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20-5-26 15:11
Erbzur
前提一:“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部作品的解读具体到一个个个体上可能千差万别,甚至和原作者背道而驰。

前提二:相比起剧本文学等纯文字的作品,戏剧、漫画、电影、动画作品由于使用了表演、美术、音乐等更多的表现形式,能够传达更多的信息量,理论上可以更加精准地还原创作者的本意。

由于作品从诞生之刻起便拥有被曲解的可能性,为了避免本意的丧失和过分解读,有人(我自己)主张使用多种表现形式和特定表现形式下的技巧(如音乐技术)进行辅助创作,以引导读者往期望的方向思考和感受。

例如,手段结合方面:剧本加表演,将人物形象、戏剧性真实确切地再现;电影加配乐,利用音乐对情绪的煽动作用渲染氛围,即使念起旁白也显得身临其境;音乐加歌名歌词,赋予了音乐叙事性,且文字同时起到引导限制的作用,不至于一首悲曲被认为欢快......
技术类的就只能举音乐技术了,像调式与节奏的组合、乐器的选取,引导听众体验不同的情绪。

不过,也有人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作者的引导会影响读者的自主理解,最终使读者异化成另一位作者。“作品从诞生之日起便不属于作者”,作者不应该强加自己的思绪给读者。

以上是背景阐述,以下是个人观点。

我所认为的“艺术创作”,本质源于创作者有“express thoughts and feelings”的需求,因为人生而孤独,需要寻找“同类”。为此,创作者潜意识里是追求精准传达的,渴望着知己知音。然而,人类的任何单一的交流工具都是乏力的。无论怎么做,”发送者“原始的想法都会不同程度地在“接收者”的脑海中被歪解,仿佛无时无刻在验证着“人是无法相互理解的”这一残酷事实。所以,尝试通过多种手段对“接收者”的理解行为进行干预诱导,在我看来是十分合理的。否则,作品容易丧失“交流”的属性,而审美首先应该是一种交流。

希望能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
#2 - 2020-5-26 15:26
(miaow~~~)
艺术创作者通过技巧对读者进行引导的行为是否具有合理性
不过,有人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过多地引导会影响读者的自主理解,最终将其“暴露”在创作者的世界荒原之上。
就吐槽个标题相关的好了 ... 其它内容看着就累 而且还......
看完后根本不想与楼主展开讨论 ...
#2-1 - 2020-5-26 18:50
Erbzur
多谢少侠,已改头换面,有空请重看!
#2-2 - 2020-5-26 21:02
MousHu
Erbzur 说: 多谢少侠,已改头换面,有空请重看!
#11 与 #16 的观点我还是比较赞同的 ...

然后这是你改写的一段
不过,也有人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作者的引导会影响读者的自主理解,最终使读者异化成另一位作者。“作品从诞生之日起便不属于作者”,作者不应该强加自己的思绪给读者。
你前一版还把“过多地”给保留着 ... 这一版就直接把这给删掉 ...
可真有你的 ...
我还能说什么呢?
#2-3 - 2020-5-26 21:12
Erbzur
MousHu 说: #11 与 #16 的观点我还是比较赞同的 ...

然后这是你改写的一段不过,也有人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作者的引导会影响读者的自主理解,最终使读者异化成另一位作者。“作品从诞生之日起便不属于作者”,...
一开始我自己都很模糊,这不发出来供各位debug吗?(bgm38)
“过多地”本来指的是相对于“几乎没有”,我错了(bgm38)
#2-4 - 2020-5-26 21:25
MousHu
Erbzur 说: 一开始我自己都很模糊,这不发出来供各位debug吗?
“过多地”本来指的是相对于“几乎没有”,我错了
你现在也足够模糊的 ...
我也真不知道再多说什么比较合适了 ...  
那就祝你好运好了 ...
我这边就别多期待了 ...
看别人那边有没有你所想要的东西就好了  ...
#3 - 2020-5-26 15:44
(Super ni briletas la steloj.)
创作者当然可以有自然主义倾向,这是他们的自由。
#3-1 - 2020-5-26 18:55
Erbzur
经楼上提醒已修改大部分正文,可以的话再看一下。
提到创作自由,在我看来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我认为创作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不为了交流的创作或许根本不存在(潜意识里的交流欲望)。
#3-2 - 2020-5-26 20:57
xxxxxxxxx
Erbzur 说: 经楼上提醒已修改大部分正文,可以的话再看一下。
提到创作自由,在我看来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我认为创作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不为了交流的创作或许根本不存在(潜意识里的交流欲望)。
你说这个谁懂啊(bgm38)
创作者有潜意识的交流欲望就不能去单纯地描摹现实吗?我们先假定人做不到不带偏见地观察记录现实,然后就可以去否定一切试图观察现实的创作者了?

我憋不出几句正论,只能说说我的一点观点:
作为一名读者,我是相当讨厌那些作为纯粹的说服工具而诞生的作品的。假如作品只是为一个作者自己都能清楚描述出来的观点、一个“原始的想法”服务,我为何不去读读哲学家们的观点集?
对于一些创作者而言,并非是先有意图才有创作,而是先有创作才有的意图——创作本身是一种对那些无法被言述之物的发掘。对于这些作品而言,理解本身是无关紧要的,哈姆雷特之所以为哈姆雷特,蒙娜丽莎之所以为蒙娜丽莎,并不是因为它们使得莎士比亚和达芬奇被人们以相同的方式理解,而是因为不同的人都从中理解了他们自己。
#3-3 - 2020-5-26 21:37
Erbzur
Txxxxxxxx 说: 你说这个谁懂啊
创作者有潜意识的交流欲望就不能去单纯地描摹现实吗?我们先假定人做不到不带偏见地观察记录现实,然后就可以去否定一切试图观察现实的创作者了?

我憋不出几句正论,只能说说我的一点观点:
作...
不是,不是一种偏见,而是一种欲望。要是不为给人看,又何必写出来,让其在现实中具现化呢?又何必公之于众?对吧?那些建个人站写blog的,不希望别人看,那都是骗人的。要是能有人欣赏,我还会“孤芳自赏”?(bgm38)

哲学作品也是一种创作啊,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被你这么一说,《追忆似水年华》等文学作品都可以浓缩为一句话了,无奈世人口味刁钻,除却思想的洗礼,还渴望着审美。(bgm38)

结论你这么一说,我有点慌了。我寻思着有“皇帝的新装”的意味。人家皇帝客观上穿没穿不打紧,只要看客们通过鉴赏皇帝的裸体,眼中看到了自己的众生相,那这场游行就是相当成功了。
#3-4 - 2020-5-26 22:19
xxxxxxxxx
Erbzur 说: 不是,不是一种偏见,而是一种欲望。要是不为给人看,又何必写出来,让其在现实中具现化呢?又何必公之于众?对吧?那些建个人站写blog的,不希望别人看,那都是骗人的。要是能有人欣赏,我还会“孤芳自赏”?
...
(bgm38)太扭曲了

据说托尔斯泰晚年婚姻不幸的原因就是他妻子老想看他的日记而他不给,要是他写日记就是为了公开还会这样吗(bgm38)(bgm38)(bgm38)
#3-5 - 2020-5-26 22:37
Erbzur
Txxxxxxxx 说: 太扭曲了

据说托尔斯泰晚年婚姻不幸的原因就是他妻子老想看他的日记而他不给,要是他写日记就是为了公开还会这样吗
不想公开的自然不会公开,但你能接触到的都是自主公开或被迫公开的了(公开处刑)(我晕了)
#3-6 - 2020-5-26 22:54
xxxxxxxxx
Erbzur 说: 不想公开的自然不会公开,但你能接触到的都是自主公开或被迫公开的了(公开处刑)(我晕了)
怎么说呢……我觉得创作本身就是一种欲望,没必要认为创作只是表演欲(或是别的什么渴望被认同之类的欲望)的附加产物。
#3-7 - 2020-5-26 23:01
Erbzur
Txxxxxxxx 说: 怎么说呢……我觉得创作本身就是一种欲望,没必要认为创作只是表演欲(或是别的什么渴望被认同之类的欲望)的附加产物。
所以最终我们回到了观念之别。我认为创作本质一定为了交流(自言自语、自我认同也算哦)
#3-8 - 2020-5-27 14:50
xxxxxxxxx
Erbzur 说: 所以最终我们回到了观念之别。我认为创作本质一定为了交流(自言自语、自我认同也算哦)
所以……
你认为除此之外的创作根本不存在?那你还问什么合理性呢?毕竟所有的创作都是带有引导倾向的创作啊?
#3-9 - 2020-5-27 14:53
Erbzur
Txxxxxxxx 说: 所以……
你认为除此之外的创作根本不存在?那你还问什么合理性呢?毕竟所有的创作都是带有引导倾向的创作啊?
这只是我认为而已啊,你不就不这么认为了?你就是我希望听到的不同的声音啊(大概,嗯你可以打我了
#3-10 - 2020-5-27 15:04
xxxxxxxxx
Erbzur 说: 这只是我认为而已啊,你不就不这么认为了?你就是我希望听到的不同的声音啊(大概,嗯你可以打我了
我总觉得有个地方的逻辑让我不舒服得想砸墙撕书砸鼠标大声吼叫……

提问:艺术创作者通过在作品中使用技巧对读者思绪进行引导的行为是否具有合理性?(暗示存在不引导的行为)
混沌邪恶的我:两种行为都是可以的,创作是自由的。
驳:创作自由是不存在的,因为创作就是为了交流,必须要引导。(否定了不引导行为的存在)

兄啊你不觉得你的思绪有点支离破碎吗(bgm38)
报个地址让我去打你吧
#3-11 - 2020-5-27 15:26
Erbzur
Txxxxxxxx 说: 我总觉得有个地方的逻辑让我不舒服得想砸墙撕书砸鼠标大声吼叫……

提问:艺术创作者通过在作品中使用技巧对读者思绪进行引导的行为是否具有合理性?(暗示存在不引导的行为)
混沌邪恶的我:两种行为都是可以的...
害怕.jpg

我脑海里隐约认为“春秋笔法”应该就是很好的例子。
读者:一段历史的褒贬,我自己可以有价值判断,凭什么要作者你来同我说?你这就是邪恶的引导,应该明令禁止!

