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23-10-22 21:50
bangumi导演 (群号:811855283,打架看主页)
最近楼主认为【演出过剩】是存在的。

作为一个对动画演出不太感兴趣,更喜欢研究剧本的楼主,我前几个月前就吐槽了类似的东西,那就是【设计痕迹过重】。

演出过剩和设计痕迹过重这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共性在于两者都在吐槽着创作侧与观众侧信息传递的不平衡,造成部分观众接到信息不协调的异物感。


区别在于
设计痕迹更多吐槽的是创作者在做完动画这个成品的时候,忘记把“表演完的舞台垃圾”从现场清理走,导致观众很快反应到你的这段剧本意图可又觉得急于求成强行粘连,设计痕迹过重的一大体现—————都合主义。
===========
今日的主角
演出过剩则是吐槽这一卡那一卡的演出与剧本信息传递的不平衡导致的场面不协调,观感因此别扭。

故事本身具备的信息属性与信息价值遇上了一个表达欲旺盛的讲故事的人(演出家),这让你产生了抵触情绪,甚至因此带偏了原本的信息内容。

如何分析演出过剩这一现象

动画角度

整体与局部,统一与独立,我们可能并没有拿捏好。
我们很多时候说孤独摇滚不是演出过度,是因为我们看的是整体,摇滚需要释放与闹腾,所以天马行空是我的演出方针,呈现在与动画剧本一致风格的宏观演出。
但是,我们忽略了局部的存在
我认为孤独摇滚确实有一个【演出过剩】的地方,这一过剩直接打破了斋藤老师对芙莉莲演出方针的说法【不想破坏作品的气质】。
斋藤老师是个很喜欢看重作品气质的演出家,说明其拥有良好的大局观,但是他在上位待久了就忘记了小人物小角色小细节的统筹管理—————情节与演出。

这一点最为明显的就是【虹夏的“秘密”】作画回。
为什么这段演出过剩,我们不妨学会还原,演出是把剧本转换为音画的行为总和,那么我们可以从画面捕捉信息解构,重新把音画装回去,从画面还原文本。https://b23.tv/lc1oFC2
虹夏这段突如其来与平日日常动作观感截然不同的作画演技,是在后藤一里和虹夏交心,虹夏吐露自己有更大的梦想,可能经过了不为人知的心理活动(既然画面无指向,无内心独白,有或没有全凭想象),但还是选择了保守秘密,才有了接下来孤独摇滚最为有名的作画回“虹夏的秘密”,与之前枝枝节节的日常动作不同的是,这一次作画使其动作变得行云流水,缺少以往日本动画常规日常表演的关节连接的顿挫之感,变得就像以《明日酱的水手服》为代表的“特别作画”,表现连贯与细腻,但就与文本之间关系而言,这段唐突的作画演出是很难与文本所表达的【虹夏笑道“不过那件事目前先保密”】相联系在一起,有一种明显的造奇观嫌隙,只是为了炫技,而忽略对其内容的充实。

对于我这种反演出反作画的剧本控而言,偶尔看作画回会天生有种别扭感,这种别扭来源于对不具有叙事性表达的作画产生的对抗心理,你看明日酱天外来物般的动作表演和往常枝节顿挫的常规作画相对比,就会感到异样,会觉得这宛若蛆虫扭动的腰肢影响了你往日被固化的戏剧人体审美,那么孤独摇滚这种突出的部分也是如此,不能说文本有相统一的信息关联,倒像是特意被分解出来单独作为玩物供人玩赏。

这局部的情节并没有让人感受情景映射的剧本的内容和情绪,只能视觉直观感受到这连缀如流水的连贯动作带来的奇观冲击。

相关例子还有
我最爱的日本动画《恶魔高校dxd》第一季,
【恶魔高校DXD第一季「NCOP」-哔哩哔哩】 https://b23.tv/tB9Vt8q
op全员裸体转场后的第二卡,莉雅丝胸部随着镜头的晃动而刻意抖动。
这段演出对我也是一种过剩,为了突出某一信息疯狂大声絮叨,生怕让人不注意你莉雅丝胸大,然后呈现在视觉上的滑稽感,充满着喜剧效果。


现实角度

演出过剩就好比你遇到的氯批、山批、偶批、Q娃批、水星批、高达批、冷门批、京吹批、少歌批、无职批、恋链批、隐瞒批、冰海批、神威批、鸭子批等遗老们成天跟你絮叨安利那些古逼动漫,即使这些动画是好看的动画,可因为这些批的存在,他们的过度表达使得你产生了反感,觉得一个动画片至于人生不看人生遗憾吗?至于是人生吗?至于是瑰宝吗?

