有什么因果关系。拉丁化的文字也是文字,并不是西方人就都...
是我的表述有问题,的确没有因果关系。因为我这句话不是用来论证拉丁化是趋势的,而是用来说明废除汉字不是废除汉语,是为论证废除汉字的合理性而不是废除之后应该用什么替代的合理性。
至于这个举例,或许举蒙古国用西里尔字母废除古蒙古字母的例子更好,但毕竟有外部干预,也不能很好地说明语言正常发展趋势。拉丁文和德语法语的确是不同的语言,但拉丁文的书写对欧洲国家与汉字对中日韩越等汉字文化圈国家意义在我看来是类似的,拉丁文可以不再作为所有用途的书写方式而只作为特定的学术用语,同理汉字或许也可以只作为严肃学术用语(类似于日语)。
#5 - 2020-4-11 21:35
1.该
2.说一套做一套,方言已垂死
3.当初最大的目的是扫盲,现在已过时(为什么要退化
说实话二简字都那么垃圾了,拉丁化无法想象

现在唯一还在系统性教育和向外销售粤语的只有香港了吧......粤语和闽南话我认为是最坚挺的两门方言(全球华人流通
其实我觉得一门方言的词汇量如果逐年没有增加,那就相当于步向死亡了。
#6 - 2020-4-11 21:38
(微妙)
语言算是显学中的显学,报菜名都会带着玩的。
如果真有兴趣,你恐怕得点一些前置技能,或者老老实实看看自己有没有兴趣考个相关专业。
#7 - 2020-4-11 21:42
(必须保卫战争)
上世纪中国国家能力降至历史低点后的绝望挣扎。汉字拉丁化是和全盘西化联系在一起的,要与中华性做彻底切割,也就是新文化运动到五四的那代人,命也革了、议会也开了、地方自治和德谟克拉西也落地了,但还是看不到国家有任何起色,处于最晦暗、最绝望的时刻,才会把一切过错都归给中华性、都归给自己是中国人,所以想要“换根”,最好两代以后再没人可以看得懂孔孟的书。这个事情在80年代河殇派那里又重演了一次,但河殇派的目的还包括,大家最好也不要看懂ccp文献。随着中国国家能力逐渐恢复,类似的话也就很少有人提了。

当然,实际情况要远比我说得复杂,汉字拉丁化具有多重目的,但它可以被拿出来讨论,很大程度上却是因为大家已经相信中国的“过去”对中国的“未来”已经不重要了,不如说没有这个“过去”才重要。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上世纪国语运动的情况,推荐一本书,王东杰《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
#8 - 2020-4-11 21:55
(公众号:冷静的历史碎片。B站:满舰饰假子。 ... ... ...)
你是不是看了几篇方言分子的网贴,跑来提问的
那你可以再多看一些,应该就能形成自己的观点了
这些问题的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立场,而不是语言学
#9 - 2020-4-11 22:15
(在買到ps5之前都不改簽名)
在有限度的空間討論自由一樣(bgm38)
#10 - 2020-4-11 22:22
不支持汉字拉丁化,支持学多几门编程语言
#11 - 2020-4-11 22:31
0202年在一般互联网社群/平台上讨论方言保护相关问题,基本就是一种地域黑的前戏,几楼之内从XX话真难听像XX,发展到X菜真难吃X地方人像猴子
#12 - 2020-4-11 22:39
研究一种语言对研究使用者的历史、文化甚至人的思维(比如认知语言学)有很大帮助,当然不只是交流工具
推广普通话,保护方言是非常正确的主张,既方便交流又能让方言流传下去,而研究方言对研究汉语又有重要意义
汉字拉丁化可以参考日语去汉字化运动,都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那就是重音的词太多。还有汉字让各方言书同文,大部分方言写成汉字都能让人看个大概,汉字拉丁化之后相当于每个方言都成了一门新语言了。而且作为主流语言用的文字里信息密度最高的文字它不香吗(bgm38)
#13 - 2020-4-11 22:42
(结构性番荒)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可以去看看人类学的研究。
如果一个方言需要保护,那么理应让它消亡。
汉字拉丁化是个愚蠢至极的想法。
#14 - 2020-4-11 22:55
(我爱你)
汉字拉丁化不可取,你将不能高效地读取弹幕(bgm30)
#15 - 2020-4-11 23:28
(给分主观的低端萌豚而已)
简单看过一点语言学,感觉可以粗浅地回答一下