提问:xxx(暗示存在不刻意引导)
驳:xxx(肯定了刻意引导的必要性)
#4 - 2020-5-26 16:03
岛、岛学家?
#4-1 - 2020-5-26 18:57
Erbzur
这是正经向请教!(bgm38)
#4-2 - 2020-5-26 19:03
風見一姫
Erbzur 说: 这是正经向请教!
你比珈蓝堂沙罗还会讲故事.jpg
(bgm39)
#5 - 2020-5-26 16:05
(xsb弃坑,善恶相杀。)
我有两个观点。
1.戏剧性至高无上。
2.在戏剧性的基础上作者单方面向读者传达信息。
#5-1 - 2020-5-26 18:59
Erbzur
大幅修改了正文,请再看一下。
戏剧是叙事的一种,但创作不局限于叙事,例如画作与乐曲。
#5-2 - 2020-5-26 21:40
非実在自闭哥
Erbzur 说: 大幅修改了正文,请再看一下。
戏剧是叙事的一种,但创作不局限于叙事,例如画作与乐曲。
画作与乐曲也会追求特定的情感所以也不能完全逃开戏剧性。
比起还原作者的想法,作为接收者不如去寻找最有趣的解读。
#5-3 - 2020-5-26 21:47
Erbzur
非実在誓杀哥 说: 画作与乐曲也会追求特定的情感所以也不能完全逃开戏剧性。
比起还原作者的想法,作为接收者不如去寻找最有趣的解读。
但这样就没有了有效交流。我创作的一系列悲剧,都被世人曲解为喜剧,我会越发地感到孤独。
#5-4 - 2020-5-26 22:35
非実在自闭哥
Erbzur 说: 但这样就没有了有效交流。我创作的一系列悲剧,都被世人曲解为喜剧,我会越发地感到孤独。
无效的交流很常见 悲剧被理解为喜剧很常见 孤独也是无处不在。
#5-5 - 2020-5-26 22:58
Erbzur
非実在誓杀哥 说: 无效的交流很常见 悲剧被理解为喜剧很常见 孤独也是无处不在。
如果对此选择完全妥协,那我也不能再多说什么了。
#6 - 2020-5-26 16:13
(今夜无眠)
文学我不甚了解,然而对一些人的还是挺有印象的,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汪曾祺的散文、钱钟书的《围城》等等。文字的韵律美、场景的构筑、时代的描写,电影更多时候都难以望其项背,文字也能包含庞大的信息量和无限的可能,同时很多时候更容易体会出创作者的情绪,毕竟二流的作家只能用灵魂去写作。
至于电影,其实越多人参与不可控因素就越多,也存在更多的妥协,技术和技法的运用也更难把握,僵硬、不协调的地方更加容易出现,这就是电影的完成度问题,然而一部好的学院派电影不一定是部好电影。
至于艺术,不少现代艺术相比于直接传达美感,不如说是邀请观众一起参与来寻找美,甚至是需要观者的协作一同完成一个作品,选择提供一种富有美感的视角和途径。艺术的目的是发现美、追求美、展现美,而非简单的传递创作者的自身的情感。
#6-1 - 2020-5-26 16:27
T T
+1
#6-2 - 2020-5-26 22:04
Erbzur
《我与地坛》挺不错的,我在小小年纪的时候便被其中一篇选文满溢的感情所打动。话说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文字可以说是一维的,它的巨大魔力似乎都依赖于激起读者脑海当中对过往人生经验的重组(说人话就是全靠脑补)。一个没有相似经验的人,便无法获得同等的收获。而多媒体旨在即时创造经验,无疑降低了门槛。

人是最不可靠的生物。从各种大型工程来看,这是对的。但我有一个偏见,认为即使现阶段这些新的表现形式差强人意,我们也不应该放弃利用其进行严肃创作的可能性。

在成功邀请观众参与其中时,在我看来其实已经传达到了。“快看,它多美呀!”
#7 - 2020-5-26 16:18
(がお , V !)
过于抽象,请举例说明这种“引导行为”
#7-1 - 2020-5-26 18:49
橘枳橼
Misuzu 说: 如果是指在演绎一个悲伤的故事的时候,播放悲伤的背景音乐就算引导的话,我认为这样的引导没问题,但是它可能不是严肃作品(因为“悲伤的音乐”难以形成准确且公认的标准,在A听起来很悲伤的音乐,在B听来可能很欢...
乐理上有某一 “调” 常用以表现某一情感的说法
而人工的标注的高度一致更是凸显人们对于音乐感情色彩的认识高度一致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554286
#7-2 - 2020-5-26 22:15
Erbzur
我重写补充例子了,可以看一下。

音乐激起的情绪是有生理因素的,说实话对纯音乐的感受与主流偏离太多的话,那这人生理上绝不是一般人。

说实话抬棺活动那个例子举得不好,因为其犹如断章取义进行二创一般。我事到如今都不能理解网友们的脑回路。(bgm116)
#7-3 - 2020-5-27 01:35
Erbzur
Misuzu 说: 主观(包括个人经历,认知,理解,心情)也会影响音乐激起的情绪,而且影响很大。问一个不懂日语,没接触过《Air》的人歌曲“鸟之诗”如何,答曰“很欢快”。而玩过游戏我觉得很悲伤。再比如同曲不同词,吃醋和起...
你举的例子都反映了同一件事:别人压根没有进行过完整的了解,谈何理解?抬棺活动一个人不去了解当地习俗,又怎能体会其中用意?听鸟之诗的人没接触过《Air》,又怎么知道歌曲背后的故事?这恰恰更需要引导,否则都离谱了。
#8 - 2020-5-26 16:24
(一川yan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我不懂艺术,不过可以肯定,在情感与思想的表达等方面纯文字的可能根本不是电影电视剧游戏之流能达到的,后者从诞生伊始就最多是前者的下位替代,而且在肉眼可见的未来里地位不会发生逆转。
#8-1 - 2020-5-26 22:19
Erbzur
那么问题来了,文字表现形式有何先天优势?或者说,新生代们在理论表现能力上有何硬伤?
#8-2 - 2020-5-26 22:58
笙歌看水
Erbzur 说: 那么问题来了,文字表现形式有何先天优势?或者说,新生代们在理论表现能力上有何硬伤?
1.文字不论是创作还是改动,都比其他形式的成本要低得多,客观上具备最充分的完善条件。
2.共同创作必然会因协作等方面有所妥协和平衡。
#8-3 - 2020-5-26 23:05
Erbzur
天海春香 说: 1.文字不论是创作还是改动,都比其他形式的成本要低得多,客观上具备最充分的完善条件。
2.共同创作必然会因协作等方面有所妥协和平衡。
你这么一说我更认为它们可媲美核聚变了,只要有能力实现,其能量可谓无限大。
#8-4 - 2020-5-26 23:19
笙歌看水
Erbzur 说: 你这么一说我更认为它们可媲美核聚变了,只要有能力实现,其能量可谓无限大。
然而并没有能力,1所谓的成本可不仅仅是金钱和时间,还有精力。
何况就算解决了1,也解决不了2,除非开发出了什么共享大脑之类的技术。
再退一步,做到了完美整合,如何把握其信息密度又是一大难题,接受者单位时间内可处理的信息是有限且因人而异的。一本小说,你可以用1个小时扫完,也能花10个小时品完,而一部2个小时的电影,不管是谁来,观看时间都是两小时(不考虑拉片等特殊需要或倍速的破坏式欣赏方式)。
当然漫画和游戏也有时间可控的特点,所以这两者的上限在我看来是要比影剧高的。
#8-5 - 2020-5-26 23:31
Erbzur
天海春香 说: 然而并没有能力,1所谓的成本可不仅仅是金钱和时间,还有精力。
何况就算解决了1,也解决不了2,除非开发出了什么共享大脑之类的技术。
再退一步,做到了完美整合,如何把握其信息密度又是一大难题,接受者单位...
聊到技术就就此打住吧。

扫读和倍数播放有区别?我就不信有人能走马观花而真正看尽长安城。文字暗示你驻足审美,电影则是明示。
#8-6 - 2020-5-27 00:25
uks
这……也有一些是电影能表现而纯文字无法做到的啊
#8-7 - 2020-5-27 07:07
笙歌看水
Erbzur 说: 聊到技术就就此打住吧。