一个原本对于人生不足百分之一影响力的客观事物,却因为过度表达超出原本价值的行为显得浮夸,物超所值的传销表演使得我们失去了聆听的兴趣,产生了反感。


我认为动画也好,现实也好,艺术源于信息学,信息分为发送信息→传递手段→接收信息,这三者的平衡与匹配才是演出家的最终目的,如何将这三者融洽地有机结合,让这套流程适宜的运行使得听众沉浸进去才是演出家应该思考的东西,而不是把传递手段变成了秀优越的平台,以高级装逼为目的。(当然这是代入提出“演出过剩”的群体的发声,我认为存在即合理,事物多样性才是最终奥义,才能给我们乐子人带来乐趣。)
#2 - 2023-10-22 21:55
(我是2022)
等等,古河是不是有些帖子还是有看的价值的?
#2-1 - 2023-10-22 22:03
Hakula
古河的帖子就好像台长的视频。你觉得是认真的帖子(视频)其实也带点钓鱼,你觉得是钓鱼的帖子其实也带点认真。分不清到底是在钓鱼还是认真输出观点,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因为当你反驳时旁人可以声称「钓鱼而已,那么认真干嘛」;当你赞同时又可以声称「古河的观点多少还是有值得参考之处」。于是正反立于不败之地!
#2-2 - 2023-10-22 23:57
想带你去吹吹风
Hakula 说: 古河的帖子就好像台长的视频。你觉得是认真的帖子(视频)其实也带点钓鱼,你觉得是钓鱼的帖子其实也带点认真。分不清到底是在钓鱼还是认真输出观点,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因为当你反驳时旁人可以声称「钓鱼而已,那...
解释权归古河所有
#2-3 - 2023-10-23 03:36
シャナ俺の嫁
首先,你要意识到他是一个能轻易写出长篇评论的人。 你想想报纸社论。

---
词未达意。
他混淆你价值观和逻辑体系的能力比你从他评论里辨析清楚价值和逻辑的能力要强得多。
#2-4 - 2023-10-23 10:46
2022
シャナ俺の嫁 说: 首先,你要意识到他是一个能轻易写出长篇评论的人。 你想想报纸社论。

---
词未达意。
他混淆你价值观和逻辑体系的能力比你从他评论里辨析清楚价值和逻辑的能力要强得多。
为什么我看不懂你在说什么
#2-5 - 2023-11-10 00:16
Jerry@Bangumi
シャナ俺の嫁 说: 首先,你要意识到他是一个能轻易写出长篇评论的人。 你想想报纸社论。

---
词未达意。
他混淆你价值观和逻辑体系的能力比你从他评论里辨析清楚价值和逻辑的能力要强得多。
可否展开分析一下,比如文中例子什么的
#2-6 - 2023-11-10 01:09
シャナ俺の嫁
Jerry@Bangumi 说: 可否展开分析一下,比如文中例子什么的
不是很想展开,因为要剥析古河的思维和行文方式这件事本身就很累脑子 —— 首先他大量成文的动机就难以捉摸: 要约架、要「反学历歧视」、但经常「被骂哭」,要分析作画、要讨论音响处理、但也同时评价网络低俗小说…… 他可以任意随性地信手拈来任何毫不相干的事物粘到他的缝合文里,跟着他的思路乱跑既没好处也获得不了辩论原本能得到的价值。

如果真要拿这里的这篇来举例子,提到「孤独摇滚演出过剩」你(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是不是水坝、破碎线条波奇、哥斯拉波奇? 反正不会是虹夏「秘密.gif」对吧?  戏曲中有亮相、游戏要做花里胡哨的处决动作、文学写到精妙之处还得赋诗一首,这是不是都能附会到「突如其来与普通描写段落观感截然不同」上? 所以说「突如其来的特殊观感」根本不是「演出过剩」的特征,「秘密.gif」不过是再正常不过的一处点缀罢了。他在这里试图把「特殊」和「过剩」两种观感涂抹到一起去,并且挑选了通常来讲最赞不绝口的镜头蓄意抹黑,这就是我提到的「混淆你价值观和逻辑体系」的手法。你情不自禁地去想,哎哟,「演出过剩」了,好像确实没必要把虹夏画得那么可爱 —— 以至于把虹夏老婆最高光的时刻都自行否定掉了可能还不自知。

古河在芙莉莲的分集评论区留了一个简短的吐槽。 是不是发现他这个吐槽跟他写过的所有关于芙莉莲的评论都一点关系都没有 —— 这说明他发的这个吐槽和其它「structured papers」使用的思维路径是完全并行的,他并没有(也并不会)把他整体的严肃的想法表述出来。

所以就算追着他对着干也只是虚空交锋,根本就吃力不讨好。
#2-7 - 2023-11-10 01:14
シャナ俺の嫁
シャナ俺の嫁 说: 不是很想展开,因为要剥析古河的思维和行文方式这件事本身就很累脑子 —— 首先他大量成文的动机就难以捉摸: 要约架、要「反学历歧视」、但经常「被骂哭」,要分析作画、要讨论音响处理、但也同时评价网络低俗小...
至于我提到的「报纸社论」