1. 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主要成分之一,我不觉得这两者之间有什么矛盾。

2. 推广普通话是因为“在现代社会,规范一个特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方言带来管理上和教育上明显的便利”(Lyons, 1981:53)。保护方言是保护多样性。
看到楼上有人觉得这两件事相互矛盾,可能是站队站多了,觉得所有关系都是非此即彼的吧。

3. 众所周知汉语拉丁化的思潮来自于上世纪初知识分子对传统的全盘否定,而现在再提似乎便看不出什么理由。就我所接触到的范围之内,对语言学有一定了解的人都不太支持汉语拉丁化。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在于,书同文是汉语保持其一体性的纽带。就算不考虑方言的要素,即不用考虑拼音化在共时意义下的影响,在历时的意义下,拼音化还是使得古代汉语的研究门槛显著提高,变得难以进行。众所周知仅仅在义务教育阶段你就会学上千年前的文学作品,这在其他国家是难以想象的。简单来说就是:书同文是优势,没必要扔,扔了只会更垃圾。
#15-1 - 2020-4-12 00:43
c933103
最後那個論據的問題在於研究古代漢語對一般人有什麼重要,而漢語保持一體性又有何優點?在漢語現代文學作品缺失的情況下研讀古代著名古典作品可以補充文學藝術修養的缺口,但隨此之外呢?
#15-2 - 2020-4-12 00:55
Nanarikom
c933103 说: 最後那個論據的問題在於研究古代漢語對一般人有什麼重要,而漢語保持一體性又有何優點?在漢語現代文學作品缺失的情況下研讀古代著名古典作品可以補充文學藝術修養的缺口,但隨此之外呢?
之前说到“就算不考虑...”。放弃书同文实行拼音化不仅提高了古代汉语的门槛,同时也使得各地方言不得不采用不同的文字,如果不能相互理解的话就会产生文化上的割裂。
当然你也可以说“可以干脆直接消灭方言只保留普通话”,但这样的话就破坏了汉语的多样性。我觉得能同时保持一体性和多样性是很理想的一种状态,你一定要问我这样有什么优势的话,以我的水平我论证不清楚。可是反过来说,有什么理由打破现有的状态,把一体性和多样性丢掉呢?
#15-3 - 2020-4-12 01:05
Ubisoft
同楼上,我也觉得纽带不纽带、看不看得懂上千年前的文学作品(实际上学会课本内容对于“能看懂大部分古文”来说帮助并不算太大,即使是遇到了好的语文老师也是)没什么关系。但是汉语和汉字的特性就注定了如果罗马化将是灾难性的退步,要印证这一点不需要懂语言学,只需要随便把一段话转成拼音就知道了,即使是汉语拼音。
#15-4 - 2020-4-12 01:25
c933103
Nanakom 说: 之前说到“就算不考虑...”。放弃书同文实行拼音化不仅提高了古代汉语的门槛,同时也使得各地方言不得不采用不同的文字,如果不能相互理解的话就会产生文化上的割裂。
当然你也可以说“可以干脆直接消灭方言只保...
或者這樣說,我認為各地文化各自發展百花齊放不是一件壞事,要統一語言和文字追求一體性的話最後就會成為像日本那樣想要尋求地方特色而不可得的情況
#15-5 - 2020-4-12 14:14
T T
+1
#16 - 2020-4-12 00:30
(請注意UID)
