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2,神回
- 中文名: 电脑线圈
- 话数: 26
- 放送开始: 2007年5月12日
- 原作: 磯光雄
- 导演: 磯光雄
- 脚本: 磯光雄、宮村優子(7)、荒木洋一(15,17-18,21)、松澤洋介(15-16,19-20,24-25)、深野正明(16)、三上幸四郎(22-23)
- 分镜: 横山彰利、村田和也、平松禎史、高橋知也、松林唯人、大塚雅彦、鶴岡耕次郎、増井壮一、池添隆博、磯光雄、福田道生、安川勝、笹木信作
- 演出: 野村和也、高橋知也、横山彰利、平松禎史、岩崎太郎、青柳宏宜、安川勝、木村延景、池添隆博
- 音乐: 斉藤恒芳
- 人物设定: 动画人物:本田雄
- 美术监督: 合六弘
- 色彩设计: 中内照美
- 总作画监督: 井上俊之、本田雄、板津匡覧
- 作画监督: 井上俊之、本田雄、板津匡覧、押山清高、新井浩一、伊東伸高、井川麗奈、青山浩行、吉川真一、尾崎和孝、向田隆、本間晃
- 摄影监督: 大庭直之
- 原画: 川口隆、宇佐美皓一、沓名健一、田中比呂人、首藤武夫、谷口淳一郎、遠藤正明、有田周平、青山浩行、柴山智隆、江口寿志、立石聖、古川博之、大下知之、近藤勝也、りょーちも、新岡浩美、吉田健一、高秀国男、阿比留隆彦、河村佳江、小倉陳利、牧原亮太郎、山下祐、山下高明、斉藤和也、寺田嘉一郎、高野綾、野村和也、窪岡俊之、牧孝雄、今井一暁、小林明美、久保川絵梨子、林祐己、室井康雄、石浜真史、北田勝彦、池添隆博、益山亮司、近藤圭一、若月愛子、松村政輝、新井浩一、塚本歩、高岡淳一、阿部航、今村大樹、雨宮哲、丸加奈子、高崎由利、金子秀一、松林唯人、浅井昭人、小島智加、小島大和、山下悟、石井百合子、川名久美子、富田浩章、山中正博、狩野正志、向田隆、貞方希久子、安藤雅司、山口智、西田達三、小竹歩、井上鋭、りぱ、高橋知也、平松禎史、久保まさひこ、鈴木博文、田中春香、久保田誓、永作友克、高橋裕一、黄瀬和哉、伊東伸高、加来哲郎、板津匡覧、白石亜由美、熊谷哲矢、磯光雄、澤田英彦、山口明子、杉江敏治、井上俊之、松竹徳幸、秦綾子、押山清高、井川麗奈、本間晃、尾崎和孝、山本真嗣
- 第二原画: 草間英興、久保光寿、川面恒介、戸谷賢都、すしお、中島千明、小島明日香、井川麗奈、森山剛史、近藤圭一、立口徳孝、加来哲郎、神谷智大、清水奈津子
- 动画检查: 野村和也、大島明子、村田康人
- 背景美术: 桐山成代、小倉工房
- 剪辑: 定松剛
- 原案: 磯光雄
- 主题歌编曲: TATOO
- 主题歌作曲: 池田綾子
- 主题歌作词: 池田綾子
- 主题歌演出: 池田綾子
- 制作管理: 橋本健太郎、櫻井健一
- 製作: 電脳コイル製作委員会(徳間書店、バンダイビジュアル、NHKエンタープライズ)
- 音响监督: 百瀬慶一
- 补间动画: 矢吹智美、渡邊敬介、松村政輝、山本華織、小磯由佳、阿比留隆彦、益山亮司、耳浦朋彰、中島千明、大舘康二、刀根川恵、河野恵美、谷口亜希子、椿陽子
- 制片人: 三ッ木早苗、渡辺繁、松本寿子、国崎久徳
- 制作协调: 若林広海
- 特别鸣谢: 末澤慧
- 动画制作: MADHOUSE
- 副导演: 安川勝、高橋知也
- OP・ED 分镜: 平松禎史、磯光雄
- 动画制片人: 丸山正雄
- 官方网站: http://www.tokuma.co.jp/coil/index.html
- 播放结束: 2007年12月1日
- 音响: Mediarte
推荐本条目的目录
/ 更多目录首播:2007-05-12
时长:00:25:00
讨论 (+52)
首播:2007-05-19
时长:00:25:00
讨论 (+32)
首播:2007-05-26
时长:00:25:00
讨论 (+31)
首播:2007-06-02
时长:00:25:00
讨论 (+52)
首播:2007-06-09
时长:00:25:00
讨论 (+38)
首播:2007-06-16
时长:00:25:00
讨论 (+37)
首播:2007-06-23
时长:00:25:00
讨论 (+36)
首播:2007-06-30
时长:00:25:00
讨论 (+42)
首播:2007-07-07
时长:00:25:00
讨论 (+33)
首播:2007-07-14
时长:00:25:00
讨论 (+29)
首播:2007-07-21
时长:00:25:00
讨论 (+42)
首播:2007-07-28
时长:00:25:00
讨论 (+141)
首播:2007-08-04
时长:00:25:00
讨论 (+53)
首播:2007-08-25
时长:24min
讨论 (+0)
首播:2007-09-01
时长:00:25:00
讨论 (+37)
首播:2007-09-08
时长:00:25:00
讨论 (+32)
首播:2007-09-15
时长:00:25:00
讨论 (+23)
首播:2007-09-22
时长:00:25:00
讨论 (+28)
首播:2007-09-29
时长:00:25:00
讨论 (+27)
首播:2007-10-06
时长:00:25:00
讨论 (+41)
首播:2007-10-13
时长:00:25:00
讨论 (+31)
首播:2007-10-20
时长:00:25:00
讨论 (+35)
首播:2007-10-27
时长:00:25:00
讨论 (+30)