许多「评论员文章」有一个特点,即「先有结构后有内容」。 甚至比方说《申论》整套东西就是用来训练你形成结构化总结的思维方法的。

1.  预设纲领
2.  设置好文章结构
3.  摘抄与主题相近的文章段落
4.  概括并评判

—— 观察一下?没错,古河的文章也是这么写出来的
#2-8 - 2024-3-28 17:22
Meddle.
シャナ俺の嫁 说: 至于我提到的「报纸社论」

许多「评论员文章」有一个特点,即「先有结构后有内容」。 甚至比方说《申论》整套东西就是用来训练你形成结构化总结的思维方法的。

1.  预设纲领
2.&...
是的古河自称人大代表,你太对了
#3 - 2023-10-22 21:57
(本体已转生至班固米)
存在!!!
#3-1 - 2023-10-22 22:25
isekai traveler
我支持我自己!!!
#3-2 - 2023-10-22 22:49
aquarium
复活了?虽然好像好早就看到复活了,不过这复活赛居然打赢了啊
#3-3 - 2023-10-22 23:10
异世界旅行者
aquarium 说: 复活了?虽然好像好早就看到复活了,不过这复活赛居然打赢了啊
这是错误的历史记忆,我一直能正常发言的。
#3-4 - 2023-10-22 23:32
aquarium
异世界旅行者 说: 这是错误的历史记忆,我一直能正常发言的。
大概就是这左右?但确实之后小号一直还在。
#3-5 - 2023-10-22 23:43
isekai traveler
aquarium 说: 大概就是这左右?但确实之后小号一直还在。
都在都在.jpg
#4 - 2023-10-22 21:59
删除了回复
#5 - 2023-10-22 22:03
(远离谜语人,人人有责)
不存在
#6 - 2023-10-22 22:05
(白い雲は 流れ流れて)
存在
#7 - 2023-10-22 22:05
(Koffein- und Brahms-Liebhaber)
本质上是由于创作者缺乏铺垫或者说是“导入”的能力。就像没有build up直接进drop,前后感觉就是两首歌一样
#8 - 2023-10-22 22:09
肯定存在啊,不过说的是不是一个现象我不好说。
小川:逆に過剰演出になってリアリティーとかけ離れていってしまっても、やらないよりやって後悔したほうがいいと思って、結果それが良かったってことも本当によくあるので……なんだか常にそういうものと戦っているなぁと改めて感じます。
不过,即使演出过剩会影响真实感,也会有“与其不做,不如做了再后悔”的想法,最后还会出现不少做出来效果还不错的情况……感觉总是在跟这种与平衡做斗争啊。
——昨天直播时间有限,很多观众在弹幕中提出的问题没来得及回答。最后主持人也提示观众们可以去APP的直播贴中留言,今天查看发现还真收到了很多问题,所以想请在访谈中请您回答其中的一部分。第一个问题和您的老师出崎统监督也有点关系,您对于所谓的“过剩演出”是怎么想的?我们知道有时候会看见一些感想说出崎演出很夸张很老式。

桑原 会有这种意见我首先是能够理解的。说一个未必表述很准确的说法,现在的动画主流演出在某种程度上会尽量地去趋近实拍。这里的趋近实拍可以是指时间和节奏、指动作,当然还有运镜。现在的动画可能会避免出现非常扭曲的透视,也不再使用普通真人片基本不会用的超望远镜头。也就是说现在的主流是以这种相对“老实”的做法来抓住观众,我觉得这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但我喜欢出崎监督的演出,是因为我觉得有些事情,有演出手法是只有动画能做到的。那我作为一个动画演出该不该用这些手法?我个人观点觉得肯定是要用。那么你说这些专门为动画所准备的演出是不是过剩?我不否认,但是同样不能否认的是,这些演出都是只有在动画里才能做到的手法。常看动画的人肯定都知道,和动画相比起来,有些剧情可能放在实拍里感觉看着就很尴尬,或者很假,但是这些有点“过”的剧情一放进动画就感觉还行,会更容易被接受,这是媒介的区别造成的。当然我们制作动画时可以从手法上放弃这些所谓过剩的部分,但我觉得与其放弃,为什么不去思考哪些部分是动画能做且只有动画能做的?为什么不去把这些部分给活用起来?而领先一步进行这些思考,确立下诸多技法的,正是出崎监督立下的赫赫功绩。另外我想大家也能够感受到,出崎监督的过剩演出令人印象非常深刻,能够留在观众的心里。我觉得影像这种媒体,如果画面没法给人留下印象,那剩下的就只有单纯的时间流动。而所谓的创作者,是希望自己制作的东西能够留在观众和读者的心里的,所以我想这肯定也是出崎监督的目的。当然,这只是我擅自分析出崎监督的思路。说不定问他本人的话他会说“别扯了啊笨蛋”(笑)。