扫读和倍数播放有区别?我就不信有人能走马观花而真正看尽长安城。文字暗示你驻足审美,电影则是明示。
不说实践可能说潜力?我想到一个绝妙的证法可是地方太小写不下?
至于明示暗示,你纠结的点居然是我用的形容词吗。。。
欣赏小说的速度是可控的,电影不行。换言之,小说在照顾假想受众方面,要比电影顾忌少得多,即创作自由得多。
当然只顾自己表达的小说和电影都是存在的,只不过那种不以让外人理解为目的的创作,不管再怎么美化,在我眼里都是上限有限的自嗨罢了。
#8-8 - 2020-5-27 07:23
笙歌看水
うくさ(uks) 说: 这……也有一些是电影能表现而纯文字无法做到的啊
影剧漫游这些艺术肯定有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啊,我只是说它们是文字的下位替代,没说它们实现的一切只靠文字也都能。
#8-9 - 2020-5-27 11:05
Erbzur
天海春香 说: 不说实践可能说潜力?我想到一个绝妙的证法可是地方太小写不下?
至于明示暗示,你纠结的点居然是我用的形容词吗。。。
欣赏小说的速度是可控的,电影不行。换言之,小说在照顾假想受众方面,要比电影顾忌少得多,...
我不能理解“欣赏小说的速度可控”。
假设某部小说与某部电影的本质信息总量是相等的,那么在特定人的接受能力下,理解效率应该是差不多(理想情况)的。我的一个偏见,认为“扫读”没有真正进入作品的世界里,本质是读者走马观花,然后依靠先前经验自动地对其作出抽象总结,“哦,大致就是一部反战作品”。你要的话,同样可以看别人的电影剪辑版,2个小时剪成5分钟都可以,只要其仍包含了关键点与中心思想。
#8-10 - 2020-5-27 12:57
笙歌看水
Erbzur 说: 我不能理解“欣赏小说的速度可控”。
假设某部小说与某部电影的本质信息总量是相等的,那么在特定人的接受能力下,理解效率应该是差不多(理想情况)的。我的一个偏见,认为“扫读”没有真正进入作品的世界里,本质...
我的意思很简单,就是:
1.每个人阅读文字的速度不一样。
2.同一个个体精神状态好时可读快些,差时可读慢些。
而观看影剧没有这种选择权,不用理解得那么复杂。
#8-11 - 2020-5-27 13:57
Erbzur
天海春香 说: 我的意思很简单,就是:
1.每个人阅读文字的速度不一样。
2.同一个个体精神状态好时可读快些,差时可读慢些。
而观看影剧没有这种选择权,不用理解得那么复杂。
行吧,因为文字语言有着类似于先天的优势,可以自然地进行压缩传递。当我说出“战术后仰.gif”这几个字的时候,你已经get到了一段视频(确信)
#9 - 2020-5-26 16:24
(SHAFT系動畫小組 →https://bgm.tv/group/shaft)
听起来像是秉持"文字"与多模态语言形式艺术并列会喜欢讨论的话题, 所以理论呢
#9-1 - 2020-5-26 22:20
Erbzur
抱歉,我是民科(bgm38)
#9-2 - 2020-5-27 01:40
Nightwing
Erbzur 说: 抱歉,我是民科
楼主交流的看法是对的, 从作为语言的艺术的角度看, 这点基本是现代语言认知话题所接受的, 从观众角度看尝试还原作者意图是理解作品达成认知的前提, 除非作者本身就没打算作品被理解, 否则作品没有不可替代性, 指观众完全可以对空气/弹幕欣赏, 整个交互过程的起点也不必是作者, 这种现象是不是被称为刻奇? 见过一些秉持"观众中心论"的发言者往往透露出没有 get 到非常简单的作者意图传达, 或者没想 get,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9-3 - 2020-5-27 11:08
Erbzur
Nightwing 说: 楼主交流的看法是对的, 从作为语言的艺术的角度看, 这点基本是现代语言认知话题所接受的, 从观众角度看尝试还原作者意图是理解作品达成认知的前提, 除非作者本身就没打算作品被理解, 否则作品没有不可替代...
“人是无法相互理解的啊~”(无奈)
#10 - 2020-5-26 16:28
合理,合什么理?传达思想的效率的合理?
在我看来文字是最直白的艺术载体,质疑其传达思想能力的前提是漫画、电影、动画作品可以充分利用和统合所有表达形式。
没有人做到吧,所以文学还是最被重视的艺术形式。
人的接收能力也有上限,我觉得接收漫画、电影、动画作品信息比文字作品难上太多。
这种情况下进行引导当然合理,但“尝试多种手段进行干预诱导”是否本末倒置了。
#10-1 - 2020-5-26 22:32
Erbzur
合其“精准制导”之理。。。

保持对可能性的敬畏与幻想(妄想)。。。

所以是“尝试”,不是“必须”,舍本逐末就亏大发了。不是,怎么“引导”本应是我认为的增强,却突然变成你认为的弥补了?
#10-2 - 2020-5-26 22:52
綿飴
Erbzur 说: 合其“精准制导”之理。。。

保持对可能性的敬畏与幻想(妄想)。。。

所以是“尝试”,不是“必须”,舍本逐末就亏大发了。不是,怎么“引导”本应是我认为的增强,却突然变成你认为的弥补了?
的确没有补充完整,“在多种表达形式信息量大的情况下”,引导只能是弥补。比方说,在“人的接收能力也有上限”的基础上,萌豚作的引导当然是增强,但电波作的引导只能是弥补了。

不过,既然是“精准制导”,那么我从“输出思想效率”出发的结论离题了。
#10-3 - 2020-5-26 23:21
Erbzur
綿飴 说: 的确没有补充完整,“在多种表达形式信息量大的情况下”,引导只能是弥补。比方说,在“人的接收能力也有上限”的基础上,萌豚作的引导当然是增强,但电波作的引导只能是弥补了。
引导不全是增强,楼下#12说得很...
你说的也对,但信息量大不是重点,如果原作本就拥有那么多信息,那尽可能地无损表达不是更好吗?不过我对电波作的表现形式持保留意见。

额,不是同一个意思么?第一段,“精准”地传达作者的思绪给读者,避免被曲解。第二段的“保持敬畏与幻想”对应你所说的“没有人做到”统筹兼顾。
#10-4 - 2020-5-26 23:28
綿飴
Erbzur 说: 你说的也对,但信息量大不是重点,如果原作本就拥有那么多信息,那尽可能地无损表达不是更好吗?不过我对电波作的表现形式持保留意见。

额,不是同一个意思么?第一段,“精准”地传达作者的思绪给读者,避免被曲...
如果原作本就拥有那么多信息,那尽可能地无损表达不是更好吗?
可“人的接收能力也有上限”,无损表达也不总是最好的表达方式,否则就不需要有各种修辞手法了,简单的案例就是“暗喻”。
不过如上所述,这些属于“输出思想的效率”的部分,无关“精准制导”的合理性......
#10-5 - 2020-5-26 23:36
Erbzur
綿飴 说: 如果原作本就拥有那么多信息,那尽可能地无损表达不是更好吗?可“人的接收能力也有上限”,无损表达也不总是最好的表达方式,否则就不需要有各种修辞手法了,简单的案例就是“暗喻”。
不过如上所述,这些属于“输...
“暗喻”压缩了传输的信息量,但到达终端后仍需解压,否则就犹如没有密码的加密压缩包。
#11 - 2020-5-26 16:33
看需要传达的内容,看作者目的,看目标受众。不要空对空地讨论“合理”
#11-1 - 2020-5-26 23:48
Erbzur
传达的内容,怎讲?我认为一切内容皆可(忽略现实审查因素)

作者目的,我亮观点了:为了交流,获得回应,规避孤独。

目标受众,大概是有能力且有意愿回应的人吧,广撒网。
#12 - 2020-5-26 16:39
(寻找猪区豆芽)
首先留白也有自己的作用的。
但留不留白都是可行的,两者之间各有优劣,无非是强调某一属性时弱化了另一点。
至于选择那一种,那完全是创作者自己的自由
#12-1 - 2020-5-26 16:44
綿飴
+1
#12-2 - 2020-5-26 23:09
Erbzur
留白在我看来很像音乐里的“fade out”,有争议挺正常的。

又要说到创作自由,我只能说没有自由,什么时候人实现自我解放时再说吧。
#12-3 - 2020-5-26 23:21
綿飴
Erbzur 说: 留白在我看来很像音乐里的“fade out”,有争议挺正常的。

又要说到创作自由,我只能说没有自由,什么时候人实现自我解放时再说吧。
这里创作自由根本不是重点啊?
#12-4 - 2020-5-26 23:38
Erbzur
綿飴 说: 这里创作自由根本不是重点啊?
就是因为不是重点,所以要拨乱反正一波。
#12-5 - 2020-5-26 23:41
綿飴
Erbzur 说: 就是因为不是重点,所以要拨乱反正一波。
我的意思是,层主这所谓“创作者的自由”只是“创作者随心而为”的意思啊!这里的自由不是人权的“自由”而是他们视乎情况“自由”发挥的自由啊w
希望我理解得没错,听你这么说脑子都有点乱了
#12-6 - 2020-5-26 23:54
Erbzur
綿飴 说: 我的意思是,层主这所谓“创作者的自由”只是“创作者随心而为”的意思啊!这里的自由不是人权的“自由”而是他们视乎情况“自由”发挥的自由啊w
希望我理解得没错,听你这么说脑子都有点乱了
(bgm38)人们定义的自由可不止源于外界,也源于自身。人能真正随心所欲吗?话说不聊自由了,严重偏题了同学!
#13 - 2020-5-26 16:58
(整衣正色 往南三拜 焚琴煮鹤 挂印封金 ... ...)
(bgm51)不要用科学挑战魔法
#13-1 - 2020-5-26 17:53
神户泪子
不要用目前的科学挑战魔法,要用脑机接口挑战魔法
#13-2 - 2020-5-26 17:54
你好F8
泪果 说: 不要用目前的科学挑战魔法,要用脑机接口挑战魔法
通讯砖家连485的问题都解决不了
#13-3 - 2020-5-26 18:04
神户泪子
你好F8 说: 通讯砖家连485的问题都解决不了
看不懂(bgm38),有魔法的话就能不用学就看懂吧(bgm38)
#13-4 - 2020-5-26 18:19
你好F8
泪果 说: 看不懂,有魔法的话就能不用学就看懂吧
没,我是想说,至少得让脑机像232和485这个级别的普及,我才买得起,虽然485的通讯问题是另一个东西
#14 - 2020-5-26 18:34
(遠致静寧)
毫无疑问就是如此,除开音乐和突出的画面效果,在别的艺术形式中还有表演者的面容服饰等要素之外,仍存在难发现的但仍起着主导作用的要素,一般称作细节。
不过除了细节之外,仍存在不自觉的、无自觉的引导要素,也就是作品构成法。例如在多帧的画面中插入几帧宣传告示,以及宗教的作品和壁画的灵性,这些似乎有些处在构成法外了,不过都是很鲜明的例子。我不会在这里敞开讨论,只作认同,除开鲜明的那些例子,更多存在着的还是作品内的引导,不如说更要关注的还是这些。