1. 其他人已經展述了各種觀點了就不重覆了
2. 很不幸地這種做法成為了對各代政權的威脅而沒被實行
3. 問題不是能力而是為什麼要這樣做?
#17 - 2020-4-12 00:49
(Super ni briletas la steloj.)
关于第二点:
作为一个在粤语区长大的人,我无法使用粤语来写作,平日聊天时偶尔要夹杂普通话,至于跟年纪大的人对线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只能在被骂之后感叹“原来还能这样骂”这样子
由于普通话的推广,粤语的影响力在不断减弱,相信很多人都能感受到这一点。所谓“保护方言”,在我看来更像是将方言当作是城中的长颈鹿,只能被锁在动物园里任人观赏的长颈鹿,要把它放在城市里自由繁衍,可能吗?你无法在一个地方让两种语言共同繁荣,这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事。
至于是否需要以更上一级的方式去保护方言,这就是个复杂的问题了。我自己虽然对粤语在此地的命运持悲观消极的态度,但不能否认有人正在为其付出切实的努力,而在这些人之中又有我所尊敬的人。
嘛,算了,反正我也不是广东人,操心这干啥
#17-1 - 2020-4-12 01:42
Nihilum890
我在上海这边生活了大概有6年,上海这边可以说是各种语言混杂的城市,河南话、四川话、安徽话、上海话、英语、日语等等街上都能听到,大家都能大大方方使用自己的方言,然而不同地方的人想要交流也总能说出一口不那么标准的普通话。在上海这样的人口组成比较复杂的城市,方言很多时候成了同乡之间的一种羁绊,一如老港片中的潮汕人、客家人。
#17-2 - 2020-4-12 03:16
xxxxxxxxx
Nihilum890 说: 我在上海这边生活了大概有6年,上海这边可以说是各种语言混杂的城市,河南话、四川话、安徽话、上海话、英语、日语等等街上都能听到,大家都能大大方方使用自己的方言,然而不同地方的人想要交流也总能说出一口不那...
这确实是很有吸引力的图景,但二十年后、五十年后是否仍能看到这样的图景呢?
不过当然,就算看不到也不见得是很糟糕的事。
#17-3 - 2020-4-12 03:53
nanokaleaf
哈哈,每次爷爷说话我都只能假装在听,因为听不懂啊...需要翻译.....
#17-4 - 2020-4-12 06:35
absurd
還好了,我認識在廣州長大的本地人都不會說,更別說外地人(很多連聽都成問題)。我基本四川話只聽我奶奶的(偶爾她的親戚來我也交流一下),就這程度的接觸我都能聽懂四川話,老實說,在粵語區長大都聽不懂粵語證明粵語已經沒救了(bgm38)(bgm38)
#17-5 - 2020-4-12 08:39
锐ちゃん
父母广州人,普通话养孩子,见过太多
#18 - 2020-4-12 00:58
1.应该
2.第一第二我不管,实际上普通话第一更好,但是不要有意抹杀方言
3.过时且无意义
#19 - 2020-4-12 01:31
1.语言在人类原始时期作为交流工具(啊啊,哼哼哼,嗷~)。随着人类文明发展,文字有了承载文明记录(在这群人之间发生的)文明的作用。反过来,人们学习这些(具有群体特色的)文字记录的东西,再用来和人交流更深层次的思想/文化。以此反复。说得比较片面,但两个属性,工具性和文化性,是自然而然的,两者相辅相成,是语言不可分割的两个特性。