然后我想起一句出崎监督直接对我讲的话,“桑原啊,我们干的是做片让人看的买卖,所以我们必须得真诚。”这句话我一直记到现在,心中一直在思考在分析。我们通过演出让观众高兴,让观众悲伤,这是一种去诱导去操作他人感情的工作,责任重大,我肯定不能随便乱来。我觉得出崎监督的言下之意就是,如果这方面的思想不端正,那是成不了好演出的。我给你讲讲我所认识的出崎监督,他其实非常有强迫症。在他晚年的时候,动画制作从胶片转成数字,可以在剪辑阶段对画面进行修改和操作。出崎监督如获至宝,他作品每集都要拖到最后一刻,一直在那修。这可不是单纯地修错误改问题,而是为了提升画面的美感和说服力。他一直在思考要怎么下手改才能产生自己想要的效果。当时他已经七十多了,每次交货日直到最后还一直泡在影像剪辑室里,一泡就是熬夜八个小时。一把年纪的老人家,能量实在不可估量。而我作为徒弟,也很受到他这种坚持到最后一刻精神的激励,于是导致现在我也被别人说强迫症(笑)。
#9 - 2023-10-22 22:14
存在,但肯定不是你说的那个意思。你说的只是“表达欲太强”这件事。
#10 - 2023-10-22 22:15
(我是2022)
没有演出过剩只有演出错误,虹夏那一段也是一样,是造奇观。(如果古河说的是挥手那一段)不过如果只是商业考量或者是炫技的话当我没说,完全合理。
我一直没觉得虹夏那一段作画好或者归纳好,或者演出好,反正,挺硬的,不知道意义是什么。
#10-1 - 2023-10-22 22:22
みたいなっ
嘛,这个词就是日本那来的

至于演出错误,是指给错指示让原画无法正确的理解画面,或者率表和一些合成,后期方面没有检查到位的错误
#10-2 - 2023-10-22 22:29
2022
みたいなっ 说: 嘛,这个词就是日本那来的

至于演出错误,是指给错指示让原画无法正确的理解画面,或者率表和一些合成,后期方面没有检查到位的错误
有这种演出错误也有我这种啊,不然观众要怎么描述嘞?一词多义嘛,就跟百度百科一样,(指什么什么,指什么什么)
#11 - 2023-10-22 22:16
两个问题,但我懒得和古河讨论,更多还是给路人提供反思的角度。
艺术源于信息学,信息分为发送信息→传递手段→接收信息,这三者的平衡与匹配才是演出家的最终目的
果真如此吗?作者在创作时是否一定要考虑读者能否充分接受作品中传达的信息?只有做到这点的作品才是好的艺术吗?不妨举些大家熟悉的例子:为何一些观众(不是全部)会从「FLCL」或「EVA」等作品中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而并不觉得这是一种「演出过剩」呢?
如何将这三者融洽地有机结合,让这套流程适宜的运行使得听众沉浸进去才是演出家应该思考的东西,而不是把传递手段变成了秀优越的平台,以高级装逼为目的。
为什么演出家的目的一定是让观众「沉浸」进去,而不是如布莱希特所说的那样制造间离感,让观众与作品保持距离呢?举一个 gal 玩家或许熟悉的例子:如何评价「海市蜃楼之馆」在解谜前的几章所制造的间离效果?为何一些观众会觉得「海市蜃楼之馆」是一部好作品,而不觉得因为缺乏沉浸感而感到审美期待落空?
#11-1 - 2023-10-22 22:48
bangumi导演
无法沉浸是作者的傲慢,高姿态展示他比你聪明,有人喜欢比自己聪明的人是正常的慕强心理,这不可否认
#11-2 - 2023-10-22 23:15
Hakula
恋史病 说: 无法沉浸是作者的傲慢,高姿态展示他比你聪明,有人喜欢比自己聪明的人是正常的慕强心理,这不可否认
你显然不了解布莱希特提出不要沉浸、要间离效果的语境,这和傲不傲慢、聪不聪明没关系。
#11-3 - 2023-10-22 23:22
bangumi导演
Hakula 说: 你显然不了解布莱希特提出不要沉浸、要间离效果的语境,这和傲不傲慢、聪不聪明没关系。
不,在我看来他的陌生化效果本质就是一种傲慢,他演他的,我看我的,就像去足浴店,虚假的柔情,真实的营业,本质还是一种把观众当下位者应付的,跟偶像的营业微笑一个东西
#11-4 - 2023-10-22 23:28
bangumi导演
Hakula 说: 你显然不了解布莱希特提出不要沉浸、要间离效果的语境,这和傲不傲慢、聪不聪明没关系。
就他那套戏剧理论,只会滋养更多的创作者崇拜罢了,那才是真正失去了观众的思考。
我都不沉浸了,我都知道你的故事情景是虚假的了,那我为什么还去认真。
就像你说古河的文章是可钓鱼可有道理,在你的视角,我的文章是虚无的,是没有意义的,自然你也没认真对待,也就无法深度思考【沉浸对戏剧的作用】
#11-5 - 2023-10-22 23:49
Hakula
恋史病 说: 就他那套戏剧理论,只会滋养更多的创作者崇拜罢了,那才是真正失去了观众的思考。
我都不沉浸了,我都知道你的故事情景是虚假的了,那我为什么还去认真。
就像你说古河的文章是可钓鱼可有道理,在你的视角,我的文...
我都不沉浸了,我都知道你的故事情景是虚假的了,那我为什么还去认真。
这哪来的逻辑关联,会产生这种想法恐怕连审美的第一步都没迈出去,这些观众无论你给他看什么样的作品都不会反思,纯粹图一乐罢了。
自然你也没认真对待,也就无法深度思考【沉浸对戏剧的作用】
错了。布莱希特的理论当然只是一种主张,认为「沉浸感」有必要则是另一派(甚至更主流)的主张,我只是强调并非只有后者这一种选择才是正确的,这就是我指出你原帖的独断之处。
#11-6 - 2023-10-23 00:00
bangumi导演
Hakula 说: 我都不沉浸了,我都知道你的故事情景是虚假的了,那我为什么还去认真。这哪来的逻辑关联,会产生这种想法恐怕连审美的第一步都没迈出去,这些观众无论你给他看什么样的作品都不会反思,纯粹图一乐罢了。自然你也没认...
还是那句,试图把观众和戏剧拎得太清的戏剧理论就是一种傲慢,你要知道一点,反思是需要先映射其本身的思考才进行推翻,也就是我思想出来的东西必须是我亲身经历过类似的,很少人会对无法感同身受的东西产生兴趣思考,就像前段时间狗咬人事件,网络上对不栓狗的主人的讨伐远远大于被狗咬伤的儿童,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因为被不栓狗的主人恶心的人更多,而被狗咬成那副惨像的人并没有这么多,做动画也是一样,大多数创作者都致力于研究“大众覆盖”的共鸣事件引入。