我们都知道gal的主人公们会经常念叨一些有的没的想法,这也是gal艺术形式的特点,话语和话语间的暗示如同蝴蝶效应一般,即使是细小的点也会改变读者的理解,并不是改变剧情走向,而是引出读者的理解。  而动画不能加入这些元素,自然也就成为另一种艺术形式。我们还是能找到几部伟大的作品融入了这种形式,莫过于典型的有little busters。
实际的创作中要步步为营考虑添加这些元素是不可能的,伟大的作品毫不例外会充满这些元素,把握时机穿插进这些暗示,作品会有质的改变。
实际上,我们指明了这些要素的必要性和它无穷无尽的优势,要想发现这些要素关键是要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如何感受外界,如何接受信息,如何分析信息,然后在欣赏艺术的时候就能很容易发现这些要素。
但是,这里只是作警示,通过这些要素反过来思考再构成作品是歪门邪道。研究这些要素很显然是心理学的范畴,“艺术表现中引导观众的情节和要素”,便是类似这种命题,虽然研究本身已经相当地偏离“研究”了,但运用它,直接地当作方法运用它更是歪门邪道。这不是创作文学、构建艺术的基本,讨论起来无可厚非,它终究不能成为艺术的起点。某种贯彻这观点的艺术如AI文学、AI音乐,终究只是高速高效能社会的机械产物,它失去了艺术中的人性。
#14-1 - 2020-5-27 00:11
Erbzur
我对galgame存在偏见,难以理解你中段所述。

你的警醒是有道理的,人很容易偏向两个极端。之前看到宫崎骏纪录片里年轻人向其展现的恐怖游戏的AI作画,那似人非人之物引起他和我的巨大反感,是对人的完全不尊重。我主张多维度创作,也只是辅助表达,一切为了作者创作目的服务,而不是为了创作而创作。

人的孤独只能由另一个有趣的灵魂来排解,而机器它有灵魂吗?
#15 - 2020-5-26 18:56
作品在完成的一瞬间变成为了一种有异于作者,独立存在的事物。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对其作品的解读真的要比其他人来得更加权威么?我在楼主有限的文字中看到的,是一种神秘主义,认为作品的意义是作者通过某种虚无缥缈的联系,传达给读者的,仿佛如某句古话说的:“与作者进行精神上的交流”。说到底,这种交流真的存在么?更进一步的说,“精神”上的存在能够构建出意义么?
我想楼主真正忽略了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即文字本身才是作品意义的全部来源。那么所谓作者对读者的干预,最终只能是文字对读者的干预,而这种干预,不会按照作者所想的方式对读者进行干涉,读者最后会在融合的视域中得到其自己的解读。
#15-1 - 2020-5-26 19:15
K.N.
看了下,lz讲的是创作论,层主说的是接受美学,研究主体不一样,都有道理,创作者天然有权力进行带个人倾向的创作,读者也有权利进行私人的解读,我觉得并不冲突吧。
#15-2 - 2020-5-26 20:08
魔法使
K.N. 说: 看了下,lz讲的是创作论,层主说的是接受美学,研究主体不一样,都有道理,创作者天然有权力进行带个人倾向的创作,读者也有权利进行私人的解读,我觉得并不冲突吧。
(bgm38)尴尬
其实我是最近在看这方面的书,所以不小心主观带入了,给楼主道个歉

那就lz的创作论来说吧。我们常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人为什么去“创作”?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引向了楼主所想问的那个问题——这种手法的运用是否合理。
当然啦,这里也稍微的复下古(其实是层主知识水平不够):在古希腊的时候,亚里斯多德认为艺术作品具有的教化功能,是其存在的基础,换句话说,艺术的因为其教化功能才存在于世。如果按照这个观点来看,那么引导手法将是至关重要的,就如同老师讲课一样,合理的引导手段将使得教育事半功倍。
这种观点持续了一千多年,直到后期浪漫主义文学观兴起,文学教化功能学说一家独大的局面才被打破。浪漫主义文学的观点认为,艺术是作者内心感情,经过“沉淀和发酵”后所产生的“美酒”。如果按照这种观点来看,所谓创作手法对读者的引导,是某种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因为作者只是借助于文字将自己的感情抒发出来,创作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私人化的事物,创作过程本身不涉及其面向的客体,何谈引导呢?

不同的文学观会引出不同的结论,这便是楼主所讨论的问题的真相。

-----分割-----

我上面的回复也指出了一个问题,就是你苦心孤诣地准备的“引导”,实际上在你下笔后就成为一匹“脱缰野马”,不再受作者控制。作者本意是某种控制性的写作,到最后却衍生出完全不同的意义,在历史与读者的多维空间中不断延异下去
#15-3 - 2020-5-26 20:13
K.N.
魔法使 说: 尴尬
其实我是最近在看这方面的书,所以不小心主观带入了,给楼主道个歉

那就lz的创作论来说吧。我们常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人为什么去“创作”?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引向了楼主所想问的那个问题——这...
看这些熟悉的表达层主看的书我可能也看过或者至少了解过不过我已经半转行了(bgm38)
就我个人的观点来说楼主说的交流说其实说不通,印刷物的信息传递必然是单向的,我感觉楼主讲的归根结底是谁有对内容的解释权的问题。
#15-4 - 2020-5-26 20:23
魔法使
我记得这里可以打一套女拳:
人们总是过度关注于血缘,这种看不见的“父系”联系,试图将作品与它的作者联系在一起,认为作者为作品内容的源泉。殊不知文本,且只有文本,这种母性的,肉体的联系,才是作品意义的全部来源。冷气抖,女性什么时候才能从压迫下站起来,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男人(作者)们总是想着强化自己对子女(意义)的支配,而完全忘记了女性(文本)才是意义的起源地,与其强调作者在作品的意义上有着怎样的,含糊不清且难以证明的观点,不如深入文字,只有文字与意义的联系才是最为实在的(bgm38)
#15-5 - 2020-5-27 01:26
Erbzur
魔法使 说: 我记得这里可以打一套女拳:
人们总是过度关注于血缘,这种看不见的“父系”联系,试图将作品与它的作者联系在一起,认为作者为作品内容的源泉。殊不知文本,且只有文本,这种母性的,肉体的联系,才是作品意义的全...
Oh my god(bgm38)!!!你们的观点很犀利啊!我得酝酿酝酿。

首先,我是肯定这种所谓“精神上”的交流的存在,如果可以面对面,便能与作者对此进行一番吹水求证了。然而,当年我亲身体会过这种交流的误解性和无效性,那位同我侃侃而谈的友人也没能get到我创作的本意,当然某些细节他还是get到了。对此我深感失望。

你们把文字作品比喻成子女,在我看来,它跟我们的肉体一样,是一座思绪的牢笼。不拿艺术语言来说,自然语言的交流,想要精准地传达你脑海里所想的东西又有多容易呢?恐怕遇到困难时大部分人只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吧。文字、语言看似无所不能,实则充满枷锁。这也是造成接受者一方曲解的缘由。这种对交流工具的不可控可以制造一个经久不衰的悲剧主题了。

艺术语言也是一门语言。说其没有客体是欠妥的,当你公之于众时,客体便产生了,至少自娱自乐,自己就是客体。同时我没有说作者权威,二者间也不是教授关系。交流的双方应是平等的,交流也应是有效的。我所构建的作者与读者间的模型,就是UDP通信连接,或者说笔友间的信件来往。交流不一定要你来我往,只要交流的双方成立就行,但是信件不能被篡改也不能被误解,像UDP协议的数据包引入校验和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我不认可“作品至上”主义。作品始终是作者思绪的结晶,作者当然保有最终解释权。将其拟人化,然后剥夺作者的解释权,这是对作者、对人的不尊重。物永远是物,只有人能赋予其意义。作品形式永远只是一种工具或手段,否则反客为主,就又会上演“爱犬运动”的闹剧了。