2. 建议改成:如何评价“学好英语,学好汉语”的主张? 如何评价“学好物理,学好化学”的主张?普通话和方言就是两门分开的学科,你都得学好。
“将普通话作为第二语言,即不同地区的人交流的通语;讲方言作为第一语言,在家里可以说,对本地人也可以说” 这种解读我是不认同的。

2.1 语言是什么载体/是什么?语言是文化载体/语言是文化。方言也好,古文也好,他们都承载了上百代人数不清几千万亿(?瞎说的反正数不清)的人的一生所经历的文化。如果你想保留,你要保留谁的?你想学1年前人说话还是100年前得人说话?还是1000年前?不要因为方言把自己禁锢在小圈子/过去。
2.2 方言、语言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和人交流。使用什么词什么句要看你这群人怎么说话。语言永远是发展的。它源于你和周围的人的交流之中。你说bgm这个词是不是方言?我觉得是,它也有小圈子内使用的特性,它也是一个文化的具体例子。
2.3 普通话很重要,是为了让国内所有人能够正常交流。同理,英语很重要,是为了让地球上所有人能正常交流。中文相比英语很重要,因为它承载了中华文化。方言相比普通话很重要,因为它承载了区域文化。

3. 15楼说的很中肯。另外楼主记住,中文/汉语是世界上现存唯一一个 写 和 说 差不多是两套系统的文字,即所谓象形文字。记住这个特殊性,有时候中文/汉语是没法和地球上现存其他语言类比的。至于未来如何,事物最好遵循其自然发展规律,不要总想搞个大动作。全面拉丁化对中文/汉语来说不现实,但当然你可以不用汉语用英语,问题就不存在了。
3.1 至于有没有保护汉语文化的意义?也许没有,智人也没想着保护尼安德特人,西班牙人殖民墨西哥的时候也没想着保护玛雅文明。所以还是要看事物的自然发展。
#20 - 2020-4-12 03:28
(飞得高,飞得低,学习再学习,多少大秘密 ... ... ... ... . ...)
之前在网上看到李如一用拼音写东西,感觉相对来说选择了抽象程度更低的选项...
1. 语言是文化里面很重要的一点,甚至塑造文化
2. 我个人还是觉得普通话是必要的交流纽带,但是使用中的方言也是很重要的
#21 - 2020-4-12 03:51
(No fret you don't have, but favor the existence)
这个问题在中国其实不是一个问题,我们的老祖先秦始皇很早就完成了文字的统一工作。现在任何方言都只能在局部使用,不加保护的话,会慢慢消亡。(和17楼的经验类似,我爷爷说的话都很难听懂了-_-) 你可以看看世界上的各个国家,任何国家都不会把方言放在第一位。

P.S. 欧盟可以看作语言、文字、文化没有统一的中国
#22 - 2020-4-12 05:05
1. 当然
2. 我认为两者不矛盾,前者的目标是让所有人都会听说读写普通话,后者是保护方言,方言地区的很多人都同时掌握这两个语言,没什么问题吧
3. 过了过了(bgm38)duck不必,汉字无论从文学还是美术的角度看都是历史悠久的艺术品
#23 - 2020-4-12 08:46
(啊~我可真是个变态啊~)
2.本地的方言的确在慢慢消亡。本地人对外比较开放。习惯了只要一群人里面有一个不会说粤语,那群人就全部说普通话。还有各种功利性的原因。即使是我自认为粤语还不错,父辈有些深层的表达,我能听懂意思,但是我绝对不能自己使用。甚至自己有时候看TVB的电视剧,忽然会恍然大悟:噢还能用这个词表达这种感受
虽然作为本地人有一定感情,从小也是听老一辈的说书长大听了有十年。但似乎粤语真的是药丸了。不过我也没办法,只能每次和基友他们说话照旧使用我们之间用惯了十年的粤语。可能过了我这代就没什么人用了。
#24 - 2020-4-12 08:55
(僕と契約して、女装男子になてよ!)
1.语言以及文字应该被视作文化的一种吗?还是只有交流的工具呢?
语言确实是文化的一环,同时也是带有了文化属性的工具。虽然语言的起源、发展、传承以及进化都毫无疑问是一种文化,但他也不会超越工具这一基本属性很多。并且语言确实承载了很多文化,语言框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意识形态,我们能用的词汇本身就可以决定这一语言的使用者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模式,如果从语言中删除某种概念的形容,这种概念本身也会消失,譬如女权,如果我们无法形容它描述它,我们也就不会认识到女权主义这一概念,或许你可以用更拐弯抹角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但缺少了专属名称这一符号之后,概念的存在是很飘忽的。话虽如此,语言又绝不是某种文化本身,因为一种文化的存在是基于实体的,是实际存在的东西或概念。

2.如何评价“推广普通话,保护方言”的主张?(将普通话作为第二语言,即不同地区的人交流的通语;讲方言作为第一语言,在家里可以说,对本地人也可以说)
普通话的意义在于消除交流的隔阂,降低沟通的成本。方言则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方言算是语言的文化性质的一种,就像保护节日和手工艺一样,以同样的理由去保护方言是合情合理的。

3.如何评价“汉字拉丁化(拼音化)”的主张?
没用。汉语系统不同于世界上任何语言,作为会意文字,构成词句的每个单字本身都具有词的性质,自身就是一个词,可表达一种概念。汉字的拉丁化完全消灭了这种特性,推广成本高而收效全无,拉丁化主张者基本都可以认为是愚蠢无知的崇洋媚外者,除此之外实在找不出推崇这种主张的理由。
erqie ruguo quan douyong pinyin lai xie de hua ni queding ni neng kandong ma?
jijijijiji季姬击鸡记
shishishishishi施氏食狮史
这两个又怎么办?
wo ye xiang guoguo guoer guoguo de shenghuo呢?
#25 - 2020-4-12 09:29
(开摆)
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文化出现必然会有语言产生,而语言也会加速文化的发展传播,甚至更为拓展一下连网络文化也伴随有语言产生,比如火星文抽象话郭语等等(bgm38)
而消灭一种文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在侵略后对占领地强行灌输外来语言并禁止本地语言的适用,而“推普”并不意味着“消灭方言”,好比你学英文后就放弃了说中文了吗?当然大家“愿不愿意”说又是另一回事,所以保护方言就需要社会塑造方言文化环境,比如利用各种书刊杂志影视剧等等培养年轻人对方言兴趣。
拉丁化这个...(bgm38)太傻了(bgm38)
#26 - 2020-4-12 10:41
(泥萌都是我的马甲)
Q1.语言以及文字应该被视作文化的一种吗?还是只有交流的工具呢?
A1.应被视作。因为语言文字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从而让不同语种的人之间产生统计差别,产生文化。