而你崇尚的陌生化效果,本质只是小众增添事物多样性的调味存在罢了。

也就回到了我的结语“我支持事物多样性

也就回到了我对你的回复
“我认为喜欢比自己聪明的人是正常的”。
#11-7 - 2023-10-23 00:05
Hakula
恋史病 说: 还是那句,试图把观众和戏剧拎得太清的戏剧理论就是一种傲慢,你要知道一点,反思是需要先映射其本身的思考才进行推翻,也就是我思想出来的东西必须是我亲身经历过类似的,很少人会对无法感同身受的东西产生兴趣思考...
为什么大众能共鸣的才是好的艺术,「小众的增添事物多样性的调味存在」就是(按你的言下之意)不好的艺术?

你这段补充逻辑有点搞笑了,我并不能从你如此独断的观点中看出你对多样性的支持。你的立场是:我看不起、拒绝这种「傲慢」的做法,但我认为有观众喜欢这种「傲慢」是正常的。我的立场是:作者当然可以有这种所谓的「傲慢」——这才叫对多样性的支持。
#11-8 - 2023-10-23 00:14
bangumi导演
Hakula 说: 为什么大众能共鸣的才是好的艺术,「小众的增添事物多样性的调味存在」就是(按你的言下之意)不好的艺术?
那么你对我本人的想法产生了误解,我作为一个乐子人,我对小众大众无所谓,我只对圈与圈之间的棱角分明的矛盾冲突更感兴趣,我一直是支持事物多样性,这是我的优势——————我可以自适应环境,代入演出过剩的群体,体会他们的想法。