前排的讨论让我意识到了读者解读权的叛逆这件事。人们总是讨厌教条式的意义,导致部分读者出于叛逆心理,想自己另辟行径,自我解读并赋予作品自己的意义。不去追求作者的本意,热衷于自我解读,在我看来好似对着契诃夫《不平的镜子》里的那面镜子,看着自己想看到的镜像,嘀咕着:“我多么美啊!”
#16 - 2020-5-26 19:08
(就算对话双方很正常,也可能遇到nc小鬼和nc审核 ... ...)
如何把握“引导”和“自主”的度,结合体裁的特点,来更好地表现作品的思想及其延伸,应该是艺术创作的一环吧。
#16-1 - 2020-5-27 11:26
Erbzur
+1,不过表现的是作品的思想还是人的思想,这是个问题。
#17 - 2020-5-26 19:09
(明天,我就要去屠龙(失恋了,不想再屠龙了) ...)
一般不都是作者写的不合读者心意直接骂作者傻逼吗?
#18 - 2020-5-26 19:23
(孩子岂能当大汗)
楼主的观点不就是结构主义讲的那些东西?
#18-1 - 2020-5-27 11:41
Erbzur
事实上,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之争引来了这样一个困扰我们很久的问题,即对于文本本身究竟有没有某种确定的东西存在?如果没有,那么我们一直以来受到的教育,特别是小学到高中的教育就很成问题。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里究竟是什么,是一个极其丰富的宝库,以至于读者永远不能全部占有它;是不是一个既定结构,留出些空白让读者填补;亦或是一系列无定的记号,借此读者来一定结构和意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不断去思考。当把意义看做阅读的一个问题,看做运用代码和惯例的一种结果之时,这些故事渐而把文本当做洞见之源,暗示读者必须认可文本的某种权威意味,以求从中学到点什么,哪怕他于文本和阅读中所得,反让他质疑文本中的逻辑结构。所以结构主义本身有着深层次的问题,因为如果说结构对于一切文本的阐释是均等有效的话,那么文本本身的意义便消解了。所以后结构主义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结构主义的“拨乱反正”。
我不懂结构主义,但从上面的引用里强调的“文本本身的意义”可以看出,讨论的对象还是有区别的。我关注的是,作者与读者之间是不是一种交流关系,如果是,如何解决作者引导与读者解读间的矛盾。
#19 - 2020-5-26 20:46
(exhausted cumming machine)
然而霓虹几年也没一部完全脱离商业性质的动画,影视作品天生就是带着娱乐标签的。观众能否接受作品中的作者性往往和作者的立场价值观念无关,商品化后的硬素质才是关键。KLK和PSG敢正大光明的玩porn是因为视听感确实炸,冈妈可以拿着屁大点事强行感动是因为她人设做的好,PA和A1的画师也给力。对作品不是真爱谁在意你的作者性,反过来讲,视为真爱的作品还会不认同作者性嘛?
#19-1 - 2020-5-27 12:57
Erbzur
所以怎么范围缩小为商业艺术了?

如果抹去姓名和光环,面对一个陌生作者,你不能采取同样积极肯定的态度的话,那你所列举的一切都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19-2 - 2020-5-27 16:19
馋得乐
Erbzur 说: 所以怎么范围缩小为商业艺术了?

如果抹去姓名和光环,面对一个陌生作者,你不能采取同样积极肯定的态度的话,那你所列举的一切都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没有看动画的小白哪里有研究动画的爱好者......就算不论动画,影视作品不就是商业艺术吗?如何区分电影和电影里的作者性和匠气?如何分辨视听效果上的引导是不是拉你进电影院的工具,消费主义的陷阱?作者要想阐述什么直接付诸文字就好了嘛,观众是负责享受视听娱乐的
#20 - 2020-5-26 23:10
(~∧o∧o@∧o@∧o~∧o∧o-∧o~∧o∧o@∧o@∧o~∧o∧o-∧o)
准确表达的问题纯文字又不是不能解决,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变着花样反复说(当然也可以不换花样反复说)。例如在故事里先用占卜预言一遍,然后用典故暗示一遍,又用主角经历一遍,再用时人传说一遍,最后假托后人作品总结一遍。
作者当然可以这样创作,但读者理解正确之后依然可以觉得它是坨屎。
#20-1 - 2020-5-27 13:00
Erbzur
“反复”可不是这样用的啊,この野郎(bgm38)
#21 - 2020-5-26 23:24
(。´-д-)
哪有什么方法避免引导..作者写的每一个字不都在对观众产生影响吗..
#21-1 - 2020-5-27 14:25
Erbzur
这里的“引导”可不能泛化为“影响”啊
#21-2 - 2020-5-27 14:49
Cedar
Erbzur 说: 这里的“引导”可不能泛化为“影响”啊
没什么区别..你选择的镜头是特写还是全景难道就没有引导观众注意力么 画面是长镜头还是快速剪辑就没有引导观众情绪么..你说煽情的时候放音乐是引导, 那煽情时刻意不放音乐同样也是引导..想营造紧张的气氛故意不加BGM, 这又是不是引导..
我在白刃战里放古典乐让你觉得忧伤, 在魔法对波时加一堆特效让你觉得浑身激动, 这难道不是引导吗..不能因为你注意到了就叫"引导", 没注意到就不叫"引导"..作品在被创作的每分每秒都有作者自己的想法在里面, 不要幻想其中有一个中间地带..
#21-3 - 2020-5-27 15:43
Erbzur
Cedar 说: 没什么区别..你选择的镜头是特写还是全景难道就没有引导观众注意力么 画面是长镜头还是快速剪辑就没有引导观众情绪么..你说煽情的时候放音乐是引导, 那煽情时刻意不放音乐同样也是引导..想营造紧张的气氛故...
作者选择的镜头可能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而我提及的引导是面向观众的,是针对性的,尽管二者最终都影响了观众,所以说不能泛化。
#21-4 - 2020-5-27 16:01
Cedar
Erbzur 说: 作者选择的镜头可能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而我提及的引导是面向观众的,是针对性的,尽管二者最终都影响了观众,所以说不能泛化。
然而这东西根本没法区分. 但凡有发送就必须有接收, 哪怕一个作品不被任何人看到, 也有其潜在的观众. 即使创作者不为任何人创作, 他也在为自己创作. 所谓满足自己审美和引导观众是一体两面.
#21-5 - 2020-5-27 16:27
Erbzur
Cedar 说: 然而这东西根本没法区分. 但凡要有发送就必须有接收, 哪怕一个作品不被任何人看到, 也有其潜在的观众. 即使创作者不为任何人创作, 他也在为自己创作. 所谓满足自己审美和引导观众是一体两面.
外人自然无法区分,最终解释权归作者所有。作者不公开的、面向自己的创作作品不再讨论范围之内。但凡公开的作品,客体默认对外,也只探讨面向读者一方的作者的行为。

如果你是创作者,你希望自己的作品被随意解读吗?
#21-6 - 2020-5-27 16:42
Cedar
Erbzur 说: 外人自然无法区分,最终解释权归作者所有。作者不公开的、面向自己的创作作品不再讨论范围之内。但凡公开的作品,客体默认对外,也只探讨面向读者一方的作者的行为。

如果你是创作者,你希望自己的作品被随意解读...
不懂. 我说对内对外一个样. 那你客体都默认对外了, 更没区别了. 这不是二选一的选择题, 但凡有观众的存在你就必须引导对方.
干脆你举几个例子对比一下吧. 啥叫满足自己审美啥叫刻意引导.
#21-7 - 2020-5-27 17:20
Erbzur
Cedar 说: 不懂. 我说对内对外一个样. 那你客体都默认对外了, 更没区别了. 这不是二选一的选择题, 但凡有观众的存在你就必须引导对方.
干脆你举个例子吧. 啥叫满足自己审美啥叫刻意引导.
比如我作品里的一位角色,我给他(她)安排了许多无关紧要的小动作,不是为了向观众说明这其中有什么寓意,只是单纯因为我喜欢。这叫满足自己审美,删掉这些对主旨没有任何影响。当然这对那些过分解读的观众就很不友好了。

昨天课上刚看了一个令我反感的纪录片,导演对某些不该多讲的东西大谈特谈,对真正该多讲的东西却避重就轻。整部片子下藏了自己的立场。从周围同学的反应看出,他的这波刻意引导很成功,团结了自己的“同志”,恶心了自己的敌人。他本可以相对客观的。

对内对外还真不一样。或者干脆你回答我上一条回复最后的问题呗
#21-8 - 2020-5-27 17:34
Cedar
Erbzur 说: 比如我作品里的一位角色,我给他(她)安排了许多无关紧要的小动作,不是为了向观众说明这其中有什么寓意,只是单纯因为我喜欢。这叫满足自己审美,删掉这些对主旨没有任何影响。当然这对那些过分解读的观众就很不友...
那么我作为观众, 完全可以说你和纪录片导演都在自己的作品里塞了很多私货.
而你的同学作为观众, 同样可以说你和纪录片导演分别讲了两个很棒的故事.
你以为加这些动作对你的作品没影响吗? 当然不, 你加这些动作无意中就是在引导观众注意这些小动作. 是在告诉观众你喜欢这些动作. 你以为自己仅仅在对内进行审美, 然而你把它们加进画面 给观众看到, 那就意味着对外引导观众. (至于他们有没有注意到 如何解读 那是他们的事.)
所以我说了, 不能因为你注意到了就叫"引导", 没注意到就不叫"引导".
这不是二选一的选择题, 但凡有观众的存在你就必须也必然会引导对方. 区别只是程度的不同.

最后的问题没什么好答的, 因为没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被 [随意] 解读.
#21-9 - 2020-5-27 18:16
Erbzur
Cedar 说: 那么我作为观众, 完全可以说你和纪录片导演都在自己的作品里塞了很多私货.
而你的同学作为观众, 同样可以说你和纪录片导演分别讲了两个很棒的故事.
你以为加这些动作对你的作品没影响吗? 当然不, 你加这...
带私货是无法避免的,或多或少的问题,但也有服务于主次之分。刻意引导是在强调主线(作者公开创作的本意);其余细节读者注没注意得到,对理解主线影响不大(依赖作者的处理)。所谓的两种引导的作用不一样,重点不是它们都会引导,所以和稀泥。我针对的是前者,而你一直在泛化二者,认为它们是一回事。

总结一句话:面向外界读者,作者是否应该比起原先更多地强调创作的本意,以避免被随意解读。
没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被[随意]解读
#21-10 - 2020-5-27 18:25
Cedar
Erbzur 说: 带私货是无法避免的,或多或少的问题,但也有服务于主次之分。刻意引导是在强调主线(作者公开创作的本意);其余细节读者注没注意得到,对理解主线影响不大(依赖作者的处理)。我针对的是前者,而你一直在泛化二者...
同样不对. 你在自己作品里设计出来的为主线服务的内容是不是你公开创作的本意, 那这些内容算不算刻意引导? 纪录片导演在他的作品里凭个人喜欢加的对主线影响不大的镜头是不是又不叫引导了?