Q2.如何评价“推广普通话,保护方言”的主张?(将普通话作为第二语言,即不同地区的人交流的通语;讲方言作为第一语言,在家里可以说,对本地人也可以说)
A2.支持与普通话文字共通的方言,反对使用独立文字的方言。

Q3.如何评价“汉字拉丁化(拼音化)”的主张?
A3.不是蠢就是坏。这会改变人的思维方式,等于抛弃原有文化。况且象形文字望文生义都能八九不离十,不像字母文字那样隔行如隔山,在学习新知识上有天然优势。
#26-1 - 2020-4-12 11:36
sa君
啊这……汉字不是象形文字,是意音文字,也不是字母文字。希望明白,望文同样也不能生义。
#26-2 - 2020-4-12 11:36
sa君
独立文字的方言我还没见过……不都是从汉字中取正字吗?
#26-3 - 2020-4-12 18:33
江𝒞𝒽𝒶𝓃
我猜A2层主暗指某南方湾区的局域化的书写方式。
独立文字的方言不是方言,是另一种语言,例如蒙语藏语维吾尔语。
#27 - 2020-4-12 11:37
(很随便的人)
话说各位论及方言怎么都说粤语……粤语好歹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本吴语区人心中有泪!
其实真要说粤语,广州话绝对不是最危险的一个,但是说要保护广府片的人却是最多的。广府片都快把周边县市的方言给吞噬了……听人说粤西的不少人都不会说地道的粤西方言,只好从广府片借词。我寻思这和暴力推普有何二致?
另外官话方言也很危险,西南官话据说从2008年逐步变猩了,与其他诸多官话一起变成了变调普通话。
#28 - 2020-4-12 13:13
语言是什么?不如看看大师的观点
从理论语言学的角度,不同的语言代表了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保护语言的多样性也就是保护人类思维的多样性,鼓励掌握多门语言自然也就是好事。上次我的这个帖子也许能作为一个例子,还可以参考《1984》、《你一生的故事》的构想。
但你的后两个问题更多地是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的,必须把语言和权力、身份认同联系在一起,更具体的分析也不用我说了。
#29 - 2020-4-12 15:58
拉丁化有害无益啊,至少在阅读效率上相当于消解了汉字字形的意义,完全降低了效率。。。
你想想你是这么看这段话比较高效,
haishi zheme kan zheduanhua bijiao gaoxiao
拼音之作为拉丁化,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容易学习(明显拼音的集合更小)的文字的形式(语法),到语音这个中间体,再到语义的桥梁,但这个桥梁显然不如汉字到语义的直接映射更直接。。。
#30 - 2020-4-12 16:00
我一直觉得好奇日本人看假名的部分会不会比看汉字的部分理解速度要慢一点,或许练习到一定程度看假名的形就知道含义了吧,反正我还做不到(bgm38)
#30-1 - 2020-4-12 16:03
MousHu
日本防卫大臣“说人话!疫情相关表达为什么都是片假名外来语!”
https://jp.hjenglish.com/quanriyu/p1300677/

标题是一方面的见解 ... 但正文看了下 有多方见解 ...
部分与这个讨论有关吧 ...
#31 - 2020-4-12 16:03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道成了肉身)
直接放弃汉语改用英语都比汉字拉丁化好,至少还能免去语言关
#32 - 2020-4-12 18:36
题外话,不光粤语,北京方言也正在消亡。很多老年人的表达方式在当今年轻人中已经见不到了。甚至包括父母一代北京土著,有时候看老舍的作品也会一知半解。因为有些词没见过,不用了,不知道什么意思。
不过另一方面年轻人会用一些老年人不用的流行语。这就是语言的演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