而我可从没说你的间离是不对的,你引用我话是否看到了括弧:
(当然这是代入提出“演出过剩”的群体的发声,我认为存在即合理,事物多样性才是最终奥义,才能给我们乐子人带来乐趣。)
对于我来说,动画需要原神的存在,也需要圆神的存在,需要神作的存在,也需要抽象的存在,这样才会有更多的矛盾与碰撞,才能让我感受到
#11-9 - 2023-10-23 00:20
Hakula
恋史病 说: 那么你对我本人的想法产生了误解,我作为一个乐子人,我对小众大众无所谓,我只对圈与圈之间的棱角分明的矛盾冲突更感兴趣,我一直是支持事物多样性,这是我的优势——————我可以自适应环境,代入演出过剩的群体...
乐了,「我」不是我,正义切割!遗憾的是我在与你文中代为发声的「我」讨论,你古河回复我干什么?
#11-10 - 2023-10-23 03:33
卯月加油努力
说到间离效果,动画的话果然还是会想到《祖先大人万万岁》,目的就是为了引导观众发现故事的“虚构”、影像的“虚构”,从而更接近导演想要传达的信息,所以间离效果也可以是一种“传递手段”。甚至不是“手段”而是目的,例如《杀人回忆》最后的凝视镜头,以及《狂人皮埃罗》质问观众“电影的本质是什么”。不过大部分时候还都是作为一种艺术效果。
#11-11 - 2023-10-23 07:00
bangumi导演
看动画好累 说: 说到间离效果,动画的话果然还是会想到《祖先大人万万岁》,目的就是为了引导观众发现故事的“虚构”、影像的“虚构”,从而更接近导演想要传达的信息,所以间离效果也可以是一种“传递手段”。甚至不是“手段”而是...
演出过剩就好比你遇到的氯批、山批、偶批、Q娃批、水星批、高达批、冷门批、京吹批、少歌批、无职批、恋链批、隐瞒批、冰海批、神威批、鸭子批等遗老们成天跟你絮叨安利那些古逼动漫,即使这些动画是好看的动画,可因为这些批的存在,他们的过度表达使得你产生了反感,觉得一个动画片至于人生不看人生遗憾吗?至于是人生吗?至于是瑰宝吗?
#11-12 - 2023-10-23 09:35
Hakula
看动画好累 说: 说到间离效果,动画的话果然还是会想到《祖先大人万万岁》,目的就是为了引导观众发现故事的“虚构”、影像的“虚构”,从而更接近导演想要传达的信息,所以间离效果也可以是一种“传递手段”。甚至不是“手段”而是...
是,我提到「海市蜃楼之馆」也是这个用意。前几章制造间离效果的目标(当然有几方面原因,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故意将读者隔离在故事之外、拒绝读者的代入,反复暗示「你只是在旁观他人的悲剧」(因而才不会觉得悲伤)。(剧透)而这恰恰是一个叙诡,这种错觉正是作为之后揭晓主角身份时所带来的震撼的铺垫。 于是谜题揭晓后也就不再需要间离感了,此处的运用同样是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叙事手段,是叙事的一部分。
#12 - 2023-10-22 22:35
(Cruel cruel world, must I go on?)
演出只有合不合适,不存在什么所谓过剩,我在孤独摇滚之前从未听说过“演出过剩”一词,要是没有这些演出我根本看不下去美少女乐队题材(个人口味),所以这些演出对于我而言完全是合适的,至于你的这个例子 你觉得莉雅丝乳摇演出过剩了 但你是否考虑过dxd这部片子是什么调性的?在我看来这卡没什么不合适的
#12-1 - 2023-10-22 22:37
bangumi导演
整体与局部,统一与独立,我们可能并没有拿捏好。
我们很多时候说孤独摇滚不是演出过度,是因为我们看的是整体,摇滚需要释放与闹腾,所以天马行空是我的演出方针,呈现在与动画剧本一致风格的宏观演出。
但是,我们忽略了局部的存在。
#13 - 2023-10-22 22:46
(很多看过的动画没标,会找个时间把所有看过的动画整理一)
根据剧本要表达的内容,如果选择了不恰当或者过度的演出方式那确实会存在所谓的“演出过剩”吧,但是一般出现这种情况时,观众普遍都是能够察觉到明显的违和感的。但如果绝大部分观众都接受这种表现方式,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且能够基本领会剧本的内涵,那根本谈不上所谓“过剩”啊。
而就虹夏那一段,你觉得是“炫技”,确实有这样的嫌疑,但是未必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这一段有很明显的“违和感”吧,至少你不说我都不会往这方面想,而且这一段从结果上看加深了观众眼里虹夏活泼可爱的印象,也没起到什么负面作用。因此即便存在更好的更符合作品气质的演出方式,这现有的方式也远远谈不上“过剩”,更别说非得拿出来像做错了似的指责一番了。
#13-1 - 2023-10-22 23:48
bangumi导演
这个未必其实很多时候也可以让所有观众做到一个东西--------能不能把演出的工作倒退还原,把音画还原为演出前的文本。

那么你再看违和不违和。
#13-2 - 2023-10-23 01:16
Euforia
恋史病 说: 这个未必其实很多时候也可以让所有观众做到一个东西--------能不能把演出的工作倒退还原,把音画还原为演出前的文本。