[细节读者注没注意得到,对理解主线影响不大(依赖作者的处理)]
这句话中的"作者的处理"又是不是一种引导? 作者强调哪些内容 淡化哪些内容, 这本身不也是一种引导吗.

最后这个总结就更搞不懂了, 我都强调 "随意" 了..我现在 "随意" 解读, 说某人的作品充满恶意, 难道他会如此希望吗.
#21-11 - 2020-5-27 18:35
Erbzur
Cedar 说: 同样不对. 你在自己作品里设计出来的为主线服务的内容是不是你公开创作的本意, 那这些内容算不算刻意引导? 纪录片导演在他的作品里凭个人喜欢加的对主线影响不大的镜头是不是又不叫引导了?

最后这个总结就...
所以要避免“随意”解读啊,我现在怀疑你搞反我的观点了,我自己是支持这种刻意引导的。

还有不要再纠结引导的概念范围了,因为所有与主线无关的引导都不再讨论范围内。

比起反驳观点,给出观点更难能可贵。我到现在都没明白你对“作者采取措施避免读者错误解读”的态度。
#21-12 - 2020-5-27 18:44
Cedar
Erbzur 说: 所以要避免“随意”解读啊,我现在怀疑你搞反我的观点了,我自己是支持这种刻意引导的。

还有不要再纠结引导的概念范围了,因为所有与主线无关的引导都不再讨论范围内。

比起反驳观点,给出观点更难能可贵。我...
不是. 根本没有什么支持不支持. 事实是这两个看似对立的观点根本就不是对立的. 甚至是无法割裂的. 没必要纠结于什么刻意不刻意.
所谓"与主线无关"的引导也是不存在的. 我之前就说了, 作品在被创作的每分每秒都有作者自己的想法在里面. 主线之所以成为了主线 这本身就是作者主动引导的结果.
作者采取措施避免读者错误解读? 作者没法要求读者应该如何解读作品, 他只能站出来自己解读自己的作品.
#21-13 - 2020-5-27 19:27
Erbzur
Cedar 说: 不是. 根本没有什么支持不支持. 事实是这两个看似对立的观点根本就不是对立的. 甚至是无法割裂的. 没必要纠结于什么刻意不刻意.
所谓"与主线无关"的引导也是不存在的. 我之前就说了, 作品在被创作的...
所以说亮出观点就明朗多了。你对此的态度我是反对的,因为那种最终与创作初衷事与愿违的结果我个人不能接受,但我不会反驳,因为一切只是我的执念罢了。
#21-14 - 2020-5-27 19:36
Cedar
Erbzur 说: 所以说亮出观点就明朗多了。你对此的态度我是反对的,因为那种最终与创作初衷事与愿违的结果我个人不能接受,但我不会反驳,因为一切只是我的执念罢了。
不懂..什么事与愿违, 你在追求什么?
#21-15 - 2020-5-27 19:46
Erbzur
Cedar 说: 不懂..什么事与愿违, 你在追求什么?
我正文里的个人观点已经说明了,你可以再看一下,只不过与话题无关了,就到此为止吧
#21-16 - 2020-5-27 19:55
Cedar
Erbzur 说: 我正文里的个人观点已经说明了,你可以再看一下,只不过与话题无关了,就到此为止吧
不是..我没看懂的是你在反对我什么, 也没看出来你主楼有什么东西"事与愿违"..你真的搞明白我的观点了吗
#21-17 - 2020-5-27 20:14
Erbzur
Cedar 说: 不是..我没看懂的是你在反对我什么, 也没看出来你主楼有什么东西"事与愿违"..你真的搞明白我的观点了吗
(bgm122)
我到现在都没明白你对“作者采取措施避免读者错误解读”的态度
作者采取措施避免读者错误解读? 作者没法要求读者应该如何解读作品, 他只能站出来自己解读自己的作品.
对此的态度我是反对的,因为那种最终与创作初衷事与愿违的结果我个人不能接受,但我不会反驳,因为一切只是我的执念罢了。
什么事与愿违, 你在追求什么?
......创作者有“express thoughts and feelings”的需求,因为人生而孤独,需要寻找“同类”......“发送者”原始的想法都会不同程度地在“接收者”的脑海中被歪解,仿佛无时无刻在验证着“人是无法相互理解的”这一残酷事实......
#21-18 - 2020-5-27 20:41
Cedar
Erbzur 说: 我到现在都没明白你对“作者采取措施避免读者错误解读”的态度。作者采取措施避免读者错误解读? 作者没法要求读者应该如何解读作品, 他只能站出来自己解读自己的作品.你对此的态度我是反对的,因为那种最终与创...
...我就很烦这种时候发表情.

所以说你弄错了.
其一, 作为创作者的你想求知己, 就认为创作者应该刻意引导读者. 然而你举的例子里, 作为观众的你又反感那个刻意引导观众的导演, 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所以你到底认为创作者该不该刻意引导观众? 莫非当你是创作者时就应该, 当你是观众时就不应该?
其二, 因为你担心别人曲解你的意思, 你就强行搞小动作, 那你跟那个你反感的导演有什么区别? 你这么塞私货, 最终会找到同类还是受到批评?
其三, 原始想法就一定会被曲解吗? 你的观众是你的同类, 又不是老虎蜥蜴恐龙, 你跟对方的差别有多大? 被曲解的程度又能有多深? 人与人的交流本身就建立在共识之上, 创作时应该着眼于内容 而不应该总是想着怎么让别人接纳自己.
其四, 就算真的曲解了, 我不是说了么, 你可以 [站出来自己解读自己的作品]. 莫非你觉得这行为是徒劳的, 所以才认为我在反对你? 你是不是产生了一种幻觉, 认为使用技巧引导读者思绪是必然有效且是唯一有效的防止曲解的做法?
最后, 我之前说没有人喜欢自己的作品被"随意"解读, 但是有多少人会"随意"解读作品. 新颖的解读你也不欢迎么? 你难道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作品被人解读 发展 最后自成一体形成新的类别吗? 你会反感同人创作吗

我怎么感觉虽然你主楼说了那么多, 最终只不过是害怕被拒绝..
#21-19 - 2020-5-27 21:37
Erbzur
Cedar 说: ...我就很烦这种时候发表情.

所以说你弄错了.
其一, 作为创作者的你想求知己, 就认为创作者应该刻意引导读者. 然而你举的例子里, 作为观众的你又反感那个刻意引导观众的导演, 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一,我反感的是立场,不是行为。实话实说我和他之间的立场可以说是敌对,但他的手段我反而是肯定,效果显著。
二、同上。
三、传达给接收者的本意可不等于接收者必须接纳它啊。那位导演已经传达给我他的本意,我知道了并且抵制它,不矛盾啊。要的是“传达”和“交流”,怕的是结局只是自己在“自导自演”,没有人知道你真正在表达什么。
四、当需要作者自己出面解读的时候,其实这次创作已经可以说是失败了。他自认为人海当中有与自己心有灵犀的人,所以想通过作品寻找他们。然后现实告诉他,这种人不存在。
最后、新颖的解读是读者自己的,与作者无关了。说实话我还真反感那种破坏原作设定、人物和主旨的二创,几乎所有严肃创作的作者都反感。我反正只能接受原创同人。他们要是足够优秀,就可以像沃卓斯基他们一样创作出《黑客帝国》回应致敬《攻壳机动队》,而不必束缚于原作躯壳了。
#21-20 - 2020-5-27 22:24
Cedar
Erbzur 说: 一,我反感的是立场,不是行为。实话实说我和他之间的立场可以说是敌对,但他的手段我反而是肯定,效果显著。
二、同上。
三、传达到我的本意可不等于接收者必须接纳它啊。那位导演已经传达给我他的本意,我知道了...
...我就感觉你这个反驳很无力..因为你最后说了一句"他本可以相对客观的". 很明显你反对的是他的手段不够客观. 而不只是什么立场.

三四我就更搞不明白了. 你主楼的想法是孤独的你要找同类, 但是原始想法会被曲解, 事实是"人是无法相互理解的", 所以你认为干预诱导才能让别人相互理解.
换句话说, 找同类, 即被接纳, 才是你创作的目的. 而通过干预诱导来准确传达你的想法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 然而现在你又说 [传达本意]≠[接收者必须接纳它], 最后又开始担心传达失败..看样子手段又变成了目的了? 所以你这是否定自己的主楼了? 你要的到底是什么?
更何况上面的例子已经被你自己证明了这种强行干预的手段是不奏效的, 可你还是要强行干预, 所以你现在已经到了不被接纳也要强行干预的程度了吗?

你最后这句话说的..严肃创作的作者都反感还行..那所有不反感的作者都要被你踢出严肃创作之列了..而且你刻意排除了没有 "破坏原作设定、人物和主旨" 的二创. 我只能理解为你觉得所有二创都会破坏设定了.
那看起来你已经解答了自己的问题了: 如果你是创作者, 你希望自己的作品被随意解读吗?
你的答案是: 所有解读都是随意解读. 都是不尊重严肃创作的作者的行为. 所以我不希望.
然而你又认为 [新颖的解读都是读者自己的, 与作者无关.] (而且更糟糕的是, 新颖的解读一般都会破坏一些设定.)
也就是说, 你既认为解读应该只属于读者自己, 又认为它应该只属于严肃创作的作者.
这真的很矛盾.