首播:2007-11-03
时长:25min
讨论 (+0)
首播:2007-11-10
时长:00:25:00
讨论 (+22)
首播:2007-11-17
时长:00:25:00
讨论 (+36)
首播:2007-11-24
时长:00:25:00
讨论 (+25)
首播:2007-12-01
时长:00:25:00
讨论 (+52)
首播:2008-01-01
讨论 (+0)
暑假结束时,优子(正确的念法为ゆうこ,Yūko,但通常被称为ヤサコ,Yasako)与双亲还有妹妹京子搬家到大黑市,在抵达大黑市过马路的时候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事情与在原住地金泽从来没有看过的道具。同时遇见了另一个“ゆうこ”,通常被称为イサコ(Isako)的天泽勇子,以及其他的小孩子们,于是开启了优子在大黑市冒险的日子。
关联条目
- 书籍 電脳コイル
- 電脳コイル
- 画集 電脳コイル ビジュアルコレクション
- 電脳コイル アーカイブス
- 其他 電脳コイル企画書
- 原声集 電脳コイル サントラ音楽集
- 片头曲 プリズム/空の欠片
评论
线圈世界剧情整理,进展流程与设想
没有NO DATA的人生
讨论版
居然找到了日文小说的jpg版本 | AkiriMua | 0 replies | 2023-6-9 |
【剧透】电助一开始没有戴项圈是怎么回事? | SlayerYJC | 3 replies | 2017-6-20 |
10周年了 | chAnge | 8 replies | 2017-5-17 |
四号和六号是谁? | SlayerYJC | 5 replies | 2017-6-20 |
脚本到底有没有宫村优子的参与啊? | SlayerYJC | 10 replies | 2017-1-27 |
  | 更多讨论 » |
吐槽箱
ar虚拟现实这一设定在作品中被发挥到了极致,难以区分的虚幻与现实,寄托于虚拟世界的痛苦是真实的,这促使着主角们不断深入探索。最后在接连不断的大事件中,主角逐渐理解沉迷虚幻世界给予我们的现实中所不存在的,就沉迷其中,只是自己不能鼓起勇气去直面现实的软弱。最后以心灵的成长作为总命题,有点意料之外。
89,缺点内核相对背景还是偏小,个人觉得可惜。前期慢热,很多集数重点不明。优点不错的系列构成,主线超展开优秀,单元剧水平也在线,演出水平很高。 本作核心内容为虚幻与现实,以及围绕其展开讨论的伤痛和成长。疼痛的方向才有出口,感受到的伤痛即为现实。童年回忆与逝去的宠物,亲人,友人固然美好,但沉溺于虚幻的美好终究无法触碰现实,勇子走出温柔乡回到冰冷的现实世界即对应个人对过去的告别,对伤痛的接纳。勇子的勇气即面对成长之痛的勇气。 关于虚幻与现实的讨论,被眼镜所终端化的孩子与被手机终端化的现代人何其相似。网络是在现实之上的一层data,但它们不是简单的图层关系,而是互补与修饰关系,两者均具有现实性与存在的意义。沉溺于其中不可取,但粗暴地抛弃也不可取。在网络空间的迷宫中,只有人与人的相连才能形成道路,为数据赋予意义。
补了电脑线圈,激光熊是我新跌( 自己很久没有看到这种深入讲故事的动画了,深入故事,也深入人心。日常的铺垫和事件的堆叠,都在一点点牵动揭露推动情节,而且引爆的方式不是热血王道动画那样倾泻而出,在最后的几集里,事件们仍在被引爆的同时用于推出新的浪潮,最后的最后,与常出现的大团圆式日式动画结尾相似而有不同的是,她真真切切展示出了在观众可能到达的近未来的生活成长真谛。 剩下的简单说我困了 主角团年龄真的很意外,但作为小学生使前期夸张风格的日常冲突变得合理了一些,脑力上,照现在的社会形势来看,发达社会下六年级真的有那种思考能力也不是不可能,同样的在眼镜的设定上,当下的科技水平也越发使人信服,在两千年有这样的远见雄识实在令人敬佩 作画被完美的安放在了作品的各处,实现了他们丰富作品的意义,大量日常作画和真实系作画让人非常舒服 最后,俩女主真的给我感动的变
道路,作为一个常见的喻体,同时也是本作的核心意象。在一般的意义之上,创作者还加入了对于道路的独特的见解,即人与人间的联系。一同迷路,在交汇处合流又分别。有了人才有了道路,所以同样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必会产生一条道路。而在联系之上,道路依旧延续着。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
SF的创造力有很好的体现,设定和电脑战都非常可圈可点。前半段时不时气氛阴森的主线+搞怪中暗讽现实的单元剧很惊艳,不得不说恐怖感营造得十分出色,且描绘日常的原画功力惊人(虽然中期开始不知为何开始省略人物动作的细节了。最大违和感的来源,与其说后期主线展开过快,实际是动机的设置火候欠缺。对于线索暗示和回应,剧情推进逻辑没有毛病(虽然缺乏开篇各种大胆的叙事手法带来的新意,但矛盾的根本原因是一些小学生才有的执拗就很...而且还把一些纯粹而幼稚的别扭硬拉到心之壁的高度,恕我无法深刻共情,后期几个宣泄情感回只能开开作画鉴赏会并得出结论:这部动画越做越中规中矩了,只有美术一直有稳定的优秀发挥。用客观视角下初恋和车祸的悲做引,缺乏更浓厚的情感铺垫,让很多前期主要人物都时不时隐身了。更希望看到用前期铺垫好的情感对告别童年和虚拟与现实两个核心矛盾进行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