那么你再看违和不违和。
你的意思是,让所有观众试试看能不能把演出的工作倒退还原,把音画还原为演出前的文本,然后通过容不容易做到这一点来判断违和或不违和?或者说看看这些音画相对于演出前的文本否多余,如果多余的就是违和?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猜想一下,你是觉得虹夏说“不过那件事目前先保密”这里,应当先展示出虹夏犹豫的神情,或者说这里虹夏的动作不符合有一段决定不说出真正的理想的心理活动后的表现?如果是这样,那我理解你在这一段感到违和的原因。
但是就像无法期望所有观众都会对某种演出方式产生相同的反应。即使将演出还原为文本,观众仍然会因其个人偏好和经验在还原的顺利程度上产生差异,并产生不同的解读,最终是否对此感到违和自然也是主观的。
而这样说着说着其实又变成一个关于个人审美、喜好、心理预期的问题了。
根据孤独摇滚前几集的表现,不难感受到作品的演出风格,会出现这样的作画片段是在绝大部分观众的心理预期之内的,从观众的反馈上看,这一段绝大部分人也都是接受的,不觉得是奇怪、讨厌的甚至是相当喜欢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我认为他不是“过剩”的。
而如果你是把所有超出“演出前文本”的东西都认为是过剩的,且不说所有观众还原的“演出前文本”怎么统一,哪怕有这么一个统一的东西,这样的评价标准也太严苛了吧......
#14 - 2023-10-22 22:51
恋词癖而已。把那些所谓演出过剩的镜头都单拎出来对比,造成不好观感的原因都大不相同。婆罗门们只是想找个词替换“我不喜欢”、“效果不好”、“感觉不对”罢了。没人会说一张白纸不干净,但你若在纸上画错了什么,他们便说白纸脏了。
#15 - 2023-10-22 22:53
(疼痛讓思考明晰)
这就是你@群友的原因?
#16 - 2023-10-22 22:54
(そよ風が涼しく、すごく、いい!)
没什么好说的。这就是一种评价,指做出这种评价的人认为演出做「多」了。滚的时候这个问题被热议了,很多人都觉得「演出过剩」了,就说明这种评价是存在的。

和「婆罗门」同理,不管关于它的定义是否已经在大众间取得共识,这种评价的存在本身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16-1 - 2023-10-22 23:16
bangumi导演
虚无主义是吧
#16-2 - 2023-10-22 23:34
HARU
恋史病 说: 虚无主义是吧
你问种评价存不存在,我只觉得这是个客观问题。你问我「尊嘟假嘟」「蓝瘦香菇」存不存在,我也会用一模一样的逻辑回答你存在。至于是否应该使用「演出过剩」这种评价,这是另一个问题。
#17 - 2023-10-22 23:01
(少说多看)
毫无疑问是存在的,当动画里的某个单集出现了大量的抽象的天马行空的演出时,支撑这些表现手法的剧本却是空洞乏味的,或者说他想强调的东西根本是一个平面的符号没有任何这样去表现的必要性,那它就是过剩的 无病呻吟的
#17-1 - 2023-10-22 23:17
bangumi导演
那是不是证明了轻百合是无聊的,因为无病呻吟,也是过剩的
#17-2 - 2023-10-22 23:20
honami
恋史病 说: 那是不是证明了轻百合是无聊的,因为无病呻吟,也是过剩的
轻百合只是卖人设,抽象演出大多偏搞笑而且密度不高
#18 - 2023-10-22 23:08
(水星不看 人生遗憾https://bangumi.tv/anime/chart ..)
演出过剩已经过时了 下次再造一个名词
#18-1 - 2023-10-22 23:16
bangumi导演
设计痕迹蒸蒸日上!
#19 - 2023-10-22 23:25
(至少,还活着。)
感觉说着说着只是扯到自身喜好上。。。
观感,也许只是个人体验上与「自己的标尺(合理性)」的吻合度导致的而已。也就是说演出过度这种说法,不过是某种和个人预期的不合,然后称之为演出过度。
所以说有预期的观众很难伺候,因为有预期的观众观看时更像是一种确认,而非是无知孩童一般地接受,容器刚好装满了就爽,没满就觉得差点意思,溢出了就觉得演出过度。这种「信息确认」的说法也能用来解释设计痕迹、以及幕后流的爽点、还有不少经典桥段的乐子之处。动画确实是一种信息传递,但它和每个观众之间的信息差是不一样的,演出方针所想要取悦的大概一直都只是「受众」,而非观看动画的所有人,所以,演出过度只是,不能给每个人都量身定做一种演出而导致的必然问题而已。
#19-1 - 2023-10-22 23:39
bangumi导演
从小部门角度,演出、音乐、作画、剧本就是可以是物质构成的精神,精神当然映射着主观,我思故我在,也可以是精神构成的物质,物质当然承载着精神,我在故我思。