我觉得这些矛盾对于指出你的问题已经很充足了. 就这样吧. 打住吧. 我也没空码字了.
#21-21 - 2020-5-28 00:09
Erbzur
Cedar 说: ...我就感觉你这个反驳很无力..因为你最后说了一句"他本可以相对客观的". 很明显你反对的是他的手段不够客观. 而不只是什么立场.

三四我就更搞不明白了. 你主楼的想法是孤独的你要找同类, 但是原...
啊网络卡了晚了一步,但还是发出来吧,你不用再回复我了。

这已经演变成争论了,真的,我前面所有的解释你都认为是反驳、辩解,即使我说不清楚你也不应该强加你的各种推测给我,然后让我进一步解释你的那些推测,这真的很累。而且你还把我的文字里的“尝试”、“可能”、“几乎”、“执念”等词给自动忽略了,此时你眼中的我“可能”就是个极左与自我矛盾的疯子了吧。

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反正你已经对我的问题作出解答,这就够了,这就是我想要的。与其再争论下去,还不如聊聊你如何看待二创,但我预感我们对二创的观念可能截然相反,所以我害怕重蹈覆辙还是算了。
#21-22 - 2020-5-28 00:22
Cedar
Erbzur 说: 啊网络卡了晚了一步,但还是发出来吧,你不用再回复我了。

这已经演变成争论了,真的,我前面所有的解释你都认为是反驳、辩解,即使我说不清楚你也不应该强加你的各种推测给我,然后让我进一步解释你的那些推测,...
这用词真的很重要嘛..我说你的解释很无力 和 你的反驳很无力, 这有什么区别么..而且反驳是个中性词, 不知道这有什么好纠结的..
你加这些词确实没什么意义, 有时候这种词是有用的 但有些时候只是拿来缓和语气用的.
你自我矛盾倒是真的, 觉得自己是个疯子就只有你自己这么想了. 不过这么快就自暴自弃了我是没想到的.
我本来也不想继续了. 你觉得没问题你就坚持吧. 反正矛盾就在那里, 迟早要面对. 当然我不觉得你搞明白了我的意思就是了.

哦 还有一点, 我没强加什么推测, 所有东西都是基于文本得出的. 你觉得模糊的地方不该说, 然而模糊的地方就是矛盾诞生的地方.
#21-23 - 2020-5-28 00:41
Erbzur
Cedar 说: 这用词真的很重要嘛..我说你的解释很无力 和 你的反驳很无力, 这有什么区别么..而且反驳是个中性词, 不知道这有什么好纠结的..
你加这些词确实没什么意义, 有时候这种词是有用的 但有些时候只是拿来...
又回复我了。。。

是的,我真的没搞明白你的意思;我的言语非常无力,无法传达给你我真正的用意;现在我理解不了你所说的矛盾。

但我没有自暴自弃,这顶帽子我绝不会收下。我只是发觉这是一次失败的交流之后,为不得不掐断它感到无奈罢了。
#21-24 - 2020-5-28 00:50
Cedar
Erbzur 说: 又回复我了。。。

是的,我真的没搞明白你的意思;我的言语非常无力,无法传达给你我真正的用意;现在我理解不了你所说的矛盾。

但我没有自暴自弃,这顶帽子我绝不会收下。我只是发觉这是一次失败的交流之后,...
都开始幻想别人当你是极左和疯子了, 还不够自暴自弃吗..
我的意思见#21-12, 矛盾见#21-20, 矛盾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你总要区分所谓的刻意引导和个人审美, 然而事实是引导观众本就是创作者一直在做也不得不做的事. 建议把重心转移到创作内容上, 而不是想着怎么找同类, 或者怎么在创作时想着这里到底算不算"刻意引导" 或者强迫自己加点"刻意引导"的东西进去. 就是这样.

老实说, 我觉得你#21-19的回复跟前面的内容是脱节的..感觉你的确挺迷茫.
#21-25 - 2020-5-28 01:19
Erbzur
Cedar 说: 你都认为别人当你是疯子了, 还不够自暴自弃吗..
我的意思见#21-12, 矛盾见#21-20, 矛盾的产生就是你总要区分所谓的刻意引导和个人审美, 然而事实是引导观众本就是创作者必须做的事. 建议把...
我都说绝不会收下了,你还给我推回来,过分了。

我的区分是因你而起,只不过能力不足翻车了。你说引导观众是必须做的,但引导的方式、方向和程度是不是可以讨论的?作品的内涵是丰富的而非单一的,完全可以有形形色色的引导。而你似乎认为所有的引导都是一致的,没有什么区别,直接否定了这种可能。我也许有必要将其增加为前提三了。

我认为创作是为了交流,你认为创作就是创作,然后你后面的文字都是为了否定我的这个认为,我就很尴尬,因为这根本没有定论(或者有,请指出学术出处)。而且还深究我在追求什么,我只能说我在追求可控核聚变、共产主义、人相互理解的可能性了。
#21-26 - 2020-5-28 01:40
Cedar
Erbzur 说: 我都说绝不会收下了,你还给我推回来,过分了。

我的区分是因你而起,只不过能力不足翻车了。你说引导观众是必须做的,但引导的方式、方向和程度是不是可以讨论的?作品的内涵是丰富的而非单一的,完全可以有形形...
1. 我自己主张使用多种表现形式和特定表现形式下的技巧(如音乐技术)进行辅助创作,以引导读者往期望的方向思考和感受。
2. 不过,也有人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作者的引导会影响读者的自主理解,...作者不应该强加自己的思绪给读者。
你的原话. 在主楼. 第一段表示应该引导, 第二段表示不应该. 这怎么是因我而起?
真正因我而起的反而是你现在说的这句 "引导的方式、方向和程度可以讨论". 结果难道不是通过这20多楼的回复, 你承认了引导是必然了, 于是自己否定了你自己的主楼吗? 而我一开头在#21不就已经否定了你的主楼吗? 到底是谁没搞懂..
你创作当然可以为了交流, 但是你在这纠结 "我这么做会不会被讨厌啊" "我好怕自己的话传达不到对方啊", 那有什么用? 你把关注点摆到自己的作品身上才是真正该做的事情. 你在这畏首畏尾怕这怕那, 问你一句你到底在追求什么很奇怪吗?
结果你在追求可控核聚变! 行吧. 好累. 随你吧.
#21-27 - 2020-5-28 03:02
Erbzur
Cedar 说: 1. 我自己主张使用多种表现形式和特定表现形式下的技巧(如音乐技术)进行辅助创作,以引导读者往期望的方向思考和感受。
2. 不过,也有人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作者的引导会影响读者的自主理解,...作者不...
你又擅自推测我在纠结啥。。。

主楼里反方针对的为正方的那种引导,而不是笼统的所有引导,你误解了。反方主张维持现状,不要多此一举。正反两方当然矛盾。我从没有在否定主楼,而是在否定你的误解。离开了正方谈反方没有任何意义。

我又要拉出UDP通信的例子了。你让我只关注作品内容,就犹如让我只关心数据,而不去关心传输和校验。当然UDP这样做可以,因为人家已经规定了协议,但是作品传播没有“协议”,只是单纯的广播,所以我为了确保发送出去的“123”不会变成“124”需要采取措施。当然作品内容一般是不会变的(除了出版方删减),但创作本意在到达读者之后却可能被误解。所以我站正方,而你看来是站反方。这下清楚了吧?

我想让你关注这两种立场,但你却把我和正方划等号,反而关注起我来了,即使我在主楼里说正方是我自己,你也应该就正方的主张分析其合理性,而不是一直揣测正方和我是何居心。正方的追求很简单,“为了避免创作本意的丧失和曲解”。你认为这避免不了,或者认为只能作者自己站出来解释,都直接说出来,不用向我证明其正确性,或者尝试消灭正方。

至于你对我的所有内心推测,我全不认可,也不在讨论范围内。
#21-28 - 2020-5-28 03:34
Cedar
Erbzur 说: 你又擅自推测我在纠结啥。。。

主楼里反方针对的为正方的那种引导,而不是笼统的所有引导,你误解了。反方主张维持现状,不要多此一举。正反两方当然矛盾。我从没有在否定主楼,而是在否定你的误解。离开了正方谈...
又绕回去了..还扯起完全不想干的UDP了..我觉得你还是理解不了..你是创作者, 哪来的什么"现状", 有的只是你自己的选择. 你自己都认为多此一举了你还做它干什么? 我#21-8和#21-10已经说了, 你所说的正反方根本不存在. 这二者就是一体的. 所以你的话才会这么矛盾, 因为你这是在同时肯定和否定同一件东西.
[没有什么支持不支持. 事实是这两个看似对立的观点根本就不是对立的. 甚至是无法割裂的. 没必要纠结于什么刻意不刻意.]
你想想你自己主楼举的那些例子吧. 我说实话, 那都是正常操作, 根本没人觉得自己是"刻意引导"观众怎样怎样, 或者所有人都认为这种引导是必须的. 反对的人要是认为不能这么做, 那我甚至想象不出来到底该怎么做. 要不你来教教我吧, 怎样不叫引导观众. 电影不加配乐? 念旁白没有背景音乐? 音乐不加歌词不选乐器 调式与节奏不进行组合? 这些事情是多此一举?

另外你自己都已经说了 [怕的是结局只是自己在“自导自演”,没有人知道你真正在表达什么。] 这不就是 "我好怕自己的话传达不到对方" 吗? 你主楼的出发点就是所谓"求同类", 从头到尾都透露着对被曲解的担忧 对传达失败的焦虑, 现在却又不认可这不认可那..那你不认可就不认可吧我能有什么办法.

哦 对 还有反对创作者自我解读..说什么作品要是靠自己解读就失败了..就..你没听说过制作团队访谈么? 没见过BD里那些谈创作思路的特典视频么?

就是这样. 我困了. 你自己慢慢纠结吧.
#22 - 2020-5-27 00:36
(Idle singer of an empty day)
建议楼主先读读卢卡奇再来讨论
#22-1 - 2020-5-27 14:36
Erbzur
不懂(bgm30),请指出一条线索(活路)
#23 - 2020-5-27 00:55
首先我心理课一共学了12小时,但我校社会心理学相当出名,也参加过些实验,就来软点几句。
“尝试通过多种手段对“接收者”的理解行为进行干预诱导”是无法做成实验的。相反,实验中出现的众多异常都可以作为反证的论据。
这就直接出了心理学,甚至是科学的研究范畴。建议上升到哲学/神学讨论。
顺便一提,如果仅凭暗示就能让人的思想一致,那也太方便了吧

撇开心理学不谈,假设作者能操纵人的感受,我觉得还是相当合理的。毕竟我第一次读哈利波特和第一次看电影在感受方面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且电影要明显优于我的脑补)。如果这是作者想要传达的,那他就应该用最有效的方式去传达。
#23-1 - 2020-5-27 15:59
Erbzur
100%一致不敢说,80%还是可以努力的。

嗯你的最后一句算是我的一贯坚持。说实话比起电影我更看好动画这一载体,认为动画的自由度应该是更高的。
#24 - 2020-5-27 11:53
(横剑听雨打叶萍,无上清凉花满席)
建议楼主先了解一下杜尚是怎么回事。
你这显然就是书看的太少,想的太多,然后被沦为商业符号的艺术洗脑,所以多数思考变成了无效的形而上学。你可以自己创作一点东西,有了固定的受众之后再分析受众的反馈,对人群进行实地的生态调查,但凡你真的收集过数据,创作过内容,被人喷过骂过喜欢过,你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作者与读者的沟通关系,你必须去研究作者本身的生活经历和创作思维,你才能有具体的定论。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的意思跟你引用的语境有显著的区别,按照你的逻辑,你要怎么解释语境对语言本身的影响?你又要怎么解释语言对言说者的影响?
你说的引导手段是创作技巧?如果你否认技巧本身,那你就很后现代,和二次元本身没有太多区别。艺术只是用来表达美,而美是一种令人愉悦的无负担的快乐感。无法区别美和感官刺激的人是可怜的,就像结构主义用一句话说:形式压倒内容,本末倒置。
只要给固定的标签,就能冲起来的二次元,难道不是这样的存在吗?
#24-1 - 2020-5-27 12:52
Erbzur
我把前面回复的内容copy过来:
我关注的是,作者与读者之间是不是一种交流关系,如果是,如何解决作者引导与读者解读间的矛盾。
所有跟以上问题无关的内容我没有能力作更多解释。

如果陌生人之间的交流能够成立也有效,那就不必去研究作者的身世性格,这已经是熟人的范畴了。就像现在我们在聊天,我们有必要研究彼此吗?相反地,我甚至带偏见地认为研究作者身份背景是在将其异化为一个文化符号,下定论说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所以他就必须怎样创作,即使作者否认。

自我引用哈姆雷特这句话开始,它已经成为了语境的一部分。请问它对你造成什么误导了吗?

我寻思着这应该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本来就很形而上,难不成学术上已经盖棺定论了?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发散思维,但也只点到为止,否则我自己都摸不着头脑了。就像我通篇没有提及商业和二次元,也没有举具体的作者作品,现在你既说我后现代,又说我结构主义,我就很无奈。
#24-2 - 2020-5-27 13:23
你好F8
一谈马赛尔杜尚,李奥·贝纳就想发笑
#24-3 - 2020-5-27 14:22
東雲閑
你好F8 说: 一谈马赛尔杜尚,李奥·贝纳就想发笑
杜尚这货,我也觉得看看就行,但是这LZ给人的感觉就相当杜尚,只是他从另一种角度来的。
#24-4 - 2020-5-27 14:29
你好F8
東雲閑 说: 杜尚这货,我也觉得看看就行,但是这LZ给人的感觉就相当杜尚,只是他从另一种角度来的。
(bgm38)
#24-5 - 2020-5-27 14:31
東雲閑
Erbzur 说: 我把前面回复的内容copy过来:所有跟以上问题无关的内容我没有能力作更多解释。
如果陌生人之间的交流能够成立也有效,那就不必去研究作者的身世性格,这已经是熟人的范畴了。就像现在我们在聊天,我们有必要研...
陌生人之间的交流本身就是一个研究对方身世性格过程,同时也取决于双方说的真话和思考模式。难道你这不是结构主义吗?
#24-6 - 2020-5-27 14:50
Erbzur
東雲閑 说: 陌生人之间的交流本身就是一个研究对方身世性格过程,同时也取决于双方说的真话和思考模式。难道你这不是结构主义吗?
是吗?我反正不清楚定义。退一步说,这种交流要是真的包含了研究的成分,那也只在这场交流中即时存在而已,是副产物而不是先决条件。我告诉你一段历史,你不理会我,交流也产生了。
#25 - 2020-5-27 12:41
(人生五十年 如梦亦如幻 有生斯有死 壮士何所憾 ... ...)
商业艺术很多时候就不追求精确表达……故意丢个有意思的东西,让消费者思考,但创作者并没有明确想法或感受的目的。
#25-1 - 2020-5-27 14:06
Erbzur
所以这种行为不在讨论范围内。
#26 - 2020-5-27 13:20
(整衣正色 往南三拜 焚琴煮鹤 挂印封金 ... ...)
这楼缺乏一个主题,导致讨论的范围几乎超纲……

楼主可以先学会表达自己‘真实的看法’之后再展开这个讨论,届时请以针对性问题讨论某类创作某种技法
如:日本动画加入大量媚宅桥段是否有其合理性,其理为何,从哪而来?当我们在看动画时看的究竟是什么?如何剖解一个成功动画中的媚宅技法并且批量生产?等等实际需求问题

顺便踩一下某楼提到的杜尚
杜尚容易被拿出来装逼,是因为相关书籍就一本虚无缥缈纯属吹捧的访谈录
#26-1 - 2020-5-27 14:16
Erbzur
作者哪去了?怎么变成单独的动画和技法研究了?

我的主题和真实看法一直在那里。我并不想针对具体的某一作品或手段,而是想落足于人(作者)与人(读者)之间的关系,就如现在你和我之间的关系,一种解读与被解读(传达)的关系。

讨论就像读书,不一定是为了求证什么,只是为了有所收获。前面的一番你来我往已经让我有所收获了。
#26-2 - 2020-5-27 14:31
你好F8
Erbzur 说: 作者哪去了?怎么变成单独的动画和技法研究了?

我的主题和真实看法一直在那里。我并不想针对具体的某一作品或手段,而是想落足于人(作者)与人(读者)之间的关系,就如现在你和我之间的关系,一种解读与被解读...
那我作为创作者只有一句话了,请收下
有一种类型的书,当你阅读第一页的第一行时,便会领悟到一件事。
    你会感受到这是为了我而写的书。这是只考虑到我这个读者所写出来的书。
    我想将故事传递给愿意仔细阅读我的文章,仔细阅读第一页第一行的某人——
#26-3 - 2020-5-27 15:12
Erbzur
你好F8 说: 那我作为创作者只有一句话了,请收下有一种类型的书,当你阅读第一页的第一行时,便会领悟到一件事。
    你会感受到这是为了我而写的书。这是只考虑到我这个读者所写出来的书。
&nbs...
你也可以多说一下作为创作者自己为什么想公开创作。我很佩服那些带着个人目的进行公开创作且作品传播甚广的creaters,觉得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已经不再孤独了。
#26-4 - 2020-5-27 15:52
你好F8
Erbzur 说: 你也可以多说一下作为创作者自己为什么想公开创作。我很佩服那些带着个人目的进行公开创作且作品传播甚广的creaters,觉得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已经不再孤独了。
啊?怎么总是提孤独

就算是人类无法到访的绝境,也可以有非常美丽的风景存在,假假以分享风景为乐的不叫创作者,可能是缺乏认同感的病患,也可能是想发财的野心家

我之前并不喜欢创作什么东西,只是因为有人写出了我喜欢的题材,但是手法不行,有人写得出令我满意的剧情,但get不到灵魂深处,这种时候由自己创作自己喜欢的桥段就会快一点,久而久之也就有自称创作者的自信了

我的创作,是给自己看的,就算是留下了给仔细阅读第一页第一行的暗号,那也是为了唤醒自己曾有的记忆
总结下你可能也知道了,我并不喜欢分享创作与进行创作,一切只是自我满足ing
#26-5 - 2020-5-27 16:13
Erbzur
你好F8 说: 啊?怎么总是提孤独

就算是人类无法到访的绝境,也可以有非常美丽的风景存在,假假以分享风景为乐的不叫创作者,可能是缺乏认同感的病患,也可能是想发财的野心家

我之前并不喜欢创作什么东西,只是因为有人写...
啊这样啊(bgm38)那我误会了

孤独伴随人的一生,就跟死亡一样,只是大部分时间我们没有清醒地意识到它。
#26-6 - 2020-5-27 16:24
你好F8
Erbzur 说: 啊这样啊那我误会了

孤独伴随人的一生,就跟死亡一样,只是大部分时间我们没有清醒地意识到它。
(bgm74)是你比较意识流,溜了溜了,你自己读一读主楼,真能看清楚自己在说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