从大部门角度,动画、游戏等艺术自然可以是物质构成的精神体,也可以是精神构成的物质集。

在动画是门骂人的艺术就提过了“思想才是演出的源头”,思想没有差异才是不对劲,不然全人类都早该补完了,最后思想便统一了。
当思想统一了,艺术便没有了价值,因为信息已死。
#19-2 - 2023-10-23 00:10
aquarium
恋史病 说: 从小部门角度,演出、音乐、作画、剧本就是可以是物质构成的精神,精神当然映射着主观,我思故我在,也可以是精神构成的物质,物质当然承载着精神,我在故我思。

从大部门角度,动画、游戏等艺术自然可以是物质构...
第一段实在没看懂你想说什么,非要把这些分个精神物质的是不是有些不适合?
#19-3 - 2023-10-23 00:25
bangumi导演
aquarium 说: 第一段实在没看懂你想说什么,非要把这些分个精神物质的是不是有些不适合?
其实是回答你所说的【感觉说着说着只是扯到自身喜好上。。。】,你演出过剩的感受是“演出过度”最后的落脚点不是客观存在而是观众本身的考量。
我挺认可的。


但我其实还是更支持【演出过剩】这件事并非主观,而是客观存在的,我认为只要所有观众能把【演出干的事】进行还原。

你仅从画面和台词解读出来的【文本】,再度进行和部分突出的【影像表演】进行相结合,再来考量是否违和。

说白了,这是在暗示所有观众提升审美水平,磨砺演出意识的遣词。
#20 - 2023-10-23 00:20
(白い雲は 流れ流れて)
当然存在啊,为什么会有人想要否定这么一个还算有点道理的存在式命题?
看我现场发挥一段。
今早上我出门去上班,刚刚走出大楼就被太阳的威压所折服。这猛烈的阳光像是一桶岩浆,泼在每一位没有伞和防晒霜的庇护就贸然走出荫蔽的天真之人的身上。我就这么艰难的走着。
到了公司发现有人不知怎得死了,死因非常复杂,案情扑朔迷离,花了好几天才知道犯人是谁。
#21 - 2023-10-23 00:25
演出过剩这词就和男凝一样恶心
#22 - 2023-10-23 00:40
存在的,楼主就演出过剩
#23 - 2023-10-23 01:10
(蛋糕学说创始人)
问题是孤独摇滚看的就是演出啊,和日常这种一样。这个题材就决定了,如果没有演出光是台本,那这个故事情节只能说不如厕纸轻小说。
#24 - 2023-10-23 01:44
观众对于作品“演出”的整体质量可以形成一个印象,所以评价这部作品“演出好”或者“演出不行”是成立的;但是“演出过度”“演出不够”这种评价只适合在片段中使用,因为它的前提是观众对某些场景能够合理构想出一种更好的表现方式,只有在实际片段中才能说是靠谱的。
所以当“演出过度”变成对单集甚至作品的概括式评价时,就显得很不负责任了,超越了对作品进行合理讨论的范畴。
#25 - 2023-10-23 02:42
(@aqua@mstdn.moe)
如果演出的增加更好地表达了剧情、带来了正向的情绪,不会联想到“过剩”一词。但如果像某些MAD仅仅是疯狂堆砌、令人感到困惑和混乱,那就会感到“过剩”了。

一段动画可能有多个角度的演出目的,而人对于这些角度的感知分布会有差异。一段演出是否过剩,个人认为关键要看演出成分的增加到底是提升了观看体验还是降低了观看体验。假设一个思想实验,随机50%的观众看到的是飙作画的虹夏告别,另外50%看到的是比较克制的虹夏告别,最终哪一个会评价更高呢。个人猜测,即使对这个局部场景而言,整体观众中的大多数还是会觉得前者更好。觉得后者更好的观众是真实存在的,但不足以影响最终决策。
#26 - 2023-10-23 03:07
(Say hello to my little friend!)
古河屡次演出自己的脑残人设,炒作没有下限,是否也是演出过剩?
#26-1 - 2023-10-23 06:57
bangumi导演
我认为古河的人设不是完全的脑残,他不是偶像大师批。

这就已经是聪明人的表现,我认为古河是将功补过了,平衡了演出过剩。
#26-2 - 2023-10-23 16:58
恋史病 说: 我认为古河的人设不是完全的脑残,他不是偶像大师批。

这就已经是聪明人的表现,我认为古河是将功补过了,平衡了演出过剩。
别造词了。没有偶像大师批,只有爱马屎
#27 - 2023-10-23 15:44
(人一定各有品味)
有演出过剩,那有没有接受能力较弱呢
#28 - 2023-10-23 15:48
(当你长大,会成为绝望者、失败者与被诅咒者的拯救者吗? ...)
我能想到的最契合“过剩”这一概念的场景莫过于奥尔加团长“don't you ever stop”名场面(和其他类似桥段)